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4100000005

第5章 就学李觏

曾巩自幼“从先生受书”,但对于师承,从他本人的著作中,仅知有欧阳修、范仲淹等人。对于师承李觏,现存的曾巩著作不曾言及,而据其他文献可知他曾师承李觏。由于曾巩、李觏都未见言明,曾巩是不是李觏的弟子,古今有争议。从众多的史料来看,曾巩从学于李觏是一个无须争辩的事实。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建昌军南城县人,曾创盱江书院于县城,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直讲李先生门人录》录有南宋初年状元张渊微一篇考辨的文章。他在文章里说:

尝读盱江旧志云:“曾舍人巩、邓左丞温伯,皆先生之高弟”,窃有疑焉。盖温伯他日为中丞,进先生所为文,奏乞官其一子。温伯游先生门明矣。然不能排新法之非,识者惜之。今盱志以南丰并称,不知何据?按:李直讲生于祥符之己酉,曾南丰生于天禧之己未,以年数考之,则直讲多南丰十岁也。若以直讲南丰之师友,恐不其然。谓其在乡学师之欤?则直讲以庆历三年主郡学,而南丰以是年自洪州归临川,上齐工部书云:“祖母乐居临川。”其后为文多道临川之事。谓其在太学师之欤?则直讲以嘉祐二年为太学说书,而南丰以是年登进士第,明年调太平州法曹,乌在其为师友哉?旧志所载,若不加订正,袭讹承舛,唯恐后人误后人也。{1}

认为曾巩不是李觏之弟子,大概从此始吧。张渊微的理由是,其一,李与曾从年龄上看仅差十岁,似乎不可能为师友;其二,李觏庆历三年(1043年)主郡学,而此年曾巩自洪州归临川;其三,李觏嘉祐二年(1057年)为太学说书,而曾巩此年及第,次年曾任太平州(今属安徽省)法曹。

张状元的理由是不充分的。仅从上面三点,不足以说明曾巩非李觏之弟子。李觏落第回家后,在郡城南城的盱江书院开展讲学活动。李觏在《寄祖秘丞》诗中把此事诉说给了祖无择听,他说:“郡守方仁贤,学宫盛修理。踵门致勤恪,命我论经艺。”而他在书院也是勤勤恳恳,晚睡早起,甚至还废寝忘食。他忠于职守,热爱学生,甚至把乡人的子女看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不仅教他们章句,还教他们讲礼、讲义。他自己介绍说:“麻衣何纷纷,乡人子若弟。不唯务章句,所欲兴礼义。施为有本末,动静有纲纪。早与鸡同觉,夜与月相值。孜孜忘饮食,忻忻在文史。”从李觏的《寄祖秘丞》中还可以看出,李觏离开盱江书院后,特别是李觏被任命为将仕郎试太学助教后,由于没有实际性的职务与工作可做,也为生活所需,在皇祐二年(1050年)前后,他在家乡再次从事讲学授徒的事务,由于讲学效果很好,许许多多的学生都到他们那儿去学习,他也由此声望越来越高。以至于太学都知道了他“素负才学,博通经史”,“聚徒教授”,于是要请他去太学上班,并向朝廷举荐他担任太学说书一职。他们在荐章里说:“(觏)尝应制科举,虽因名臣荐论,命以试官,不沾政禄。而养道丘壑,聚徒教授。南方士流,皆宗师之。”嘉祐二年(1057年),李觏才放下了南城的教鞭而去了太学赴职。惜乎,历史上对于李觏生平事迹记载过于简略,难见其与曾巩等人交往的记载。

庆历元年(1041年)至嘉祐二年(1057年),曾巩在哪里?曾巩在庆历元年(1041年)入京,认识了欧阳修,在京城里待了几个月后,因考试不中而回家。次年他来到了临川。庆历四年(1044年),曾巩的祖母去世。第二年,归葬于南丰。庆历七年(1047年),父亲曾易占去世,此后在南丰丁父忧,在丁忧期满后,他也居住在南丰。嘉祐二年(1057年),他与弟牟、布、从弟阜、妹夫王无咎、王彦深六人及第。这一年,李觏以太学助教召,入京就职于太学。一天,官居起居舍人的刘敞(1019-1068)同时请李觏与曾巩做客饮酒,刘敞还赋诗一首《李觏以太学助教召,曾巩以进士及第归,俱会郡下,素闻两人之贤,留饮涵虚阁》以记其盛。诗云:“孤鸾方北游,威凤复南翔。邂逅中道遇,其音何锵锵。太平向百年,此固多美祥。扰扰都人士,争先显辉光。虽无醴泉流,江水清且长。虽无朝阳桐,翠树茂且芳。念将万里逝,愿得少彷徨。为君赋卷阿,因以谢楚狂。”诗见刘敞的《公是集》(卷13),亦被《两宋名贤小集》和《宋百家诗存》所收录。诗中对他们俩人极尽赞美,由此也可见李觏与曾巩的关系不一般,不然刘敞虽知其贤也不会把他们两人同时邀请到一起宴饮。及第之后,曾巩出任太平州司法参军。李觏也曾游历太平州,并写下了《太平州十咏亭》诗,诗云:“客游无日暂开颜,姑孰溪边偶得闲,风景直疑图画出,古今都似梦魂间。桓温罪逆休重问,谢傅英灵已不还。深美谪仙遗世务,酒船椎鼓浪如山。”由于李觏是一介布衣,生活拮据,没有外出游玩的条件,他的几次外出或是师友(如范仲淹)邀请,或是赶考,或是赴任。没有原由,他是不可能去太平州的。游太平州完全可能是曾巩到任后,邀老师去的。

曾巩在临川、南丰居住的时间里,很有可能来到南城从学于李觏,临川、南城、南丰无论从陆路还是水路都是在一条道上,从临川入南丰必经南城。水路盱江发源于广昌,流经南丰,过南城,入临川,再入赣江,进长江。临川虽属抚州所辖但与南城县相邻,离南城县城不过百余里,南丰县与南城县一样同属于建昌军辖下的县,建昌军治所设在南城县。南丰县城离郡城南城仅有几十里路程,不算远。南城在三地的一个中心点上,到其他两地既近也方便。更便利的是曾巩祖辈在麻姑山之南还建有云庄别墅,可供住宿。曾巩祖父致尧在景德元年(1004年)写有《春日至云庄记》一文,“庄亦吾家之别墅,在麻姑山南,盱江之北。”文中对自己带领一队家人来云庄别墅的情形做了记录。曾巩来此住宿并求学于李觏是完全可能的事。在清人所编辑的《麻姑山志》中记载,麻姑山上有李觏读书林,相传曾巩等人也曾在此读书学习过。检索曾巩的著作,可以发现他有很多叙写麻姑山的诗文,如《冬望》《游麻姑山九首》《仙都观三门记》《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等等,这些诗文不是同一个时间里写成的。如果我们对这些诗文作一简要分析,就可发现,《仙都观三门记》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这也说明曾巩在庆历六年是到了麻姑山。这一年正是曾巩祖母归葬南丰的第二年。除此,其他均无确切的写作时间,但从内容上看,《游麻姑山九首》写的是麻姑山上的桃花源、丹霞洞、半山亭、颜碑、碧莲池、流杯池、七星杉、瀑布泉等八处秋天的景色,此八首前有一首总写游麻姑山,诗中有“秋光已逼花草歇,寒气况乘岩谷深”句,可以看出曾巩是秋天到了麻姑山。而下一首《冬望》写的是冬天的麻姑山。从两诗所写时间看,即使是写于同一年,也有一定的跨度,即从秋天到冬天。《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也是写作者在麻姑山上送别南城的县尉罗先生。从诗的思想内容看,当是写科场失意后,曾巩自景祐三年(1036年)始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因而这种心情当是那时常有的心情。同样主题还如《丹霞洞》诗中写道:“羌夷干戈今未解,天地疮痏谁能痊。大厦栋梁置沙莽,肯复顾眄桷与椽。吾徒于时直何用,欲住未得心茫然。”《冬望》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句:“嗟予计真不自料,欲挽白日之西颓。”从诗文所描述的内容看,曾巩在山上待的时间较长,对麻姑山颇为熟悉,不然一时是难于写出多首细致深刻描山绘水的好诗。这样看来,曾巩在南城待的时间较长,只有在南城求学,才可能待这么长时间。

从张渊微文与《盱江志》看,《盱江志》应更接近真实。张文写于景定三年(1262年),而《盱江志》的修撰在《文献通考》里有记载:“郡守胡舜举绍兴戊寅(1158年)俾郡人童宗说、黄敷忠为之。《续志》,庆元五年(1199年)三山陈岐修,亦郡守也。”可见,《盱江志》的首度修纂时间离曾巩去世的1083年仅有75年,距离时间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小。如果记载有误,曾巩的子孙及门人弟子是不会同意的,也会及时指出其舛谬;况且修志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里面的内容有其权威性,应是真实可信的。而张文的写作离曾巩去世已有179年之久,比《盱江志》的修纂晚了104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失真的可能性就更大,以致于张渊微进行演绎推断曾巩非李觏学生。只可惜《盱江志》今已失传,无法再进行比照考证了。

虽然在曾巩现存的著作中没有言及与李觏的师承关系的文字,但现存的作品也提及过李觏,曾巩在《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中以李觏作比,向皇帝请官潘兴嗣之子。他说:“李觏以国子直讲退,归死十年亦得录其后。……圣时用王回、徐复、李觏为比,加恩其子,使斯人不卒穷于闾巷,足以明示天下。”

现存的曾巩作品不是他的全部,他还有《续元丰类稿》《外集》在宋朝南渡后,散佚不传,占了曾巩著作的一半。这些作品有没有一言片语关于李觏的记录,现在也无从得知。明清两代,学界更多的是肯定曾巩是李觏的弟子,这不是空穴来风。明代状元、大学者罗伦在《建昌府重修李泰伯先生墓记》中说:“南丰曾子固,其高弟也。”在《宋元学案·高平学案》中记录李觏弟子三人,其一为“文定曾南丰先生巩”,学案之《孙立节传》中也说:“立节,字介夫,宁都人,师事盱江,而与南丰友。”

张文认为李觏与曾巩从年龄上看仅差十岁,似乎不可能为师友。这一点明显站不住脚。古时候,贤者为师,学高为师,年龄的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在于谁的才学高,况且李觏大曾巩有十岁,就年龄、才学足可为曾巩师。李觏的另一位弟子傅野比曾巩长两岁,在《直讲李先生门人录》里有明确记载傅野为李觏学生,学者吕南公在《傅野墓志铭》中对傅野求学于李觏的过程做了详细记载。张渊微是看到了这份名录的。吕南公是著名的学者,德行高洁,又是张渊微的乡贤前辈,张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吕的文章也是应该读过的。曾巩十分尊敬的老师欧阳修(1007—1072年)也只比曾巩大十二岁。为何不从年龄方面质疑傅野呢?为何偏偏要质疑曾巩呢?显然从年龄来质疑曾巩是有失偏颇的。

李觏与曾巩的师生关系,还可以从一个侧面求证。他必然会从亲朋好友中得知李觏之名,何况先生是名倾东南的大儒。如强至是李觏学生李山甫的好朋友,强至曾作有《送李山甫赴熙州》一诗就是称颂他的边境战功。诗云:

懒忆盱江钓绿波,春风跃马望洮河。

平生富贵来虽缓,一日功名得便多。

城上陇云飘汉角,楼头关月惨羌歌。

剩裨儒帅开边策,大有燕然石可磨。

而曾巩亦曾为强至的文集写序——《强几圣文集序》,在序中对于强至为人与为文大力赞颂,称说:“几圣为属稿草,必声比字属,曲当绳墨,然气质浑浑,不见刻画,远近多称诵之。”强至是曾巩弟弟曾肇的岳父,故曾巩与强至是亲戚关系。再者,周燮在庆历二年担任了南丰县宰,曾经邀请李觏的学生余畴若去南丰主持办学。临行之际,李觏还写有《余畴若序》送畴若,并在序里告诫他说:“今天下号多士,而南丰大邑也。读儒书者盖百数,荐于乡,第于廷,往往有之。”同时又写《寄周寺丞诗》赠与周燮。

在张渊微之前,刘汉弼(1188—1245年)就撰写了《故中书舍人南丰先生曾公谥议》一文,其中就指出请谥之事是由盱江学舍诸生共同提出的,“南丰先生之名与文俱传,若揭明,故不待谥而后显。然国家迩来褒表儒先、类重易名,不以品秩拘,不以久近闻,而独于公阙焉。此盱江学舍诸生所以合词而有请也”。从中可知盱江书院以有曾巩这样的学子而自豪,值得请谥。

在南城、南丰等地一直流传着一些关于李觏与曾巩的故事,《曾巩巧对》就是其中较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故事这么说:

有一次,李觏应友人的邀请赴南昌游玩,随行有学生十余人,曾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从南城城里的东门出发,经盱江、抚河(盱江的下流)至赣江。时值阳春三月,两岸草长莺飞,河风阵阵,景色美丽极了。他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随船逆风顺水而下。和风中船家扯下帆篷,装上桨橹,摇橹前进。舱内李觏居中而坐,弟子们分坐在他的左右两侧,曾巩坐右侧,离老师李觏最远。李觏对众生说:“我们此行的路途还远着呢,路边的景我们也赏过了,我们换过一种消遣的办法。我们行船寂寞,何不以行船为题,对一对联,用来消遣。”大家都说:“请先生拟上联,我等对下联。”李觏点头沉思,舱中顿时沉静下来,唯有吱哑吱哑的橹声。李觏手指船橹,高声吟道:“两橹并摇,好似双刀分绿水。”

学生从左至右,依次对下联。李觏抚髯静听,有时轻轻点头,有时又评论修改一番。看他的神色,似乎对所有下联,均不太满意。最后,只剩下曾巩一人,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只见曾巩不慌不忙,站起来躬身向先生施了一礼,高声对道:“孤桅独立,犹如一笔扫青天!”

李觏听罢,不禁连声叫好:“此联气魄雄伟,思路开阔,对仗准确,实为难得之妙联。”诸生齐拱手向曾巩祝贺。正在摇橹的船家,也搭腔说:“真是名师门下有高徒啊!”

可见,张渊微对于《盱江志》所记的“曾舍人巩、邓左丞温伯,皆先生之高弟”的质疑的理由不充分。虽然,难于确定曾巩就学于李觏的时间、地点,但从上述材料看来,认定曾巩为李觏的弟子的理由充分,曾巩曾从学于李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同类推荐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血染的王冠

    血染的王冠

    本书围绕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过程中发生的争斗乃至血腥屠杀,叙写了齐恒公、秦始皇、李世民、朱棣、慈禧太后等人登上帝王宝座的血色过程,充分展示了帝王厚黑学的荒诞、嗜血、无情与黑暗。
  • 纠缠不是禅

    纠缠不是禅

    本书解读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前六章节描述了李叔同处于不同身份时的相关故事,第七章节为已发现的李叔同出家前的作品展示。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万妖女帝

    万妖女帝

    你所珍视的是什么?富饶能压死人的金钱?左右他人生命的权利?还是一段可歌可泣的长久爱情?你问我所珍视是什么?{笑}我不要钱因为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也不要权左右他人到最后其实你才是被权利所左右的。我也不要什么爱情因为拥有它和失去它时都会让我生不如死。但是亲人不同他们逝去一个就少一个。现在的我只想用我手里的钱、手里的权、那些只会让我痛苦的爱人换回我的弟弟。我最讨厌却又最喜爱的弟弟。蛇秦陆泪···
  • 深情宠爱,王俊凯你是我的晴天

    深情宠爱,王俊凯你是我的晴天

    十六岁那年,他遇见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女孩,两人因为工作原因而认识,却不想初次见面,就被来了一个闭门羹。面对她,他放下所有的一切,只因为,他喜欢她,随着感情的慢慢升温,却被她的一句话打入谷底。多年以后,再次想起曾经,他却嘴角上扬,林安安,你注定是我的人。伴随着的,是女生冷漠的声音,王俊凯,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你。她真的没有再原谅他,直到一次意外……
  • 帝少追爱:卿雨帆尘

    帝少追爱:卿雨帆尘

    人前,他是大家公认的高冷男神,人后,他是深处黑暗中的雨轩阁阁主!人前,她是帅气逼人的国民老公,人后,她是墨氏集团的总裁!他是暗夜的撒旦,她是他的劫。霸道邪魅,是她的代名词;冷漠清孤,是他的代名词。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何传说中的高冷男神腹黑又无赖?
  • 封神记:九世轮回

    封神记:九世轮回

    柳若璃,不过是珠州第一美人而己。重生在九洲之上的若璃怎么也没想到不仅三魂七魄丢了一半还成了凡人体质,然而却得到了一副好容貌。百年之战令她初露锋芒却被他人觊觎,令她不得不远离家族从此游走九洲四海。“璃儿,如今你己成为了上神,是时候该收些利息了……”一日,某“纯良”神尊不经意说道;“呃……我有说过那些话吗”某女子脸色顿红,暗想不如现在逃路?“休要再胡闹,本尊己陪在你身边整整三千年,论持久力可是无人能敌。”“纯良”神尊顿时化身为饿狼蓄势待发。女子正欲跳窗而去,己然被男子收揽怀中,“喂,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神界威严何在”女子挣扎着;“与我何干““……”
  • 三月日记

    三月日记

    平凡女学生的砰砰春梦,初见倾心便是一见钟情,无后续,因为这个此女主是个怂包哈哈哈哈
  • 鬼仙抢红包

    鬼仙抢红包

    身为鬼界的一名鬼仙却意外被追杀到了一个上古杀阵,就在以为自己魂分魄散时候却莫名的穿越并且附体到了一个衰到不能在衰的向阳身上,并且带着自己从仙界红包抢来的神秘物品。带着红包功能开启了一段颠覆整个人界的史诗般的巨变!!!于是大难不死的阳哥霸气回归,带你装逼带你飞,成仙?小case。跟哥混,你的幸福日子还不简单吗·······
  • 非凡公敌

    非凡公敌

    什么?你会超能力!我大地球六十亿人能容忍你随便街上溜达?拉走,切片。什么?你不是地球生物!我大天朝十五亿人还没一个尝过外星五花肉呢。拉走,火锅。什么?你是神!你说我就信啊。拉走拉走,研究完再说。非凡力量?超级生物?奇迹物品?扯犊子呢,我大地球六十亿人能容忍你抱把rpg随处溜达。想要力量,传奇的骚年们,洗洗睡吧。
  • 我的天才女友

    我的天才女友

    曾经的爱情在如梦的纠结中逝去,曾经的回忆在岁月淡泊中飘零,我无法逃脱现实中的平凡,更无法找到灵魂深处的真爱,我迷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墙中,我沉醉在灯红酒绿的城市边缘,我无法触摸那炽热的心跳,更无法感知那迷人的微笑,只是不经意间发现她在花中笑……
  • 特工王妃之王爷乖乖站住

    特工王妃之王爷乖乖站住

    他,不可一世的战神,她,曾经是玄月门的大姐,一举穿越,成为冷若冰霜的绝世美女他和她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总裁在上我在下

    总裁在上我在下

    "她说:我不想当灰姑娘,却偏偏成了灰姑娘。他说:送上门来的,都不是我的菜,偏偏她成了我的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