压力不可避免,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谓压力是当我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时,我们的身体或者精神上的生理反应。这种反应包括身体成分和精神成分,还可以导致其他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反应。
人生路坎坷的时日居多,升学、工作、晋级、成家,哪一个环节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大部分时间人在承受压力负重而行。领导同事的误会、工作上的摩擦、生活上的不如意都是令人难过的源泉,这时候,人就得有负重而行的心理承受力。否则,不够宽容,不够豁达,不会变通,最终会把自己逼入死角。
从前,有个人觉得生活的压力太大了,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扔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明白了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于是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扔掉呢?”
那人无言地摇摇头。
哲人语重心长说道: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应该庆幸自己不是总统,因为他背的篓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
背负压力负重而行当然是一种痛苦,但没有负重就不可能体会无重的轻松惬意。没有负重而行,也就无所谓责任,从而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就,当然也就体验不到上了坡后那种如释重负的快感了。没有负重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生命,没有负过重的人生是不圆满的人生。
压力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人活着就会感受到压力。没有人是可以“免疫”的,不管你喜欢与否,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会每天伴随着我们。
研究压力与人类身心影响的加拿大医学教授塞勒博士曾说过:“压力是人生的香料。”他提醒我们,不要认为压力只有不良影响,人们应该转换认识和情绪,多去开发压力的有利方面。
压力可以是问题也可能是机会。若是你不懂得如何处理压力,它便对你有害;反之,压力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使你更加成熟。
在人的一生中,压力自始至终存在着。人一出生,压力便开始附着在人的周围;长大后,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更多的是来自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既然人无法摆脱压力,如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无法摆脱地球引力一样,人们就要学着正视它。
过度紧张有损身心健康
高节奏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使现代的人们没有时间放松一下身心,头脑中的兴奋点持续时间过长导致长期的压力,可以导致身体乏力和一系列慢性疾病。
1.偏头痛
众所周知,压力能引起情绪紧张和周期性偏头痛。伏案工作、开会、开车长达数小时,长期保持一种姿势和动作,肌肉紧张,都会导致头痛。
偏头痛是由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等。偏头痛患者应该坚持记日记,这有助于发现导致头痛的诱因事件。
2.高血压
我们的血压在一天里会跟着我们的情绪起伏而产生无数次的变化。遇到有压力的情况,血压就会升高,一旦压力消失,血压也就恢复正常。
3.过敏症
过敏症是一种对某些食物、植物、动物或者昆虫叮咬的过度敏感,可引起湿疹、偏头痛、红疹、恶心、打喷嚏和气喘等。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视一些像花粉这样的东西为危险入侵者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吸入或一接触到哪怕一点这样的物质,免疫系统都会释放出一种叫作抗体的物质。然后会分泌一种叫作组胺的化合物,引起皮肤及黏膜的发炎发红,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反应。因此当一个人压力过重,身体超负荷运转时,他经常会对以前没有任何过敏反应的东西或者食物产生过敏反应。
4.心脏病
与压力随之而来的焦虑、害怕和敌意能导致体内分泌出大量的压力荷尔蒙进入血管,使心脏超负荷运载,引发心绞痛。一个人如果血管栓塞,心脏供血量不足,再加上生活中遇到巨大的压力,就会导致心脏病发作。
5.应激性肠道综合征
经常的腹痛、腹胀、腹泻和胃灼热都是应激性肠胃综合征的表现。很多应激性肠道综合征的患者都是遇到了像考试、婚姻问题、财务问题或是亲人去世等带来的巨大压力之后,开始发现以上症状的。年轻人的生活充满压力,因此他们易患上应激性肠道综合征。
当压力过大时,应急性肠道综合征患者的肠道收缩频率要比正常人快得多,痉挛引起肠部疼痛,疼痛又给患者带来更多循环——压力、痉挛、疼痛……
6.焦虑症
其病症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无缘无故地惶恐不安,好像有很大顾虑似的,所以患者常常不能集中精力,并且发生心跳过速、头昏脑胀、恶心、食欲大减等现象。焦虑症的焦虑和担心持续在六个月以上,其具体症状包括以下四类: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对未来莫名的担心、过分机警。这些症状可以是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一起出现。
7.忧郁症
长时间的压力,再加上其他因素,就可以导致人的情绪完全崩溃。压力和忧郁症的表现有很多的共同点。忧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这种障碍可能从心理和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忧郁,它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忧郁症状日趋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生活和学习。
8.恐惧症
长时间的压力会给人带来恐惧感,这种症状好像是突然出现的。这种恐惧症确实令人不安,而且影响健康。
9.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动作等为特征的神经功能性疾病。患者的自我观念、意向、动作、行为重复出现又难以控制,从而引起紧张不安、内心冲突。如强迫照镜子、强迫关门、反复洗手、起床反复穿衣服、强迫怀疑、强迫思维、强迫意向、跳楼自杀等。这些症状难以解脱,使患者非常苦恼。
10.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如不理睬亲人、不讲卫生、对镜子独笑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即表现为思维紊乱,病人的思考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语零乱、词不达意。此外,比较典型的症状,还有妄想与幻觉。所谓妄想,即毫无事实根据的想象,如认为有人要谋害他,或者以为自己是伟大的发明家或盖世英雄等。幻觉可以有视幻觉、听幻觉、味幻觉等,如看到“鬼魅”,听到别人在议论他,觉得食物都有苦味等。
11.性格裂变
在压力的笼罩之下,人是会产生一种举止、情绪及性格上的反应的,诸如感受威胁、恐惧以及消沉。人在压力之下,一般都会自然地产生压力的抵抗力,如果这种抵抗力奏效,则不安和焦虑就会减弱,但是,如果这种抵抗力并不足以发生作用,那么,心理上的压力反应就会加剧,而有某些非意识的防御机制产生,这包括挫折、冷漠、压抑、否定、执拗等短暂性性格改变。这些性格改变随着压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而恶化或者消失。
自测一下你的压力承受力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看起来很普通和平凡,但往往会因为个人的认识、既往的经历和思维方式不同而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心理学家早已研究发现,长期超负荷、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工作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危害,现代生活中高血压、心脏病、睡眠障碍等身心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与都市生活的竞争和压力有关。在现代社会里,压力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它是人们进取的动力,但也可能带给人们各种身心疾病,破坏生活品质。
压力无处不在,时时伴随着我们。面对压力,首先要求你具备较强的应对和处理能力,才能不被压力击垮,从容自若、游刃有余地进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下面是一项关于应付压力能力的测试,你做一做,看看自己的应付压力能力有多大。
1.你有一个支持你的家庭吗?如果是,请记10分。
2.你是否以积极的态度执着地追求一种爱好?如果是,请记10分。
3.你是否每月参加一次社会团体活动?如果是,记10分。
4.根据你的健康、年龄、骨骼结构状况,如果你的体重保持在“理想”范围内,记15分。
5.你经常做一些所谓的深度放松吗?至少一周做三次,包括安神、静思、想象、做瑜伽等,如果是,记15分。
6.如果你每周坚持锻炼身体,每次在半小时以上,每锻炼一次,请记5分。
7.如果你每天吃一顿营养丰富的饭菜,请记5分。
8.如果你每周都做一些你真正喜欢做的事,请记5分。
9.你在家中备有专门供你独处和放松的房间吗?如果有,记10分。
10.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会巧妙支配时间,请记10分。
11.如果你平均每天抽一盒烟,请减10分。
12.你是否依赖饮酒或吃安眠药来帮助入睡?如果你每周有一个晚上是这样,请减5分。
13.在白天你是否靠饮酒或用镇静药来稳定急躁情绪?如果你每周有一次,请减10分。
14.你是否经常将办公室的工作带回家中开夜车?如果是,请减10分。
分析:
理想的得分应该是115分。得分越高,说明你应付压力的能力越大。如果你的得分在50~60分或60分以上,说明你已具备应付一般性压力的能力。若得分在50分以下,你应该增强应付压力的能力。
压力面前要学会自我缓解
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缓解压力,以下几条建议可有效地帮助你减轻压力:
第一,要知道自己的目标。
只要目标明确了,在行动上就不要发生动摇。人是需要精神支柱的,这个支柱是自己给自己树立的。
有了这个心理上的强大动力,任何压力带来的疲惫和痛苦都是微不足道的。
第二,要会衡量自己的能力。
知道自己的斤两,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做到什么。无望的追求是空谈,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是脚踏实地的,就像吃惯了素菜的人非要去享受牛排,那油汪汪的东西固然很诱人,但真吃到自己肚里,半生不熟的还真消化不了。
第三,要分辨自己的欲望。
这个世界到底是有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随意突破规范是要承担后果的。
假如你的欲望是不善良的,是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或给别人带来伤害的,就应该果断摒弃,把这种黑色的欲望压力消灭于无形。
第四,缓解压力要注意方式方法。
世界美丽纷繁,充满了阳光和温情。要懂得去欣赏她、接纳她、追求她。一时的痛苦是过眼云烟,长久的快乐是成熟心态应得到的回报。
不要迷失方向、不要为情所困、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贪得无厌,好好把握自己手中的幸福,每一分钟都会成为你自己的宝藏。
如何对待压力,刘墉先生对人生的解释能让我获得深刻的启发:“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人生的恩恩怨怨,却能冷冷静静一一化解,有一天终于顿悟,这就是人生。”
培养化解生活节奏过度紧张的习惯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高节奏会给我们的心理和情绪增加压力,让我们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和化解压力,消除紧张心理。
1.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有效消除紧张心理,从根本上来说一是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如果十分争强好胜,事事都力求完善,事事都要争先,自然就会经常感觉到时间紧迫,匆匆忙忙(心理学家称之为“A型性格”)。而如果能够认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凡事从长远和整体考虑,不过分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然就会使心境松弛一些。
2.注意调整好节奏
工作学习时要思想集中,玩时要痛快。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安排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3.提出合理的期望水平
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一个人都应对自我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正确地分析自已的优势与不足,据此提出适合自己的合理期望,不要事事想成,也不要每一件事都要求完美。你的一生可能不很伟大,但却活得有价值。各行各业的能手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自我的优势,并根据优势提出合理期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4.保持幽默感
我们每个人都应活得轻松些,尤其当自己身处逆境时,要学会超脱,所谓“来日方长”,要看到生活好的一面,无忧无虑,自得轻松。
5.对自己说“我行”
做任何事都不要怕失败,因为只有自信才会使你抓住成功的机会。要善于挖掘自身的潜能,改善原有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自已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克服自卑心理,因为生活中一个自我感觉强大的人比一个自我感觉渺小的人精神负担要少得多。因此,认准了的事就去做,大声对自已说“我行!”那么你一定会获得成功。如果只指望他人把事情办好,或坐等他人把事办好,就可能使你处于被动地位,也可能成为环境的牺牲品。因此,办任何事情,首先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不要将希望寄托于别人,否则将坐失良机,产生懊丧心理,加重精神紧张。
6.当机立断
死守着一个毫无希望的目标,不论对你自己,还是对你周围的人,都会增加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一个聪明人一旦打算完成某项任务时,就应马上做出决断并付诸行动。当他发现已做的决定是错误的,就应立即另谋办法。优柔寡断,会加剧精神负担。
7.养成宽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