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怀忧国爱民之意①,自为小官,即好僭议朝政②,屡此获罪。然受性于天,不能尽改。
——《辨贾易弹奏待罪劄子③》,《苏轼文集》卷三十三〔注释〕
① 窃: 谦称自己。
② 僭(jiàn): 超越名分。
③ 贾易: 字明叔,无为(今属安徽)人。时任侍御史。劄(zhā)子: 古代一种公文,原用于上奏。轼平生以文字言语见知于世,亦以此取疾于人①,得失相补,不如不作之安也。以此常欲焚弃笔砚,为喑默人②,而习气宿业③,未能尽去。
——《答刘沔都曹书④》,《苏轼文集》卷四十九〔注释〕
① 取疾于人: 遭人怀恨。
② 喑(yīn)默: 沉默,闭口不言。
③ 宿业: 一向来的坏习惯。
④ 刘沔: 字沔之。都曹: 宋代都转运使的简称。
主要引用书目
1. 《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
2. 《苏轼诗集》,[清]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2月第1版。
3. 《苏轼词编年校注》,邹同庆、王宗堂著,中华书局2002年9月第1版。
4. 《东坡题跋》,屠友禅校注,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5. 《东坡志林》,乔丽华点评,青岛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6. 《东坡志林·仇池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注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7. 《苏轼资料汇编》,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94年4月第1版。
8. 《苏东坡轶事汇编》,颜中其编注,岳麓书社1984年5月第1版。
9. 《苕溪渔隐丛话》,[宋] 胡仔纂集,廖德明点校,周本淳重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第2版。
10. 《历代诗话》,[清] 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目
1. 《苏东坡诗词选》,陈迩冬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1月第1版。
2. 《苏轼选集》,刘乃昌选注,齐鲁书社1980年5月第1版。
3. 《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例释》,丘振声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
4. 《历代论诗绝句选》,羊春秋等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5. 《苏东坡》,颜中其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
6. 《论苏轼的创作经验》,徐中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
7. 《苏轼》,王水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
8. 《苏轼诗选注》,吴鹭山、夏承焘、萧湄合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
9. 《苏轼文学论集》,刘乃昌著,齐鲁书社1982年4月第1版。
10. 《两小山斋论文集》,罗忼烈著,巴蜀书社1982年7月第1版。
11. 《东坡词论丛》,苏轼研究学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12. 《三苏文选》,牛宝彤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13. 《韩柳欧苏古文论》,陈幼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
14. 《东坡诗论丛》,苏轼研究学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15. 《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第1版。
16.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三卷),吕慧鹃、刘波、卢达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17. 《苏轼诗选》,陈迩冬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18. 《苏轼文艺理论研究》,刘国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
19. 《苏轼论文艺》,颜中其著,北京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
20. 《苏轼诗选》,徐续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21. 《论苏轼的文艺心理观》,黄鸣奋著,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
22. 《东坡选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23. 《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上册),牟世金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24. 《苏轼散文选注》,王水照、王宜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25. 《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王世德著,重庆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26. 《苏轼新评》,朱靖华著,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27. 《放逐与回归——苏东坡及其同时代人》,洪亮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28. 《苏轼散文选集》,崔承运选注,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29. 《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陈良运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30. 《苏轼散文精品选》,姜光斗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31. 《苏东坡小品》,张毅、孙艳君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32. 《苏轼散文选集》,刘乃昌、高洪奎编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33. 《唐宋八大家书系·苏轼卷》,王水照、聂安福选注,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34. 《苏轼年谱》,孔凡礼著,中华书局1998年2月第1版。
35. 《东坡词编年笺证》,薛瑞生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36. 《苏东坡三部曲》,钟莱茵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7月第2次印刷。
37. 《宋诗精华录译注》,蔡义江、李梦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38. 《历代论书诗注评》,裘成源编著,宁波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39. 《苏轼诗词艺术论》,陶文鹏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40.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41. 《苏轼选集》,张志烈、张晓蕾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2. 《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冷成金著,学苑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43. 《士气文心: 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张惠民、张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44. 《苏轼评传》,王水照、朱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45. 《苏东坡说禅》,师雅惠编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5月第1版。
46. 《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张再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47. 《苏轼集》,陶文鹏、郑园编著,凤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48. 《苏轼图传》,曾枣庄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49. 《苏轼词新释辑评》,叶嘉莹主编,中国书店2007年1月第1版。
50. 《古文论译释》,夏传才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51. 《苏轼文艺美论》,王启鹏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52. 《说苏轼》,黄玉峰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53. 《苏轼传: 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王水照、崔铭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
54. 《东坡集》,沈锡麟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4月第1版。
55. 《苏东坡全集》(译注本),段书伟、李之亮、毛德富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
56. 《三苏》,周裕锴、宁智峰、李熙、李栋辉编著,中华书局2010年2月第1版。
57. 《幽谷钟声: 中国画家诗话》,张荣东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后记
编写一本苏东坡谈文学艺术的言论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是我早年在学校任教时的心愿。限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一直没能动笔,直到退休后过了古稀之年,才将这个心愿变成现实。
在《东坡谈艺录》一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二哥蔡义江教授为本书题签、作序,并细心审阅书稿,改正了书中不少错讹和疏漏之处,从而提升了本书的阅读参考价值。
感谢二嫂李月玲教授对我编写和修改书稿的亲切关怀和热情鼓励。
感谢宁波大学文学院贺圣谟、张萍教授和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王艳平教授逐字逐句审读书稿,对书稿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提出改正意见,并对漏注之处加以补正。对书稿的修改提出过宝贵意见的还有康华君、夏晓昕、张光明等好友。
感谢施永正大医师用他手中神奇的银针带给我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使我能按计划完成书稿的写作。
感谢儿子蔡文群帮助我从网上检索资料,使不少注释能够表述得确切和明白。
感谢宁波联邦印务社沈金妮、唐寒莉、吴莉莉诸同志为书稿的打印编排所付出的辛劳。
感谢刘丽华、司徒成威、张亚君等宁波十中七九届“文学沙龙”的同学为本书打印编排所提供的经费支持。
本书的编写,吸收了学术界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未能一一列出姓名,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蔡国黄
于宁波文昌花园寓所
2011年2月17日(兔年元宵节)
本书付梓前,幸得李梦生先生审阅书稿,改正了不少错讹,补注了不少出典,在此谨向李先生致谢致敬。
编著者补记
2011年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