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8100000008

第8章 陆战军事未解之谜(4)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联军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半岛对德军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登陆战役。1944年6月6日开始登陆,7月24日建立登陆场。7月25日开始转入陆上进攻,8月25日占领巴黎及塞纳河沿线。诺曼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到目前为止,诺曼底战役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接近300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登陆战役,对美、英联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以及欧洲战后形势,起了重大作用;为组织和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对于美、英联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整个登陆战役,美、英联军是在掌握绝对制空、制海权的条件下实施的。美、英联军投入地面部队约150万人。在登陆兵突击登陆前4到5小时,美、英联军使用了3个空降师在诺曼底纵深空降,开创了大规模空降的先例。据说在此次战役中,美英联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但是当时的战斗情形相当混乱,现在只知道有成千上万的人在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中为了打败纳粹德国、解放欧洲而牺牲了。那些被炮弹和炸弹炸得支离破碎的尸体很难辨别,很多士兵落水失踪了,那些负责清点伤亡人数的士兵也被打死了。纪录丢失了,一切都陷入混乱。究竟有多少人牺牲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对于联军伤亡人数的估算长久以来一直不尽相同,大致都是从2500人到超过5000人在那天牺牲。同时还要加上受伤的、失踪的以及被俘的人数。

在位于英国朴次茅斯诺曼底登陆历史博物馆的网站上是如此记载的,据估计2500名联军士兵牺牲。美国战争历史中心的纪录是有6036的美国人员伤亡,其中包括失踪的和受伤的。而根据华盛顿遗产基金会的统计,估计有4900人死亡。但是,据史料显示,当年为了削弱德军的防卫,同时还有超过19000多诺曼底平民在联军的大规模炮火中丧生。根据诺曼底历史博物馆的记载,为了给诺曼底行动铺平道路,联军在1944年的4月和5月期间损失了12000人左右。

据研究人员初步估计,第一波入侵法国的纳粹有3个伞兵师和6个步兵师,还有坦克以及指挥部队,一共大约是16万人。入侵舰队更是在历史上绝无仅有,有超过5000艘的船以及登陆工具。而统计德国人的伤亡更加困难。统计资料表明,虽然数目不知道,但是估计其在4万到9万之间。很多的记录材料在联军攻打柏林的时候毁于战火之中。

目前数据是,一共有超过42.5万的联军以及德军部队死亡、受伤或者是失踪。那么诺曼底登陆伤亡真相究竟何时才能揭开呢?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美军猪湾入侵失败之谜

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空中的支援下,1500名经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过的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旅分乘13条船从尼加拉瓜的贝尔萨斯港出发,在古巴猪湾登陆。三天后,被古巴政府军击毙击伤500人,俘虏1000人,猪湾入侵宣告失败。美国的大棒政策受到沉重打击。这一天恰巧是肯尼迪总统上任后的第90天。

由美国做坚强后盾的猪湾入侵怎么会失败的呢?

入侵古巴的计划早在艾森豪威尔任期内即1960年3月就已拟定,并得到了总统的批准,当时被称作“冥王星行动”。肯尼迪总统上任后,该计划逐渐扩大:由装备有坦克、飞机的约1500名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旅在古巴实施两栖登陆,占领滩头,并向纵深处发展,然后将在迈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空运回古巴,由它出面请求美国援助,以此最后击败卡斯特罗。但显然区区1500人是难以与卡斯特罗的20万军队相抗衡的,更不用说向纵深发展了。原来预计古巴境内大约有5000多名反政府武装人员,但实际上只有50人加入了入侵部队。原计划登陆时不会遇到抵抗,并有足够时间建立滩头工事,因为估计卡斯特罗需要时间调动军队,但此幻想也破灭了。“2506”旅从一开始登陆就遭到一个多营民兵的阻击,卡斯特罗当天就调动装备有坦克的部队对付入侵。出师不利,看来这一计划注定是要失败的。

入侵失败后,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受命调查失败原因,他归纳出三个主要原因。

1.空军支援不够

按照预定计划,美国空军在登陆前准备出动3批共40架次B—26轰炸机,攻击约40个古巴军事目标。飞机将涂上古巴空军标记,由中央情报局的飞行员和经美国训练的古巴人联合驾驶。但是,在肯尼迪的命令下,第一批只出动了8架飞机,并在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后,完全取消了以后两批飞机的轰炸,这就使古巴空军仍拥有机场和飞机。古巴空军原来共拥有6架B—26轰炸机,4架T—33教练机改装的战斗机,3架英制“海神”战斗机。经过第一次轰炸后,古巴仍有一半军用飞机支援地面部队,并炸沉了入侵部队的两艘运输船,其中一艘装着弹药。后来美军虽然派出了“博克塞”号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但由于只限于保护B—26轰炸机和运输船只,不能直接向卡斯特罗的部队和飞机开火,因而只能眼看着入侵部队被古巴政府军打得落花流水。因此缺乏足够的空军支援是此次入侵的致命点。

2.登陆地点不当

在预定的入侵计划中,特立尼达德是登陆地点,那儿离埃斯坎布雷山区较近,一旦守不住滩头阵地即可转移到那儿展开游击战。但是在入侵计划执行前夕,登陆地点被匆忙另行确定在猪湾。由于对猪湾附近地形不熟,一艘运输船撞在珊瑚礁上,耽搁了登陆人员占领滩头的时间。登陆后,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萨帕塔沼泽地,这使部队无法展开,而只能据守在弹丸之地挨打。在以后招架不住,向埃斯坎布雷山区撤退时,又被沼泽困住了手脚。

3.入侵计划可能泄密

卡斯特罗可能事先风闻入侵计划。入侵古巴计划早在1960年3月就已确定,并有两批近50名受到特别训练的古巴人先行潜入古巴,以便与国内反卡斯特罗的抵抗力量联系,使国内外反政府力量里应外合,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但这些人一潜入古巴,即被捕获,卡斯特罗由此可能得知入侵计划。为了配合猪湾入侵,中央情报局还企图暗杀卡斯特罗,派杀手在卡斯特罗经常光顾的饭店等候下毒,但偏偏那段时间卡斯特罗没有露面,有消息称杀手本身为美国和古巴两边工作,可能泄露了暗杀行动。登陆前美国新闻界也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一点消息。《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卷入古巴流亡人员的军事行动,而《时代》杂志则刊登了停在塔雷塔卢莱乌基地机场上的古巴反政府人员的飞机照片。在登陆前夕,美国派出8架B—26轰炸机攻击古巴军事目标,更使卡斯特罗确信入侵在即,从而作好应变准备。

由此可知,猪湾入侵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印巴战争开始时间之谜

1971年的印巴战争虽然已经远去,然而,许多疑问却留了下来。据史料记载,1971年底,印度因东巴基斯坦闹独立而出兵,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再起冲突,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双方于1971年12月17日实现停火,东巴基斯坦从巴国独立出去成为今天的孟加拉国。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声称,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军在东部作战中较为顺手,在西部作战中也取得了胜利。然而,实际上印军在西部作战中曾多次遭到失败。战争正式开始后,印度陆军第15军向克什米尔昌布巴军匆忙地发动攻势,希望很快击败对手,夺取阵地。然而,巴军早有准备,突然反击作战。结果,印军措手不及,大败而退,从一大片阵地上逃离,丢失了法齐尔卡附近一座有战略意义上的大桥。在昌布之战前,印军步10师的作战计划原来是向巴军大型基地发动先发制人的袭击,以更好地防守自己的阵地。然而,12月1日,步10师上级部门下令该部队死守阵地,步10师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12月3日夜,巴军开始反攻作战。结果,步10师的第191旅受到痛击,损失惨重。巴军的作战给步10师造成了很大的被动。步10师的被动一直持续到12月9日,那天,巴军杰出的师长詹久阿少将坐直升机飞行时,直升机突然失事,这位少将不幸遇难。由于詹久阿的死亡,使战场形势很快起了变化,进攻的巴军在一条河流旁受阻。

在巴基斯坦陆军中,步7师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印度陆军十分关注该部队的去向。然而,印军情报系统就一直没有搞清该部队的具体位置在哪儿。有的时候,印军情报系统说步7师在某个位置,然而,印军试图前去围堵时,连步7师一个士兵的踪影都没有。由于印军情报系统难以确定步7师的具体位置,印度地面部队的前线指挥官人心惶惶,似乎步7师随时都可能从身边冒出来袭击,印军不得不动用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防范。

印军步12师小分队于12月4日晚贸然发动袭击,攻占伊斯拉姆加。印军大喜,自以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印军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巴军一支强大的部队正在伊斯拉姆加稍南一点的地方行军,几乎是和12师小分队平行着向贾伊萨姆尔挺进。只要巴军一进攻,12师小分队就可能遭到灭顶之灾。侥幸的是,巴军没有发现。据分析,印军情报系统本身战前就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机构重叠、分散管理、缺乏统一领导和设备不足等,导致人力的浪费和整体效益的欠佳。

同类推荐
  •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孩子的第一本读物》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 兽王·宠兽花园

    兽王·宠兽花园

    丹婆婆带着兰虎来到了迷晨森林修炼炼丹术。在这里生活了两个星期后,兰虎有一次在追逐一只偷丹的野蜂王时意外发现,在这个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中竟然还隐藏着一个古老的神秘部落——桃花源。兰虎受到邀请参加桃花源的祭祀大典,却突然发现,新联盟的魔爪也已经悄悄伸入到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之中。新联盟为了获得强大的力量。派出独孤奇混进祭祀大典,企图救走被桃花源封印近万年的太古凶兽。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 月光下的大提琴

    月光下的大提琴

    在意大利语、英语和德语中,大提琴也被称为“塞洛”,可能就是源于这个故事……在泻湖的怀抱中,威尼斯城做着绮丽的梦,舞动在漫天棉花瓣般的雪花中。在圣马克广场的中心,威尼斯诗人马塞洛正在演奏提琴,连空中的云朵也停下来倾听。
  • 西顿写给孩子的动物英雄

    西顿写给孩子的动物英雄

    动物界和我们人类世界一样,有悲欢离合,有英雄小人。本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猫、鸽子、狼、长脚兔、短毛狗、白驯鹿等多位动物界的英雄,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增强了对动物的认识。
  • 团结友爱(中华美德)

    团结友爱(中华美德)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这就是团结的魔力。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是形成民族自强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美好风尚,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内涵实质的崇高的境界情操。培养团结友爱的良好的品德,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热门推荐
  • 亲爱的小乖

    亲爱的小乖

    顾小乖。京城顾家的三小姐。集全家的宠爱于一生。长辈面前的乖乖女,哥哥面前的淘气包,弟弟眼里的好姐姐,同学眼里的小白莲。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一部随性的文文,勿喷。
  •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本书以新颖的视角研究了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全书对意大利产业区经济进行了理论探讨,着重分析了艾米利亚产业区的特征和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产业网络与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战略、经济全球化与“艾米利亚模式”的调整等问题。书中借鉴“艾米利亚模式”,提出我国应该构筑高效的区域产业网络、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加强企业间技术合作、发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等对策建议,对我国产业集聚和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绝世惊华:鬼妃逆天下

    绝世惊华:鬼妃逆天下

    三年前,她为他负尽天下,大婚之夜,却得到他与贴身丫鬟的锥心背叛。“宫九歌,我想要的,不过是你背后的冰宫罢了。”武功被废,容颜被毁,此时她方知曾经种种不过是他精心布下的棋局罢了。“赫连沁华,我若不死,它日必将让天下人尽负于你。”抬头看着那个曾让她负尽天下的男子,宫九歌冷冷一笑,转身毫不犹豫的跳入万狼之谷。三年后,狼谷逃生的她变身鬼医残九,潋滟芳华,震惊天下。再度重逢,他求而不得,便设计陷害,让她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乱世妖女“歌儿,既然他们对你不仁,我便陪你一起负尽天下,可好?”当天下人都辱她、嫌她、弃她,唯他愿倾尽所有,只为给她一世安稳。乱世沉浮,强强相对,谁才是她命中真正的劫?
  • 天人宝鉴

    天人宝鉴

    安史之乱看似世间朝代更替,其不知天上也在经历一场大变革,一群为保护凡人和另一群为保道统香火的神仙进行了协商,最后提出封天天条的说法,千年之后封天法器被一小孩捡走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 致我将遇见的你

    致我将遇见的你

    大概我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会以这样的方式,来陈述我自己,和我的向往。
  • 那些年的欢声和泪雨

    那些年的欢声和泪雨

    10岁的她遇见了和她同龄的他,但是他在她的生命中仅仅停留了两年多的时光便离开了,在这段时间女孩每天都在开心地笑,想用这样的办法来掩盖她想哭的欲望。在一天,女孩在学校遇见了一个可以让她真正的开心的大笑的男生了,可是男生却在这时候特别烦她,总是避开她。女孩在不解之时突然认识到自己身后还有一帮要好的姐妹陪着自己,她想开了,将自己隐藏心中的故事告诉了她们。这世上许多事情总是相对的,女孩怎么也想不到好姐妹背叛这样狗血的事情会发生在她身上,你们猜猜后来她们的战争是怎么结束的呢?
  • 穿越这点小事儿

    穿越这点小事儿

    曲月儿是一个能叉腰骂街的彪悍婆娘,也是被丈夫背叛的糟糠之妻;她从一个蓬头垢发一无是处的38岁妇女,穿越变成了扎着马尾朝气蓬勃的小学生——一切重新开始,她不再重蹈覆辙。
  • 穿越之疯后

    穿越之疯后

    疯子?草包?狐狸精?徐优优堂堂一个学霸,穿越到东岳后居然一无是处……看一代皇后成长之路,锁定冬月酒之《穿越之疯后》。
  • 长离阁集

    长离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我也爱你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我也爱你

    一只猫爱上了一个人,在那个人死后的灵魂眼里她变成了女孩。那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他还是想和她的未婚妻白头到老,但最后只能看着未婚妻嫁给别人而自己烟消云散。而那只猫直到最后一刻还是陪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