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代天师张恒,字德润。第十二代天师的名字,有点争议。《龙虎山志》、《汉天师世家》和《江西通志》都称第十二代天师为张恒,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三洞群仙录》以及白玉蟾的《赞历代天师》盖建民著:《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道派、历史、文献与思想综合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032页。则称第十二代天师为张仲常。不过,无论是张恒还是张仲常都是字德润,这些文献所述的第十二代天师的生平事迹也完全一致。因此,张恒和张仲常,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的名字。至于张恒为什么又叫张仲常的复杂问题,我们就此避开,权且交给考古学家去处理。
张恒为第十一代天师张通玄的长子,乃是天师世家中一等聪明的人物。张恒还在很小的年龄时,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记忆力。据说他能够一目十行,只要是看过的经史书传,就能过目不忘,家中的藏书很快被他浏览一遍,父母不得不从外面借书来满足他惊人的求知欲。少年时期的张恒随着多年书卷的陶冶,气质文雅,一表人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学识才智已远远超过了他的同辈。不仅如此,《龙虎山志》夸他“天资敏达”,他虽然嗜书如命,博闻强识,但绝非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敏达”就是敏捷通达的意思,也就是说张恒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反应非常敏捷,而对掌握的知识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用今天的话来说,张恒简直就是一位学识渊博、拥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性人才。更重要的是,张恒并不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看不起他人,他为人极为谦逊,处事低调、不居功、淡泊名利、礼敬师长、孝悌忠信,口碑极佳。正因此,张恒的学识和品德深受他的老师、父母和族人的青睐和器重。张恒的父亲张通玄天师,深谙“人弘道,非道弘人”的道理,天师道未来的发展关键是人才,故心中暗暗将他列为继承天师之位的不二人选,对他寄予厚望,疼爱有加,大加栽培。张恒也不负众望,家传的经法符箓、斋醮科仪、天文术数、堪舆风鉴、卜筮医术,一点即通,一学即会,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就在第十一代天师张通玄97岁羽化登仙之后,张恒以极高的声望被族人推举为天师道第十二代嗣教天师。
如果说第十一代天师张通玄以符水治瘟疫、救人无数而闻名遐迩的话,那么,第十二代天师张恒自继承家学以来,除天资敏达、博学多才外,更以擅长幻术而远近闻名。张恒擅长的幻术令人眼花缭乱,如点石成金、撒豆成兵、划地成河、撮土成山、装天缩地、移物搬运、冬日开花、旱地钓鱼、变无变有、变大变小等。凡是亲眼看过张恒展示幻术的人,无不感到震撼。因为这些幻术表演,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固定的看法和刻板的印象,感到这个世界并非像我们的各种感官所感受到的那样,还存在着各种更神秘更无法解释的现象。《道德经》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恰恰是说明天师道发展必须面临不同的群众基础:有些人上根利器,有些人资质平平,有些人顽劣难化。张恒深知面对不同的人群,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接引他们。众所周知,炫耀幻术,乃是修道者的大忌,也跟张恒低调的性格极不相符。又有多少人知道张恒是希望用这种方法去接引那些下根之人,从而达到道被众生、弘扬道法的目的,不过,普通人哪里知道张恒的良苦用心呢?看过他表演幻术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张恒的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