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0800000016

第16章 素书解译(13)

严刑酷法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理当如此。如果有一个领导经常处罚部下,即使每一次处罚都合乎规定,也必会产生民怨。虽然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但如果刻板地执行这些制度,则会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汉代有个“五百壮士”的故事,说的是秦朝末年,齐国贵族田氏家族起兵造反,这支义军刚开始由田荣统领,但此人无德于民,用严刑统领部众,结果引起叛乱,部众群起而杀之。田荣死后其弟田横继续统领这支军队。这田横与他哥哥不同,凡事身先士卒,宽待部众,深得民心。等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时,田横不想投降汉朝,于是率领五百人逃到了今天青岛即墨市的田横岛上。但刘邦却很敬重田横,非要他出来做官,田横无奈之下只好自杀。留在岛上的五百人听说田横死了,一起自杀,以身相殉,感天动地。

同样的一伙人,两种不同的领导思维,结果却是天壤之别,一个被群起而杀之,一个五百人自愿相殉,德与刑的区别竟然如此之大。

【原典】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注解】

注曰:“人心不服则叛也。”

王氏曰:“功量大小,赏分轻重;事明理顺,人无不伏。盖功德乃人臣之善恶;赏罚,是国家之纪纲。若小功不赐赏,无人肯立大功。

志高量广,以礼宽恕于人;德尊仁厚,仗义施恩于众人。有小怨不能忍,舍专欲报恨,返招其祸。如张飞心急性躁,人有小过,必以重罚,后被帐下所刺,便是小怨不舍,则大怨必生之患。”

【解译】

管理中无小事,单位里许多的积怨,往往产生于生活中的小事。一旦生怨,绝大多数人会本能地将怨恨放大,不自觉地会寻找更多积怨的理由。所以诸葛亮告诫人们说“勿以善小而不为”,“赏小功”、“赦小过”,都是小善之举。

历史上许多成就了事业的人,都起家于一些小成就。比如说,唐代有员名将——薛仁贵,出身贫寒,只因在随唐太宗征战高丽时,身着白袍手持方天画戟,孤身冲入敌阵,得到太宗的赏识,由此走上成功之路,成为唐代最勇猛的战将之一。反过来说,在不成功的众人之中,又有多少是因为领导“小功不赏”而湮没的呢?

好的领导创造人才,不好的领导则扼杀人才。如果一个单位长期无可用之材,那不是因为单位里的人不行,而是单位的领导不行。

“赏小功”、“赦小过”事虽然小,但唯有心胸博大的人方能做到。曹操被指为奸臣,但此人的心胸确实有过人之处。他曾经攻打张绣于南阳,张绣被迫投降了曹操。可是曹操确实不是正人君子,在张绣降曹之后竟然私通张绣的婶娘,气得张绣挥刀就砍,结果曹操跑了,可是长子昂、侄安民都被杀了,张绣叛逃到袁绍处,这个怨可就结大了。后来曹操攻打袁绍,张绣无处立足,只好又投降了曹操。但曹操的大度令后人吃惊,并没有难为张绣,反而委以重任。

【原典】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注解】

注曰:“非所宜加者,酷也。”

王氏曰:“赏轻生恨,罚重不共。有功之人,升官不高,赏则轻微,人必生怨。罪轻之人,加以重刑,人必不服。赏罚不明,国之大病;人离必叛,后必灭亡。施恩以劝善人,设刑以禁恶党。私赏无功,多人不忿;刑罚无罪,众士离心。此乃不其之怨也。”

【解译】

赏与罚是领导手中的两件宝,但也是两件最致命自杀武器。历史上有人用得好,事半功倍,甚至创造霸业也非难事;但也有不少人用得不好,结果是亡国破家。

春秋末期,吴国出了个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名叫伍子胥,他原本是楚国的世家大族。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谗言,将伍子胥一家无罪杀害,唯伍子胥潜身逃往吴国。他发誓要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

入吴以后,他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任贤能,奖农商、实仓廪,又举荐深通兵法的孙武为大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国成为春秋末期最后的一个强国。公元517年,伍子胥率吴军攻入楚国,将楚平王的尸体拖出来,打了300鞭以泄愤。

虽然伍子胥的做法也让后人垢病,但促使伍子胥背叛祖国的,恰恰是:罚不甘心者叛!不平则鸣,不公则反,这是历史的规律。

【原典】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注解】

王氏曰:“君子忠而不佞,小人佞而不忠。听谗言如美味,怒忠正如仇仇,不亡国者,鲜矣!”

【解译】

对领导而言,君子难处,小人易交。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合而不同”,他们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却不会失去自我的判断,经常会对领导的决策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批评。所以领导有时会感到很下不了台。唐太宗就曾怒气冲冲地对他的皇后说:我非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不可,他总是给我提意见,弄得我在朝堂上很下不了台。皇后却说:我应该恭喜您呀!我听说主明则臣下才会直谏,看来您是明主。经这么一说,唐太宗才消了气。可见君子真正难以相处。但君子就像是苦口药,他会帮助你的事业走向辉煌。

而小人则“同而不和”,这种人会与领导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整天围着领导转,但却不会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所以领导会觉得这种人好交往,每天被马屁拍得舒舒服服。清朝大贪官和珅,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得到乾隆皇帝的恩宠,除了和砷确实有些本事之外,恐怕与他马屁拍得好有很大关系。和砷的座右铭是“以帝心为心”,极善于揣摩乾隆的思想意图,处处变着法儿哄乾隆高兴,皇帝想做的事、想说的话,和珅都会预先想到,这种人哪个领导不喜欢?然而,恰恰是这种人,就像是鸦片,时间久了,早晚会被他害死的。

【原典】

能有其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注解】

注曰:“有吾之有,则心逸而身安。”

王氏曰:“若能谨守,必无疏失之患;巧计狂徒,后有败坏之殃。如智伯不仁,内起贪饕、夺地之志生,奸绞侮韩魏之君,却被韩魏与赵襄子暗合,返攻杀智伯,各分其地。此是贪人之有,返招败亡之祸。”

【解译】

能珍惜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成果,则活得心安理得,朝夕泰然。如果贪求别人所有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也会寝食不安。

中国有句老话“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天天被人指着脊梁骨痛骂,这个人肯定命不长。西方心理学曾经有过一个调查,凡是贪官污吏,在统计学上寿命都不太长。因为这些人做了亏心事,心理上长期处于压制状态,最后都短命而终。看来人不论活得富贵还是贫贱,最重要的是活得心安理得。如果是不义之财,即使家财万贯,终日不得安宁,困守心狱之中,活着还有什么滋味?

明代时江南有位富商,家财丰厚,但他每日不得安静,怕偷、怕抢、怕谋财害命……总之快到了食无味、夜无眠的程度,搞得一家人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有一天,富商的妻子说:“唉!这种日子有什么意思?你看我们隔壁的那对卖豆腐的小夫妻,每天生活无忧,快快乐乐,欢歌笑语,我们如果能过一天那种生活多好啊!”富有商恨恨地说:“想让他们不快乐很容易。”于是夜里偷偷将一笔巨款放到了这对小夫妻的门口。

自从得到这笔来历不明的钱,再也听不到这对小夫妻的欢歌笑语了,每天做豆腐也无精打采,一到夜里安静得可怕。富商得意地对妻子说:“你听,他们再不唱歌了吧。”过了不久,夜里就听到隔壁在低声吵架,发展到后来就是打架,最后这对小夫妻终于不欢而散了。

“贪人之有者”不但生前惴惴不安,死后也不得安宁。历史上有多少达官显贵死后坟墓被盗,骸骨遗撒四野,一切珍玩荡然散尽。就因为他们生前太贪,墓中珍贵太多,前世之恶死后得报。历史上只有一位帝王坟墓安然,那就是汉代的文帝刘恒之墓,他一生俭约,死后治陵寝都用瓦具。虽经历代兵乱,多数汉代帝陵皆被盗掘,唯独文帝陵得安。

【注解】

注曰:“安而履之为礼。”

王氏曰:“安者,定也。礼者,人之大体也。此章之内,所明承上接下,以显尊卑之道理。”

【解译】

礼即理也,就是天地万物、人间万事的法则。任何人安身立命,都要遵守这些规则,都要顺应世理。所以,当事业受到重重阻碍,活得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不要怨天怨地,而是要检讨自己的行为,也许是我们违背了某种规律,破坏了某些法则。“安礼”篇正是要教导人们行有规,动有辙,安于礼者,事业有成。

【原典】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豫定谋;

【注解】

王氏曰:“君不念旧恶。人有小怨,不能忘舍,常怀恨心;人生疑惧,岂有报效之心?事不从宽,必招怪怨之过。

人无远见之明,必有近忧之事。凡事必先计较、谋算必胜,然后可行。若不料量,临时无备,仑卒难成。不见利害,事不先谋,返招祸患。”

【解译】

仇怨并不是因为别人得罪了我们,而是因为我们不能宽容别人。扬州有个梵音寺,寺中弥勒佛像旁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下联是:“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幅对联是形容弥勒佛的,但也是许多人生活中的座右铭。诸葛亮初出茅庐之时,关公与张飞都对他不甚礼遇,看不出这个书生有什么大作用。但诸葛亮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关张两人的小过错,一同开启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图片生活中误解与冒犯是常有的事,如果斤斤计较,最终都会发展成仇怨。但如果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别人的过错只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丽。

祸患天天有,但是不是身受其祸,那就要看每个人的修为了。高人谋于祸前,俗人谋于祸后。谋于前者,消灾避祸;谋于后者,最多是个亡羊补牢。中医有个思想与此相似,叫“治未病”,即在疾病还没有生成之时,就加紧调养,人就不会得病。等一旦大病显现,再去治疗只能是半死半活,就是说治愈的机会只有一半。

汉代名医华陀,一家三兄弟都是大医,但为什么只有华陀一人名满天下呢?华陀曾这样说:我大哥在人还没有得病之时,就可以看出疾病的苗头,未病先治,所以名不显;我二哥在大病未显之时,通过根治小病消除大病,同样没有名气;而我呢,只有在人得了大病之后方能看出来,往往可以起死回生,所以有名气。

【原典】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注解】

注曰:“善积则致于福,恶积则致于祸;无善无恶,则亦无祸无福矣。”

王氏曰:“人行善政,增长福德;若为恶事,必招祸患。”

【解译】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没有更加科学的证据,但却是民间信仰的一种法则,而这种法则几乎是全人类都在信仰,我们也可以将此看成是人类的某种道德的底线。

“报应”思想源自各民族的上古思想,最有代表性的是印度的摩羯法则,即后来的轮回思想。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前一世的因果决定的。前世行善积德,此生就有福报,干啥都顺利;前世如果做恶多端,此生就会遭致恶报,要么一事无成,要么诸病缠身。所以孔子曾说:一个对别人有恩德的人,其福报可以在三代人中传递。

从现实的角度讲,如果对人真诚、善良,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对人常常恶语相加、欺骗蔑视,别人也会对你如此。这本身就是一种“善恶有报”。所以,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常怀一颗善良的心,收获也必定是善良的果。

凤凰台锵锵三人行节目里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地,有一个女司机开着一辆满载乘客的长途客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有三名持枪歹徒居然盯上了漂亮的女司机,强迫中巴停下,要带女司机下车去“玩玩”。女司机奋起呼救,但全车乘客大部分噤若寒蝉。只有一位中年瘦弱男子奋起反抗,结果被打倒在地。女司机被拖至山林草丛。

过了一会儿,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和三名歹徒回来了。此刻女司机执意让被打的男子下车,男子不肯,双方争执起来。女司机固执地说:“你不下车,我就不开车。”全车乘客都在劝男子下车。结果那名仗义教人的男子被强行赶下了车……

第二天,当地的报纸报道:伏虎山区昨日发生惨祸,一辆中巴摔下山崖。车上司机和十三名乘客无一生还。

我们不必去管“善恶有报”思想科学与否,信仰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人类需要这种力量来平衡人与人的关系。

【原典】

饥在贱农,寒在惰织;

【注解】

注曰:“唐尧之节俭,李悝(克)之尽地利,越王勾践之十年生聚,汉之平准,皆所以迎来之术也。”

王氏曰:“懒惰耕种之家,必受其饥;不勤养织之人,必有其寒。种田、养蚕,皆在于春;春不种养,秋无所收,必有饥寒之患。”

【解译】

农贱则米贵,米贵则食不果腹。同样的道理,桑农如果没有了保障,人们的穿衣就成了大问题。“农桑”之重,重于泰山,这是一个社会的根基,一旦出了问题,将发生社会大动荡。

中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下,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居民的生活本就很艰辛,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极易发生饥荒之年。由于这个原故,中国历来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凡是执政者,均将农业视为头等大事。直到今天,一遇到经济动荡,通货膨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抑制物价上涨,因为历史上由于农桑问题导致的社会混乱屡见不鲜,教训极其深刻。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生死存亡的根基。作为一个领导,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单位根基不动摇,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务正业,不要贪多求大,更不要舍本逐末,否则大厦就会在轰然之间倒塌。

【原典】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同类推荐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高于一切

    这本《道德高于一切》每一个人都是从管理自己开始学会管理他人、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管理自己最关键的是管理自己的心灵,管理别人也同样要从管理心灵开始。而道德就是心灵的最高管理者,她为我们的心灵世界站岗放哨,并捍卫着我们心灵的尊严,也保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受社会污浊之气的侵染。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狂人书记

    狂人书记

    很多年以后,杨槐树已经长成一棵茁壮的苍天大树,能为大槐树村的人遮风挡雨,正如他儿时所说,大槐树村就是他的理想和天下.......
  • 御星辰

    御星辰

    一个起于微末的小子,为了心中的坚持,奋斗,成长。与己斗,与人斗,与天斗,越斗越强。在不断地闯荡中,收获爱情,友情,还有那一直缺乏的亲情。为情逆苍天,御星辰而起,神也得被踩在脚下。每天努力坚持3000字以上更新。会一直支持下去的,一定不放弃,目标两百万字,数学好的大大可以算一下要多久。求支持,求收藏。若觉得还可一观,请推荐,谢谢书友讨论群:224121175目前人气还不是很旺,但是期待您的加入,有兴趣的大大可以加一下
  • 某个夏天有风儿吹过

    某个夏天有风儿吹过

    几个孩子的初中生活···
  • 相爱相杀:总裁为她而战

    相爱相杀:总裁为她而战

    情场失意,陆悠美酒吧买醉,不料喝晕了误闯男厕,跟裴利野大打出手,挠了他的脸,吐了他一身,还狠狠一口咬了他屁股!围观群众表示惊惧,纷纷发来贺电。同学:“你好大的胆子,裴利野居然也敢惹!乖乖洗干净脖子,等着咔擦吧!”闺蜜:“吃好喝好睡好,能活一天是一天,下辈子你还是好汉一条,阿门。”老妈:“银行卡密码是多少?死之前你可别忘了把房子和存款转到我名下。”情敌:“免费送你一个骨灰盒,款式新潮,坚固耐用,不用谢哟!”陆悠然一脸懵懂:“裴利野居然要弄死我,他是何方妖孽啊,很厉害吗?”裴利野笑得很邪恶:“我厉不厉害,你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 遥远了爱恋

    遥远了爱恋

    你一见倾心时,我却懵懂无知,等待最苦。你的十年守护,我用一生来还,等我好吗?
  • 清穿上阵

    清穿上阵

    这是被历史掩埋的故事,也或许它并不存在过。但至少,他曾存在于谁的梦中。镜中花也好,水中月也罢。情都不曾远离。你愿意听我讲完这个故事吗?
  • 天图卷

    天图卷

    一个略有天赋的少年意外获得上古残留遗物天图卷,为求生存,因缘际会陷入了一场别样的爱恨情仇与神法仙术的纠葛之中。(片片星雨落万丈红尘剑天涯那时彼岸开花午夜歌舞晟不知昨日何时醒今朝只醉平生万里赴初约奈何求道无捷径只遗一世沧平亭楼昨日现轮回几度又重逢怎奈南柯一梦世人皆笑我万世之尊不渡己可谓潦倒一生情花满山开只取一朵藏入怀不问何时风雨来遥想当年初遇时一人一猴皆无赖回首望只余独影在)
  • 契约成婚,首席的入骨蛮妻

    契约成婚,首席的入骨蛮妻

    【全文完,放心入坑!——他宠她如命,她却恨他入骨!】他,是拥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势G市四大家族继承人之一。她,是某集团食品产品设计师兼言情小说作家。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写的狗血言情契约故事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更没有想到,契约老公竟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初见,他凉薄唇微微一勾,“签吧,顾子琴,我给你提供你需要的巨额金钱,婚后,你我形同陌路。“*“喻总,夫人现在在外面。”秘书低着头汇报道。某男淡淡的“嗯”了一声,依然是专心工作的样子,但下面的一句话就让他坐不住了。“喻总,夫人刚跟个男人……”秘书的话还没说完,某男就已经如同一阵风掠过他的身旁......*我不是忠心的狼,却是中了你的毒无药可救的豹——喻宸贤爱你纵然是飞蛾扑火,我也甘之如饴无怨无悔的——顾子琴
  • 重生花期已至

    重生花期已至

    冯止妤短暂的一生可以用三部曲来阐释:前八年是幸福交响曲,中间八年是叛逆交响曲,后五年是自作自受交响曲。重活一世,她不求富贵不求真爱,只求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 六岁王妃

    六岁王妃

    深蓝的眼眸如同璀璨的星海,深邃而可爱。这是男人还是女人?天她还没遇到过如此绝色的美人,他穿着一身宽大的红衣里面隐约能看到红豆,黑黑的头发随意披散着,这种打扮迷了凝儿的眼,哪有哪个男人如此妖冶漂亮,他一定是个女人。他优美的唇角微微向上勾起“看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