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学者认为,当前在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1)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保证了储蓄和投资的双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了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能引起的通货膨胀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冲击和社会震荡。(2)微观经济主体已基本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第一,我国的金融机构已基本成为按照“三性”原则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基本具备应对市场化冲击的能力;第二,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国有企业开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3)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水平和宏观金融调控能力有较大提高。第一,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给的力度加大,保持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第二,实现了国债发行利率和交易利率的市场化,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奠定了基础;第三,确定了基本合理的本外币利率水平,使利率初步成为可反映全国范围内资金供求状况的指标;第四,通过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有效引导商业银行贷款的合理投向;第五,在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①
也有一些人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在我国还不够成熟。付朝阳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四个条件(稳定的宏观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很强的中央银行、竞争性和健康的商业银行、硬约束的企业)中,我国没有一个条件是完全符合的。有两个条件我国已基本符合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宏观经济趋于稳定,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在逐步增强,这对于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有利的。但是另外两个条件———商业银行体系是否是竞争的、健康的,企业硬化预算约束在我国还比较差。总的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在我国还不够成熟。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