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体育教练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要取得任何一项体育比赛的胜利,一靠运动员精湛的技术,二靠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竞技状态。因此,在体育训练中,教练员不但要训练运动员的技艺,同时还十分重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据了解,国外不少专家评论我国女排蝉联“五连冠”的时候,都认为中国女排队员的心理素质特别优秀。她们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都能很好地保持心理稳定,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柱状态,这是国际上许多女排所望尘莫及的。
体育比赛如此,其他各项工作同样如此。
比如一个人怀着成功的愿望学骑自行车。开始学滑行、跨档,都可能挺顺利,但上了座,问题就来了:“哎哟,要坏!要坏!”—“哨”,撞上了电线杆。一般说来,这时候骑车的技术是差一些,但更大程度上是自己内心失去了平衡,也就是头脑中已经输入了要“摔”下来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越怕摔,就越可能摔。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部高级的电子计算机,输入什么信号,就储存什么信号,甚至也会产生相应的效果,假如是输入畏惧一类的信号,恐怕凶多吉少吧!这就势必压抑一个人的创造力,降低竞争力。有位外国画家说:“准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谁就是艺术家”。此话也许有失偏颇,但作为竞技的一种心理状态来说,无疑是良好的。
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关键是创造各种有利的环境,减少环境因素对人员的心理压力。比如,一个出了一点名气的人参加比赛时,人们对他很高的期望会给他造成无形的压力,一些在学校里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到毕业和升学考试时,也可能遇到同样的情况,结呆反而考试成绩不好等等。面对这些情况,用人者就要善于分析竞技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的帮助他们放下包袱,减少压力,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始终稳定,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同时,也尽可能地改变环境因素的作用。比如,不要在比赛前过高过多地宣传他们成功的可能性。1934年奥运会前,连篇累犊的预测文章,都认为男子跳高金牌获得者是中国运动员朱建华,但是,这些文章并没有给朱建华帮忙,反而给他增加了无数的压力,结果,成绩并没有人们顶想的那么好。这种教训,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