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6900000017

第17章 太子之薨(4)

风起云涌,蒹葭苍苍。有一位中年妇人身披铠甲,头裹红巾,背负绣花襁褓,双手高扬宝剑,英姿飒爽骑在马上。她高扬的宝剑似在抵挡飞来的箭矢,而回首微俯的目光,却又像在与襁褓中的婴儿哝哝而语……

这画上的妇人,正是洪武皇帝的元配夫人马氏,襁褓中的婴儿,则是朱标。

洪武皇帝望着这幅《负子图》,他的思绪立刻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战场。那时候他正与陈友谅交战,马氏随夫从军,在军帐中生下了朱标。因为战斗激烈,母子们不可能安安静静地生活,而必须在战马上颠簸;只能在飞蝗似的箭矢缝隙里寻找生命的空间,在刀光血色里传递着母子之情。这婴儿有时是在笑着,有时是在哭着,有时是在睡觉,有时是在溺尿。但她的母亲却必须一直亮着眼睛,一直挥舞着宝剑,一直在奔驰,一直在搏杀。母亲在最紧急的日子里,没忘记在朱标的襁褓上用丝线绣织生命之花;母亲在精疲力尽的时候,也没忘用她干裂的嘴唇亲吻儿子的面颊……

洪武皇帝将手捂在脸上。眼泪从指缝溢出,滴滴哒哒,打湿了他的龙袍。

他是不敢面对他的元配夫人马皇后啊!

天高乎?天不如马后的品格高。地深乎?地不如马后的恩情深。有人说,皇帝谁都不怕,就怕提起他亡故的马皇后。

想当年,他朱元璋走出皇觉寺,投奔到郭子兴麾下的时候,子兴将他的义女马氏许配元璋。从此后马氏对夫婿深怀忠贞,至死不渝。有一回,郭子兴因听信他两个儿子的谗言,对朱元璋产生猜疑。多亏马氏通过其养母向郭子兴娓言解释,消除了误会。又有一回,朱元璋因遭诬陷被郭子兴关押。郭的两个儿子心怀叵测,买通膳夫,不向朱元璋提供饭食,打算活活将他饿死。在此关头,又是马氏向厨下窃得热饼,想悄悄地送给夫婿。不料刚出厨房,可巧与养母撞个满怀,情急之下,她急忙将热饼藏入怀中。养母见她神态异常,言语支吾,便问究竟有何事相瞒?马氏立时泣不成声,哽咽着禀明苦衷。当她解开衣衿看时,那饼早粘在胸上,几乎将****都烫烂了。养母不禁为之动容,一面给她敷药,一面命令厨子,速向元璋进食。这才救出了她夫婿的性命……

其实,他们伉俪情深,又岂止艰难岁月?他对她更深的感激与思念,那还是在她成为皇后之后。

皇后,国之母也。她本可以尽享人间富贵,以补偿往昔之艰辛。但马后克勤克俭,一如既往。平常总是穿着浣濯过多次的衣裳,虽破而不忍易。每遇岁旱,则率领宫人蔬食野羹,以助祈祷。她主持六宫讲求古训,提倡“清净无为为本”。她对宫人的宽厚仁慈,更使人们念念难忘。所以,当她崩逝之后,宫人作歌颂之曰:“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安彼下泉,悠悠苍天。”

她是他的镜子与尺子。比方说,他有一些缺憾,别人看得出来,但不敢说,惟她常能“随事微谏”。有时他在前殿与臣僚议事发生龃龉,带着一脸怒气回至后宫,但只要一看她的眼神,或听她娓娓数语,顿时便会恢复理智,找出在哪儿出了毛病。而当他由衷地将她誉为唐“长孙皇后”时,她并不沾沾自喜,而是深沉叹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但愿陛下不忘与妾同贫贱,更愿陛下不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你看,她倒借机规谏,让皇帝更注意尊重和爱护同他同生死共患难的臣僚!她甚至还明确地向他提出:妾与陛下起于贫贱,以至今日,总是担心‘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所以希望陛下切实注意——‘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也!”这话使他服膺赞叹为“至理名言”,令女史“书之以册”,以便警钟长鸣。

……

恰因为洪武皇帝对马皇后的深爱,他在马氏去世之后再未立后,而“以皇妃摄六宫事”。他觉得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马氏在他心中的位置。他认为,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可信赖的人的话,那这个人只能是马氏。惟马氏对他才是最最忠贞的,这种忠贞玉洁冰清,毫无杂质。

而最熟悉皇帝的人,恰因为了解马皇后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所以也会巧妙地利用她,把她当成“法宝”或“挡箭牌”,在皇帝那里发挥作用,借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许多宫人已经这样做了。据说创作《我后圣慈》歌词的宫人,早已得到了极大的好处。而皇太子朱标也得用马皇后对父皇的影响,办成几件大事,甚至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朱标还能记得,马皇后还在世的时候,大学士宋濂曾因其孙子的原因坐罪,将被处死。宋濂系太子的师傅,他觉得出于师生情谊,应该施救。但他的话根本不为父皇理睬。他只好转求皇后说情。马氏便在皇帝面前说:“民家延聘老师,还要始终以礼相待呢。何况天子之家呢?宋濂是你给太子聘请的师傅,你怎能把他杀了呢?”一开始马皇后的话皇帝听不进去,仍决定治宋濂以死罪。太子急了,又去求告母后。马皇后也急了,便在皇帝面前耍起了脾气——在上御膳的时候不摆酒菜,而只摆他们夫妻过去常吃的粗食。皇上感觉奇怪:“这是何故呢?”马皇后也不说别的,只是红着眼圈说:“我们今日素食,全当是为宋师傅作点儿福事,打发他上路呢!”皇上闻听,立时面现凄恻,投箸于地,再也吃不下去。第二天他就赦免了宋濂。

然而不幸的是马皇后于十年前去世了。她再也不能充当太子的“法宝”或“挡箭牌”了。太子在很多问题上与父皇意见不和。父皇也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他的性格是仁慈宽容,而父皇的性格是阴鸷凶残。简直是冰炭不能同炉。当他看到父皇向功臣勋旧们大开杀戒的时候,他再也无法像挽救宋濂那样来挽救他们了。不仅救不了他们,他甚至自己也感到了威胁。他不止一次地从父皇那冷酷的目光中感受到彻骨的寒意。

他担心某一天他会被废掉,甚至被除掉。

太子被废或被杀的事例历史上并不罕见。

所以他冥思苦索寻求保护自己的办法。

他终于想出一个绝好的主意。那就是被他称之为“护身符”的《负子图》。他找人画好之后,就永远地带在了身上。你别说,这张“护身符”在关键时刻还真是起到了救命的作用。

那是洪武十三年,太师李善长等因涉嫌胡惟庸案将被赐死的那一回。就是那一回,太子向皇上进谏说:“皇父诛夷过滥,恐伤君臣和气。”皇上默然。次日叫人取了棘杖,令太子拣拾。太子面有难色。皇上则冷笑着说了一通“朕戮诸臣便是为尔除刺”的大道理。当时太子顿首泣劝:“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还未说完,皇帝勃然色变……后来人们传说的是,“皇上抓起御座,想用御座来打击太子。”其实不是的。皇上不会以“御座”为武器。御座太沉重,也太宝贵,皇上既搬不起,而他也不会那么傻的。其实,当时皇上是从卫侍左右的锦衣卫身上拔取了“绣春刀”,怒气冲冲地朝太子刺去。于是太子逃,皇上追,他们围着御座转圈儿。太子在逃避“绣春刀”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了怀中的《负子图》,连忙掏出,投掷地上。皇上颇感奇怪。皇上停止了追杀,拾图而视。皇上顿时大恸于心,弃刀于地。老泪纵横……

这就是一张薄薄的纸片所发挥的神奇功效。它能使马皇后的英魂突然进入皇上的心脏。是马皇后的手攥住了皇上持刀的手臂。马皇后愤然厉喝:“怎么,难道我身冒万死养护的孩子,敌人无奈他何,而他却要死在你这做父亲的手中吗?”……

由雷霆万钧变作风平浪静。由嗜血的狮豹变作舐犊的老牛。皇上的情绪一落千丈。他被亲情击垮,他的老泪滴落在《负子图》上。

是啊,皇上也是人,也是丈夫,也是父亲。

皇上也有他虚弱的地方。太子恰恰是把握住了他的虚弱处,在危险关头避实击虚,从而出奇制胜。

从那以后,太子的处境安全了。皇上的确是认认真真地将他作“储君”培养了。的确能放手地让他去做一些事情了。

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心灵相通。说真心话,他和他仍然非常陌生。

虽然也亲,也爱,但并无共同语言。维系他们关系的仅仅是父与子的这条血统的丝线。

皇上甚至直言不讳:“太子太像他的母亲。”

那么,谁最像父亲呢?

皇上也曾直言不讳:“燕王颇类朕。”……

这就是说,父皇打心眼里最喜欢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四弟朱棣啊!

像这种“孩子像父亲”或“孩子像母亲”的话,如果出自一个庶民的父亲之口,那会给人以温馨的微笑;但是出自一个帝王的父亲之口,却令人不寒而栗。

当然,作为现时的太子,他已经不会在父亲面前感到“寒栗”了,他马上就要升天去了,所以他敢于近距离地面对父亲的目光了。但这并不是说他再也无求于父亲。他或许比活着的时候更有求于父亲。他需要父亲对他的儿子们,特别是对朱允炆的照拂。直言之,他希望他的嫡长子朱允炆能被册封为“皇太孙”,继承他而“备位东宫”,成为国家的储君。但这意思他是不能直言的,他知道那将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他太了解皇帝的秉性了),所以他才拿出这张珍藏在怀里的《负子图》,请人装裱,决定把它悬挂在东宫里(这是他作为太子的最后一项决定了)。他相信父皇会看懂这张《负子图》的涵意。他也相信父皇不会将《负子图》从墙上摘下来。只要父皇不摘,也就不会有人将它摘下来。那么这张《负子图》的巨大作用,便会由他朱标身上转到朱允炆的身上,它便会成为朱允炆的“护身符”。

这就是皇太子朱标弥留之际的话——他的临终遗言。

现在,朱允炆按照他父亲的意愿,头顶着那轴《负子图》,很庄重地走近东面墙壁,在宫人的帮助下把它悬挂起来。灯烛的光亮立刻聚拢到东墙上。于是洪武皇帝看到《负子图》恰好与《祖训录》并排在一起。

《祖训录》是洪武皇帝令礼部为诸王所编写的书籍。包括箴戒、持守、严祭、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营缮、供用,共十三目,洪武皇帝在灯光下看到了他的《序》中的这段话——

朕著《祖训录》,所以垂训子孙,朕更历世故,创业艰难,常虑子孙,不知所守,故为此书……

日月之能久照,万世不改其明,尧舜之道不息,万世不改其行。三代因时损益者,其小过不及耳。若一代定法有不可轻改,故荒坠厥绪,几于亡夏,颠覆典刑,几于亡商。后世子孙当思敬守祖法。……

洪武皇帝认得出这是太子的笔迹。太子把《祖训录》连同他作的《序》抄录于东壁,以便随时阅读,时时警戒。这是多好的太子啊!可惜其寿不永,倒要我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真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啊!……

洪武皇帝望着《祖训录》和《负子图》,捶胸顿足,哭得站立不稳。朱允炆便与官人搀扶着,让他的皇祖父又回到面对太子的位置,以便让这父子俩最后再互相看上一眼。

这时候太子居然能依靠他自己的力量从枕上抬起头来。他目光灼灼着,向朱允炆伸出乱抖的手。朱允炆赶忙握住了父亲的手。父亲却把朱允炆的手放到了他祖父的手里。然后,太子口张唇抖,似有所言。洪武皇帝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将朱允炆揽进怀里,慈爱地抚摩着他孙子那著名的“偏头颅”,并将他花白的胡须在“偏头颅”上扫来扫去。皇太子朱标从洪武皇帝的眼神中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时,便用他最后的一点力气,“哇”地一声,吐出他最后的一口血。

“哇!……”这口血喷到了洪武皇帝的龙袍上。

洪武皇帝和太子的对话就这样结束了。

这是多么精彩的对话呀!但他们几乎没说一句话。

同类推荐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以魏源的治经、经世、改革思想为主要内容,阐述了魏源思想发展的轨迹及如此发展的根由,肯定了魏源的改革思想及其在学术上的成就,赞扬了魏源的爱国情怀。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范仲淹(名人传记丛书)

    范仲淹(名人传记丛书)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刻苦自律、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一生数次遭贬却始终不改其为国为民之志。这里从范仲淹的家谱开始讲述他的一生。
  •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本书对在全世界各地的晋江籍文化名人、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
热门推荐
  • 永劫纪元

    永劫纪元

    当太阳落入人间,当深渊的幽邃染遍现世,当世界沉入永夜,当光明渐隐,当众神都从神坛之下陨落……古老的英灵从灰烬之中复苏,他们在这个破碎而荒芜的世界中去追寻着那些早就消逝在遥远过去的奥秘和希望,于废墟中一步步前行,初始的灯火缓缓地在他们的手中点燃,那一点灯火之中,燃烧的却是整个世界。2032,在全息网游《永劫纪元》中见证一代传奇的诞生!
  • 绝品仙医

    绝品仙医

    一个绝世的炼丹天才,一个可以穿梭时空的流光梭,当林天风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所有的往事都已经是过往云烟,而他却成为了林家弃少。群花萦绕,倾国倾城,当林天风站在这个世界巅峰的时候,却惊骇的发现······
  • 万古妖尊

    万古妖尊

    洪荒世界,宗门林立,群雄争纷,弱者庸碌,受人欺辱,强者一怒,横尸百万。萧鼎偶得上古九阳修妖决,从此一代强者横空出世,让整个世界都为之暴走!
  • 科技兴隋

    科技兴隋

    穿越了,怎么办???淡定!发展科技,在捣鼓出一个时光机在穿回去,不就得了,(*^__^*)嘻嘻……
  • 梦留在樱花盛开的春天

    梦留在樱花盛开的春天

    一段岁月泯灭不了的友情,一切都变了,我们两次站在同样的位置,内心的怀恋比风景更牢固,比时间更久远······
  • 101次甜宠:美男倒追计

    101次甜宠:美男倒追计

    第一次相遇,她将他扑倒在地并成功的夺取了某男的初吻“女人,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兴趣!”“乔琳星只能是我的!”乔琳星嘲讽的一笑“那就来试试”“权岚你赢了,赢得了我的心”不知从何时起,在他的面前她放下了伪装的坚强,因为她再也伪装不起来了(谨慎食用,龟速更新。开学时间,每周六周末更新)
  • 穿越宅门成寡妇:妻势汹汹

    穿越宅门成寡妇:妻势汹汹

    别人穿越非后即妃,唯她云端却成为乔府倍受冷落的大少奶奶。婆婆不疼,妯娌不爱,好不容易相公死而复生,偏偏又引得小三纠缠不止。她欲脱身而去,却奈何生若浮云,不能逆风而动,放荡不羁的三叔、腹黑专情的相公、神秘妖孽的九王……每人都有神秘背景,却偏与她纠纠缠缠。待雨停风住,她又该云归何处?!
  • 你从未离开过我的时光

    你从未离开过我的时光

    他说:“她看见当没看见。”他说:“她没看见的又可以看见。”她遮住双眼:“我其实真的什么也看不见。”
  • 天命之红尘劫仙

    天命之红尘劫仙

    身怀上古血脉的普通人,因为一张神秘地图而寻幽探险,从而踏上了通天圣路,历经险阻造访未知世界。从此,修仙道,逐长生,看众生逐鹿,望沧海沉浮,一切从这里开始……
  • 老婆领个证

    老婆领个证

    本文纯粹宠文。前任跟人跑了,日子还得过下去。对于江云稀来说,最想做的就是找个靠谱的男人将自己嫁了。相亲N次之后发现,靠谱的男人没遇到,所以她开始反省。不近女子的他觉得她真是笨得可以,决定学习雷锋精神,做回好人把她拐回家。【诱拐老婆】她问:“我们不是说好是假结婚吗?不用去领个真的结婚证吧?”他答:“我打电话问过办假证的了,他们说办个假证要五十元,我们领个真的,前结后离的也就十八元,省下的三十二元买苹果吃多好,干嘛要便宜那些办假证的人啊。”陆秦风说:此生最大的成就不是把公司开到了国外,而是娶到了一个笨笨的老婆!江云稀说:此生最大的失误就是误信了这个看似无害,实则腹黑闷骚的男人;此生最想做的事就是小白菜变成小白猫,然后时不时的伸出锋利的爪子给他几挠,让他知道她的厉害。PS:简介无能,正文才是王道,请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