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4600000003

第3章 美丽乡愁(1)

那年的美孚灯

每次回望成长的道路,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美孚灯的影子……

(一)

美孚灯是一种夜晚照明用的灯,中间一个扁圆形的空心肚,可以装煤油、柴油,细腰下一截裙摆似的灯托,上面一个铁质灯头,灯头中间有一个可以穿过灯芯的扁平细铁管,旁边安装四个菊花瓣形的铁片,用来固定玻璃灯罩。整个形状像一个戴着玻璃高帽穿着曳地长裙的美少女。因为它最初产自美国,所以称它美孚灯。

上世纪80年代,农村虽有电灯但经常停电。全乡供电主要依靠本地的樟涧电站。上半年的丰水期,家家户户晚上还能亮一盏昏黄的白炽灯,到了下半年,基本上都是点煤油灯。住在隔壁的大姨,到我家要一个空墨水瓶,表姐把瓶子洗净后,先用剪刀在瓶盖中间钻一个洞,再剪下一块长方形的金属牙膏皮,用竹筷卷成一根空心圆管,圆管里穿进一根用旧棉布拧成的灯芯,把带灯芯的圆管穿过瓶盖中间的洞,插入装有煤油的墨水瓶里,旋紧,一盏煤油灯就做好了。那时农村人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种简易煤油灯。点亮后,烧久了,灯芯上就会开出一朵朵暗红色的灯花来。看它越烧越红,越烧越艳,在小小的我眼中,那盛开在煤油灯里的一粒粒绿豆大的灯花,是那样的奇特和美丽。等我不顾大人责骂,用细木棒把它挑出来时,却只有几络煤灰黑炭。

有工作单位的人家,一般都用美孚灯。因为美孚灯外形美观、干净,不冒烟、省油而且光线明亮。爸爸每次都一边往灯罩里呵气一边用软抹布把玻璃灯罩擦得通透,点亮油灯安上玻璃灯罩,然后在玻璃灯罩上用白纸再围上一圈做遮光灯罩,一家人在桌前灯下看书写字做针线活,安详而又美好。据爸爸传授,他刚参加工作、在东乡县王桥中学教书的那几年,经常用一个自制的三脚铁丝架,利用美孚灯灯罩顶端集聚的热量,在晚上批改作业、备课读书的同时,为自己煮熟一碗面条作为夜宵。在那些贫困而又孤单的日子里,这样的一碗面条暖胃又暖心。

不知是因为美孚灯太重了,还是灯身加灯罩太高了(两个加起来大约八寸),或者是我人小力气小,判断不准,经常是当我端着灯行走时,因为只顾看路,倾斜了手中的灯,造成灯罩滑落破碎;或者是当我端着灯到桌底下寻找掉下的东西时,灯罩被桌板或桌档碰落地面。每次不小心打碎了灯罩,爸爸就一边咋呼着一边喊:“啊嚯,又去掉五毛钱了!”所以,我一直以为美孚灯的灯罩是五毛钱一个的。直至几年后我长大了些,又一次打碎了灯罩,第二天妈妈给我五毛钱让我去买过一个,供销社的漂亮阿姨递给我一个灯罩,还找给我两毛五分钱时,才知道灯罩是两毛五一个的。回到家里就去责问爸爸,爸爸“嘿嘿”一笑,解释道:“你打碎一个去了两毛五,花钱再买一个也要两毛五,加起来不就是五毛了嘛!”

(二)

我对美孚灯特别有感情,是因为美孚灯下,有着我太多温暖美好的记忆。

四个同读初一的女同学:玉英、红梅、青云、最小的我,再加上玉英的哥哥、因为家庭原因20多岁才开始读初一的焕义,我们在同一盏美孚灯下,度过了整个初中时代同灯共读的欢乐时光。

读小学时,我邻居熟悉的小伙伴里没有谁和我同班同年级。倒是住在姜村老街中间,我上学必经路上的一个女同学——佐兰,每天早上和中午都会早早地背着书包到我家里等我上学。有时一大早到我家,我还在睡懒觉,她就耐心地坐在一边等我起床、梳头、刷牙、洗脸、吃饭,然后和我一起高高兴兴地上学。有点好吃的东西,也一定留着和我一起品尝。可惜因为她爸爸过世,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偶尔在路上碰到,她还会亲热地像个小大人般牵住我的手,羡慕我还有书读。后来我越读书走得越远,只知道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早早出嫁了。

而初中时和我坐在一起写作业的这四个人,她们都不是我小学的同学,只是因为某种机缘巧合,我们成为同学,坐到同一盏灯下。

读小学五年级时,班上增加了一个特殊的插班女生青云。因为她的家庭出身是地主,按照当时的政策不允许读初中。本来她小学早就毕业了,因为她家有三个哥哥干活,一个老幺女孩,不读书待在家里也干不了什么事,所以家人就让她在学校里读着玩,插到我们班里时,已经是她的第三个五年级。本来她已做好准备,打算读第四个五年级,幸好和我们一起小学毕业时,政策放开了,地主成分的她终于幸福地成了和我同班的一名初中生。

红梅的爸爸在银行工作,原来住在银行附近。红梅读小学时没有和我同过班,所以之前我并不认识她。小学毕业那年,她家租住到姜村老街,她家后门和我家后门,只隔一条三尺宽镶铺着鹅卵石的小巷。初中时又分在同一个班,成为真正的同学。

玉英原本比我高一个年级。玉英的爸爸也在银行工作,妈妈在生她下面的弟弟时,因为难产母子一起去世了。她家有兄妹七人,玉英最小,为了照顾这么一大群孩子,她的小脚外婆从玉山县的七里街走进她家,浆洗缝补,操持杂务,成为她家的主心骨,对最小的玉英更是疼爱有加。

焕义是玉英的第三个哥哥,平时大家都习惯称呼他的小名“浪浪”。在焕义下面玉英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一大家子人的生活,需要一个劳动力砍柴挑水种地种菜,同样英俊帅气的焕义,因为皮肤黝黑体格健壮为人实在,小学毕业后就一直作为男劳力,辍学在家任劳任怨地砍柴种地。哥哥弟弟都招工招干参加了工作,为他将来的出路考虑,20多岁时,大人才安排他和我们同班,接着读初一。

小学就在村庄里,沿着老街直走就能到达,大人们只要督促孩子背书包出门,根本不用担心来回路上的安全。而中学建在一个山包上,离村子有三四里地,一路上有稻田、有水沟、有马路、有山坡,早了晚了,风里雨里,确实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为了让焕义顺便照顾好妹妹,已经读完初一的玉英,留了一级,和焕义同班继续读初一。

(三)

浪浪是玉英的哥哥。但自从我们五个人成为同学之后,浪浪就成为我们四个小女生共同的大哥哥。玉英的外婆也成为我们大家的外婆。

玉英家住在我家斜对门,隔着门前的一口水井和一条镶铺着鹅卵石的街道。她家的房子是租的,六榀带天井的老房子,她家和房主各住一边,厅堂共用。除银行里有一个分配的房间外,这里有两个房间和一个厨房,浪浪一个人住在后面,一个窗户很小、白天进去都看不见人影的柴房里。也许是应了做事多的人差错也多的话吧,浪浪平时被外婆责骂得最多,有时看他砍柴回来端着饭碗坐在一边掉眼泪,我们心里都很同情他。浪浪因为常到深山里砍棍子柴,有机会采摘到杨梅、猕猴桃、毛冬瓜、野柿子、楋等野果。有一次,因为采摘的杨梅太多,他的长裤外衣全用来装了杨梅,挂在柴担上,自己只穿一条平脚短裤,挑着一担棍子柴回来,看起来又滑稽又好笑,但分享着他辛辛苦苦带回来的这些美味,我们都对他充满感激之情。所以每次看见他受委屈,都心疼得慌,觉得外婆对谁都好,就是对浪浪有点不公平。

玉英家的厅堂很大,堂前是一个长条形的天井,然后是围墙大门,白天光线明亮,夜晚空气清新。每天晚上,外婆都会早早地收拾好饭桌,在漫长的停电的黑夜里,早早地点起那盏干净明亮的美孚灯,在玻璃灯罩上加一圈遮光的白色纸罩,让它静静地亮在厅堂的那张八仙桌中间。夏天桌底会燃一盘蚊香,桌旁的饭甑架上搁一个茶壶和茶碗,冬天桌底一定会暖上一个火盆。

白天我们各人忙各人的事,到了晚上,吃过晚饭之后,我们就会背着书包,到玉英家去写作业。先到的人挑一个位置坐下,最后来的那个就在三个女生的位置中任挤一个,反正浪浪肯定是一个人坐一个位置的,因为他实际上已经是大人了。

我们五个人组成学习小组,浪浪永远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也是写作业最快的那一个。浪浪的钢笔字写得很好看,又端正又整齐;给我们讲解难题时,又耐心又细致。一遍不懂讲两遍,往往是我们自己都放弃了,只想借他的本子抄完了事,他还两遍不懂再给我们讲第三遍。“只要听懂了什么题都不难!”他常常这样对我们说。

外婆对我们非常慈爱,有好吃的东西一定留些给我们品尝,晚上有客造访,也引了客人在大门外或房间里轻言细语,尽量不打扰我们的学习。周围邻居和经常从门前经过的路人,都知道这里有一群用功读书的好学生,羡慕之余常常把勤奋好学的我们作为教育子女的榜样。

(四)

学习之外,我们也一直享受着浪浪大哥哥般的关心和照顾。

学校每年要组织勤工俭学和义务劳动。勤工俭学是到山上端毛竹赚班费,义务劳动是给学校食堂砍柴,这样住校学生就不用交柴火费。另外每年还要捡一次油茶,补贴食堂开支。

小学时我们也有义务劳动,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学期要砍一次柴,但那时砍的都是蕨箕一类的茅柴,只需到低矮山包的油茶树下,用茅柴刀割下一堆,用柴绳捆了,再用两头削扁削尖的毛竹棍,一边一个对着茅柴捆中间一撬,就可挑回学校。然后由学校和村里统一安排,敲锣打鼓地挑了茅柴排着队上街,按照大致相等的人数,把茅柴送到军烈属、五保户家中,以示尊重和慰问。

初中时砍的柴是学校食堂烧的,学生也长大了些,所以都是到高山深山砍棍子柴,就是把整棵杂树放倒后,砍成大致相等的段,再叠进用藤条圈成的两个圆箍里,中间夹一根长长的杂木可以挑柴。这种圆木的棍子柴不好烧,还需要用斧头劈开,但很经烧,一顿饭要不了几根,我们把这种柴叫劈柴。

因为我跟班读书太早,年龄和个子都太小,所以每逢劳动,同在学校里教书的爸爸就给我请假或要求劳动替换,每次都是我自己积极争取,再由爸妈拜托过老师和浪浪照顾,才得以参加。

在初中,我砍过一次柴。我们四个小女生空着手,跟在浪浪后面,气喘吁吁地和同学们一起爬到了半山腰。浪浪可没闲着,他不时站在路边左右观察,最后看准一个地方,告诉我们不用爬了,就坐在路边的树荫下休息,然后他一个人钻进灌木丛中,很快林子里就传来了砍伐的声音。我们四个女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说说笑笑聊得不知道有多开心。浪浪满头大汗地给我们每个人端出来一截新砍的木头,接着他自己也挑出一担劈柴,在其他同学还在忙碌的时候,他就领着我们下山了。

在初中,我捡拾过一次油茶。扒开油茶树下的茅草,黄黄的油茶籽可真多啊!我很快就装了半书包。正奇怪玉英她们为什么还是书包扁扁时,浪浪拎过我的书包一看,哈哈大笑起来:“蔫下来的油茶籽全被你给捡光了!”原来只有黑色的油茶籽才是成熟有油的,黄色的油茶籽是没成熟时蔫掉的油茶脱出来的籽,不仅不含油,榨油时还会吸油,降低出油率,是绝对不能要的。懂得这个道理,我只有悻悻地把黄油茶籽全部倒掉。傍晚背着半书包黑色油茶籽凯旋而归时,一头大水牛走在赶牛老伯的前面,追在我们身后下山。老伯大喊:“你们前面的人让让,我家水牛会跷人的!”吓得我们全钻进了路边的柴草丛里。偏偏老伯又喊:“那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你要躲得更远些,不能让牛看见你的红衣服。”我怀疑地问浪浪:“为什么?”浪浪也有点焦急地说:“牛看见红颜色会变得更加暴躁的!”更吓得我独自飞奔向前,拐上另一条上山的小路,一直跑到一堵石壁前蹲进灌木丛中,偷看到大水牛从我脚下蹦跶着下了山,才终于灵魂归位!

在初中,我还到一座叫元坪的高山上端过一次毛竹,也是惊惊咋咋地经历了很多艰险。因为我力气小,扛不动,跟不上女伴,掉了队,浪浪照顾着玉英她们三个先走了,而我落在最后成了班主任周科夫老师的重点照顾对象。

其实,读书是我们整个学生时代最主要的任务,而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往往是学习之外的生活片段。所以,我总认为,对于孩子,在学习之余,我们也要学会放飞,给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记忆。

(五)

初中毕业后,我们又一起到离家十五里的高中点郑坊中学读高中,我和他们不在一个班。每个星期天下午我们背着菜筒一起走路去学校,星期六上午一放学就背着空菜筒走路回家吃中饭,艰苦的日子我们依然过得很快乐。

浪浪高中毕业后考上招工,到本县一个工厂工作,娶了同厂幼儿园的一个幼师,生了个儿子。改制时下岗又返聘,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青云高中毕业后做了几年的小学代课老师,后来和林业分场里的一个职工结了婚,对方离过婚,有一个女儿。青云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四处求医,正方偏方吃了不少,终于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老公下岗后,全家搬到县城,买了房,安了家,各自寻了一份事做,安安稳稳地过着日子。

红梅先到一个村小当代课老师。邻村小学一个师范毕业、高大帅气,但家境贫寒的年轻男老师,天天傍晚坐在她学校门前的山坡上盼望着她。红梅带学生上山砍柴时,他一上完课就跑到山上接应,生活上也主动帮忙,即使挨骂也决不放弃。他们在学校里没有谈恋爱,等红梅招工到银行工作后倒谈成功了,终是感念他那一份痴心痴情吧!生了个儿子,家安在县城,自己还在乡镇的信用社里工作,老公早已改行调进县城,任了一官半职。

玉英的爸爸因病去世时,玉英从高中补习班里辍学,回家顶职到银行里上班,陪着日益老去的外婆一起生活。在她恋爱结婚前的许多年里,我每次放假回家,晚上都带着睡衣到她单位的房间里,和她一起值班守库房。那一沓沓装在铁盒子里锁进库房的人民币,在我们的眼中和砖头石块没有区别。置身于整个村庄的中央,周围都是同村熟悉友好的乡邻,在乡村安宁美丽的夜色中,我们度过了许多开心快乐的闺蜜时光。后来,玉英结婚生下女儿,外婆得了老年痴呆,老公在县城工作帮不上忙,她一个人支撑得很辛苦。我休假回去看她时,只能尽量帮她抱抱女儿,守守外婆。外婆过世后,她终于调进县城,合家团聚。老公也升任了副科职务,全家人互敬互爱的,成为幸福之家的样本。

(六)

美孚灯是一种夜晚照明用的灯,中间一个扁圆形状的空心肚,可以装煤油,柴油……

它带着光明,带着温情,带着暖意,穿越时空,穿透记忆,亮在历史中,亮在黑夜里,也永远亮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2011年7月8日

过桥

上饶的市民公园对面,信江河上,正在建造一座新桥——龟峰大桥。这边正往水里安装大型脚手架的机械轰鸣着,对岸填埋土石方也是一片繁忙,好像从信江两岸伸出的两只手臂,正在努力地伸长再伸长,渴望着跨过河流的阻隔,在空中紧紧相握。

同类推荐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 祖先图腾故事

    祖先图腾故事

    远古时候,世界混浊一片,没有天,没有地。那时候,只有创世主——迦萨甘。迦萨甘四肢兼具,五官齐全,长相和人差不多,有耳能听,有眼会看,有舌头可以讲话。迦萨甘先创造了天和地。最初,天只有圆镜那般大,地只像马蹄一样小。迦萨甘把天地做成三层:地下层、地面层和天空层。后来,天和地各增长为七层,而且在慢慢地长大。
  • 花开的山谷

    花开的山谷

    草馨儿的这本《花开的山谷》,既有云朵的飘逸又有礁石的沉重;既有山溪的宁静也有瀑布的跌宕;既有水晶的清淳也有流水的透彻;既有子规啼血的深情也有蝶栖花蕊的温馨草馨儿的诗,既紧贴了时代火热的生活,又艺术地挥洒着诗意的想象与意境的深远与辽阔。她让平常变得不平常,她让宁静的水流产生诗的波浪……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热门推荐
  • 山鹰特别突击队

    山鹰特别突击队

    中国A军区内,一支鲜为人知的特种部队-猎鹰特种部队。赵军和杨辉是其中的一员,两人作战骁勇,实力惊人。但在一次任务中,整支特战队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他们俩个从国外回来,赵军气愤不已,立刻重新组建了一支特战小队-山鹰特别突击队。这支突击队忠于祖国,战斗在第一线!他们用血和生命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是强大的!……
  • 霸道总裁,倔丫头

    霸道总裁,倔丫头

    一个是庞大势力,呼风唤雨的霸道总裁。一个却是被人逐出家门,落魄的小女生。却发出强硬的誓言:“霸道总裁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你哭着求我的”
  • 天定无常

    天定无常

    人这一生,是天定还是无常?他有过彷徨,也会迷惘,面对失落,人总是会成长。只希望走过来的路,纵有遗憾,亦不后悔。
  • 傲娇神医闯天下

    傲娇神医闯天下

    作为一枚家境良好,Y组织的高级神医,大爱宅腐基的美少女,宁苏苏竟然遇到了玛丽苏的穿越?!!!作为蜀国嫡出公主,世人皆知她软弱无能?公认智障?嗯。是开出了乐灵师,但是竟召唤不出乐器?呵,笑话,老娘有六个乐器,个个nb哄哄吊炸天,宠兽乃是上古圣兽。别人玩儿穿越都低调低调加低调,这妮子穿越非但不知道低调是什么,反倒有一点小成就就开始张扬!母亲让她去学炼药,路上却被附送三个包子,大包子还莫名其妙成了她的师弟,眼看着这小师弟越长越大,嗯,怎么……这么像她……上辈子的渣男?!【此文与真实历史无关】
  • 霸气王妃

    霸气王妃

    一次意外,时空出现混乱,时空裂缝将职场女王水妙妗,带到了一个似古非古的飘渺大陆,成为一个跟她完全不一样的王妃,闹出各种乌龙事件,鼎鼎大名的职场女王竟然有那么“可爱”的一面。王爷~你爱上你的王妃了吗?!
  • 漓澈

    漓澈

    她从小被父母抛弃,因一双异于常人的紫眸被世界四大家族之一的暗夜家族收为大小姐,给予她百般宠爱,但她却一心要变强,五年的杀手生活,让她冷漠无情,当冷血的她遇到邪魅的他时......永夜君王的誓言,血族血脉的觉醒......这一切,究竟隐藏着什么。。。
  • 网游之英雄幻想

    网游之英雄幻想

    英雄无敌系列小说,讲述普通玩家叶光在游戏中逐渐变强并收获取友情,爱情。在国战中成为国家英雄。在最辉煌的时候得知整个游戏是个阴谋,于是背叛一切,与游戏主神为敌,最后是一场救世之战。
  • 筠廊偶笔

    筠廊偶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幸好遇见,你未娶我未嫁

    幸好遇见,你未娶我未嫁

    她生活在S市,宅居,是一个小广告设计师。他祖籍B城,财团唯一继承人,过着呼风唤雨的生活。 因一场奢华的包办婚宴,他狼狈出逃,来到了S市。一则误发的出租房屋短信,他找到了她,假装是个姐妹人士只求入住;一个丧权的以身抵账房屋出租协议,她同意他暂住。她娘来访,为免事发,她要求他男扮女装,却被老妈拉着一起去相亲。于是,就出现了当前一幕:言言,不知道你方不方便留个电话给我?啪嗒一声,同时三颗心碎,他,她,她老妈。可更憋屈的是,同屋威胁:要么曝光自己性别,要么你去追他让他转移目标。
  • 天道裁决者

    天道裁决者

    无数人寻求超脱,努力挣脱束缚,等到凌绝顶那一刻才明白,这一切不过是天道的阴谋。元昊,一个逆天而生的妖孽天要灭他,他便灭天!道要亡他,他便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