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2400000016

第16章 约翰·罗斯金—威尼斯的石头

“谢天谢地,我到了这里。这里是城市中的天堂。”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在他一八三五年第一次造访威尼斯时,兴奋地表示。当他六年后再度光临时,这位画家与作家是这座如画的水都有如一场梦,是人类双手建起,成了真实的梦。那时在这童话般的美景中,还没有任何工厂烟囱耸立着。

然而,“新时代”悄悄来到。一八四五年,罗斯金惊恐地发现,威尼斯在短时间内尽往坏的地方改变:“低矮林立的砖造建筑,构成令人不安的剪影”,让人想起英国工业城市的郊区,它们浮出水面,一座铁轨大桥架起,成了“周围最醒目的物体”,“黑烟形成的乌云”抢走初来乍到者的目光。

但尽管有这种令人吃惊的坏事,罗斯金似乎还未放弃他的天堂之城。“尽管过去彻底改变整个世界的那几年,比过去五百年,更令威尼斯付出惨痛的代价,尽管现在接近这座城市时,再也没有动人的景象,最多只见到急驰的火车在轨道上减速下来,尽管许多宫殿永远坍塌了,但在这座城市中仍有许多会诱惑旅人的神奇东西……让人不去理会遭到蹂躏的规模。”小说与戏剧中的威尼斯已是明日黄花,是朵“凋谢的花”,是个舞台的梦,随着第一道天光的到来而消散。

一七九七年,这座至高无上的城市臣服于法国,接着被奥国统治,然后又再落入法国手中,一八一五年后,重新被奥地利统治。他们致力将威尼斯“现代化”:一八四六年,第一条铁路启用,并且安设煤气灯,更令罗斯金气愤。“想想这种新风格:在煤气灯下听小夜曲!”罗斯金嘲讽道。此外,市政当局还认真评估是否要将铁路一直铺设到城中心。

老威尼斯的没落似乎无可挽回,但罗斯金却想靠艺术的手段来抗衡。然而,他得加快脚步。“你无法想像,我昨天多么狼狈,”一八四五年十二月,他在一封给英国友人的信中写道,“我坐在黄金屋(Ca’d’Oro)前,试图想把那栋建筑画下来,而工人们却在我眼前拆除它。那栋建筑对我已是最大的挑战,因为甚为难画,丰富多彩,水彩几乎无法捕捉,但你再想想那会是什么样的工作,当那些该死的水泥工匠把木板拉起,钉在老旧的墙上,破坏了整个轮廓!”

但罗斯金没有放弃,自觉对威尼斯的过去有责任。由于担心奥地利人或威尼斯人自己可能会亲手毁掉这座独特的城市,他便相当细心地画下教堂和宫殿,测量细节,并发现照相机在拍摄建筑时亦有其功用,让他松了口气,因而被他视为对抗“可怕的十九世纪”丢给人类的其他毒药的“解药”。

翌年,一八四六年,约翰·罗斯金仍可继续他急如星火的工作。“威尼斯就像茶里的一颗糖,迅速溶化。”他抱怨说。两年后,便可看出他迫切至少在纸上拯救威尼斯宝藏的举动,相当正确。一八四八年三月,威尼斯又再宣称自己是共和国,能够摆脱奥地利。这个重新赢回城市的企图起先并未成功。第一次空中攻击甚至是以气球执行。但这个惊人的举动与利用射程长达三英里的大炮持续轰炸,并未令威尼斯人屈服。最后,奥地利人在城外的防御工事装设重型火炮,也在威尼斯城中设置大炮。奥军显然准备在爆发新的动乱时,摧毁欧洲这个珍宝——对今日的威尼斯访客来说,是个绝对荒谬的想法。在五个月的围攻后,奥地利人才瓦解威尼斯人顽强的抵抗。

一八四九年八月,受到饥荒与霍乱肆虐的威尼斯,不得不投降。罗斯金在遥远的伦敦密切注视着令人沮丧的威尼斯新闻,感到无助,等到旅游路线再度开放后,便在九月首度和艾菲(Effie)一起前往遭到战火荼毒的水都,以画笔和照相机捕捉还能捕捉到的东西。“大大小小的东西都会让约翰惊奇无比,”二十一岁的艾菲在给在苏格兰的母亲信中写道,“我想威尼斯人还未发现他是完全疯了,还是一位伟大的智者。没有任何事能打断他——广场可能是空的,可能挤满了人,约翰要不是隐身在黑布下拍照,便是在布满灰尘与蜘蛛网的柱头间爬来爬去,回来时就像和女巫出游归来一样。”

在两人第一次度过的冬季中,罗斯金并没花太多时间在他年轻的妻子身上。如果他真的想完成测绘威尼斯所有拜占庭与哥特建筑的大型计划的话,那他只能每天工作直到深夜。他测量每一个宫殿、屋舍、喷泉及其他有趣的东西,艾菲写信给一位女友:“我有时会稍微取笑他那六十道门、数百扇窗户、楼梯、阳台与他日复一日关心的其他东西。”

艾菲偶尔总能说服他那位工作到精疲力竭的丈夫,晚上到广场上散步,放松一下。两人会到圣马可广场上的弗罗瑞安咖啡馆与其他咖啡馆坐坐。“这个广场就像是个大客厅,”艾菲告诉她的母亲,“被围绕在长廊旁的煤气灯照得通明。淑女绅士坐在那里喝着咖啡、冰水,抽着雪茄,而许许多多男男女女、小孩、士兵、土耳其人与穿着希腊服饰的奇特人物,在广场中央来回走着,这一切都笼罩在群星密布的夜空下。我昨天晚上和约翰在那随意漫步着,直到八点后,没戴帽子,只把头发盘了起来。我们像其他人一样融入人群中,在长廊下喝着咖啡,过得十分愉快……”

在罗斯金只在水都忙着艺术之际,年轻的艾菲和朋友夏洛特·凯尔(Charlotte Ker)便没入威尼斯缤纷的日常生活中,看戏剧表演,任由上流社会的年轻男子献殷勤,但保有一定的矜持。艾菲写信告诉母亲,她没见过像约翰这样不会吃醋的男人;他的骑士精神让人着迷。有一天,一名年轻的男子当着罗斯金的面,毫不掩饰地恭维艾菲是他见过最漂亮的英国女人时,约翰只冷冷表示,只要他妻子漂亮的话,也就没问题。

艾菲后来承认,和这位大她九岁,在维多利亚时代严正风气下长大的罗斯金,一点都不像她对外所表露出来的那样快乐。她在这个外国城市与陌生的奥地利社交圈子及未全然避开这座被占领的城市的意大利贵族社会中,举止优雅自然。有人甚至为艾菲决斗,许多奥地利军官立刻便爱上了她。艾菲愉快地对她母亲表示:“我敢向你保证,我们就像他们的司令,让这些奥地利军官和士兵晕头转向。”威尼斯虽然仍被围困,但对这位家有十四位兄弟姊妹、年轻乐观的苏格兰女人来说,却是一场辉煌的盛宴。

相反的,她的丈夫真的见到水都濒临没落。一八五〇年一月,他写信给英国一位神职朋友:“但您现在离开温德费尔德(Wendlefield)的绿色谷地,登上我的摇船,告诉我您十分喜欢潟湖中央的景色。圣马可广场在您眼前,可以见到许多人,五十名士兵组成的乐队正为他们演奏着华尔兹。大部分的听众都在挨饿,他们在阳光下来回走着取暖。其他人在那里不是无事可做,便是无所事事。但只要可以,大家都会立刻杀掉演奏着华尔兹的士兵。他们的另一侧有间教堂,有着柯林斯风格的门廊,前面驻扎着一队炮兵,配有六门对着圣马克广场的大炮,用来制止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杀掉那五十名演奏着华尔兹的士兵……”

为了能够实现他拯救威尼斯老建筑的理想计划,罗斯金一早离开下榻的丹尼艾里饭店时,会带上几名助手搬运梯子和照相器材,包括他的英国仆人乔治、意大利仆人多米尼克(Domenico)、他的船夫,也时有带上艾菲和她的女友夏洛特。他们测绘或拍摄下水陆上重要建筑的所有细节。“要是特别难处理的画面,”罗斯金的德文传记作者沃尔夫冈·坎普(Wolfgang Kemp)指出,“罗斯金便会在圣马可教堂的主祭坛旁躺上半个小时,描画着上方的东西。”接着他便耐心地让他的仆人多门尼哥清理他肮脏的衣服。

除了甘心接纳罗斯金那种吹毛求疵,并尽力支持鼓励他的艾菲外,罗斯金的周遭对他的意图并非都有好感,尤其冬天的气候对这种描绘工作更是不利。罗斯金这时觉得几乎无法在重感冒与在冬日寒风中以冻僵的手指画出窗台轮廓——接着并发现这个轮廓和入口楼梯的并不吻合。尽管他在这个季节至少可以不受好奇的游客打扰,但却有其他突如其来的干扰,每一个都显得十分可笑。

例如罗斯金哭笑不得地提到他的厨子不断试着在屋子临河的入口处捕捉螃蟹,却从未成功过;而他的意大利仆人会把他拖到空荡荡的地方,约好后,却在其他地方等他;他也提到一名特别会干扰他注意力的渔夫,当罗斯金想捕捉安康圣母教堂上的晨光时,那位渔夫就在自己的窗前把活生生的螃蟹串起来当成诱饵;而每个教堂的钟都正好在罗斯金于钟楼工作时开始响起;或那把他的图稿吹入运河的风,有次甚至刚好跟在一位船夫后面。

“我想《威尼斯的石头》会有一些价值,只要那是他在准备的作品,但这并不容易看出来,因为他觉得必须撰写许多之前还未有人写过的东西……”艾菲在信中这样告诉她母亲。

罗斯金年轻的妻子是该期待《威尼斯的石头》“会有一些价值”。她认真的丈夫这几年来一共在威尼斯待了十五个月,用画笔在这彻底观察与小心记录。结果便是一百六十八张写得密密麻麻的大开纸张、两大本A大小的笔记本,共四百五十四页、八本小开本的笔记本,共五百八十二页准确的记载,此外还有约三千件细部图稿。这些文字、照相与描绘的数据,经过删减、过滤、排比与彻底润饰后,成了约翰·罗斯金的三册作品,包含约一千张左右的插图,以《威尼斯的石头》之名而享誉全世界。

尽管这期间早有新的技术发明,凌驾画笔之上,但罗斯金为受损的艺术作品投入的巨大心血绝不多余,不管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因为这位英国画家与作家在他的作品中,真的为艺术史与今日热爱艺术的游客,留下被逐步工业化与部分被惨不忍睹的修复化成“乌云”前的童话般的水都。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援疆干部看哈密

    援疆干部看哈密

    如同候鸟,如同大雁,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哈密为原点,一批批广东、河南援疆干部从南方,从中原,落脚在东天山脚下。从1998年开始,十五年间,换了无数的队员,但以哈密为终点的雁行,从未中断;以哈密发展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过留名。如今的哈密大地,随处可见援疆的丰碑;哈密的各族群众,正在品尝着援疆事业结出的硕果。雁过留声。结集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干部在援疆事业之余,写下的喜怒哀乐,唱出的游子心声。援疆干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转;或热情澎湃,或哲思缜密,所倾诉的对象只有一个——哈密!
  • 中国人自画像

    中国人自画像

    本书介绍了关于中国之家庭、宗教与哲学、婚姻、离婚、妇女、书面语言等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内容简介:世界遗产包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它们或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或是人类自身的杰出创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具有窥斑知豹的作用。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热门推荐
  • 在平行地球的日子里

    在平行地球的日子里

    陈逸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相反,他本来就是个普通人,他从没想过会发大财,也从没想过会和几个女人发生纠葛,但人生就是这么的充满着无奈,他重生了,而且还带着系统。重生后,他人生的轨迹就变了,为了声望值,为了实现理想,当陈逸拥有着实力的时候,为何就不去拼搏一下?所以,陈逸来了,他要在这里过着不一样的人生。创了个读者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进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群号:549685914ps:新人新书各种求!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 永恒战主

    永恒战主

    诸天破灭,万界崩塌。当末日来临,黑暗笼罩大地,唯有一人于孤寂中前行,纵使诸天寂灭,也誓要杀出个朗朗乾坤!
  • 异世妖魂:逆天炼丹师

    异世妖魂:逆天炼丹师

    她,冰冷无情,对任何事都不在乎,游戏人生。一朝穿越,遇到妖孽的他,谪仙般的他,爽朗的他。他说:“宁负天下不负你。”他说:“我可以为了做一切违背原则的事”而他说:“你就是我永远的兄弟。”她一如既往的强大,不需靠任何人,她说:“我若强大,我给自己天下。”妖孽的他却在这个女人身上丢了心,他们必在这个世界掀起一番腥风血雨,一对一,无小三
  • 江湖梦魂曲

    江湖梦魂曲

    一个名扬川西的青年在一年里,失去了亲人、朋友,废去了武功。他变得一无所有,只有源源不断的追杀与寂寞陪伴着他。在漫漫旅途中留下了多少的泪水,他很彷徨,在这些得失之间最终走向何方?
  • 一妻呵成:豪门老婆啵一个

    一妻呵成:豪门老婆啵一个

    她是纯洁无害的傻白甜;他是腹黑无比的高富帅。白天,她是他的秘书;晚上,他的身影爬上她的床。“白天工作辛苦了,”修长的手指一粒粒解开她的衣扣,“特地来给你降降温,暖暖床。我可是有名的善解人衣,急女士之所需。”女人摸了摸,一脚将其踹下床,“就凭你就想啵我?”
  • 特工老婆之回忆最初

    特工老婆之回忆最初

    主人公欧阳龙华,本出生于富贵家族,却不能享受这些本属于他的东西。当人生不得不放弃一些事情的时候,上帝或许会给你更多的精彩。
  •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本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 轻送年华如羽

    轻送年华如羽

    青春是美好的,但它仅是我们生命长卷里短暂的一行。初恋是刻骨铭心的,可也并非生命的全部。——郭果作此书,与过往种种告别。
  • 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

    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

    《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内容简介:每个人都会遭遇高峰和低谷,这是人生的常态,生活的快乐,交织于人生的波折起伏变化之中,而不是一成不变,一成不变的生活会让人厌倦,而峰与谷的交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 复仇公主的华丽回旋

    复仇公主的华丽回旋

    一年前,她们天真无邪,脸上更多的是清澈的笑容;一年后,回归的是冷漠。她们要复仇啊,怎么能让杀害她们父母的人悠闲地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