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岗如命,以爱岗为荣
爱岗如命:我们的岗位是教师,我们不谈教师职业有多伟大,多崇高、多光荣,但我们得承认,教师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是我们生命的过程。因此,我们热爱自己的岗位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因为这个岗位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它是对教师生命的唤醒,是对教师生命过程的丰富,使我们从这一职业中获得生存和精神寄托,因此,我们从心里热爱我们的岗位,凡是学校安排的岗位,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优劣好坏之分,都是育人的都是伟大的。每一个教职工要从心里热爱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尽职守责。爱岗如命,要求我们爱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收获希望,享受平和而又充实的人生幸福。教师要做到爱岗如命,首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是非曲直,就有了逆水行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为金钱所惑,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就会勇敢地面对现实,主动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不断改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升华精神境界。要做到爱岗如命,还要勇于淡化功利意识。从某种角度上讲,功利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催人上进,但如果过分处心积虑地在付出和回报之间企求更大的功利,就容易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便又成为制约人的进步和发展的消极因素。教师这个岗位没有显赫的权力和地位,没有丰厚的报酬,在社会上没有四通八达的关系网,有的则是默默地付出和奉献。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它的绿阴的”。当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如果功利意识浓,一事当前先为自己着想,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就会使人消极低沉。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满足不了个人的名利要求。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职业,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关联着成千上万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教则安,爱岗如命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因为只有安心从教,才会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则,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无怨无悔,而且痴心不改。
四、爱书若渴,以爱书为荣
书是万善之源。如果说教师也要索取的话,教师最大的索取就是要读书。作为教师,如果从业以后没有书的滋养,注定心灵会走向荒芜。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学习上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通过读书营造一汪淋浴心灵的文化深潭,让自己沉醉其间,让学生沉醉其间,那么,教书育人的工作定然走向成功,走向快乐,走向幸福。因为教师只有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机会,才可能及时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从事工作的初期,所掌握的知识与教给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比例是10∶1,那么到了15~20年后的时候,这个比例应当为20∶1、30∶1、50∶1。这就是说教师自身的知识应该像一个不断蓄水的湖泊,而且应该随着教龄的延长不断扩充,不断增长,而且,人类知识在不断丰富,新知识增长的速度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在缩短。在这种精神下,虽然我们中小学教科书的内容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新知识在不断扩充,教师仅靠原有的知识功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都不应该觉得有个稳定的职业和岗位就可以高枕无忧,无须进取。家长也在选老师,应坚持边工作边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朝着学者型教师的目标努力。
同时教师要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因为能力素质是教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靠多种知识和智能综合而成的,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现代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培养指导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来说,教师应具备以下10种能力,即教学组织能力、掌握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和开展活动课程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生活指导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教师只有具备了多种能力,才能卓有成效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为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所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以学而不厌,勤奋进取的精神,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并把它提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思考和剖析。只有相信实践出真知,并且具有持久的耐力、毅力、才干就能提高,事业就一定会有成效。苏霍姆林斯基从17岁开始从事教育活动,先后当过小学教师、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位,在他改革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始终没有放弃学习,与此同时,他结合实践进行教育改革和探索,一生中写了41部著作,600余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实,他的功底并不十分深厚,是一个七年制学校的毕业生,还上过一年师资培训班后来以函授方式从师范学校文学系毕业,可是他充分利用终生都在教育岗位的条件和优势,坚持在实践中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了闻名世界的教育家。
学习始终是最重要的——新教师经验交流会发言稿从教一个半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和众多老师的帮助下,渐渐地适应这里的环境,教学经验是谈不上的,这里权且谈一谈我从教以来学习的一些体会,无论在哪个环境,我觉得学习始终是最重要的。
从大学课堂出来,走进中学的课堂。说真的有一些手足无措的感觉,面对一群活蹦乱跳的学生,第一次面对那么多对充满期待的眼睛,我感到紧张,同时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和压力。在讲台上,前几个星期甚至经常出现语无伦次的尴尬场面,尽管我精心地备了课,这时候是学生和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动力和异常大的帮助。
一、向学生学习
人人都说老师是要有耐心的,我觉得懂事的学生也是有耐心。学生知道我这个刚出道的毛驴,敢于也乐于和我接近,但是我开始那段时间给他们上的课确实使他们失望,我曾经也很懊恼,但从他们带有鼓励的眼神中,我看到那份体谅,那份宽容和那份耐心,尤其是他们在日记对我说的心里话,使深深地感动。我知道课上的效果不好,我经常去问他们的意见,询问他们觉得怎样教才更加令他们更容易接受,他们真的提很多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
二、向老师学习
经验就是财富,虽说这东西不能照搬,但善于借鉴往往能事半功倍。站在讲台上才觉得自己的简陋,而学校提倡的多听课真的非常好,说真的我每听一节课都有一种启示,都有收获,包括教学的方法,教案设计,课堂组织,学生调动,练习安排,作业的布置,可以知道课原来可以这样上。我听过莫老师、王老师的课,他们投入和疾驰有度的教学给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看了王老师的教案,才真正懂得教案原来可以写得这么工整、详细、有条不紊、思路清晰。
上学期上了汇报课,我曾认真地听了好几位老师的意见,他们给我提出非常中肯的意见,我开始懂得扬长避短在教学上的使用,《水调歌头》本来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意蕴丰富的词,却被我知识性的肢解了,美感荡然无存。吸取这些教训,慢慢地在教学上有所改善。
三、向现代信息学习
网络真是好东西,我记得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受益匪浅,他说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要充分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对我这样刚毕业出来的老师,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操作的经验都相当缺乏,而网上却提供众多有经验老师的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甚至细到如何指导学生的每一个步骤,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怎样写日记,搞什么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很多很多。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老师。而网上一些好的资源也可以给学生看看学学。
举个例子,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我的学生平时的交流主要又用方言,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我知道就我这朗诵水平范读可能会害了学生,我们古人就知道,人能顺利地渡过河,是“善假于物”罢,于是我更多地利用现代化的媒体资料,用人家的范读,在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还学得像模像样的。
总的来说,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践,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虽然有过困惑有过挫折,也有过领悟。上个星期,指导老师王老师听了我的一节课,说我上课从容多了,同时也指出我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调动学生时仍有待提高。
确实,需要学习的路还很长,我想多方面学学,我想会更快更好地适应教师工作。
谢谢大家!
学生在激励中成长——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我和在座的许多老师一样,都是从事班主任工作,不敢说有什么经验,但体会颇深。今天借此机会仅谈一点:我在工作中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来教育学生,管理班级。
我们都知道,学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素质教育要求让每一个学生的巨大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生动的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学会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内动力,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中,我运用了哪些激励方法呢?在这里略述一下:
一、目标激励,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
目标激励的作用非常重要,就像人海中航行的船,有了目标,船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迅速的到达彼岸。如果没有目标,船就会随波逐流,不知飘向何方,甚至会触到暗礁。班集体目标就是集体成员前进的方向,要想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就要让每个学生明确目标。我每接一个新班的时候,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远的不说,就说我现在教的三年六班,刚接班的时候,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利用班会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目标。我是这样说的:“你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你认为三年级哪个班最好?为什么?”有的学生说:“某班好,因为它班纪律好;某班的学习好;某班的卫生好等等。”我又接着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有的学生说:“是听学校的广播;听家长说的;听别人议论等等。”我又问:“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学生,并不比他们差,你们想不想超过他们?”学生说:“想。”我鼓动学生的情绪接着说:“老师有办法让你们超过他们。”学生都瞪着眼睛看我,我借机把班级的奋斗目标向同学们说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但班级的奋斗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抽象,我又与学生一起制订了一个具体的近期目标。我问学生:“你们看过的电影、电视、书等,你最佩服谁?”学生说:“最佩服冠军、科学家、解放军等等。”我又问:“你为什么佩服解放军呢?”学生说:“因为解放军坚强、勇敢,尤其是看十一阅兵式的时候,解放军的排站得最直,步伐走得最整齐。”我说:“那好,我们就树立一个目标,看谁在走路、站排、上课,表现得最好,最像解放军,就给谁一颗星。”学生们当时就来激情。我还利用班级的环境布置,如:红花台、光荣榜等,使学生把目标变为行动,时刻受到激励,坚持下去,善始善终,学生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二、活动激励,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好胜心强,不甘落后,若班主任能够因势利导开展一些活动来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就会起到一个有效的激励作用。而这里的活动可以是班级开展的,也可以是学校开展的。如去年为了配合课改,我在班级中搞了一个活动:看谁上课最自信,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上课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大胆的发言。活动的形式是以积分卡的形式,谁积的分多,谁就上班级的光荣榜。我是这样对学生说:“你上课答错了不要紧,你还有纠错的机会,如果你不回答问题,你连纠错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答错了老师也给加分。”在我的表扬声中,学生上课发言的热情非常高。我还特别重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实践证明,学校开展的活动如运动会、比赛、竞赛等活动的成功,给学生带来的喜悦和激动是非常强烈,大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使班级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为优良班风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使学生得到了有效的激励。
三、榜样激励,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楷模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往往无声的语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说服力。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具体、生动的形象作为榜样,更容易激励学生。我有时给学生讲当代保尔张海迪的故事,雷锋的故事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同时我也树立学生中的典型人物作为榜样,使学生更有真实感、亲切感,更容易受到激励。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每天早来晚走,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谈心,默默无闻地为学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学生也被这一切所感动,从中也受到激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