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是攻击型动物,但是它们也知道,与大型动物一味地好勇斗狠,最后只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如果明智地做出让步,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让步不是盲目的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它是在分析了可行性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想选择。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高明地运用此法,斗败了不可一世的摩根。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而与此同时,华尔街的龙头大哥摩根,也与素有钢铁大王之称的卡内基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
由于美西战争的缘故,使得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量高涨,而美西战争最后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使得美国在国际上声名大振。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内基发动钢铁大战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摩根看到了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钢铁生意上,并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送入伊利钢铁公司和明尼苏达钢铁公司,从而控制了这两家钢铁公司的实权。
但这两家钢铁公司与卡内基的钢铁公司相比,只能算是中小企业而已。由于美西之战导致钢铁价格猛烈上涨,摩根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便决定向卡内基发动进攻。野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要主宰全美的钢铁公司,所以,他一出手就拿卡内基开刀。摩根首先答应了号称百万赌徒的茨茨的融资要求,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型钢铁公司,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接着,摩根又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对卡内基的订货。
摩根原以为卡内基会立刻做出反应。但事实恰与摩根预料的相反,卡内基出奇地平静,竟然纹丝不动。作为玩股票起家的卡内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一点,冷静是最好的对策,特别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自己面临的对手能够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匆忙上阵,那最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摩根很快意识到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他马上采取第二个步骤,他扬言: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是否合并贝斯拉赫姆,我还在考虑之中,但合并卡内基公司,那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摩根向卡内基发出了这样的挑战,他还威胁道:如果卡内基拒绝的话我将找贝斯拉赫姆。
别人挑战并不可怕,但是如果摩根真的与贝斯拉赫姆联手,卡内基的处境就不妙了,在分析了局势之后,卡内基终于做出了决定:这种合并真的有趣,参加一下也没什么不好。至于条件,我只要合并后新公司的公司债,不要股票。至于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内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美元比1.5美元计算。
1美元比1.5美元,这对摩根来说,条件太苛刻了。但摩根经过考虑,最后还是答应了卡内基的要求。
没人知道摩根是怎么考虑的,可能是他此时已经骑虎难下,而更为可能的是,摩根考虑的是垄断后自己将得到诱人的高额利润。谈判达成了协议,卡内基的钢铁归到了摩根的名下。按照合约,卡内基钢铁公司的价额以合并后新组建的联邦钢铁公司的公司债还清。
卡内基看准了摩根的心理,同时也抓住了摩根的弱点。摩根不是要迫不及待地合并吗?行,合并就合并,但是我还是要牵着你的鼻子走,这样,以1美元比1.5美元的比率兑换了卡内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后,卡内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上升到4亿美元,几乎翻了一倍。
卡内基很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的分量究竟有多大。他深知自己的钢铁业在美国所占的市场,这些市场如果失去了卡内基的支持,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此而受到损失,到那时,卡内基并不愁自己的钢铁出路,你不要,自然会有别人要。
卡内基的立场看似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行动时,卡内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步行动时,卡内基未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但是,卡内基看似让步,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可以这样说,卡内基退了一步,而实际上前进了两步。摩根虽然争得了脸面,但并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