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大伤身:生气是百病之源
生气是人们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消极反应,或者是人们经历挫折时的一种后天性反应,是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消极行为对待与自己愿望相悖的现实的精神状态。
生气有积极的表现方式,也有消极的表现方式。具有攻击性的生气表现包括嘲弄、讥讽、敌意、发脾气、乱摔东西、怒骂、殴打和大吼大叫等。当人们以这种方式来表现生气时,他们生气的对象可以直接看到、听到或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它是易辨识、也是易把握的。消极的生气表现却不易察觉,或者以难以捉摸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沉默不语、生闷气,它的危害性与危险性更大。当压抑太久的情绪一朝爆发时,你的心理变得不平衡是很容易的事。
中国传统医学也认为生气有损健康。《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则伤脏;脏伤、则病起”。
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十大害处:
气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气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气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气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气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气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气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气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气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怒是其中之一。人与人之间由于性格、修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发生某些磨擦或冲突是难免的,愤怒情绪的出现也可以理解,然而,若是经常愤怒,或是愤怒一触即发,往往会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怒往往由气而生。人之所以会被“气”死,这是因为当人发怒时,会出现心跳过速,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往往会因为发怒而引起心律失常,或是发生心肌梗死而导致残疾。
希腊哲学家皮克蒂特斯说:“计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气。在从前,我每天生气;有时每隔一天生气一次;后来每隔三四天生气一次:如果你一连三十天没有生气,就应该向上帝献祭,表示感谢。”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曾劝告与人争吵、情绪激动的人:“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如果你容易情绪激动的话,不妨试一试这个方法。
愤怒是射向健康的一支利箭,它不一定能伤害你的敌人,却时时会损毁你自己的健康。所以,聪明的人们,为自己着想,别再动动不动就生气了吧。
气易失控:生气是不成熟的表现
人与人之间由于性格、修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等不尽相同,发生某些摩擦或冲突是难免的,情感的冲动甚至失控的出现也可以理解。然而,若是经常处于容易冲动、点火就着的状态,则会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不善于驾驭情感不仅会伤身,还会使人远离真理。也就是说,“气”不仅会危害个人,还会贻误事业。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怒气难抑,率兵讨伐东吴,结果被火烧连营,导致惨败。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第190装甲旅旅长阿萨夫·亚古里与埃军第二步兵师先头部队遭遇时,因三次进攻均未成功,便恼羞成怒,把剩余的85辆坦克孤注一掷,结果中计惨败,在3分钟内这85辆坦克便毁于一旦。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举不胜举。
聪明人如果不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则在情感失控、冲动的情形下,比普通人更危险一些。正如美国先哲爱默生所言:“聪明人比庸人更懂得避免祸事,但在冲动的时候,聪明人吃的亏比庸人更大。”不会冲动的人是死人,一个只会冲动的人是蠢人,一个能驾驭自己的情感,做到尽量不冲动做事的人是真正聪明的人。
所以,你要想真正发挥自己智力的潜能,就要学习用理智驾驭情感,控制情绪。
能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是一个人是否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西楚霸王项羽不采纳亚父范增的建议,感情用事放走刘邦,终难成大事,虞姬玉陨,霸王自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能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也是区分强者与弱者的方法之一。真正的弱者不在于战胜不了别人,而在于战胜不了自己。他们或多或少地充当着情感的奴隶,受着情感的驱使,少有克制自己的勇气和信心。真正的强者都是驾驭情感的高手,他们控制情感冲动、内心欲望的过程也正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而战胜了自我的人多为生活中的强者。所以,弱者之弊正在于受驭于情感。
如果愤怒之时,你能冰释掉心中的火焰;消沉之时,你能寻回奋斗的力量;无聊之时,你能够将时间用于有意义的忙碌;空虚之时,你能够充实自我;懦弱之时,你能够找回信心,扬帆起程……那么,孤独、忧心、失望、丧气、沉沦永远不能打扰你。东边是光明的彼岸,你扬帆向东;西边是成功的港口,你挥桨朝西。如此,你不为强者,谁为强者?
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因自己的悲喜而改变生活的原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言行,以成熟的心智判断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百炼成钢的大智慧。
气出悔至:冲动是魔鬼,千万要远离
当一个人冲动时,其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导致他冲动的这一件事情上,对于其他的诸如后果之类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了。在冲动的行为下,无数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时时在上演。
譬如:自己向来尊敬的人,如果作出令我们伤心的事情,我们很可能立即讽刺回去;受了陌生人的气,恨不得用原子弹炸掉他;当我们看到能力平平的同事晋升,而自己却备受冷落时,便会怒火中烧;天天为公司卖命,偶尔早点下班,主管就语带讥讽地说:“今天才上半天班就自动下班了呀!”便一怒之下跑到老板面前拍桌子,把辞呈往老板面前重重一摔,然后自以为很帅地说:“我不干了!”等等。
这些做法,在当时可能是出了一口气,但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很容易冲动的。在一种氛围中、在一种情景下,冲动的情绪会急速冲破理性的防线,使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出现非常规的反应。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受到伤害时,愤怒是正常的反应。而第一个念头便是想攻击伤害自己的人,但在行动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这样做能否达到目的?对解决事情有无帮助?
临近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在一个时常洋溢着欢乐笑声的班集体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填着志愿表。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谁也不敢相信一场流血事件即将发生……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位同学从全刚的身边走过时,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全刚不高兴地说:“走路看着点!”那位同学不以为意地说,“怕碰就别在这里坐着。”全刚的火“腾”一下窜了上来,对着那个同学的脸就是一拳……
就是这一拳,把那位同学的双眼给打瞎了,年满18岁的全刚将要面临严峻的刑事处罚。事后,他很后悔,很自责,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
因为冲动,让一个前程似锦的少年走向了牢狱,知道此事的人无不唏嘘。
全刚,曾是全校公认的一名高才生,拥有无限美好的前程。但他做事冲动,只要情绪一来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冷静,什么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其实他并不想伤害别人,更不想毁了自己的前途。但是,他总是爱冲动,最终害人害己,酿成大祸。
专家证实,人在冲动时候,大脑就容易短路。人在短路大脑的控制下,要对棘手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
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信息:某人跳楼自杀后,其朋友都说他平时是很平静、很容易沟通的,没听说过他和谁有积怨,甚至都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想不开的地方;或者某人动刀砍人犯罪之后,说自己之前从未想过要砍人,和被砍的人也只是因为小事而起冲突的。那为什么这样的信息我们会经常听到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人在冲动的时候容易做出一些平时连想都不会去想的事情,从而造成对自己或是对他人的伤害。
所以,冲动是魔鬼,千万要远离。理性地面对社会百态,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提高品位。理性处事,是为人素质高的体现,也是情感睿智的反映。
理性认知是正确处理愤怒的关键
从本质上来讲,愤怒分为健康的愤怒与不健康的愤怒两种。不管是哪一种,愤怒都包含认知、情绪、外在行为表现,以及对象的正确与否四个心理过程。
健康的愤怒一般出于理性的思考,认真客观地分析引起他们愤怒情绪的事件与起因,形成正确的认知行为,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对事不对人”的客观冷静的态度。当人们对事件做了清晰明了的分析与判断,他们自然而然就具有了冷静的心态,愤怒的情绪具有可控性,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们一般不会做出过分的攻击行为,更不会冲无关的弱势群体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他们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向相关人员反映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与思考,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产生。
不健康的愤怒是严重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它不经过大脑的理性思考,使愤怒中的人们常常“对人不对事”。引发愤怒情绪的事情一旦发生,人们容易失去冷静的思考能力,通过言语攻击、肢体攻击,甚至采用违规的武器向某些弱社会群体,至少是不高于他的群体发泄愤怒。他们认为让他们怒气高涨的始作俑者是做错事情的当事人,而不是这些人诱发的这些事。如果这些发怒的人的地位、权势远远高于自己,那么蒙受委屈的人必然不敢公然申诉。发怒者一肚子的不满让他们如此难以忍受,不得已只能寻找弱势人群寻求平衡。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向弱势人群发泄愤怒情绪这种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体现了当事人自尊的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之后,自尊需求的满足就被置于需求的顶端。这是生活中自然正常的现象。
无奈,对事情认识不清的人们常常把自己的自尊与无关的事情进行错误的链接。具体来讲,当老板因为你疏忽的工作态度而责罚于你,这是正常的对事不对人,是合理的行为态度。如果你认为老板对你的批评伤害到了你的自尊,你认为老板是在无故找你碴儿,那么你就犯了“对人不对事”的错误,你会大发脾气,并迁怒于其他人,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就是不健康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