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4600000006

第6章 美丽乡愁(4)

平时班主任会组织部分男同学给花生施农家肥。到了下针期,为了让花生多下针,下好针,要给花生松土培土,还要追施化肥——主要是碳胺。自己带上塑料桶,来到水库边,听班主任讲解施肥要领:二茶缸碳胺配一桶水,要浇在花生根系的外围。我们几个女同学一商量,有了自己的办法:碳胺多加一茶缸,从花生叶面上浇下去,肥性足,吸收快,保准我们的花生长得最好。一畦地种两排花生,我一边往前浇,一边快乐地唱起了歌,无意间回望一眼,惊奇地发现花生叶子怎么好像全煮熟了。其他女同学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我们都叫了起来:“李老师,快过来!”

班主任过来一看,就问:“你们舀了几缸碳胺?”“三茶缸。”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回答。“是不是对着叶子浇下去的?”“是。”李老师生气了:“刚才讲要领时又不认真听,这些花生全被你们烧死了。”

六个女生面面相觑,哭丧着脸,心疼得要命。这些由我们亲手种下,看着它们一天一天长大的花生,都是我们最爱的宝贝,可是却被我们的自私和无知谋杀了。

落针后,主要的变化是地下长着花生,植株的外观看起来没有太多改变。曾经的黄土地像铺上绿色的地毯,变得温柔而又美丽。天气炎热起来。我们偶尔还去看看,每次看到那几块空缺,有幸存活的几株也属老弱病残之流,心里就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认真做事,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失伤害了无辜的生命,哪怕只是一株花生,它也有权利拥抱春天。

花生的收获期在八月,正是暑假,每年都由学校农工和守校的学生一起收取。九月份开学时,每个同学都领到了三斤生花生。有人到老师或老乡家里把花生炒熟了吃,大部分人就生吃。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口中的花生总是别有一番风味。

大片的土地只种一季花生。于是我们守着黄土地又过了一秋一冬。当春天再一次降临时,我们扛着锄头又来到了自己的花生地上。

我们六个女生还经常一起去看花生地,用一个有经验老农的内行的眼光。花生出芽了,长叶了,分枝了,开花了,下针了。每一朵小黄花,每一根小绿针,就是一个丰硕的果实,就是一份丰收的希望。

在缺株漏苗的地方,李老师发给我们绿豆种子,让我们及时补种。夏天来临的时候,绿豆开始成熟。我们隔几天就去采摘一回,剥开后洗净,装进热水瓶里,再灌进滚烫的开水,放学后回到寝室,就可以喝到清凉解渴的绿豆汤了。

二十年聚会,我们又回到学校。浙赣线进行了电气化改造,梨温高速与浙赣铁路相伴而行。学校已改名为鹰潭市应用工程技术学校,成了一所职业中专。教学大楼和我们的教室还在。昔日的花生地已经被人承包,变成了绿色的果园。当年那些种花生的年轻人呢?开出了怎样的生命之花,又结出了怎样的生命之果?

时隔二十年,我们重又走进自己的教室,坐到自己的课桌前。只是物是人非,让人感慨万端:当年青春靓丽的女生,成了言行得体、稳重矜持的资深美女;当年青涩冒失的男生,成了雍容和蔼、风度翩翩的精品男人。所有的同学都在上有老下有小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历史传承中,成为单位和家庭的中流砥柱。

我班四十个同学,来了三十三个。有一个同学远在新疆任副县长,那里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大部分来了的同学都在正科、副科的位置上奋斗,家庭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有一个贵溪的同学因直肠癌倒在乡长的任上,永远地走了;一个乐平的同学因车祸神志不清,不再识人。我们分别捐了款,聚会结束时分两组去看望了他们的家属。

六个女同学,三个离了婚。一个女同学生个男婴夭折后离婚,后复婚,又生了个男孩,据说那个男人对她严加管理。可是连同学聚会都不被批准,不知她在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

一个女同学与同班的男同学校园里恋爱,毕业后结婚生子。离婚后她带着儿子被一个无赖所骗,拿到替他担保向银行贷的五万元钱后消失无踪。她一边带儿子一边工作一边还贷款。同学聚会,那个男同学没来,她来了。同时还带着一个愿望:孩子读高中了,可孩子他爸一年才给两千,希望同学能说说他,多给点生活费。

二十年,我也历经了生活的坎坷,体味了人情的冷暖,带着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参加了聚会。儿子拿着数码相机,热心诚意忙前忙后地为大家拍照。同学们都喜欢伸手在他头上摸摸,然后乐呵呵地大喊一声:“儿子!”

2010年8月3日

那些人,那些事

——读傅菲《星空肖像》所想到的

傅菲,江西上饶人,中国作协会员。因为他小时候家住枫林,所以他文章中写到的人和事大部分我都熟悉,他就是写这些普通的人和事写成了江西省著名的作家,一篇《米语》更是折服了无数读者。从《上饶日报》上,我才知道傅菲已有两本散文集获得了上饶市文学艺术奖。于是向他索赠《星空肖像》一本,用了几天时间,认真阅读一遍。透过文字,我看到一个农家少年艰难成长、艰苦成才的历程,看到历史在一个村庄碾过的痕迹。从他的成长轨迹中,我也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回到了那条来时的路……

儿少时代的外婆家,我拥有过很多快乐的时光。外婆家就在枫林——那个被傅菲反复吟诵的饶北河边的小村庄。傅菲在文章中形容:“一脉好山水,却只能当风景。”她沉默着用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辛勤劳作却依然贫困的枫林人。

在我幼小的心里,枫林的外婆家,是世界上最快乐最温暖的地方,那里有我最亲最爱的外婆,有一大群快乐相随的表姐妹和小伙伴,还有那些亲切地喊我“外甥女”的友好乡邻。跟在一群表姐妹后面到处玩耍的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个村庄里的人生百态、世事变迁。

那个满墙的人物素描和静物写生,屋底下有个自挖的冬暖夏凉的地洞,在村供销分社上班,很优秀很有才华,最后却因为偷盗变压器进了监狱的很另类的年轻人。看了傅菲的书后我才知道,原来未婚单身的他是被他父亲押着替有老婆孩子的哥哥顶罪的!不可思议!

那个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和理想的小学老师,和他不相信命运,满怀希望种下的那棵终于结了一次果的苹果树。我曾经到那棵又细又高的苹果树下仔细观察过,因为它曾经也是我的梦想,在我第一次尝到苹果的美味时,我把果核埋进土里,等待了整整一个春天却一无所获。

那所与供销分社一起成为这个村子最热闹去处的破烂的小学校,和从这里走出去的第一个研究生。我还记得这第一个研究生在当时当地所引起的轰动,连乡村干部都上门祝贺。我还看到了领导们和年轻帅气还有点生涩的研究生的合影照片。

那座像一只倒扣在路边的粗瓷大碗一般的旧瓦窑,和生了五个儿子最后住在瓦窑里晒太阳的一对老夫妻。废弃的瓦窑就在屋旁,老夫妻住在这里,窑顶的烟囱上盖着一顶大大的斗笠,晴天,用竹竿把斗笠移开,追着投射下的光柱晒太阳,夜晚雨天,就用竹竿把斗笠盖上,吃喝拉撒全在窑里,五个儿子轮流送饭。

那个坐落在山脚下整天咿呀作响忙着舂米的水碓,和那条长流不息的饶北河支流旁大片的河滩和树林。河水年年冲蚀,大片良田成了对岸村庄的滩地,上面生长着茂密的树林,直到终于用大石块和混凝土建起一座坚固的河堤。这里也同时成为村庄的一处风景。

藏在深山里灌溉了村子三分之二农田的那个水库,和长眠着我最亲爱的外婆的那个山坳。外婆常常掰着手指计算我几岁毕业考大学几岁可以工作赚钱,兑现我给她买好吃东西的诺言,可是外婆没能等到那一天,没能熬过那些艰难的岁月……

当我们站在高处俯瞰人生时,别人是我们眼中的风景;当我们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每个人都在走着自己的路,或苦或甜,或悲或喜。对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民众,如果你提供不了切实可行的帮助,至少也用不着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记录一个村庄的历史,记录一个村庄里一群普通人的生活,“零度抒情”是对他们最好的理解和尊重。我很认同“零度抒情”这样一种表述方式,也很欣赏“在场主义”这样一种写作风格,同时也深深地领悟了一句话:从你站立的地方深挖下去,一定能寻找到生活的源泉。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最深刻的感受!

谢谢你,傅菲!当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默默前行时,留给别人的也许只是寂寞勤奋的背影。当你终于取得佳绩,除了祝福之外,我所能做的,就是我所说的:“如果你再出版新书,请告知我一声,我去书店买一本。仅以此向你表示我对你的支持和敬意!”

2010年4月2日

油茶花开

又到霜降,正是家乡油茶采摘的时节。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茶油,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是高质量保健性食用油,享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我的家乡江西省上饶县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油茶之乡”,盛产油茶。家乡的人们对其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关于油茶,我也有许多清晰的记忆。

从读小学的时候开始,每年霜降开山摘油茶,全校放假三天,复课后学校都要组织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展上山捡拾油茶的勤工俭学活动,然后把油茶称给食堂赚取班费。

每年冬天茶油出榨,生产队按人口和工分分茶油时,妈妈总是小心地用一个敞口缸提回十几斤茶油,再用漏斗注入家中的小口油坛里。这种油坛一般都放在床后靠墙的位置,除非特意绕进去,否则谁也不可能碰翻它。我家平时茶油添着菜油吃,只在来客或我们往学校带菜时,才专用茶油。有些人家日子过得紧,就把茶油卖了,再买菜油回来,因为一斤茶油可换回三五斤菜油。

父亲正年轻

假期砍柴,有时会混杂着把油茶苗给砍了回来,妈妈看见了,总要特意嘱咐我:下次砍柴小心点,油茶苗要留着,等它喝着露水长大了,就是咱老百姓的“摇钱树”。油茶树生命力特强,成苗后,只要每年秋天浅浅地翻一下土,劳动力不够的人家用长柄刀把树下的荆棘杂草砍掉,就可等待收获。

最难忘的是1983年责任山分到户,乡亲们补种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家家户户在自家责任山的空地上垦复后播下油茶籽,或种下油茶苗。我家缺劳力,无力垦复,于是连着几个春天,妈妈递给我们姐弟一把锄头和一袋油茶籽,让我们去补种。二十多年了,当年我们播下的油茶现在已经硕果累累了吧?

最有趣的是很多年前,爸爸去北京探望读大学的弟弟时,特意带上5斤茶油作为给班主任的见面礼。可班主任是北方人,从没听说过茶油,他送给朋友,朋友也没敢收。爸爸只好怏怏不乐地拎了回来,还满心疑惑:这么好的野生山茶油,他们怎么就不知道呢?

随着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人们连每年一次的油茶山清理都免了,只在霜降开山时钻进柴草荆棘里看见几个油茶就摘几个,油茶树老化退化严重,亩产茶油仅3~5公斤。过低的产出又影响了乡亲们种植管理油茶的热情,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真是又急又痛啊!

最开心的是,近几年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江西省对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视,上饶县更是着力打造“中国油茶之乡”品牌,从舆论宣传到项目拉动、资金扶持、延伸产业链,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当得知全县正在开展“中国油茶之乡”征文比赛时,已是退休教师的爸爸、在县林业局工作的我自己、在浙江上班还在厦门出差的小弟都激情难抑,每人写了一篇文章参赛,并且都获得了奖项,成就了一段油茶佳话。

喜讯又陆续传来,在江西省从2008年起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的同时,上饶县作为中央财政将重点扶持的油茶产业示范县之一,更是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将通过项目扶持,采取改造低产林和种植新品种的办法,把亩产提高到50~80公斤。由于其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和工业领域,故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崛起。

油茶产业发展的春天终于来到了,我仿佛看见盛开的、满山满山白色的油茶花,把家乡装扮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2008年11月23日

本文获上饶县“科学发展观”演讲比赛二等奖

附:

我的油茶情结

姜裕金

对于家乡的油茶,我有着无限深深的眷念……

新中国成立前,我还是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带我上山砍柴。因年少体弱,又没有经验,右手持刀砍柴,刀却弹了回来,落在握着柴枝的左手上,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我吓哭了。父亲急忙用柴刀从油茶树干上刮下一小堆黄褐色的树皮灰,敷在伤口处,再从衣服上撕块破布包扎,血止住了,伤口也不痛了。原来这树是能止血止痛的药材啊,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对油茶初生好感。

霜降过后,油茶花开,无数的蜜蜂在油茶树间飞舞。我们常常钻进油茶林,随手折一支小叶蕨箕杆,抽掉中间的芯,变成一根吸管,把一端伸进油茶花心,另一端含在嘴里,轻轻一吸,清香甜美的花蜜简直让人陶醉。

谷雨前后,该出茶子桃了,这可是世上少有的珍果,但它只偶尔出现在少数油茶树上。它形似桃子,只有一层半厘米厚的果皮肉,里面空空的,无核也无汁,没熟时青色,成熟后白色,熟透了外皮开裂,鼓鼓的,像刚出炉的爆米花一样,这时也最好吃。找到时,摘下来,扯衣角一擦,送进嘴里,那清脆劲,那香甜味,现在回想起来,还口有余香呢!

最难忘的是1983年责任山分下户时,乡亲们无比欢快忙碌的情景。当我第一次带着全家人,挑着包袱箩筐,来到自己的油茶山上采摘时,看着满山茂密的油茶林,和挂满枝头红红绿绿的圆圆油茶,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党的好政策的深深感激!

分拣油茶籽是一件比较费时的工作,这是山里人家冬夜最常做的事,在我家这也是我和孩子们交流感情、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好时光。油茶摘回来堆放几天后,要摊在晒场上日晒夜露,等到全部的果壳都开裂了,再收进家里堆在屋角。晚上或雨雪天,一家人围坐在大团箕四周,将裂了壳的油茶倒在团箕中间,把黑油油的油茶籽拣出来装回箩筐,油茶壳倒在一边,成为冬天里最好的柴火。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就经常给他们讲故事、说笑话,还以油茶为题考知识、出对联,或让他们轮流唱歌、讲学校趣事等,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油茶籽就全部分拣完了。

同类推荐
  • 昔日重现

    昔日重现

    在这套《中外名家精品荟萃》中,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为最美丽的琥珀。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昔日重现》分册,所选的文章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展现了名家们的经典构思。
  • 爱已凉

    爱已凉

    《爱已凉》雪小禅这套十年典藏系列,是在不断推出雪小禅近期新写作的小说和散文外,还收录了雪小禅多年来的精华畅销之作,集合成一个精品书系。分别有小说集《爱一个人趁天黑》《病毒》《不过是场情色的游戏》《长恨歌》等。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他们或在菲菲细雨中孤自吟唱,或在浪漫的暮春时节做着一帘幽梦,他们对匆匆流逝的时间充满无奈与惋惜,他们对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怀着无限眷恋,他们遥想他乡的朋友,他们思念远方的双亲……他们的笔调或轻灵,或俏皮,或沉着,还或者富有哲理,无论如何,总有些油盐酱醋蕴含其中,让人几多回味,几多思索。
  •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李清照的作品多半散佚,历代选录虽多,文字却颇有出入,有的作品真伪难辨,其生平事迹亦有诸多疑问。《李清照诗词选》选录作品以“王本”为底本,对有争议的作品和异文审慎去取,而后按笔者孙秋克所认定的李清照生平和创作阶段编排。注释一面力求简明扼要,避免过多征引,一面精选名家名作为例,以供读者参阅,所引原文过于艰深者,则尽可能用现代语来解说。评析部分希望通过诗性的解读,消解岁月的隔膜,令读者感受到李清照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行文风格则力避学究气。公元11世纪下半叶,宋王朝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了李清照这样一位文学家。我们应当珍惜再珍惜。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热门推荐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医学博士胡丽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不同人群、不同类型肠胃老毛病的经典老偏方。
  • 天下与世界

    天下与世界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少年孤儿,生而知之,路过海角天涯,在五个奇点为轴的新世界,成为逆天强者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红颜薄命:邪王宠妻很倾城

    红颜薄命:邪王宠妻很倾城

    前世,她为救他而死,但她从没后悔过,只因她爱他。重生后,她成了暗玥国雪丞相的嫡女,却被自己那个阴险的妹妹陷害。“雪媚儿,今日我不死,他日便是你死!”雪凌儿霸气四射的甩头离开。他,是人人惧怕的邪王,冰冷无情。却宠她入骨,“翎儿,你是本王的妻子,如若他人敢伤你一分一毫,本王便要他生不如死。”
  • 守墓笔记

    守墓笔记

    我是一个守墓人,一直以为自己守的是墓,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真正守护的其实是...…
  • 罪恶的乐园

    罪恶的乐园

    宁晚成明白,在钟书臣心中,自己不过是他发泄情绪的对象……
  • 我和校花是情敌

    我和校花是情敌

    校花?如果你不知道校花是什么就上网查一下。校花,是指一个学校中最美的女学生……等等一串美丽的形容词来形容校园中男生们心里的梦中情人。我们的女主,先和校花相识、相知、然后成为“生死之交”,最终败在了爱情面前。一个是美丽温柔的校花,一个是活波开朗的男人婆,男生们?你们应该怎么选择自己的爱人?和校花做情敌,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 鬼墓棺咒

    鬼墓棺咒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座做工奇异的古棺,管内没有尸体,只有一卷竹简和一副银制假面。而后,触碰过这口棺材的人陆续离奇死亡,各业权威也不得其解。
  • 神不可触之秘

    神不可触之秘

    谜之少年出于对自身的探索,一瞬间绝世武功、妖怪、神仙、吸血鬼、狼人······等种种传说中的人事物纷至沓来。由此,这世界的真正面目一点点浮出水面,随着一点点靠近真相,这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