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5700000003

第3章 反应第二

反应术是《鬼谷子》关于获取对方情报的一种方法。要求通过反复的观察,对认知的客体实情加以探询。为了获取实情,还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或者说出某种言辞引诱对方开口,或者采取缄默诱导对方吐露实情,或者从对方言谈举止中见其喜怒哀乐之情,或者反反复复集中探求某一不清楚之处,这就犹如张开一张大网,等待对方落入或直接将对方罩住。有了此法,如探囊取物般可靠,如后羿引弓发矢,无不命中。

【原文】

古之大化①者,乃与无形②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今;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③。动静④虚实⑤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⑥,不可不察。

【注释】

①化:教化指导。大化者:指古代圣人。

②无形:没有形迹。陶弘景注云:“无形者,道也,动必由道,故曰无形俱生也。”与道家“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这里指古代有深远教化的圣人考虑事情十分详密周到,惟恐不谨慎,反反复复考察验证,想知道将来,先观察过去;想知道现在,先考察古代;想知道对方,先了解自己。陶弘景谓之:“举无遗策,动必成功。”

④动静:运动和静止。

⑤虚实:真伪之意。

⑥本句意谓:调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方法,观察对方状况,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事物变化轨迹,这是圣人的主张。陶弘景注云:“事有不合,反而求彼,翻得复会于此,成此在于考彼,契今由于求古,斯圣人之意。”

【译文】

古代以大道教化天下的圣人,是与无形的道共生的。回复观察过去,再来检验现在;回复了解历史,再来认识现实;回顾了解对方,再来弄清自己。动静和真伪的道理如果与现实不相符合,就要回复历史去探求。事情一定要通过反反复复的认识过程,这是圣人的主张,不能够不认真考察。

【原文】

人言①者,动也;己默②者,静也。因③其言,听其辞④。言有不合⑤者,反而求之,其应⑥必出。言有象⑦,事有比⑧;其有象比⑨,以观其次⑩。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注释】

①人言:对方发言。

②默:缄默。

③因:依据。

④辞:言辞、主张、陈情。陶弘景释此句云:“以静观动,则所见审,因言观辞,则所得明。”

⑤言有不合:所说的话不合于理。

⑥应:应答,反应。陶弘景注此句云:“谓言或者不合于理,未可即斥,但反而难之,使自求之,则契理之应怡然自出。”

⑦象:法象,此处指仿造形象和原形比较确定正否。

⑧比:比较。

⑨象比:按照形象进行比较。

⑩次:下一个,第二。

有声:发言。陶弘景释此句云:“理在玄微,故无形也,无言则不彰,故以无形求有声,声即言也。”

钓语:在发言时引诱出对方的头绪,如投鱼饵一般。清人俞樾释曰:“钓语谓人所隐藏不出之言,以术钓而出之。若孟子所称以言XC活.TIF;%76%76,JZ,以不言XC活.TIF;%76%76,JZ,皆是矣。”

合:符合。

实:真实。

罝:捕兔子等野兽的网。

网:捕鱼的网具。

会:聚集。

司:候望、等待。

钓人之网:这里是比喻抓住对方的方法。陶弘景注云:“张网而司之,彼兽自得,道合其事,彼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故曰钓人之网也。”

驱:驱使。

其不言无比:如对方不发言就不能比较。

变:变化、改变。此句意谓当引诱对方发言头绪的方法不能得逞时,就可以改变方法,以把握实情。

报:合。陶弘景注:“报,犹合也。”

牧:进行调查加以阐明。清人俞樾注云:“此‘牧’字当训‘察’。”陶弘景注云:“谓更开法象以动之,既合其心,其情可见,因随其情而牧养也。”

袭:重复、重叠之意。陶弘景注此句云:“皆谓再三详审不容谬妄,故能万事允惬,无复失其辞者也。”

愚智:愚者和智者。陶弘景理解为:“圣人诱愚则闭藏之,以知其诚,诱智则拨动之,以尽其情,咸得其实,故事皆不疑也。”

【译文】

对方发言,是处于动的状态;自己沉默,是处于静的状态。根据对方所说的话,来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如果别人的话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反过来探求,对方必然会有应对之辞。所说的话都有外在的形象,事情都有可以比较的范围;既然有形象和比较,就可以观察下一步的情况。形象就是事物的外在形貌,比较就是类比对方的辞意。以无形无声的玄微之理求得对方有声的语言,以诱导的话得出与事理相符合的发言,就得到了实情,这就像张开网捕兽捕鱼一样,多张开几张网,等待对方进入。方法符合情理,对方自然就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捕人的网。常用这样的网激发对方,对方言辞仍无表露而失去比较,就要改变方法。以形象启动对方,以符合对方心意,了解对方实情,随后进行调查加以阐明。这样反复试探,所说的话可以类比模仿,因而奠定基础。再三详细重复审视,任何事情都不离开所说的那些情况。圣人以此诱导愚者和智者,都能得到实情而无疑惑。

【原文】

故善反听①者,乃变鬼神②以得其情③。其变当④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⑤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⑥。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⑦。欲开情⑧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⑨,同声相呼,实理同归⑩。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注释】

①反听:反复详审之意。

②鬼神:死者的灵魂和山川的神明。此处意谓隐密不可测和玄妙神奇。

③情:实情。

④当:适合,得当。

⑤定基:奠定的基础。

⑥本句意为对方讲话的形貌与比较的事例变化了,一定要有反诘之词,让对方先说,我然后静听对方答复。

⑦睑:通“敛”,收敛,与“张”相对。全句阐发了鬼谷子论辩的策略之一,即想要对方发言自己反而缄默,欲对方张开反而收敛,欲表现高大反而低下,欲获取反而先给予。

⑧开情:开启实情。

⑨象而比之,以牧其辞:设象比引动对方,再以此考察对方言辞的情况。

⑩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意为与对方心理契合发生呼应,就能得到真实的情况。

事:奉事。

牧:治理。

情诈:实情和欺诈。

动作言默:举止行为、言语和缄默。

式:规格。

观其所托:观察对方情之依托。可理解为观察对方的出发点与目的。

己欲平静:本句意为听言之道,自己先要平心静气。

虽非其事:所谈的事虽然不是当务之急。

微:细微。

类:种类。

探人:探测人的实情。这句意为听了对方言论,就可以探测对方实情,犹如进入对方心中一样。

量其能:估量对方能力。

射其意:犹如引弓发矢一样猜中对方意图。

符应不失:像合乎符验一般地应验,无一差失。

螣蛇:亦作“腾蛇”。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如螣蛇之所指”,陶弘景释云:“螣蛇所指,祸福不差。”

羿:即“后羿”,亦称“夷羿”。传说古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羿射去九日,射杀毒蛇猛兽,天下太平。本句意为若后羿引弓发矢,无不命中。

【译文】

古代善于反复详审的人,可以透过隐秘玄奇而获得实情。对方的变化是适当的,因而能周密详细地掌握,不详细调查了解,得到的情况就不清楚,得到的情况不清楚,奠定的基础就不可靠。对方讲话的形貌与比较的事例变化了,一定要有反诘之词,让对方先说,我然后静听对方答复,想要对方发言自己反而保持缄默,欲对方张开反而收敛,欲达到高大反而表现低下,欲获取反而先给予。想要开启实情,可以设象比引动对方,再以此考察对方言辞情况,与对方心理契合发生呼应,就能得到真实情况。可以从这条线索开始,也可以从那条线索开始,或者以谈论事奉君主的事开始,也可以从谈论治理民众的事开始。这是为了考察其中的真实与虚伪,了解其中相同与相异之处,弄清是实情或是欺诈。举止行为、言语或缄默,与此相关,喜怒情绪都可以从这里见到端倪,都是事先定于情再作出法则。以反求复,观察对方情之所托,都是用这种方法。听言之道,自己先要平心静气,以听取对方的言辞,观察事理,议论万物,分辨雄雌。所谈的事虽然不是当务之急,从表现出的细微之处可以了解总的变化。听取对方言辞以揣测对方实情,就像进入对方心中一样;估量对方能力,犹如引弓发矢一样猜中对方意图。像合乎符验一样不失基准,如同螣蛇所指一般准确,好像后羿射箭一样无不命中。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①。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②;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③。其察言④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燔骨⑤。其与人也微⑥,其见情也疾⑦。如阴与阳,如圆与方⑧。未见形圆以道之⑨,既见形方以事之⑩。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注释】

①这一句意为:知人必须先从自知开始,了解了自己,然后再去了解别人。陶弘景阐发这句意蕴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从明生,明能生智,故欲知人,必须自知。”

②比目之鱼:鲽形目鱼类。古人认为此鱼一目,成双成对生活才行。这里比喻人与人相知,就像比目鱼须两两相随一样不可分。

③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承上句,仍然是说人之相知的神形关系,就像光与影一样相随不分。

④察言:审察对方言论而了解实情。

⑤燔骨:烧过的骨头。

⑥微:细微,不见形色。

⑦疾:敏捷。此句大意为懂得相知之术的人,运用其道不见形色,见情却敏捷。陶弘景阐发说:“圣贤相与,其道甚微,不移寸阴,见情甚疾。”

⑧这一句是强调对立面相成相形,不可分割的关系。陶弘景阐发云:“上下之道,取类股肱,比之一体,其来尚矣。故其相成也,如阴与阳,其相形也,犹圆与方。”

⑨未见形圆以道之:形貌未显时以圆的方法引导他。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以圆方指天地。道,引导。

⑩既见形方以事之:形貌已显就以方的法则对待他。方,指地。

进退左右:指用人升迁、黜退、左贬、右升。

是:代词,指上句方圆之理。

牧人:管理任用人员。

事用不巧:处理事情不灵活。

忘情失道:指忘却真情失去方法。

天神:指善于体察实情,达到纵横捭阖,运用圆熟的状态。

【译文】

所以了解别人必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然后再去了解别人。人与人相知,就像比目鱼两两相随一样;又像光与影一样神形相连。审察对方言论了解实情,没有偏差,就像用磁石吸细针,如同用舌头吸取烧过的骨汁一般。与人相处不见形色,见情却敏捷。如阴、阳、圆、方相成相形,不可分割。形貌未显时以圆的方法引导他,形貌已显就以方的法则对待他。用人时升迁、黜退、左贬、右升,以方圆之理掌管。自己不先定下标准,管理任用人员就不恰当。处理事情不灵活,就是忘却真情、失去方法。自己先详细掌握处世用人法则,再去管理人才,施用谋略不露痕迹,不见门户,这就叫作“天神”。

同类推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热门推荐
  • 一品灵仙

    一品灵仙

    冥府涂河,彼岸花海,曼珠沙华,传说花开花叶永不见——这一世……这是一个以残魂转世的彼岸花,一步一步开启仇恨的记忆,为解救族人,一路坑小人,杀怪兽,治恶男的故事……精彩小剧场1:拍拖篇“真变态”花灵低着红透的脸暗骂!“的确真变态”轻羽似乎很解气,继续附和道。“我是说你变态!”花灵心中怒吼。“……”轻羽“你要了解人性……”本文幽默诙谐,不失热血豪情,且看我们的彼岸花神如何一步步走到巅峰!简介略显无能,跳坑来看~收藏、推荐、不要少~
  • 邪破乱世

    邪破乱世

    他本家庭富裕,后来父亲生意失败。在现实的磨练下他已经成功的逆袭,但在和朋友把酒言欢之时,尽有黑光将他带入这纷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他人赐号“邪”
  • 神翼君王

    神翼君王

    浩瀚宇宙,璀璨银河,纵横交错的星座,不计其数的星球,人们探索星空的步伐从未停止。想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吗,少年?那就驰骋于伟大的星空吧!权势、财富、名誉、力量……去找吧!所有的一切都在那里!一名身为觉醒者的少年,带着一枚神秘的十字吊坠,满怀憧憬踏入这一片无尽的星空。征程……即将开始!
  • 翊之婷羽翛

    翊之婷羽翛

    夏翊婷是一个单亲家庭的普通女孩,从天而降的帅哥哥和帅弟弟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而名字中的翊字,到底又是什么意思?
  • 老宅童灵

    老宅童灵

    城外的一个荒村里的一栋老宅两个亲如兄弟的男孩却是两个世界的人、、、、、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南风忆相思

    南风忆相思

    林晓晓本是21世纪的医学界权威,更是中医世家林家的继承人,原本注定一世繁华的她,却在一次机难中结束了生命……魂穿异世,身为帝女星的她注定了一生情劫不断。在乞丐堆中醒来,依靠一身医术成为了神风大陆上的鬼手天医,历经10年,筹建起属于自己的势力,从江湖到朝廷,关于她的传说不断涌现,直到亲手解开身世之谜,那一刻世人皆知风华……
  • 巡狩天下

    巡狩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偶然,苏睿继承了古之大帝的意志,一脚踏入了这个暗藏在平静社会之下的陌生世界,究竟是运气所致,还是千古算计?封王,返古,归墟,这个由“存在”所构成的世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强者?而他如何才能在诸王的“血宴”之中守护自己的一切,又能否巡狩天下,解开诸王所追求的“长生”之秘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星学院之十二星守护者

    星学院之十二星守护者

    千年后的星学院中会发生怎样令人期待的故事?十二星座心石又会拥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背景设定在文中有交代,延续了星学院一、二季的一些设定,稍微有更改)读者群:534341226,敲门砖:书中任意角色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