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课堂评价都需要有评价学生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对评价内容的反应不同,具体可分为四种测评方式:选择性反应评价、论述式评价、表现性评价和交流式评价。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测评方式,以便连续、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能够关注和把握自己的发展,并且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每一种测评方式。
一、选择性反应评价
(一)选择性反应评价概念
如果教师编制的题目是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给他们的备选答案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那就是选择性反应评价。比如,在做选择题时,学生必须从每个题目后面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再如判断正误题,对于测验中的每一个题目,学生都必须作出“对”或“错”的选择。选择性反应评价通常评价学生对客观事实的掌握情况。在这里,我们把填空题也放到选择性反应评价中,因为填空题通常以考查的知识点为客观事实,并且是客观试题,即教师评分时只需要判断对错即可。
(二)选择性反应评价题型
选择性反应评价的测验可以使用选择题、正/误判断题、匹配题、填空题四种题型。
1.选择题
要求学生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与题干最相符合的选项的题型就是选择题。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备选项是指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项和干扰项。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类型。
选择题可以测量从简单到复杂不同种类的学习结果,并且适合于大多数学科内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只能测量从知识、理解和应用层面上较为一般的学习结果,无法测量学生更为复杂的学习技能。
2.正/误判断题
判断题即是要求学生对所呈现的陈述句判断对错,答案只有两种,对或者错。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概念、事实、原理或结论的掌握程度。
正/误判断题可以测量学生区分观点或事实的能力,如,问学生“地球是行星。”这句话是对还是错就只是一个了解学生是否知道某一事实的评价。它还可以用来测量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比如原因和结果、相关与无关、假设与结论等,如,对“鲸鱼是哺乳动物,因为它们很大。”这句话的判断就包含着对哺乳动物特点的分析与掌握。
3.匹配题
匹配题可以说是复杂的选择题,即同时提供一些题干和对应的答案选项,要求学生选出与题干相符的答案来。在一般情况下,往往答案选项的数目多于题干的数目,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不能够用排除法做题。
匹配题主要测量记忆性知识,要求进行匹配的题目都是同质内容,并且在测验中容易出现为了编制干扰项而引入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的问题。所以,只有当满足考查知识点同质,并且所考查的知识点都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时,才选用匹配题。
4.填空题
如果一个题目只要求学生提供一个词、短语、数字或符号作为答案,那么这道题就是填空题。在解答填空题时,学生必须靠自己回忆的信息或进行必要的计算才能完成任务。由于没有备选答案,填空题有效地避免了在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猜题情况。
填空题可以测量记忆性知识,还可以被用于测量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相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选择性反应评价的优点及不足
选择性反应评价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较多题目作答,因而都是非常有效率的。同时这些题型可以用计算机进行计分。评分客观、信度较高,以及低成本高效率是选择性反应评价的主要优点。
但是,选择性反应评价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选择题倾向于测量事实性的知识和低水平的技能,即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而忽略了较高层次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无法测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组织能力和观点表述能力。其次,选择性反应评价与教学目标很不相符,因为后者强调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以及他们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对零散的事实及程序性机能的积累。
二、论述式评价
(一)论述式评价概念
论述式评价用于考查那些无法转换为选择性反应评价形式的学业目标,比如,学生对于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
(二)论述式评价题型
论述式评价包括两种纸笔形式的测验题目,即简答题和论述题,学生的书面作文也属于论述题的一种测验形式。论述式评价考查的是学生回忆、组织和整合观点的能力,用书面语言表达自我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释和应用信息而非仅仅识别这些信息的能力。
1.简答题
如果一个题目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个原理或者一个事实性的知识,就是简答题,例如,请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简答题主要用来测量学生对某一学科中的某一知识点的解释和应用的能力。与单个的选择性反应题目相比,简答题可以测量更为复杂的学习活动的成果,能够体现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技巧。
2.论述题
论述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自由地解释、连接和表达观点,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比如,在介绍简答题中所举的例子,如果课本中或者教师在课堂上曾经讨论过这一问题,那么学生的回答只是要证明理解了这一知识点而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这就是简答题。如果课本中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需要依靠学生自己根据先前的相关学习经验,自己分析整理出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论述题。论述题适合测量那些强调整合、组织和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三)论述式评价的优点及不足
论述式评价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它能够测量学生的综合学习结果,其中的论述题更强调思维技能和问题解决技能的整合与应用。尽管选择性反应评价可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的不同侧面,但是针对某个问题从整体上整合和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论述式评价更具优势。
此外,论述式评价具有编制方便的特点。课本上的一句话除去所要考查的关键词,就可以成为一道填空题;一个陈述句或者疑问句就可以变为一道简答题或者论述题。论述式评价节省了教师编测验的时间。
但是,由于论述题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回答问题的空间,所以加大了教师评分的难度。我们曾经听到过同样的事情,就是学生的同一道论述题请许多不同教师评分,结果得到的分数差异很大。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教师在编制论述式评价题目时,就要同时编制好评分细则。在评分时严格参照评分细则,避免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
选择性反应评价和论述式评价中的简答题是让学生在提供的多个答案里进行选择或者对问题作出简短的回答,通常被称之为“客观题”,因为这类题目通常有一个正确的或者说最贴切的答案,评分者可以据此来迅速而“客观”地判断学生的回答是对还是错,答案的评分是“客观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类题目有效地评价学生对真实信息、基本概念和简单技能的掌握情况,但却无法考查学生的整体技能。论述题虽然可以考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文本上做答的形式,不能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也不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三、表现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要求他们实际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技能或掌握的知识,或者创建出符合某种特定标准的成果或者作品。简言之,就是教师在学生执行具体的操作时直接观察和评价他们的表现。
表现性评价是与特定的表现性任务相联系的,就是为了评价和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水平而设计的具体的考评活动方案。
(二)表现性任务的类型
表现性任务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
1.作品展示性任务
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或作品进行展示,在教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评价中,找到不足之处,发现成功之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作品和成果的展示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单项展示如绘画作品展示、书法作品展示、文本作业展示、模型作品展示、标本制作品展示、文学作品展示、校园书报编辑展示等。综合展示,如音像作品展示、科技制作展示、艺术作品展示、个性展示、创意设计展示等。成果作品展示给学生提供了再创作的机会。学生在成果整理和组织的过程中,根据现有水平不断地完善作品,感受成功,增长信心。
2.限制性表现性任务
限制性表现性任务通常具有较明确的评价标准,对任务内容或主题有明确的界定,任务的结构性较强。限制性表现性任务大多是经预先设计的、相对简单的任务。如写一份化学实验报告,完成一项标本制作任务,为所在城市制作一个月交通堵塞情况表,制订一项工作计划,等等。
3.扩展性表现性任务
扩展性表现性任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限制性表现性任务相比,扩展性表现性任务更综合,涉及面更宽泛,也更贴近现实生活。扩展性表现性任务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主和创作空间。学生根据任务的需要进行信息查询,收集资料,调研考查等。如:调查当地主要经济作物、观赏植物和珍稀植物,写一份考察报告;讨论机器人技术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做丹顶鹤栖息环境的实验;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一周健身安排;编一份保护海洋资源手抄报;设计一个商品客户满意率的调查方案等等。
表现性任务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或强化某一教育意图而设计的。所以,选用哪一种表现性任务,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评价的需要和学校教育的实际而定,任务不可过难,过于复杂,也不可过于简单。
(三)表现性评价的优点及不足
表现性评价能够对重要的学习成果如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态度与情感等等作出评价。表现性评价方法要求学生组织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即对某个问题作出详尽的书面回答或建构一个真实存在的成果来表现他们对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不仅仅是回忆和再认。所以这种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但是,同论述式评价一样,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需要把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同既定的评价标准相比较,然后判断他的表现水平,所以评价的主观性可能会带来有偏差的判断结果。因此,在进行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要制订严格的表现性准则和评分规则,并且把它们教给学生,以达到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四、交流式评价
(一)交流式评价的概念
交流式评价就是使用以交流为基础的评价方法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还有推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获得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相关信息,从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交流式评价的形式
交流式评价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课堂问答、课堂讨论、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学生日记。
1.课堂问答
教师向学生提出课前准备好的问题,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根据内在的标准作出评价,然后推断出学生的掌握水平,并调整教学过程。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还可以为评定学生的成绩提供信息。
2.课堂讨论
教师根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搜集材料制订讨论题目,由学生分组对题目进行全方位的讨论,通过听取学生讨论的过程和结果,评估学生的表现,并推断每个学生或一小组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掌握了关于学生成绩的大量信息,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学习日记
学习日记即学生通过书写日记的方式来与教师进行交流,分享重要的观点、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通过布置学习日记,学生可以练习重要的知识点,自己没有熟练掌握的难点,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并对学生给予反馈。
4.班会和面谈
班会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探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还没有学会的知识。师生之间开诚布公地交流学生的学业水平,探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殊的兴趣和需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面谈主要是教师和一个学生私下的谈话,了解学生的特殊性,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班会和面谈都能够使学生正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与不足,具有学生自评的性质;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业的信息,不仅有助于推断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使教师能够调整教学进度,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交流式评价的优点及不足
交流式评价十分灵活,不管是课堂上,还是在课后,交流式评价都可以发挥它的作用。此外,学生可在交流式评价中获益,不管是整个班级范围的讨论,小组讨论,还是学生与教师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学生都可以成为自己学习的评价者。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对他人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而且对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都有很大的作用。
当然,就像前三种评价方式一样,交流式评价同样存在不足。它的评价标准很难界定,并且组织性不强,也不够正式,难以排除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把教学目标化为具体的问题,控制好主观性等因素,力求得到准确、有效的信息。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根据考查的目标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比如,如果学习的结果是要求给一个词下定义,那么简答题是最合适的,而一道选择题就不能够有效地评价这一教学目标。如果学习的结果是从一个观点出发,培养收集、组织、综合和呈现信息的能力,那么表现性评价是非常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