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发展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展性评价要求在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表达和利用上都要有利于学生的改进和发展。为了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发展性评价要求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恰当,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呈现方式恰当,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地分析、解释;结果反馈恰当,评价结果使用恰当。
发展性评价的倡导和实践使我国评价改革有了突破。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目标逐渐被大家所认可。在评价标准上,人们普遍认识到要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而不仅仅是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开始重视对综合素质的评价,普遍采用素质报告单(册)代替传统的成绩报告单。激励式评价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要懂得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成功与喜悦,获得自信与自尊。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人们认识到单纯的纸笔测验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开始更多的强调质性评价,成长记录袋得到广泛运用。评价主体从自上而下、单一评价者的方式转变为多主体评价,同时被评价者自身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自我评价得到广泛使用。为了改变“分分计较”,评价结果用等级制代替百分制。评语由千篇一律、居高临下式的面孔向谈心式评语转变。评价结果不仅仅为了比谁好谁不好,更是为了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与教学,同时也反馈给学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这些评价改革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对照发展性评价的要求,从近几年我国发展性评价实施的实践看,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限于篇幅,本书选择其中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在教育和教学的许多环节中,评价目标还过于笼统、不具体、缺乏操作性,许多时候,被评价者常常不了解具体的目标和标准,使评价失去了其应有的导向作用。尽管从大方向上,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也都有相应的课程标准。但在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常常只了解教育要使学生达成的诸多重要学习品质的笼统概念,如写作能力、合作性、创造性等等,至于这些具体概念到底是什么却缺乏操作性定义,更没有明确的标准。这样,也就无法正确地评判目标的达成度,许多时候教学和学习成了一种“神秘游戏”。教师说不清、学生不理解、家长不清楚评价结果诸如“优、良、及格、不及格”的确切意义,其评价结果也失去了评价的本义。
日常评价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评价成了在教育教学之外额外加进去的一部分。许多地方所谓的评价改革已经成为学生、教师、学校甚至家长的沉重负担。在许多地方,有关部门或学校设计了许多评价表格,有的甚至是一批小册子,让学生、教师、家长每天填上若干个项目,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或对同伴进行评估,或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教师、学生进行评估等等,给学生、教师、家长都增加了非常多的负担和压力,令人烦不胜烦,引起学生、教师、家长的反感和抱怨。
成长记录袋的使用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成长记录袋得到广泛使用,并且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成长记录袋成了评价改革和发展性评价的代名词。确实,成长记录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在教育实践中是不是正确地使用了成长记录袋。而从目前现状看,成长记录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长记录袋的误用体现在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成长记录袋的利用两个方面。有人认为不管具体的实施结果怎样,记录袋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每个记录袋实际上都是相关作品的一个集合,其中每件作品都只能代表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业信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学校要求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记录袋。结果,许多教师建立的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综合性的、全包含式的“大型记录袋”。还有许多学校和教师,为建成长记录袋而建成长记录袋,资料收集好了,成长记录袋也建起来了,工作也就结束了,不知道收集资料为何用,忽视了成长记录袋的使用功能。这些都影响了成长记录袋作用的真正发挥。
对等级制和百分制的认识不尽正确。原来对评价的量化结果常常采用百分制,后来大家普遍认识到百分制容易引起“分分计较”,容易使大家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单纯的学习成绩上。因此,在许多地方,用等级制代替百分制被作为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等级制都优于百分制的,在不同的情况下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要正确选择。
激励式评价存在庸俗主义的理解。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许多时候还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表扬仅仅成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获得的专利。鉴于此,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教育界积极倡导激励式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在激励式评价中获得自信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但从近几年我国的教育实践看,由于人们对激励式评价和表扬的本质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存在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许多人在认识和行为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把激励式评价等同于表扬,认为表扬就是越多越好,激励式评价不允许批评等等,课堂上是响成一片的“棒棒棒、你真棒”这样的表扬声。这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产生了许多负面的作用。
谈心式评语的写作缺乏基本的规范。为了改变过去千篇一律、居高临下、评判式的评语,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倡导谈心式评语。谈心式评语采用更人性化的语言表达、更注重突出学生个性、更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但目前谈心式评语写作缺乏基本的标准,许多教师在写评语时非常随心所欲,用的语言文学色彩很浓、语气非常夸张,有的写上“你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有的说学生“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有的只写优点,不写缺点,还有许多教师反映要写这么多学生的谈心式评语写不出来、压力很大。
可见,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理论理解的不够深入或实践上的技术问题,发展性评价并没有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二、更好地实施发展性评价的部分策略
为了让大家从理论上认识发展性评价的真正内核,在实践中正确实践发展性评价,针对我国发展性评价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一些内容。
(一)让评价成为教育中自然情境的一部分
教育评价应该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成为教育情景中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评价不应该从其他的教室活动中孤立、分离出来,应该在日常活动过程中不着痕迹地进行,应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境中“轻松”地进行。评价目标始终贯穿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但评价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外,还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方法。许多时候,除了传统的纸笔测验,我们会常常为没有更多的评价方式可以选用而感到苦恼。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设计大量的评价表格让相关人员频繁地填写。其实,在我们日常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相当多的有效评价方式可以用来收集相应信息。通过和学生谈话、观察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评判学生作业、和家长交谈、通过问卷调查等等都可以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师的期望和意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看法,家长对老师的意见和想法。这些评价方式,常常可以自然地融于教育情境之中,同时这些方法也很好地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
以前,我们很少把人际交流看作是一种“评价”,但事实上,这是一种评价方法。通过与学生交谈,教师可以获得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大量有用信息。教师们通过提问、听取回答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或者组织一些讨论会,以得到有关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如果交流的重点突出、倾听积极、有慎重的结论,与学生的交流和学生间的交流就是评价学生学业表现的有效和可信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课堂问答、班会、课堂讨论、口头测验、日记和学习日志等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些方式都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前两年所倡导的“苏格拉底问答法”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只要正确使用这些评价形式,我们就能了解到诸如纸笔测验等方法很难考查到的一些成绩纬度,那种设计大量的表格让大家每天填写的现象必须得到改变。
(二)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
在教育中实践“基于标准的教育”或“基于标准的教学”。将教育教学目标转变为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和相应的评分准则,并将这些标准和评分准则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始终。
如果我们不去花时间弄清楚什么是好的作文、好的演讲、好的舞蹈、好的唱歌? ?我们就不能“教”学生达到好的水平。为了让学生达成最终的目标,我们必须让学生们了解所谓“好”的含义和准则。如果在一所学校或在一个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评价中使用合格的标准和评分准则,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很清楚地知道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师就能专注于教学并能有效追踪学生的进步,学生们也能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和进行更好的自我修正。规定明确的评价准则和评分指南不仅能在教学结束后提供评估的工具,还有助于明晰教学目标,甚至自身成为教学目标。高质量的评价准则能帮助教师们回答下列问题:教学的期望目标是什么?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什么是良好的表现?我想完成什么任务?什么样的反馈能在下次提高学生的成绩?我的学生的能力处于哪种水平,如何进行下一步教学?我的教学有效吗?? ?这些问题同样适合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三)正确使用成长记录袋
一份成长记录袋就是“一个学生作业和表现的专业收容库,可以告诉你关于这个学生的努力、进步或学业成绩的经历”。成长记录袋很好地体现了诸如“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自然情境下的评价、学生参与式评价、激励式评价”等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所以才会被人们认为是发展性评价的代名词。的确,只要操作得当,记录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或者还需要提高的地方,起到诊断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作业,比较一段时间内学业上的进步,得出有关自我成长的结论。
(四)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收集信息
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注重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它鼓励大家使用各种能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广泛收集真实信息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当然在收集到这些信息后它不是为了比较谁好谁不好,不是为了给学生来个排队,而是采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的差异,激励学生进一步为了目标去努力。在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学生作品特别是学生作业对评价的作用,还要注重学习日记在发展性评价中的作用。
(五)合理选择使用等级制和百分制
百分制和等级制是评价结果表达的两种量化方式。这些年,评价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实行等级制,因为百分制容易引起家长、学生、教师“分分计较”,增加了教师、家长,特别是学生的压力。变成等级制以后,学生的比较就相对模糊。的确,用等级制代替百分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积极的评价改革。但是百分制变等级制,并不是说所有评价问题都解决了,更不是在任何时候等级制都优于百分制。
百分制变等级制,只是一个记分方式的变化,是人们得到的评价信息由精确向模糊变化。如果从更好地认识学生或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有时恰恰需要比较精确地知道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如果教师能够真正理解用百分制给学生打分的目的是要知道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便最后采取措施去帮助他,用百分制也是可以的。其实,现在有那么一些学校和教师担心,如果百分制变等级制以后,孩子不好好学怎么办,所以在给学生评定等级的时候,又给出了“优加”、“优”、“优减”、“良加”、“良”、“良减”? ?有些学校在给“优”、“优良”等等级的旁边,注明了学生的原始分数是多少,有的教师还嘲笑学生得到的“优”只是一个“臭优”。这些形式主义的改革已经脱离了它原本改革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从促进学生成长的角度合理选择使用等级制或百分制。一方面,我们要防止人们不恰当地利用百分制的评价信息去进行相互比较,人为增加各方压力;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在需要更精确地了解学生各方面发展状况的时候利用百分制。把评价信息有选择地反馈给学生、家长等不同的人员不失为一种选择。
(六)真正发挥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激励性评价提倡让学生在表扬中体验成功感、获得自信,促进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只有恰如其分的表扬才能够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奖励和自我效能,从而持久地激励其学习。因此,表扬就是激励式评价的观点是错误的。目前课堂上接二连三、有口无心、空洞乏味的“棒棒棒,你真棒”式的表扬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励作用。
除表扬外的许多方式包括恰当的批评和惩罚也能起到很好地激励作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许多时候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不足,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批评,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并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
同时,激励式评价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不同的个体,评价方式和标准都应有所区别。激励式评价应该既让学生找到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也让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表扬与批评,辩证地看待激励与评价。
同样,谈心式评语要真正起到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也不能只讲学生的闪光点,应该既要激励学生的长处,也应该让学生和家长都意识到孩子存在的不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去改变。谈心式评语的写作要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写作内容必须与教育目标紧密相连。语言要具体,不能笼统,要亲切也要平实,不能采用文学式的夸张的评语。
(七)关注学生作为被评价者的心理反应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被“教”者与学习者,在接受各种评价结果的过程中感受如何?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评价方式?他们对评价相关的各种因素是如何看待的?? ?评价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关注被评价者的心理感受。否则,评价往往起到了反作用而评价者还不自知。不符合学生作为被评价者的心理、不被学生认同的评价一定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本书随后的章节会对以上内容展开详细的论述。本书的第三章讲述基于标准的教育如何实施,第四至第八章分别讲述课堂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业评价、学习日记等评价方式如何在发展性评价的范畴下有效实施。第九章着重分析学生作为被评价者的心理感受。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文本组织让读者能理解发展性评价的真正内涵,能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实践发展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