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6500000007

第7章 古艳部(2)

及第①

【原文】

一举子往京赴试,仆挑行李随后。行到旷野,忽狂风大作,将担上头巾吹下。仆大叫曰:“落地(第)了!”主人心下不悦,嘱曰:“今后莫说落地,只说及地。”仆领之,将行李拴好,曰:“如今恁你走上天去,再也不会及地了。”

【注释】

①第:科第。

【译文】

一个举人进京赶考,他的仆人挑着行李在后面跟着。走到空旷的地方,突然刮起了大风,将行李担上的头巾吹到了底上。仆人大喊道:“落地了!”举人心里很不高兴,嘱咐仆人说:“以后不要说落地(第),因该说及地(第)。”仆人答应了,就把行李紧紧拴好了,说:“现在就算你被吹到天上去,也不会及地(第)了。”

封君

【原文】

有市井获封者,初见县官,甚跼蹐①,坚辞上坐。官曰:“叨为令郎同年,论理还该侍坐。”封君乃张目问曰:“你也是属狗的么?”

【注释】

①跼蹐:拘束。

【译文】

有个市井之徒被封赏第一次见县官时,很觉得不自然,坚决不坐下。县官说:“我和你的儿子是同年,按道理我还应让你上座。”这个人于是问道:“你也是属狗的吗?”

公子封君

【原文】

有公子兼封君者,父对之,乃欣羡不已。讶问其故,曰:“你的爷既胜过我的爷,你的儿又胜过我的儿。”

【译文】

有个人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他的父亲为此对他羡慕不已。他感到很惊讶,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他父亲回答说:“因为你的父亲胜过我的父亲,你的儿子又胜过了我的儿子。”

考监

【原文】

一监生过国学①门,闻祭酒②方盛怒两生而治之,问门上人者:“然则打欤?罚欤?镦锁欤?”答日:“出题考文。”生即咈然曰:“咦,罪不至此。”

【注释】

①国学:京师官学的称谓。统指太学和国子学。②祭酒:官职名。

【译文】

一个监生路过国学的门口,听到里面的祭酒在大发雷霆的惩罚两个学生。他就向看门的人打听:“那祭酒是怎么样惩罚学生的?是打扳子还是罚跪?”看门人回答说:“是出题目让他们写文章。”监生愤愤不平的说:“唉,不至于这样处罚吧。”

坐监

【原文】

一监生妻,屡劝其夫读书,因假①寓于寺中。素无书箱,乃唤脚夫以罗担挑书先往。脚夫中途疲甚,身坐担上。适生至。闻傍人语所坐《通鉴》,因怒责脚夫。夫谢罪曰:“小人因为不识字,一时坐了鉴(监),弗怪弗怪。”

【注释】

①假:借。

【译文】

一个监生的妻子,经常劝她的丈夫读书。因为他们要借住在寺中,而他们没有书箱,就叫脚夫先把书挑去。脚夫在中途因为很累,就坐在所挑的书上。过了一会,监生赶来了,他听旁人言脚夫坐在《通鉴》这本书上,非常生气,因而大声责骂脚夫。脚夫请求监生原谅,解释说,“小人我因为不识字,所以坐了鉴(音同监),请别见怪。”

咬飞①边

【原文】

贫子途遇监生,忽然抱住兜耳一口。生惊问其故,答曰:“我穷苦极矣,见了大锭银子,如何不咬些飞边用用。”

【注释】

①飞:意外的。这里飞边是指意外的钱财。

【译文】

一个穷人在途中遇到了一个监生,突然抱住监生,咬了监生的耳朵一口。监生惊讶的问他原因,他说:“我太穷了,所以见了大锭的银子,就想咬掉一点边用用。”

入场

【原文】

监生应付大场方出,一故人相遇揖之,并揖路傍猪屎。生问:“此臭物,揖之何为?”答曰:“他臭便臭,也从大肠(场)里出来的。”

【译文】

监生考完试从大(考)场出来,一个熟人遇到了他向他作揖问候,并向路边的猪屎作揖。监生很奇怪,就问:“这个东西这么臭,你为什么向它作揖?”熟人答道:“它再怎么臭,也是从大肠(场)里出来的。”

书低

【原文】

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生曰:“我要睡,取书作枕头耳。”

【译文】

一个书生在寺里的房间读书。每天只是外出游玩,一天他中午回房间后,叫书童拿书进去。书童拿来《文选》给他,他看了看,说:“低了。”书童拿《汉书》给他,他看了后还是说:“低了。”书童又拿《史记》给他,他看了看,仍然说:“低了。”寺里的和尚非常吃惊,说:“这三本书中,你只要能熟读一本,就称得上是博学了,为什么却都嫌低了呢?”书生回答说:“我只是要书作枕头睡觉罢了。”

监生娘娘

【原文】

监生①至城隍庙,傍有监生案。塑监生娘娘像。归谓妻曰:“原来我们监生恁般尊贵,连你的像,早已都塑在城隍庙里了。”

【注释】

①监生: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人的称号。

【译文】

有个监生来到城隍庙,旁边有个监生案。里面塑着监生娘娘的像。监生回家后对妻子说:“原来我们监生的地位是这样的高贵,连你的像,都早已经塑在城隍庙里了。”

自不识

【原文】

有监生,穿大衣,戴圆帽,于着衣镜中自照,得意甚①。指谓妻曰:“你看镜中是何人?”妻曰:“臭乌龟!亏你做了监生,连自(字)都不识。”

【注释】

①甚:非常。

【译文】

有个监生,一天穿着大衣,戴着圆帽,对着镜子照来照去。他指着镜子得意的问:“你看镜子中那个人是谁啊?”谁知道他妻子对他骂道:“你这个臭乌龟,亏你还是监生,却连自(字)己都不认识。”

半字不值

【原文】

一监生妻谓②其孤陋寡闻,使劝读书。问:“读书有甚好处?”妻曰:“一字值千金,如何无益?”生答曰:“难道我此身,半个字也不值?”

【注释】

①谓:说。

【译文】

一个监生的妻子说他孤陋寡闻,便劝他多读书。监生问:“读书有什么好处呢?”妻子回答说:“难道你不知道一字值千金的道理吗?怎么会没有好处呢?”监生说:“难道我连半个字都不值吗?”

借药撵

【原文】

一监生临终,谓妻曰:“我一生挣得这副衣冠,死后必为我殡殓。”妻诺。既死,穿衣套靴讫,惟圆帽左右欹侧①难带。妻哭曰:“我的天,一顶帽子也无福带。”生复转魂,张目谓妻曰:“必要带的。”妻曰:“非不欲带,恨枕不稳耳。”生日:“对门某医生家药撵槽,借来好做枕。”

【注释】

①欹侧:摇晃、不稳。

【译文】

一个监生临终前对妻子说:“我一辈子挣的这副衣冠,在我死后,一定要给我穿戴整齐再下葬。”妻子答应了他。监生死后,妻子按他生前说的,给他穿戴好衣服靴子,只有帽子却左右摇晃戴不正。妻子就伤心的哭道:“我的天啊,你怎么连戴帽子的福气也没有啊。”这时,监生复活了,张开眼对妻子说:“这帽子是一定要戴的。”妻子说:“不是我不给你戴,是因为枕头不稳,帽子戴不正。”监生说:“对门的医生家有个药碾子,你把它借过来给我当枕头。”

斋戒库

【原文】

一监生姓齐,家资甚富,但不识字。一日,府尊出票,取鸡二只,兔一只。皂亦不识票中字,央齐监生看。生曰:“讨鸡二只,免一只。”皂只买一鸡回话。太守怒曰:“票上取鸡二只,兔一只,为何只缴一鸡?”皂以监生事禀,太守遂拘监生来问。时太守适有公干,暂将监生收入斋戒库内候究。生入库,见碑上“斋戒”二字,认做他父亲“齐成”姓名,张目惊诧,呜咽不止。人问何故,答曰:“先人灵座,何人设建在此?睹物伤情,焉得不哭。”

【译文】

有个姓齐的监生家里很富有,但他却不怎么识字。一天,太守在纸条上写了鸡两只,兔一只。让差役去买来,差役不认识纸条上的字。就去请教这个监生。监生说:“太守让你们去买两只鸡,免一只。”于是差役只买回来一只鸡。太守见了,生气的说:“纸条上写着让你们买两只鸡,一只兔子,力什么只买回一只鸡?”差役就把请教监生的事禀告给太守。于是太守就派人把监生抓来问话。但恰巧太守有公事要办,就暂时把监生关在斋戒库里等候。齐监生来到斋戒库,看到石碑上刻着的“斋戒”二字,还以为是他父亲的名字“齐成”,就吃惊的哭泣起来。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说:“我父亲的灵位,不知道被谁设在了这里,我睹物伤情,怎么会不难过的哭呢?”

附例

【原文】

一秀才畏考援①例,堂试之日,至晚不能成篇。乃大书卷面曰:“惟其如此,所以如此。若要如此,何苦如此。”官见而笑曰:“写得此四句出,毕竟还是个附例。”

【注释】

①援:引用。

【译文】

有个秀才非常害怕考引用例子。到考试那天,怎么都不能作完文章。于是他就在考卷上写了几个大字道:“惟其如此(因为害怕),所以如此(所以才会这样)。若要如此(既然知道会这样),何苦如此(何苦这样)。”考官看了笑着说道:“毕竟还是个秀才,能写出这四句话。”

酸臭

【原文】

小虎谓老虎曰:“今日出山,博得①一人,食之滋味甚异,上半截酸,下半截臭,究竟不知是何等人!”老虎曰:“此必是秀才纳监者。”

【注释】

①博得:捉到。

【译文】

小老虎对大老虎说:“我今天出山,捉到一个人,但吃起来味道很怪,他上半截身体酸,下半截身体臭,不知道是个什么人?”大老虎说:“他一定是个刚升为监生的秀才。”

春生帖

【原文】

一财主不通文墨,谓友曰:“某人甚是欠通①,清早来拜我,就写晚生帖。”傍一监生曰:“这到还差不远。好像这两日秋天拜客,竟有写春(眷误为春)生帖子的哩。”

【注释】

①欠通:不通情理。

【译文】

有个财主不怎么认识字。有次他对朋友说:“某人真是不通情理,早上来拜访我,竟然写的是晚生帖。”旁边有一个监生说:“这还没什么。现在是秋天,有人拜访,竟然写得是春(眷误为春)生帖。”

借牛

【原文】

有走柬借牛于富翁者,翁方对客,讳不识字,伪启缄①视之。对来使曰:“知道了,少刻我自来也。”

【注释】

①启缄:打开。

【译文】

有个人写了个帖子向富翁借牛,富翁正在家招待客人,他不认识字但又不想被客人知道,于是假装把帖子看完后。对来人说:“我知道了,等会我就去。”

同类推荐
  • 唐宋词艺术研究

    唐宋词艺术研究

    本书的主要内容共分十章来论述,绪论是整体把握词的特点,第一章是词律的美学意蕴,第二章是唐五代词的缠绵情调,第三章是柳永与宋初词的婉约情调,第四章是北宋后期词的豪放之声,第五章是南宋词的婉约遗风,第六章是南宋豪放词强音,第七章是唐宋词的意象类型,第八章是唐宋词的抒情格调,第九章是唐宋词的空灵境界,第十章是唐宋词的风格流派。笔者认为,这十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把词的美学范式涵盖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愿望,其艺术可能还有很多,这十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梗概论之的,远远不能包含全部,还需要在今后的深入研究当中,不断充实,查缺补漏。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去山阿者歌

    去山阿者歌

    它们有着很好的名字:罗山、窑山、莲花山、花路坡、麦垛山、红山梁、大郎顶、官亭山、黄草岭、庙儿岭、马断头山……这些山和人一样,都活着自己的瞬间和恒久,也在救赎自己。山的间隙有条河。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文集,是作者对生命形态和生活万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本书是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之作,以自然流畅的文字书写了盛夏时节的内华达山区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每一种生活在那里的物种的有趣形态与特征,详尽介绍了地貌形成的历史研究。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同作者一同进行了一次内华达山区的远行,感受最为和谐、最为纯净的大自然景致。
热门推荐
  • 吃得苦中苦方为鬼中鬼

    吃得苦中苦方为鬼中鬼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自我为你成为这世间一抹幽魂后我方知晓为何情深不寿。……“秦瑾,本公主做了鬼都没有放过你,你是不是很感动?”“长公主殿下,微臣很是感动,但是微臣更多的是惶恐!”“你怕本公主向你索命?”“不,微臣怕的是……公主若想离去,微臣拦不住!”
  • 王俊凯可否等等我

    王俊凯可否等等我

    ‘王俊凯我们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不,不要离开我,说好做彼此的天使呢。。。。。。’
  • 真相无极

    真相无极

    几千年前的逐鹿之战,天下谁属?几千年后的人面桃花,芳心何处?梦中诡异的通神之术,安辨真假?神鬼,在何处?传承,在哪里?未来,往何方?你会发现真相总是隐藏在最深的地方,不过你确定你所以为的真相就是真相吗?
  • 重生之你的左耳

    重生之你的左耳

    都经历过生死的两个女孩,一个离开,一个在其他地方,一个活着,但离开了自己的家人,成为了别人的替身。她,重生了,在重生后遇见了自己心目中的男神......
  • 极品全能狂兵

    极品全能狂兵

    他是军中传奇,华国神秘部队的最强者。为接引师傅后代进山祭拜,而来到都市,却不想师傅的后代竟然做起了……,不仅如此,危险更是一环扣一环,不得已他只好大杀四方了。
  • 武林奇侠成长记

    武林奇侠成长记

    明月山庄一夜之间被烧,家园被毁,家人丧生。丰家后人丰羽从小受尽磨难,终于功夫小成,没有想到第一次面对敌人就被生擒,为了救出丰羽,最亲近的师傅在丰羽面前死去,以后茫茫江湖路只能靠丰羽一个人闯,想要报仇谈何容易,
  • 封魔怒

    封魔怒

    宁为逆天修,不做平凡人!一个浩荡的玄幻世界,热血与疯狂尽在其中——
  • 五蕴皆空

    五蕴皆空

    嘈杂社会,各色凡人,家国情怀,担当之下,暮然回首,才发现五蕴皆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