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归零心态
要想进步,先倒掉“杯中的水”塑造归零心态,吸收成功要素
◎归零者把心重新放到起点上
归零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再来,就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归零的心态就是谦虚的心态,它并不是一味地否定过去,而是怀着否定或者说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接纳新事物,追求更多收获。有句话说: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谦虚能让你得到尊重,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修行者,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修行者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禅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自认为很有学问了,为什么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老禅师无疑是个智者,他看出修行者过于自满,未必能从自己这里学到真东西。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若太过骄傲,就无法虚心向别人学习。
很多人都这样认为:自己学过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只要拥有它们,就不愁吃不到饭。但在现在的社会中,不及时更新,你的知识是很容易贬值的。古语常说“谦虚使人进步”,谦就是一种礼貌,一种礼节上的心态;虚就是一种空杯心态,把自己归零去继续学习。
人们生来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为什么最后所达到的高度不同?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却一事无成?主要在于,前者总是“留一些空杯子”虚心接纳;而后者却自我满足、自以为是,最终故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归零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
归零,是为自我设立的一个原点,不论成功与失败,都理智而冷静地站在这个原点审视自我,找到不足,然后不断完善自我。归零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因为归零源于内省,通过内省,人们可以尽量客观地面对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允许出现错误,但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人的一生如果充满着重复的错误,那么他的结果就无法正确。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错在哪里。归零心态是成功道路上必备的一种心态,而一个成功的人往往是一个懂得自我反省、懂得自我分析的人。
自我反省能让自己知道明天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可以让自己不再盲目地生活。
人必须要懂得不断反省和总结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才不会老在原地打转或再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人只有通过反省,时时检讨自己,才能走出失败的怪圈,走向成功的彼岸。
海涅说得好:“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那么,怎样来反省自己呢?
首先,要学会自知。若要了解自己行为的得失,则必须用“自知”的镜子来自照。反省如同一面明镜,在反省的明镜中,自己的本来面目将显现无余。一个人眼睛不要总是盯着别人,重要的是要先认识自己,从反省中认识自己,从自知的镜子中了解自己的真面目。
其次,要知过能改。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过就好,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就是大过,真正的过错。有些人犯了错,却不肯承认,因为他怕因此而失了面子。如果能够消除傲慢的习气,就会生出悔过自新的勇气来。所以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发现了错误,就要及时改正,痛痛快快、扎扎实实地做事。英国有句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意思就是:为已经无可挽留的损失哭泣只会浪费你的好心情。聪明的人会反省错误,吸取教训,然后坚毅地忘掉不幸,从零开始,以更大的劲头、更热忱的心态去弥补损失,而不是过多地自责。
◎归零就是一种在低位思考高位的理智心态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通常会被高位的风光所迷惑,从而忘乎所以,浮躁肤浅。这时,就需要一种逆向思维,降低身价向下走,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向上增加助力。
现在,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高处,殊不知,眼光盯在高处,一是缺乏对自己实力的证明,不易得;二是即使勉强得到了,也不一定能够作出成绩来。
具有归零心态的人的心灵总是敞开的,他们能随时接受伟大的启示和一切能激发灵感的东西,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唤。他们不仅能在思想上归零,而且也能在行动上归零。
往低处流的水,看似没什么志气,最终却可以汇入海洋,动辄掀起滔滔巨浪,顷刻间可以淹没一个城市。往高处走的人,历尽千辛万苦,以为能看到无上美景,最终却不过是在岌岌可危之处。谁更聪明一点?
若心中有智慧,能分辨一条自己该走的路,又何必分高低。其实,人生不仅仅是一座珠峰,吸引着我们去攀登,有时还是汹涌的波涛,为了登上更高的山峰,我们先得有滑入浪底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