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9500000045

第45章 血液系统卷(2)

虚劳的治疗除药物外,应从多方面着手,如养身功、针灸、按摩等都可以配合使用。治疗中还应注意生活起居和饮食调摄,保持乐观心情,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虚劳一般病程较长,多为久病,其转归和预后,与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能否祛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一般脾肾未衰,元气未败,纳食可,脉和缓者预后良好。反之形神疲惫,不思食,喘急气促,腹泻不止,脉象微弱或迟甚,或数者,预后不良。

【预防】

(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促进脾胃功能的康复。

(2)心情愉快,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血证

血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称为血证。即非生理性出血疾患称为血证。血证常见病证有鼻衄、齿衄、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局部血管损伤出血均可参照血证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血证的主要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劳欲久病等。感受外邪以阳邪为主,如风、燥、热毒等,其中以热邪为多。过食辛辣厚味醇酒,既可滋生湿热,又可损伤脾胃。忧思郁怒,过极化火,迫血妄行。劳欲过度,伤及正气,或久病之后,脏腑受损,阴阳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血脉瘀滞。本证的主要病机可归纳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于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三个方面。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外感病急。为病程短,起病多有表证,兼见外感风寒,风热者病在肺卫,内伤多脏腑,气血阴阳失和的表现。

(2)辨有火无火:无火者则见气虚或瘀血见证;有火者,当辨实火或虚火。

(3)辨证候虚实:根据病程,临床证候及出血情况,新病血证多实;久病多属虚证。

2.治疗原则血证的治疗,应掌握治气、治火、治血三大原则与急救处理。

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治血,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活血止血。当血出暴急量多时,必须辨其虚实而急救之。

一、鼻衄

鼻衄指鼻腔出血,又为鼻出血,它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少数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鼻道血液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

1.应急措施①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额部及鼻根部;②将百草霜,血余炭,用棉花球蘸上药末塞入鼻内;③鼻衄不止,可用大蒜捣如泥,作饼,贴敷同侧涌泉穴;④手指按压上星、印堂穴。

2.分证论治

(1)邪热犯肺

主证:鼻出血而干,口干咽燥,或兼身热,咳嗽少痰;舌质红,舌苔薄,脉数。

治法:清热泄肺,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10g,菊花12g,杏仁10g,桔梗6g,连翘20g,生甘草6g,薄荷6g,芦根30g。

(2)胃热炽盛

主证:鼻出血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加减。麦冬12g,生地黄20g,牛膝10g,石膏30g,知母10g。

(3)肝火上炎

主证:鼻出血,头痛,目眩,耳鸣,烦急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5g,生地黄10g,当归10g,车前子10g,泽泻10g,木通6g,生甘草6g。

(4)气血亏虚

主证:鼻出血,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夜寐不安;舌淡,脉细无力。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0g,黄芪20g,当归10g,炙甘草6g,茯神15g,远志10g,酸枣仁10g,木香6g,龙眼肉10g,生姜3g,大枣10g。

3.单验方

(1)茜草根、艾叶各30g,研末蜜丸,乌梅9g,煎汤送服。治虚寒性鼻衄。

(2)鲜仙鹤草、小蓟、墨旱莲捣汁内服。

(3)仙鹤草茶:取仙鹤草15g,水煎代茶饮。

二、齿衄

齿衄是指齿龈出血,又称牙衄。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诊为齿衄。其治疗可参照“吐血”相关等证进行辨证论治。

三、咯血

血由肺而出,或痰中常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咯血。咯血由肺络受损,血溢脉外而致。咯血也称为嗽血或咳血。

1.诊断依据①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肺系病证;②血由肺出,经气道随咳嗽而来,或觉得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有泡沫,或痰中带血,痰血相兼;③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及分类、血沉、痰培养细菌、痰检查抗酸杆菌及脱落细胞以及肺部X线、支气管镜检或造影、胸部CT等有助于明确咯血的原因。

2.鉴别诊断主要咯血与吐血的鉴别,咯血与吐血均经口出,但截然不同。

咯血是由肺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血色多为鲜红,血色紫黯,常混有痰液,咯血之前多有咳嗽、喉痒、胸闷等症状。而呕血是由胃而来,经呕吐而出,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吐血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

3.辨证论治

(1)分证论治

①燥热伤肺

主证: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10g,杏仁10g,沙参10g,贝母10g,栀子10g,淡豆豉6g,梨皮10g。

②肝火犯肺

主证: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桑白皮10g,地骨皮10g,海蛤壳10g,甘草6g,青黛6g。

③阴虚肺热

主证: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丸加减。生地黄10g,熟地黄10g,麦冬10g,贝母10g,百合10g,当归10g,炒芍药10g,甘草6g,玄参10g,桔梗3g。

(2)单验方及食疗方

①新鲜仙鹤革250g,捣汁,加入藕汁1盅,炖热后待凉服。

②生萝卜捣汁,半盏,加盐少许内服。

③白茅根30g,水煎,用童便1盅冲服。

④百合粥:取百合60g,大米250g,白糖100g。洗净大米、百合,加水适量,先置武火上烧沸,再以文火煨熬,等熟烂时加入白糖或盐即成,每天食3~5次。用于肺痨久咳,咳痰唾血。

(3)针灸疗法:针鱼际、内关、外关、孔最、郄门、膈中、膻中穴,每次选3~5穴,泻法。

(4)外治法:大蒜泥敷贴涌泉穴,取新鲜大蒜1头去皮,捣碎成泥状,称取9g,并加硫黄末6g,肉桂末3g,冰片3g,研匀后分涂两块纱布上,敷贴于涌泉穴(双),隔日调换1次。用于咯血中等量以上的患者,对肺阴虚、虚阳上亢咯血者疗效尤为显著。

四、吐血

吐血是指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杂有食物残渣,亦称呕血。

1.诊断依据①有胃痛、胁痛、黄疸、疳积等宿积;②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昏等症;③血随呕吐而出,常可夹食物残渣及胃内容物,血色为紫黯色,咖啡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光亮如漆状;④实验室检查,呕吐物及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B超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吐血原因。

2.辨证论治

(1)应急措施:根据病情选择止血方法。①大黄粉(或醇提片),每次3g,3/d,口服。②云南白药,每次0.5~1g,3/d,口服。③三七粉或白及粉,每次3g,3/d。

④紫地宁血散,每次2安瓿(8g),4/d,口服;或用本药30安瓿溶于1500ml凉开水中,冻至3~4℃,每次经胃管注入胃内500ml,协助患者左右转动体位,使药液与胃各部分接触,随即抽出,反复2~3次,然后再注入200ml保留胃内,1~3/d·出血停止24h后,拔出胃管改为口服。⑤内镜下局部止血。

(2)分证论治

①胃热壅盛

主证: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药用黄芩10g,黄连6g,大黄10g,大蓟10g,小蓟10g,侧柏叶10g,荷叶10g,茜草根10g,栀子10g,白茅根30g,牡丹皮10g,棕榈皮6g。

②肝火犯胃

主证: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5g,生地黄10g,车前子10g,泽泻10g,木通6g,当归10g。

③气虚血溢

主证:吐血缠绵不休,时轻时重,血色黯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见鼻衄)。

(3)单验方及食疗方

①大蓟草、白茅根、藕节各30g,煎服,也可加韭菜汁少许1次服下。

②鲜芦根90g,生侧柏、仙鹤草各30g,煎服。

③参三七、白及、生大黄按2:2:1比例研成药末,每服3~4.5g,3~4/d,温开水调服。

④仙鹤草、冰糖按1:2用量比例制成膏滋,每次15g,2/d。

⑤生地黄汁、鲜芦根汁、白及粉、藕粉各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口服。

五、便血

便血是指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便血多由肠道湿热及脾胃虚寒而致胃肠之脉络受损所引起。

1.诊断依据便血有胃痛、腹痛、胁痛、积聚等病史,大便色鲜红,黯红或紫黯,甚至黑如柏油样,实验室检查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2.鉴别诊断便血之远血与近血鉴别:便血有远血、近血之分,远血多色黯,先便而后血;近血多色鲜,先血而后便。但常是血便相混而下,难于辨其前后,故可从便血鲜色加以鉴别,便血鲜红者为近血,便血色紫黯者为远血。

3.辨证论治

(1)应急措施:参见“吐血”。

(2)分证论治

①肠道湿热

主证:便血色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加减。药用:生地榆10g,茜草10g,栀子10g,黄芩10g,黄连10g,茯苓10g,槐花10g,侧柏叶10g。

②气虚不摄

主证:便血色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淡,脉细。

治法: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见鼻衄)。

③脾胃虚寒

主证:便血色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温喜按,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少气,懒言,便溏;舌淡,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益气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减。药用:灶心黄土30g,白术10g,附子10g,地黄lOg,黄芩10g,阿胶10g,甘草10g。

(3)单验方

①侧柏叶、白及各10g,共研细末,每次3~6g,2/d冲服。

②乌贼骨、白及、甘草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次3g,3/d。

③猪肠芫荽羹:鲜猪大肠30g,芫荽60g,洗净煮熟,空腹1次食之。用于胃热或湿热未清之便血。

④猪肠汤:猪大肠90g,加黄连、木香末各30g。将猪大肠洗净,黄连、木香末填入肠内,扎紧两头,用米醋煮烂,分3次空服之。用于胃热、湿热之便血。

⑤猪肠槐米汤:猪大肠120g,槐米15g,同入瓦锅内,加水适量,煮3~4h,去渣顿服,1/d,连服数天。

(4)针灸疗法:便血属实热者可配合针刺曲池、大椎、三阴交穴,用泻法;属虚寒者可取足三里、太白、脾俞、肾俞等穴,针用补法或温针,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命门等穴。

六、尿血

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的病证。因出血量的多少不同,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茶褐色。尿血多为热伤脉络,脾肾不固所致。

1.诊断依据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排尿时无疼痛,实验检查,小便在镜下可见红细胞。

2.鉴别诊断尿血与血淋的鉴别:血淋和尿血均可见血随尿出,鉴别点是在排尿时疼痛与否,小便时不痛或痛不明显者,为血尿;排尿时尿血伴有疼痛兼有小便滴沥涩痛者为血淋。

3.辨证论治

(1)应急措施:尿血量多者,当先行止血,可选用:①云南白药,每次1g,4~6/d,口服。②生三七粉,每次1g,3~4/d,吸取。③紫珠草50g,水煎300ml,3/d,口服,或紫珠草片,每片0.3g,每次4~6片,4/d,口服。

(2)分证论治

①下焦热盛

主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生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药用:小蓟10g,生地黄10g,藕节10g,栀子10g,木通6g,竹叶10g,滑石10g,当归10g,炒蒲黄10g,生甘草3g。

②肾虚火旺

主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

同类推荐
  • 中华偏方单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偏方单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单、偏方是伟大的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渊远流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小偏方治大病”之说,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正因为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使得许多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辛勤耕耘,遍收古今,广采博引,集腋成裘,汇以成集,为本已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不断添砖加瓦。笔者研习中医多年,独爱单方、偏方,本着“撷取精华、重在实效”的原则编撰此书。
  •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本书由药学和妇产科专家共同编写,详细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处方。主要包括妇科感染性疾病、妇科急症和妇科急腹症、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盆底疾病;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并发症、异常产褥、新生儿常见病、产科特殊处理措施、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等。每种疾病按概述、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注意事项等编排。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经典、简明实用,针对品种繁多的药物和疾病,提供了临床用药的最佳处方,适于妇产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女性疾病

    女性疾病

    本书就女性常见病、孕产妇期间女性易患疾病、月经期女性疾病、乳腺病症、以及更年期女性常见症状等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提出的具体问题,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方案。
  • 内经知要白话解

    内经知要白话解

    本书原文以扫叶山房刻本为兰本,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部分进行编辑校注。
  •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本书所讲述的是主要的、基本的、不可少的孕产和哺养新生儿的知识,它们有助于孕育和喂养一个健康的宝宝,什么知识都要主动去学习,做妈妈的知识也不例外。
热门推荐
  • 重生一指风华

    重生一指风华

    她是一代琵琶国手,与名家刘德亥一起被赞为“南落北亥”她用一把琵琶行走天下,让世界聆听中国华音她是第一个明星演奏家,以一己之力挽回民乐衰败的现状她的演奏让世人惊叹为“必须站着听的音乐”她就是琵琶国手——白落这一世,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畅游,可是为什么一个两个总让她不安生?某段男:“我讨厌你,你关心的从来不是我。”“我一直都关心你,你是我弟弟。”某硕男:“乖”摸头。“滚”
  • The Two Brothers

    The Two Br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荒之杀破狼

    西荒之杀破狼

    七煞为搅乱世界之贼破军为纵横天下之将贪狼为奸险诡诈之士此三星一旦聚合天下必将易主无可逆转!夜雨手持长枪,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天下”为从军信念,崛起于神秘的西荒村,带领村民冲破樊笼。为了自己的坚持,为了寻找西荒的往日荣光,一次又一次的征战沙场,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
  • 花样女生

    花样女生

    据说这口学校里有N+N只帅男,也许真的是吧,可这关她什么事啊?她又不是为了捉他们才考进来的……\r轻松,幽默,浪漫,感动,曲折的校园故事。
  • 或皇

    或皇

    太古时期,在一块大陆上的家族中出了一个绝世奇才,名为何云昕,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看他如何称霸太古时期,看他的成长之路,以及最强的空间主宰,以皇时的封号逆行。
  • 封神问道

    封神问道

    某天一天,鬼仔(李晓桂)放学后直接去黑网吧上网。看到电脑桌面上的游戏却提不上劲打游戏,遇上家庭变故的他也是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 王爷,我要嫁你

    王爷,我要嫁你

    【蓬莱岛】“我要嫁给你。”她看着崖上那个半分孤单,半分寂寞,半分压抑,半分想轻生的男人,直接求婚。他凝起他好看的眉,“本王没兴趣。”咦,她好心相劝,苦口婆心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他以身相许有什么不对?为嘛不同意啊……“反对无效,你有权力保持沉默以示抗议,但你开口所说的每一句话,即会被我认为你这是欲擒故纵。”
  • 倾尽天下:逆天王爷嚣张妃

    倾尽天下:逆天王爷嚣张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佣兵女王,狂傲孤决,自在逍遥!一朝穿越,佣兵女王却成为了连名字都没有的祸水公主!身份无数,逍遥天地间,引得天下女人对她咬牙切齿,四国俊才却都为之疯狂!“蓝儿,跟我在一起,我许你四国最尊贵的皇后之位!”“子言,你我原本兄弟,而你即为女儿身,那就让我继续照顾你吧!”“风子嫣,本王可以不要天下,但却不能失去你!”没心没肺的女人转身就走,不负责任的留下一句:“好啊!麻烦后面排队先!”
  • EXO之繁星勋鹿

    EXO之繁星勋鹿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变得卑微,变得不再像我自己。可是当我不再爱你的时候,我也变不回原来的自己。你瞧,我是不是疯了,爱你爱疯了,才会这样。。。。。。【BecauseIloveyou,soIbecomehumble,becomenolongerlikemyself.ButwhenInolongerloveyou,Iwillnotreturntotheiroriginal.Yousee,I'mnotcrazy,loveyoulovecrazy,willbelikethis......】
  • HI,大熊先生

    HI,大熊先生

    但不管怎么样,我都要结婚了,和大熊先生一起。未来的日子那么长,就像我们每天都推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太阳一样。可是我知道以后要变了。我在对阳光说一声早上好的时候,还得对身边的,壮壮的大熊先生说一句:“HI,你好啊,大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