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3900000002

第2章 高宗召见无为对答

虽然天师世家,人才辈出,高道如林,然而天师道的发展却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自从第三代天师张鲁归顺曹魏之后,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得到发展,随后向东南传播。由于失去了汉中及二十四治的根据地,天师道的教团组织日渐涣散,因此魏晋时期如何整顿天师道教团、如何挽回天师道发展的颓势,就成为那个时代天师道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北方,寇谦之大声疾呼“专以礼度为首”,对天师道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建立新的天师道教团。在南方,第四代天师张盛携印、剑、经箓自汉中入龙虎山,重新修复老祖天师张道陵原来的玄坛及丹灶遗址,并于每年以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登坛传箓,天师道的法脉因此源源不绝。不过,随着天师胤嗣在各地的散开,声称天师后人的人不少,私传法箓的人也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假冒嗣教天师而行骗的事情。这种事情也让唐朝的统治者极为头疼。众所周知,唐朝乃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同时也是极为崇道的一个朝代,唐代的皇帝为了达到“君权神授”的目的,宗老子为祖先,认道教为本家,全国上下掀起了崇尚道教的热潮。在这种时代风潮的背景之下,得到了太上老君真传的祖天师张道陵及其后裔自然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祖天师张道陵的后裔都在哪儿?天师道的法脉传承情况如何?谁才是当今真正的嗣教天师?上次全国流行的大瘟疫,多亏了张通玄天师出手,用符水祛除瘟疫,解救百姓疾苦,功德无量。这次,第十二代天师张恒善幻术的事情,又传到唐高宗李治的耳朵里,此时的高宗刚即位不久,他非常好奇,立即派使者去龙虎山召请张恒。唐高宗想亲自验证一下这位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的天师,因为他心里有太多的谜团亟待解开,所以,盼望张恒能够早点到来。

那么,唐高宗是何许人也?唐高宗李治(628-683),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个儿子,唐朝第三任皇帝,即位后废黜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皇后,在位时间达34年之久。如果说唐高祖李渊是宗老子为祖先,认道教为本家的始作俑者,那么唐高祖李治则把这崇尚之风推向了高潮。唐高宗在乾封元年(666)率先封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将《道德经》列为上经,使之成为选拔人才必须学习的考试内容。唐高宗的第二个举措就是将道士道姑隶归于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宗正寺”管理,实际上就等于是承认道士和道姑是皇帝的本家,这极大地提高了道士和道姑的社会地位。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唐朝的皇帝对张天师后裔的兴趣有增无减。在当时全国上下都传唱着吴筠一首叫着《龙虎山》的诗:

道士身披鱼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飞。龙虎山头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

据说当年太上老君亲自授予祖天师张道陵雌雄二剑、都功印、二仪交泰冠、驱邪被褐、鱼鬣衣、方裙朱履等宝物。这些宝物今天都在何处?当今嗣教天师是不是跟张道陵天师一样是活神仙呢?这个都使得唐高宗的好奇心有增无减,而张恒善于幻术的传闻,则直接促成这次召见事件。

《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卷九记载唐高宗册封张道陵和陶弘景的事实,这显示了唐高宗对天师道的重视。诏令如下:

后汉张天师教达元和,德宗太一正一之道,幽赞生灵;梁中散大夫贞白陶先生,高尚尘表,博达玄微,综辑真经,传授后学。并令有司审定子孙,将有封植,以隆真嗣,天师册为太师,贞白册赠太保。

张恒风尘仆仆来到长安,受到了唐高宗的礼遇。高宗见天师,仙风道骨,心中大喜,不禁开口就问:“天师,听说你们天师世家都是留侯张良的后人,祖天师张道陵是留侯第几代孙?嗣教天师传到你这里应该是第几代了?”

“回陛下,祖天师张道陵为老祖留侯的第十代孙,嗣教天师传到我这里是第十二代了。”

“听说祖天师先在蜀中鹤鸣山创教,天师的后人怎么到了江右龙虎山呢?”

“陛下,江右龙虎山本来就是祖天师炼大丹的场所,丹成之后神兽白虎衔符而至。后老君亲自授予祖天师剑印等宝物,前往蜀中青城山战鬼降魔,降服了‘六大魔王’、‘八部鬼帅’,立二十四治,传播‘正一盟威之道’。第四代天师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回江西龙虎山,寻找祖天师炼丹遗址,重修宫观,逐步发展。于是,龙虎山逐渐就成天师一系的祖庭。”

高宗感叹道:“没想到天师世家还如此曲折!那么,天师,我非常好奇,老君授予祖天师的那些宝物都是些什么?如今还在吗?”

“陛下,这些宝物是汉安元年正月十五日,老君授予祖天师的。有三五都功诸品经箓、三五斩邪雌雄剑、玉印、鱼鬣衣,二仪交泰冠、通天玉简。不少老君亲授的宝物都遗失了。如今,三五斩邪雌雄剑仅剩一把;‘阳平治都功印’一颗、丹印一颗,祖传卞和玉印一颗,三五都功诸品经箓大都还在,别的东西,历经战乱和火灾都不幸遗失了。”

高宗听完此言,深感惋惜。接着又问:“天师,为什么老君所传的印,名字叫‘阳平治都功印’呢?”

“回陛下,印文上的‘阳平’就是指阳平山,是天师所立二十四治中的首治。所谓的 ‘治’,就是修道用的净室,是神仙修炼的场所。‘都功’是经箓的名称,也是神仙之品位。‘阳平治都功印’也是制服鬼神的重要法器,为正一宗坛的镇坛之宝,历代天师亲自收藏,凡上章、书符,都是必用的。正一之道的箓、法和印必须配套使用,否则就没有威力。”

“原来这样。”唐高宗说,他今天算是对龙虎山天师道的知识恶补了一番。

“天师,我听说世上不少人假称自己是天师后人,嗣教天师。怎样才能区别真伪呢?”

“陛下,这个很简单。嗣教天师都拥有祖天师传下来的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和经箓。如果没有这些法信,又妄称天师的人必定是冒牌。”

高宗召见张恒天师之时,也正是其初膺大任之际。唐高宗深感国事纷扰,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每每力不从心,一筹莫展。因此,每遇方外高人,总喜欢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什么才是治国安民之道?”

这个问题是一个十分难回答、十分棘手的问题。皇上问这个问题时,并没有什么负担,传出去大家只会说皇上为人谦卑,礼贤下士。但是如若处置不当,回答者就会变成帝王之师,变成训导皇上,伤及九五之尊的颜面。另外,高宗也借这个问题来考察被问的人,回答者的学识,往往会因此而显露无遗。这个问题似乎成为唐高宗的撒手锏,屡试不爽。

“陛下,臣乃一介山野草民,哪敢谈什么治国安民之道?若说治国安民之道,太上玄元皇帝老君早就说过了:‘治大国若烹小鲜。’昔汉文帝、汉景帝以德化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结果国力大增、人民殷实,史称‘文景之治’。我大唐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以农为本、厉行节约,结果出现了能跟‘文景之治’ 相媲美的‘贞观之治’。究其实质,都是以老君的无为思想为治国的根本。当今万民正逢太平盛世,天下得陛下为主,实乃万民之福啊!”

张恒天师的一番话,正说到高宗的心坎上,于是龙颜大开。唐高宗李治自己本身是非常推崇老子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无为思想的。

《旧唐书》卷七十三记载的唐高宗跟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的对话,就体现了唐高宗对无为而治的思想的推崇。

高宗曰:“今之所行,何政为要?”

德棻对曰:“古者为政,清其心,简其事,以此为本。当今天下无虞,年榖丰稔,薄赋敛少征役,此乃合于古道,为政之要道,莫过于此。”

高宗曰:“政道莫尚于无为也!”见《旧唐书》卷七十三,“令狐德棻”。

唐高宗心里一高兴,于是突然想起来问一问张恒天师的私事。高宗自幼身体虚弱,患有风眩病,常常头疼目眩,严重的时候甚至连看东西都成问题。当时求遍名医,均没什么效果。

“天师,实不相瞒,我一直饱受风眩之疾,听说道医藏龙卧虎,有许多杏林高人,不知你能否举荐一人,替我治疗一下我的风眩之疾?”

“这没问题,我举荐秦鸣鹤为陛下治病。秦鸣鹤善针灸,医术精湛,是治疗陛下风眩的不二人选。不过,他的治病的手法很特别,治疗时往往用针刺头出血。”

于是,高宗立即下令,征召秦鸣鹤进京。据说这件事武后听说后勃然大怒,认为张恒举荐秦鸣鹤在天子头上放血,为大不敬,罪当问斩。好在高宗说情,这件事才算不了了之。张恒天师得知真相后,深感皇宫乃是非之地,不能久留,于是回到住所,念动“九遁术”口诀:“九宫遁,八卦行;中无依,太虚隐。成诸术,必忘形,天地假,一炁真。成变化,妙通神。”倏忽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第二天高宗再派人去找张恒天师,可是哪里还有什么人影。对张恒的不辞而别,高宗颇感失望,但考虑张恒是方外人士,也就没太计较。不过,他还是坚持找人把张恒举荐的秦鸣鹤找来了,武后再次发怒,几乎要杀了秦鸣鹤。好在秦鸣鹤医术高明,还真的把高宗的风眩给治好了。

《医说》卷二“针愈风眩”记载了这件事情。

鸣鹤曰: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即愈矣。

天后自帘中怒曰:此可斩也,天子头上岂是试出血处耶?

上曰:医之议病,理不加罪,且吾头重闷,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

命刺之,鸣鹤刺百会及脑户出血。

上曰:吾眼明矣!

言未毕,后自中顶礼拜谢之,曰:此天赐我师也。躬负缯宝,以遗鸣鹤。《医说》卷二,参见《钦定四库全书》子部。

同类推荐
  •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幽居生活,孤寂荒芜的山野间,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个优柔华贵的大家小姐,相互依偎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孤灯旧书寂寞夜,她是红袖添香伴读书的红颜知已;韶华易老伤心时,她用温情为他驱散寂寥。这便是赵一荻和张学良长达七十二年的爱情传奇。本书从民国天空的一抹红霞展开,讲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乱世,一个多才的、至情至性的大家闺秀从十五岁情窦初开的青丝少女,到年近百岁心如止水的白发老婆婆,倾付一生,只为与所爱的人厮守到老的故事。
  •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本书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故里、家族并非平静的学生时代,及留美归国文革时代古稀之年等等,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历程。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热门推荐
  • 捡来的王妃:呆萌王妃不好惹

    捡来的王妃:呆萌王妃不好惹

    “王爷,我是从水里来的。”菱沫沫冷笑道。“王爷,随便来个人说是你的家人,你都要认么?”菱沫沫挑眉,冷眼看着眼前的人。“王爷,还不叫你的人把这些阿猫阿狗给我赶出去。”众侍卫悍然,这王妃也苤强悍了吧,都敢指使王爷了。“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没听见王妃的话么?”墨君晟嘴角带笑,不错,终于承认自己是这个王府的王妃了。
  • 锦年十二位少年

    锦年十二位少年

    “吴亦凡,给你三个选择,一,你和我在一起,二,我和你在一起,三,我们在一起。”“朴灿烈,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喜欢你!”对,我是不喜欢你,可是我爱你啊,深入骨髓。“吴世勋,地狱,我一个人下就好了。”“鹿晗,如果,我活着回来,我们就在一起!”…………他们后来才知道,她们所有的苦衷,所以的情非得已,所有的无可奈何……十二位少年,时光洗涤一切,我们重新认识。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我们的故事,重新开始。【故事虚构,与真人无关,如有雷同,马上删除。】
  • 修身·齐家·治企

    修身·齐家·治企

    学习本书的体会:钱是永远赚不尽的,只有工作进展才能让你有满足感!不希望去改变别人,只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用德去经营企业,不要透支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商业天规:和气生财。商人要懂政治,不去玩政治。
  • 跨越世界的旅程

    跨越世界的旅程

    见过僵尸的深情也赏过蜀山的风景与灵猴对酒狂歌也与神灵隔天而斗我在无尽的世界流浪,只为寻找那一片安宁————————写简介简直是逼死我了!总而言之这就是个人在电视剧世界中不断寻找真理的故事!(没错,别人写的都是电影动漫,而我写的是,电!视!剧!)
  • 朝秦“慕”楚

    朝秦“慕”楚

    一场刻意为之的“乌龙”拉开了楚薇大学悲惨生活的帷幕。室友“落井下石”;学长搞怪无厘头;而他却是腹黑狡诈……这一切的一切是楚薇幸福的起源,也是悲剧的开始。她是追爱而来,阴差阳错地竟然成了被追的那个。她虽然富贵不能淫,却在他的威武之下屈服。在感情这条路上,不是先爱就先输,而是看谁的恋爱等级比较高。
  • 重生娱乐圈:天后归来

    重生娱乐圈:天后归来

    "当被下药的傅天擎遇到同样被下药的宋栀悠。“把衣服脱了,让我睡。”宋栀悠不甘示弱:“我看你是新手上路,我来教你怎么做。”深更半夜,傅天擎摸上了床:“老师,我来教作业。”一场翻云覆雨,傅天擎似笑非笑:“老师,我作业几分?”“零分。”宋栀悠咬牙切齿。傅天擎贼笑:“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时花再开

    那时花再开

    出生在魔界的魔皇之女北堂离歌最爱木槿花,随之认识掌管花界天神南荣槿。自古以来,神魔殊途,终无结果。苦苦等待,又会换来怎样的结局?一段神与魔之间的爱恨纠葛就此展开。
  • 逆天穿越:王爷大大邪宠妃

    逆天穿越:王爷大大邪宠妃

    一觉醒来,21世纪的第一大才【zhai】女竟魂穿到星月大陆!嗯……生活挺美满,没有宅斗没有选秀,没有天生国色也没有小家碧玉,没有艳遇也没有姻缘……只是,谁能来告诉陌小小,脸上这张假皮是怎么回事?平凡的家又为何是虚构的?自己又怎么成为了“幽冥”的杀手?还有这该死的噬心蝎是什么?陌小小的头都快炸了,偏偏还有腹黑王爷纠缠不清,陌小小:“我说帅哥,哪凉快哪待着去好不好?”萧九冥:“嗯”陌小小:“你到我床上来干什么!”
  • 海游

    海游

    海风吹去,洋流飘过,岛屿无数。浪高雨急,兽凶禽猛,一条生死路。想当年,“星月王”后,万里黄金屋。人声沸,船工累,心急上海途。翩翩少年,窈窈淑女,谦谦君子。鹏稳河准,霜灵飞俊,余人各特色。追“海王”,寻航路,探宝未知数。千帆鼓,万桨劲,自由终登顶。
  • 叶子寻

    叶子寻

    夏子叶,16岁以前,天之骄女,人人羡慕。16岁以后,家族覆灭,朋友背叛,众叛亲离。当她遇见他,仿佛看见了光,却是一场又一场阴谋。等待她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