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3600000019

第19章 梦在心中 路在脚下

罗 彬〔1〕

从前有个小男孩儿,他向往鸟儿那自由飞翔的本领,幻想着某天也可以坐上飞机翱翔苍穹。每每听到天空轰鸣,他便撒腿跑向空旷的处所,追逐那一晃而过的幻影。他经常在睡觉前努力想象着稍许的梦中自己也能乘上飞机。心有所思梦有所念,就这样,某天还真的在梦中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从那时起,他便成了一个爱做梦的孩子,希冀所有现实的不可能都得以在梦中实现。多年后,他真的坐上了飞机,才发现原来梦想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名中有林,姓中有夕。上下叠加便是一个“梦”字。冥冥中,仿佛上苍也给了我一个堂而皇之爱做梦的理由。于是在这跌宕起伏的生命旅途中孕梦,筑梦,实现梦,便成了我周而复始的理想进程。

与曹星老师的众多优秀学子相比,我恐怕是最为顽劣也最为执拗的一位。虽是芸芸众生且素质平平,却总梦想这仅有的一次人生可以生如夏花般绚烂,逝如秋叶般静美。所以在实现那些看起来并不现实的梦时,各种磕绊与阻碍便如影随形。

十几年求学之路的考试几乎从未顺利过,高考调剂,研究生考试干脆放弃调剂。仅有的一次考试顺利仿佛就是新世纪人才学院的选拔考试。依稀记得十年前的最后一轮面试,早已习惯了舞台氛围的我面对台下身居高位的考官却怯场了。坐在评委席中央的曹老师看出了我的窘态,微微说了一句“没关系,随便说说”便化解了一切的尴尬。我顺利地完成了那次考试,并最终实现了成为曹星老师那一期人才学院关门弟子的梦想。

人才学院的日子,我受益良多。在曹老师热情组织和精心策划下,我们那些关门弟子有了比他人更多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印象中几乎每个月我们都有一次活动,大家评古论今煮酒生活,杂糅着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经历的思想丰富着我们每个人。那一年,我收获了灵隐寺大殿前结拜的四个兄弟姐妹,更收获了曹老师给予的太多谆谆教诲。每次和曹老师活动他都会教导我们很多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以学者兼艺术家的独到眼光来看待我们年轻一代的所做所想。当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会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释;当我们对某些事情争论探讨的时候,他又会不失时机地对我们做些点拨。曹老师曾经让我们每个人写下心中最喜欢的名言,并期待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要坚守自己名言中的内容。那时我写下了至今一直被我视为座右铭的那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考研的失利让我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也许求学并不是我适合的道路。我放弃了调剂,决定直接工作,开始新的历程。这一次我离开了杭州,将梦想的战场搬到了上海。对于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的普通本科生而言,在上海这个人才济济的繁华都市,想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实并不容易。那个夏季,晚上挤在同学的宿舍里搜罗各色公司招聘信息,白天便奔波于各种招聘现场。有过一天跨越半个大上海赶场招聘会的经历,有过与各种体力劳动者比肩接踵的经历,有过彷徨,也有过失落。难道多年所学真的一无是处吗?难道本科的学历已不具备求职的起点了吗?难道堂堂五尺男儿就真当无处安身立命吗?许多许多的问题,我都没有来得及回答自己。只要心中有梦,路就在脚下。我,没有停下脚步。

最喜欢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么一句台词:“记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工作找到一个月的时候,终于有公司通知我去面试。时隔一周,又有两家公司通知。到两个月的时候,我拿到了四家公司的O FFER,并决定了自己最后的去处。我选择了通信行业,并选择了这家在行业内排名世界前列的大公司。办完入职手续后,我给自己默默地筑了一个新的梦———在这家公司至少工作满三年。一来,回报公司对于我本科学历从事研发岗位的特殊照顾;二来,硕士三年,我希冀通过三年后的对比来评判自己的得失。

初入职场有太多的不适应。状态的调整是最难的。工作中的学习目的不再是以兴趣为主,而是以胜任工作内容为主。在技术研发岗位,本科四年的专业所学无论如何在工作领域中都是不适用的。工作两年后我便开始带徒弟,即使是硕士毕业也需要学习至少三个月才能上手工作。大学所学更多的是技术的基础,训练的是逻辑思维,教授的是工具使用。这种宽泛的教育不针对任何行业和企业,所以落差也由此而来。如何尽快适应这些变化,我的诀窍是两个字———主动。

通信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软硬件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研发流程从最早的预研开始,到上游的系统架构设计,至后续的算法设计、系统仿真、开发实现、测试应用、回归开发等众多步骤。这些环节都是由不同部门的不同工程师来一同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细小问题都会影响到全系统的开发进度。作为这个庞大系统中某一个环节的工程师,我深感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于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改变了学生时代那种唯老师耳提面命才肯疲于应付的学习态度,真正做到了主动学习。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外,我会努力学习一些相关的技术内容,并适度分担他人的工作,尽可能掌握产品上下游的知识。白天的工作中我经常将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想法记录下来,待晚上实验室没人时自己加班试验。许多成功的经验便是在这一次次看似错误的试验中发掘出来的,有的甚至被评为公司研发体系的经典实践案例。

天道酬勤,技术水平的进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同。在同期入职的同事中,我是最早转正的一位,并多次被选为年度S级员工,获评克劳士比奖。工作一年后,升任技术小组的组长;两年后带徒弟,并承担大项目骨干工作;工作的第三年升任产品线最年轻项目经理,从纯粹的技术岗位开始逐渐转移至项目管理工作。

三年的期限如约而至。我试图通过自己读研同学的现状来对比自己,却发现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大家走在了不同的道路上,不同的选择必然会造就不同的结果。与其比较那些万般不切实际的可能,倒不如比较一下三年前的自己。我实现了三年前留在这个城市的梦想,我已经成功了,不是吗?

角度的转换,带给我新的职场定位,也重新树立了我对于自己所从事行业的认识。刚毕业时,只是当工作为吃饭营生的手段,而此时却已经有了新的内容。那几年正是国家第三代通信行业标准颁发牌照的时候,而做T DSCDM A产品的这代通信人,视自己为推动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通信技术发展的先行者。每一次标准会议、每一次集采招标、每一次技术应答,虽然代表企业利益与其他公司打得不可开交,但回味起来大家都觉得自己还是在努力地推动着整个产业链的进步与发展,期盼这个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应用,打破大国大T 垄断的通信产业现状,用国家自己的标准来实现国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数据通信业务。尽管最终它的发展并没有走向我的梦想,但那曾经的努力与付出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职业生涯上,这也算是一种实现吧。

工作职责的变化会带给人必然变化的工作习惯,有的时候这些变化的习惯会延展至自己的性格。理科出身的人总是习惯对结果固执地坚持,于是少了些许变通和灵活。作为研发领域的工程师,这个特点会帮助我深入发掘技术领域的关键点。然而作为带领团队的项目经理,灵活性则显得更为重要。现代企业的项目化管理包含多方面的工作内容,而我认为这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便是沟通。我带的项目团队研究方向是无线性能,直接面对运营商的业务需求进行技术理论的研发与论证实现。在公司内部,面对研发体系,我的身份要求我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对外部暴露的问题需要绝对的掌握,并毫无保留地渗透回产品线的相关研发部门,保证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绝对稳定可靠。面对市场体系,我的身份又要求我适度隐瞒产品的缺陷,并积极配合市场体系向客户输出正面的产品反馈。市场和研发永远是对立统一的,如何协调这两方面的关系,便成为项目顺利进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沟通成了我项目管理过程中学到的最为关键的内容。

带团队的日子虽然体力上没有从前那么劳累,但是心理上的压力确是时时存在的。我经常跟徒弟说,从业这么多年,难倒我的问题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记得早期在深圳带的一个项目,是当地省运营商的科技创新性项目。项目难度很低,服务费用却比较高。领导本是希望我去放松两个月便领奖回归,可当我到了项目组后才发现事情远不是领导想象的那么简单。恰逢各个部门的领导都和我的领导有着同样的思路,因此派来的不是总工就是专家。团队成员的14个人中包含有4个博士和9个硕士。没错,我便是那唯一的一个本科生。作为项目组的负责人,我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去承担领导的职责,项目初始大家也都相安无事配合尚且默契。差不多三周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的技术问题,项目组某成员的周报未经过我审核便反馈给了运营商,导致客户阶段的总结并不满意。当地办事处的客户经理深恐此事会牵连自己的年度业绩,便要挟向产品线投诉项目组。在这个局面下,项目组内部的那些资深人士便适时趋利避害地收起了羽翼,静待事态变化。作为第一责任人,我没有退避的余地;而作为心存梦想的人,我也不怕承担责任。权衡事态的利弊,我从三方面做了相应的处理:第一,向产品线内部反馈问题的细节,安排项目组配合相关研发人员在现场进行故障复现,帮助确认问题节点,完成技术问题的修正;第二,向办事处客观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反馈研发体系响应的积极态度和解决时间,取得营销体系的理解和支持;第三,协同办事处客户经理与客户进行深入交流,并安排了一次由工信部专家参与的技术培训。从而得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指导客户认可本次问题的出现并非技术的壁垒,而只是常规的技术故障。这便是我在危机公关中的处子秀,通过后来三个月的努力,我们完成了项目初始的计划任务,并帮助办事处完成了该项目全部款项的回款。我也因此得到了办事处和客户分别发给产品线的表扬信。

随着自己带的项目越来越多,在行业领域内的关系越来越丰富。业内的许多公司和猎头也逐渐开始了对我多方面的挖猎。相比多年前自己刚刚找工作时的狼狈状,简直是麻雀变了凤凰。比较薪资和岗位,确实也有不少让我心动的去处,但是我深信“静水深流”的道理,年轻人的第一份工作还是要踏实一点。只要企业的价值观能与自己的一致,企业的发展也在良性的状态,而在这个岗位上自己也始终在进步且尚有发展空间,那么就应该沉下心来把它做到极致。于是,风风火火又三年。处于职业发展的考量,及兴趣的使然,我在这家企业服务六年之后才决定离开。其后进入了一家小型的创业型公司,开始了一段新的职业征程。我想说,我的梦想依旧在路上。

曹老师时常评价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高中时听周华健的歌,我非常欣赏其中有一句话:“心灵与脚步总有一个在路上,要么去读书思考要么去旅行流浪。”学生时代呵责自己心灵和脚步都不能停歇,于是初中时参加全国绘画大赛,高中时参加市足球比赛并开始组建乐队,大学时在酒吧勤工俭学,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参加多种文艺汇演。如今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了,又岂能固步自封在常态化的工作中呢?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没有给自己放松的借口,工作之余也竭尽可能去创造其他的价值。我梦想着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可以不受他人的束缚,去经营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我加盟了台湾某个快餐连锁机构,在上海开了家属于自己的小店。我从未当这是创业的起步,仅仅是生活的一种尝试,所以我控制了投资的成本,并且原则性地区分了它与我本职工作的关系。转入管理岗位后,我可以更加自由地调配自己的工作时间,加班相对减少,便有更多业余时间让我去经营这个小店。白天结束工作后,我会直接赶到店里去打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以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去制定它的运作流程,以市场营销的核算方式来考核店员,以财务管理的方式来核算营收。良好的制度会带来营收的最佳比,也会赋予店员最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现在小店的经营已经完全不需要我的参与,而小店也由一家变成了两家。

开店初期,收益不好的时候朋友会关心我是否赔钱。那时从账面上看是有一些亏损,但当我想到即使我亏损也没有裁掉一名员工,没有少发员工一分工资的时候,我突然有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原来我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在默默地帮助他们实现着梦想? ?若以梦想的价值来计算,我岂不是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梦,正是由这些普罗大众的个人梦汇聚而成。中国梦,是汇小流而成大河的集体力量,是中国走向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中国梦的实现,也正是个人梦想的实现。中国梦因充满激情的个人梦而美丽、坚实;个人梦因融入中国梦的时代追求而雄伟、壮硕。

恍然之间,毕业已七年。七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一个星期有七天,彩虹有七种颜色,算盘有七粒珠子,简谱有七个音符。在这个神奇的第七年来总结我毕业之后的种种,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我又要为自己重新筑梦了。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

同类推荐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生活端倪

    生活端倪

    散文,这个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推崇。它素有“美文”之称,看似短小的一篇文章,却蕴含着博大的深意。它有精神的见解,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折射的是时代的风采,凝聚的是社会的深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本散文就是一个思想的凝结点,反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
  •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热门推荐
  • 客杭日记

    客杭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与娃娃亲抗衡

    与娃娃亲抗衡

    “娃娃亲,娃娃亲,怎么又是娃娃亲!?”她哀嚎着,她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怎么来了一堆娃娃亲,这一切都是什么鬼啊!真的就连小说里也没这么多娃娃亲啊!她真是醉了
  • 万重天

    万重天

    吾自异域来,细看荒古,万重天!(就是主角穿越到一个有着上万个小世界的异世界的有趣、好玩的故事。这个世界乱七八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最好的医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医生,而不是患了疾病再去治疗的医生”的理念。不仅谈到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还大篇幅论述了预防。本书内容全,通俗易懂,都是患者和健康人遇到的常见问题。一册在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常见问题都摆在面前,特别是饮食换算非常简便。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告诉健康人应该如何提早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而不是患了这些疾病后再去找医生、吃药和购买如何治疗这些疾病的科普书籍。因此本书非常适合于患者和健康人阅读。
  • 记忆移植

    记忆移植

    她的身体里,有两个半的灵魂……爱他,却被他当成了器皿;不爱他,却被他点点滴滴不经意的温柔所桎梏。痴痴缠缠,总有人是过客。
  • 玩转学院:拽丫头的爱恋

    玩转学院:拽丫头的爱恋

    第一天上学,韩雨菲因为一个座位得罪了传说中的冷血冰魔—欧阳修哲,因为欧阳修哲,导致韩雨菲厄运连连,还连累了闺蜜慕月儿!“哼!欧阳修哲是吧?我韩雨菲跟你势不两立!”某菲激动地大吼道。拽女韩雨菲PK冷酷校草欧阳修哲,谁败谁胜呢?究竟是韩雨菲俘获了欧阳修哲的心,还是欧阳修哲将韩雨菲捕获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呢?一切尽是未知数。某菲内心独白:哼哼!不要以为是帅哥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以为每个人都是你的囊中之物,更不要以为每个人都会怕你!没人敢挑战你是么?那,本姑娘就来当挑战你的第一个人!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求红包,求礼物,求评论,无各种求,所不求,评论红包什么的都砸过来吧!
  • 特工毒妻:妖孽灵斗师

    特工毒妻:妖孽灵斗师

    "辱我无能?毒残你身,废你灵根,比比谁更狠!骂我异端?我便用毒救人千万,谣言全给我滚蛋!传我嗜杀?剥皮拆骨为我乐,剖腹剜心我最欢!我就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毒女!那些仇,你要还!要杀我,尽管来!暗黑沼泽,死神沙漠,亡魂山脉,毒器在手,万物无阻!得毒宠,制毒散,炼毒丹!人见人怕,鬼见鬼愁!逆天驭毒,谁与争锋!当驭毒女王遇上炼器煞男,强强碰撞,谁能先一步征服谁?当鬼灵精遇上小白瓜,强强联手,她与他一起抢遍四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道九天

    逆道九天

    凡人修仙,历经坎坷,不求永生,只为仙神化道,踏破九天……
  • 花千骨之此生情未了

    花千骨之此生情未了

    再续花千骨与白子画的虐恋爱情故事…………
  • 微凉青春TFBOYS同人小说

    微凉青春TFBOYS同人小说

    ps:这是夏夏第一次发表的文文哦,不求能够有多少人阅读,只是想把对三只的幻想用文字描述,但还是希望四叶草家人们能够支持,本文内容纯属虚构,与真人无关,不喜勿喷简介(用第一人称):我叫苏浅夏,浅是苏浅陌的浅,夏是苏黎夏的夏,我一直认为我的名字就是她们名字的总称,是父母不想再费脑筋取的名字,然而,事实竟是,浅夏,浅浅的夏日,便是初夏,那是我父亲和母亲相识的日子,原来我并不是那个家庭的孩子,终于我和父亲经历了很多后,团聚了,我也追到了我最爱的少年,本以为,生活会这样美好的继续下去,却殊不知,上天给我开了另一个巨大的玩笑,我似巧克力般又带着几丝微凉气息的青春,到底该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