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罗希洛夫街10号
两位老人来到了叶拉布加,找到了曾经叫日丹诺夫街的老街,现在改成了沃罗希洛夫街。时间改变了很多的事物,沃罗希洛夫街10号,租房子的房客换了一茬茬,建筑也旧了,一套住宅,一栋小平房的格局还没变化。仍然住着布罗杰尔希科夫妇——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和他身材矮小、上了年纪的妻子阿纳斯塔西亚·伊万诺夫娜。他们和玛·茨维塔耶娃一起做过邻居,老邻居们讲述了她姐姐的一些事情。那是一个星期六义务劳动的一天,女房东回家,看到过道间的门锁得不太好,她费了很大的劲打开,里面的情景却让她大吃一惊。她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玛·茨维塔耶娃用一根绳子,吊在横梁的钉子上,离开地板的距离并不是很高。很多人推测,玛·茨维塔耶娃的死与她儿子有很大的关系。她在1940年写道:“我掂量着死亡已经一年了。但现在还需要我。”玛·茨维塔耶娃的思想斗争了很久,她用了“掂”和“量”这两个字,表述内心的复杂。死亡的那根绳子,左一道右一道地缠绕,没理清又乱了。为了儿子,玛·茨维塔耶娃什么都可以做,随着儿子的长大,他骨子里遗传的反抗精神越来越强烈,他指责母亲没能力找到好的工作,养活他们一家的生活。玛·茨维塔耶娃的儿子不理解母亲的心情,更不知道奔波的母亲为了他所付出的代价。他无情地说道:“是的,照我看,您没有别的路了!”母子俩的吵架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展开了,生活的艰难逼得他们的心不可能靠近。蒋蓝说那根绳子就是玛·茨维塔耶娃的儿子,钉子就是体制。玛·茨维塔耶娃死的时候,锅里还有给儿子煎的一条鱼。死亡的阴影早已散去,女房东的讲述平缓,只是有些惋惜。阿·茨维塔耶娃和老友索菲娅·伊萨科夫娜·卡甘,这时已是老人了,她们长途跋涉来到了这座偏远的小城,寻找姐姐活着时留下的遗迹,为姐姐的孤坟献一束花,立一块碑石。她们的脚灌满了疲惫,衰老的身体里淤积了太多的思念。老年的痛苦是真正的痛苦,它和年轻时的感受不一样,尤其是面对死亡。横梁上的钉子还在,上面满是斑斑锈痕,就是这么不起眼的东西,帮助一个伟大的诗人,结束了生与死的转换。多少年后,阿·茨维塔耶娃面对小小的钉子,耳边响起的不是哭泣的声音,而是姐姐的朗读:
我们是杨树春天的
衣裳。
我们是国王最后的
希望。
我们在古老的杯子的底层,
看呀:
那里有你的霞光,和我们的
两道霞光。
哦,把嘴唇贴近杯子,
一饮而尽。
在杯底,你就会发现我们的
名字。
……
这首诗写于1913年7月11日,玛·茨维塔耶娃献给妹妹的诗,诗中的姐妹是两道霞光,是新出生的光,带着鲜润的色彩,她们手拉手,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当年老的阿·茨维塔耶娃站在姐姐出事的地方,注视弱小的钉子,悲痛把她淹没,飘来的朗诵声穿越时间和空间,她听出熟悉的声音,这是姐姐献给她的《致阿霞》。其诗的每一句,早已扎在阿·茨维塔耶娃的心中。她的目光向钉子奔去,想用苍老的光融化冰冷的铁钉,化成一行铁水,滴落到大地上。她身体中没疯狂的念头了,也不可能找到一把锤子,敲碎这颗钉子。
一根细绳子,一颗钉子,一软一硬它们配合得默契。绳子搭在钉子上,悲剧将要发生。一个写出伟大作品的诗人,竟然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向世界和自己的人生告别。门起着安全保护作用,但有一天,突然被手关上,封闭的空间角落,却是那么的脆弱。那扇关闭的门,挡住了外面投进的光,也阻挡了过往人的目光,玛·茨维塔耶娃什么也不关心了,过去的事情成为记忆了。在门的后面,她的呼吸在空间飘荡,撞在门上反弹回来。她没把门闩死,而是用细绳子一道道地缠住,这个过程藏满了一个人的精神表现。她寻找安静,结束自己的思想,让情感一点点干涸。
面对杂乱的绳子,梁上的钉子,帮助阿·茨维塔耶娃捋清烦乱。那一刻,她的心清亮了,向钉子疾速飞去。
玛·茨维塔耶娃拿笔写诗的手,正在精心地整理绳子。绳子在手中不是一种象征,而是动词和名词构成的诗行,她要用钉子和绳子写出另一首诗来。一个人为自己设计一套死亡的陷阱,没一丝杂念,这是超强大的勇气和力量,死亡在脚下蠕动,生在门外乘着风呼啸。她走进死亡的傍晚,带着一身的疲惫和厌倦,把诗歌丢弃在尘世间,让它随着时间漂泊。阳光敲响诗句的钟声,在另一个世界,她不知道还需不需要诗歌和诗人。
爱伦堡在写到玛·茨维塔耶娃时说:“我生平见过许多诗人,我知道,一个艺术家要为自己对艺术的酷爱付出多大的代价,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似乎还没有一个比玛琳娜更为悲惨的形象。她生平的一切,政治思想,批评意见,个人的悲剧——除了诗歌以外,一切都是模糊的、虚妄的。认识茨维塔耶娃的人已所存无几,但是她的诗作现在才刚刚开始为许多人所知晓。”爱伦堡的眼光先锋而又尖锐,有着先见之明。他的这段话不是吹捧,不是预言,而是真实的感受。尤其对一个诗人,说了一句公平的评价,这话太沉重了,不是每个人都敢说的,也不是都说得出的。爱伦堡用五年写下了长篇回忆录,他说:“每当我重读茨维塔耶娃的诗作的时候,我都会突然忘记诗歌而陷入回忆,想起我的许多友人的命运,想起我自己的命运——人·岁月·生活……”一百多万字的回忆文字,他竟然选用了“人·岁月·生活”,做一本大书的书名。这是对玛·茨维塔耶娃的尊敬,也是对她的赞美。
玛·茨维塔耶娃为了爱,追随丈夫到了国外,她不愿加入任何圈子里。移民巴黎圈子里的文人们,视她为“异己”,她们之间很少来往。乡音和祖国的土地没有把流亡的她们团结在一起,诗歌是玛·茨维塔耶娃情感的依靠。海明威指出:“一个在众人簇拥之中成长的作家,固然可以摆脱他的孤寂之感,但他的作品往往就会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孤寂中独自工作的作家,假如他确实超众,就必须每天面对永恒,或面对缺少永恒的状况。”海明威的深刻,一语道出了孤独写作的真谛,以玛·茨维塔耶娃的精神背景,她热爱的是普希金,是在他纪念像身边一天天长大的。她生命中的诗歌岩浆一旦爆发是不可阻挡的,也不会同流合污。她的诗无处发表,她却没有停止诗歌的创作,她远离祖国,思想却在那片土地上奔走。思念故土的痛苦,引发了诗歌岩浆的喷发:
只要白昼尚未和它
好斗的激情同时站起来,
我要从潮气和枕木中,
重塑一个俄罗斯。
从潮气——和木桩中,
从潮气——和灰雾中。
只要白昼尚未站起来,
扳道夫尚未采取行动。
在雾霭还在博施爱心,
沉重的花岗岩还在酣睡,
躲藏在群山之中,
棋盘似的田野也隐匿不风。
从潮气——和鸟群中……
乌黑的钢铁还躺着,
传达变幻不定的信息。
莫斯科还在枕木的背后!
枕木的背后是遥远的地方,那一定是莫斯科,鸟群穿越钢轨,冲破潮气的阻拦,送来了祖国的信息。1928年在巴黎出版了诗集《俄罗斯》之后,移民的生活使玛·茨维塔耶娃厌倦了,她写道:“我移民生活的失败是因我不是移民,我的灵魂始终在那里,在我来自的地方(指俄罗斯)。”她的眼睛注视祖国的方向,思念久了,就变成了一股力量,而茨维塔耶娃的女儿阿利娅对母亲的理解却是:“妈妈两次为爸爸毁掉自己的生活。第一次是离开俄罗斯寻找他,第二次是跟他返回俄罗斯。”玛·茨维塔耶娃的女儿从另一个角度,对她进行了解读。她不可能理解母亲的举动,也不可能明白故乡是什么。阿·茨维塔耶娃从姐姐的诗中,读出了她的心情和苦痛,站在姐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目睹不起眼的钉子,她已经没有眼泪了,有的只是怀念的疼痛。
人在世间的唯一任务是忠实于自己
往事的回忆紧压我肩膀,
在天国我仍要诉哭人寰,
我俩再次重逢时我不会
把旧话藏瞒。
在天国,天使成群地下翔,
有竖琴、百合花和童声合唱,
一切都平静,我将不安地
捕捉你的目光。
独自在纯洁严峻的少女中,
我含笑目送天国的幻象,
尘俗而外来的我将要把
人间曲唱一唱。
往事的回忆
紧压我肩膀,
时间一到,止不住泪汪汪……
我们无需在何处再相逢,
并非为相见才醒在天堂!
1911年,玛·茨维塔耶娃写了《在天国》,她对生与死早就有了与世俗的不同看法,重新读这首诗,回忆的往事压在心上。阿·茨维塔耶娃写道:“我们从一座坟走向另一座坟,弯着腰,怀着感情,用心猜测着,但它们几乎同样低矮、缄默,而且没有姓名。”阿·茨维塔耶娃在倾听,她听到远处飘来的诗歌,闻到姐姐指间香烟升腾、扩散的烟气味。她的眼睛中积满了野草和泥土。她无法识别其中的哪一座是埋葬姐姐的地方。她想大声地呼喊,然后就是等待。也许在天有灵的话,姐姐会答应一句,让她沿着声音的小路,奔向姐姐的坟墓。
坟墓的泥土生出杂乱的野草和草莓,经过春天的初生,夏季的成长,过了金色的秋天,一个冷酷的冬天将要来临。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访,阿·茨维塔耶娃和她朋友的到来,打破了安静,一条小路向远方延伸,墓地的空气中,漫着一股草莓叶的气息。两位老人放缓了脚步,恐怕惊动地下沉睡的人。阿·茨维塔耶娃努力地回想着看坟人模糊的说法,寻找她大概的方位。
拖着沉重的脚步,从一座坟墓奔向另一座坟墓。阿·茨维塔耶娃看到姐姐写过的草莓叶。她和老友从坟墓上取下了一些泥土和叶拉布加码头上的沙子,回去后,她想分散给姐姐的女儿和朋友们,她俩分了一点坟地上的草莓叶,珍藏在身边。
卡马河的秋天,挤满了灰色的调子,鸥鸟在追着行驶的船。船剪开河水,铁和水的撞击,溅起了水花和白色的泡沫。1941年8月玛·茨维塔耶娃自杀身亡,距现在十九年了,为了寻找安全和生存,她带着儿子也是乘船走的这条水路,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回到过去的生活。多少年后,她的妹妹——阿·茨维塔耶娃和老友,相互搀扶、鼓励,不顾体衰,踏上了寻找姐姐坟地的长旅。走遍了叶拉布加的街道,转了无数次坟地,仍然找不到姐姐坟的准确位置,这种结果对于老人来说是痛上加痛。
阿·茨维塔耶娃的怀中藏着从姐姐墓地带回来的草莓叶,她想对着流去的河水朗读《一百年以后》:
当我停止呼吸一个世纪以后,
你将到人间。
已经死去的我,将从黄泉深处
用自己的手给你写下诗篇:
朋友!不要把我寻找!时代已经变了!
甚至老人也不能够把我记起。
嘴唇是够不着了!隔着滔滔的忘川
我伸出我的双臂……
诗歌伴着阿·茨维塔耶娃走了,走向远方,一个七十多岁老人的心留下了,她不想让姐姐再感受孤独了。在她寻找的十年后,“鞑靼共和国作家协会在叶拉布加坟场——在1930年我所认定的地点,给玛琳娜建了一座巨大的花岗岩纪念碑,铭文是:‘在坟场的这块地方安葬着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这也是对有生之年的阿·茨维塔耶娃的安慰,毕竟这不仅是对姐姐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俄罗斯诗人的尊敬。时间不断地变化,阿·茨维塔耶娃对姐姐也有了深刻的理解,渴望听到姐姐的声音,对她的诗歌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感受。
阿·茨维塔耶娃在回忆录的结尾时,写道:“我八十八岁了,今年秋天玛琳娜将满九十岁。”她的这段话,看似平常,却蕴藏了太多的思念,玛·茨维塔耶娃说:“人在世间的唯一任务是忠实于自己。”她做到了,她的妹妹忠实于她,也做到了。
野性状态的隐秘者
一
兰波披着长长的头发,戴一顶草帽,青春的脸上,还没出现漂泊的沧桑,他嘴上咬着的烟斗,冒出一缕缕的烟雾。他的手潇洒地插在口袋中,漫无目的地行走,他去和朋友约会,或者去小酒馆与朋友们喝上一杯。
1872年6月,魏尔伦画了一幅兰波的肖像,他捕捉得准确,观察得细腻,充满了情感,是兰波十几岁的样子,一双腿富有青春的活力,左脚的后跟脱离地面在向前奔走,这个细小的动作,凸显了他的性格。不知远方有什么东西,吸引他的注视,目光中无一丝杂质,只有坚定的理想。法国画家马蒂斯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从不把素描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熟悉的训练方式,相反,我主要是把它当做一种表现内在的情感和描述心境的手段,而且是一种精心简化以使表现具有单纯和自发的性质的手段,它流利地直接向观者心灵讲话。”马蒂斯以专业的眼光,对素描进行了解读,黑与白是色彩的基调,当这两种色彩的冲撞,写出一个生命的时候,更能表达本原的状态。这需要画者对事物的观察力,而且装满情感,去滋润手中的画笔。
魏尔伦是诗人,文字和韵脚是他喜欢素描的方式,但是兰波的画像,他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如果少了这幅素描,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兰波,也失去了太多的遗憾,不可能了解当时他的神情。兰波的手插在口袋中,魏尔伦没让我们看到,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还是有什么秘密都无法知道了。兰波的一生就像埋在口袋中的手,留给人们太多的猜测,无数个追问。
2000年5月的一天,我陪外地来的朋友,在夜晚的滨州街头闲逛,路经一个报刊亭,我看到新一期的杂志,随手拿来翻阅。被封三的《奥菲利娅》吸引住了,这是英国18世纪的着名画家米莱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