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法典的主要部分,以前没有分条,后代学者经过整理,分成282条。但这种分法并不完美无缺,学术届一般按其条文顺序分为三部分:道德(1~25条);国家(26~40条);私人社会(41~280条)。在这三部分中,道德领域地位最高,也可以说是神的领域,涉及到一些不可饶恕的罪恶。国家领域代表国家利益,集中反映在王室地位、履行兵役等制度方面。私人领域方面关系最为复杂,法典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一般是按照由重到轻,由大到小的原则,最后才涉及到奴隶的问题。把当时已形成的奴隶制关系、等级关系、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家庭婚姻关系和财产关系用法律条文明确固定下来。其特点是:
1.施行同态复仇法,即奉行以牙还牙的原则。“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法典第196、197条)2.公开维护不平等的阶级制度;贵族打了贵族,罚钱了事;奴隶打了自由民,要割掉耳朵。(法典第203、205条)3.施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规定,“如果有人偷了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法典第6条)4.颁布许多类似社会生活保障的法令。包括:确定基本商品的价格,限制利率在20%,调整家庭关系,保证度量衡信誉,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5.较之苏美尔法律,增加了反对国家的罪名。对诸如“游手好闲”和通奸行为,以及窝藏逃亡奴隶,皆可判处死刑
结语是法典的首创,在这个法典之前的任何法典,都没有结语。在结语中,他再次宣扬自己王权神授理论,鼓吹法律如何公正。同时,他告诫后来的统治者必须严格遵守其法律,不得有任何地方更改,并且对破坏其法律的统治者发出了可怕的诅咒。
在古代两河流域各种法典中,《汉摩拉比法典》涉及面最为广泛。它无所不在,包罗万象,可以称上是了解两河流域社会的百科全书。法典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中央集权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为了维护社会矛盾,法典首次明确规定废除终身奴役,债务人受奴役不超过三年,第四年就恢复自由。
《汉摩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典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吸收了古代苏美阿卡德法律的精华,对后世西亚法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据现在所知,亚述、希伯来、波斯甚至东方希腊化国家的法律,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或直接使用该法典。而在巴比伦本地,直到古巴比伦灭亡2000多年后仍在继续使用,足见其生命力之强。
三、神之门的高度
巴比伦空中花园之谜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千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美索不达平原上,在3800年前,出了强大的巴比伦帝国。直到元年前后城市毁灭为止,这个史称“两河流域”的中心城市,曾经建筑了举世闻名的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
巴比伦的含义是“神之门”。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叙利亚沙漠地带的闪族人东迁两河流域下游一代,建立了巴比伦王国。该国六世国王汉摩拉比建都城,立法律,制日历,形成了巴比伦文化。公元前1595年,巴比伦城遭到西北方的赫提王国的洗劫。公元前13世纪后期,巴比伦被亚述人征服。在此期间,古城多次被毁坏。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新巴比伦王国再度兴起,巴比伦城又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尼布甲尼撒二世东征西讨,于公元前586年攻陷了耶路撒冷,俘虏大批犹太人,史称“巴比伦之囚”。他以囚徒的无偿劳动来大兴土木营造宫室和城墙。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摆脱幼发拉底河地下水的侵蚀,将祖先营造的城垣和宫殿都填平了,在更高的地基上重建新城。据对遗址的实测,全城占地41平方千米,护城壕、外城墙、内城墙三重环绕。外墙长16千米,内墙长8千米,均由砖砌成。犹太俘虏就囚禁在内外墙之间。9个城门,门高4米多,宽2米多,上有塔楼。最漂亮的阿什塔尔门以彩色玻璃砖饰面,雕有野兽和各种图案。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王宫在城南,俗称南宫。面积5700平方米,有5个建筑群组成。闻名于世的空中花园就在王宫旁边,据说有110米高的假山,依附于两堵城墙之间,层层种植花草树木,以人力引河水上山,既浇灌了花木,又制作了人造溪流和瀑布奇景。相传皇后来自满目葱绿的多山之间,看到巴比伦平平荡荡,无山无林,郁郁寡欢。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取悦爱妻,特为此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
外围建于皇宫广场的中央,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设,堆起纵横各400米,高15米的土丘,每层平台就是一个花园,由拱顶石柱支撑着,台阶并铺上石板、芦草、沥青、硬砖及铅板等材料,目的是为了防止上层水份的渗漏,同时泥土的土层也很厚,足以使大树扎根;虽然最上方的平台只有60平方尺左右,但高度却达105米(相当於30层楼的建筑物),因此远看就仿似一座小山丘。
尼布甲尼撒王更在花园的最上面建造大型水槽,透过水管,随时供给植物适量的水分。有时候,也用喷水器降下人造雨;在花园的低洼部份,建有许多房间,从窗户可以看到成串滴落的水帘。即使在炎炎盛夏,也感觉到非常凉爽。
撰写奇观的人说:“那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御花园,离地极高,高大树木的悬根由跳动的喷泉洒出水沫浇灌”。公元前三世纪菲罗曾记述“园中种满树木,无异山中之国,其中某些部份层层叠长,有如剧院一样;栽种密集、枝叶扶疏,几乎树树相触,形成舒适的遮荫;泉水由高高喷泉涌出,先渗入地面,然后再扭曲旋转喷发,通过水管冲刷旋流,充沛的水气滋润树根土壤,永远保持湿润”。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河流,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众不同的,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为什么埃及的金字塔、神庙、古墓能保存到今天,而同时期的巴比伦却荡然无存呢?这与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有关,尼罗河两岸有的是石头,什么建筑都是用石头建造的。而巴比伦千里之内,无石可取,只有就地取材,使用土坯和土坯烧成的砖,土坯其内,砖包其外,大小建筑无一例外。这样即使砖墙无恙,泥板墙也会软坍下来。而建筑坍塌以后,当地居民又把地基上的砖块挖走去建造住宅。这样古城遗址就出现了一个个被挖走砖块的深坑。就这样一块块,一层层地扒下去,直至出水没法再挖为止。与此同时,巴比伦城还遭到了地下水的侵入和腐蚀、洪水的泛滥,从而使它难以长存人间。
而外族多次入侵,每一次都给巴比伦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现代强盗以考古为名义的掠夺,更使巴比伦遭到了彻底性的毁灭。1901年德国以“考古”挖掘为名义,用了18年时间,把阿什塔尔门搬走了。甚至一条近百米长的沥青和砖块路面也被挖走了,然后复原于柏林帝国博物馆门前。
这一切使我们难以见到巴比伦的原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了。只可惜光荣的日子像昙花一现般,瞬间就消失了。昔日花团紧簇,花香妖娆的风姿也不再出现,无情的岁月,使得华宫伟殿荒芜倾颓。放眼望去,只是黑褐色的裂墙布满太苔藓,壁下只有荒草在风中摇曳,宛如一声声无言的叹息。
风雨飘摇中的通天塔
在巴比伦城近郊,距离幼发拉低河大约1000米的地方,有一座耸入云天的建筑物。当人们站在地面上,向上仰望时,根本看不见塔顶,因为他早已没入云雾之中,消失了踪影。这一座建筑物就是巴比伦著名的神殿——通天塔。
为什么要把神殿建筑得如此庞大呢?传说《圣经》中诺亚方舟的诺亚有三个儿子,哈姆、闪及阿佩特。其中哈姆建立了巴比伦,后来哈姆的后裔尼洛德登上了巴比伦的国王宝座,便决定建筑一座神殿。由于“巴比伦”这三个字的原意是“神之门”,因此人们在建筑这座神殿时,便一心要使它成为通往天堂的入口。后来,通天塔落成了,果然宛如到达了天上一样。据说,单单是通过它所造成的阴影,就需要整整三天的时间。想要爬上塔顶,不花半年的工夫还办不到呢?
通天塔完成之后,巴比伦的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以为自己建造了通往天堂的路。尤其是在位的尼洛德国王更是傲不可当,他说:“看吧!我已经强大得可以支配天地,媲美神灵了!”
天神们对于尼洛德的傲慢无礼,非常愤怒,为了惩罚尼洛德的狂妄无知,天神决定让天地之间永远不得沟通。于是,在一场雷电交加的风雨中,通天塔的塔顶跨了下来,而神殿也在大火中被摧毁了。
后来,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时候,曾经重建通天塔,只是依然没有流传至今。所幸在公元前460年左右,一位历史学家海罗·多德曾经拜访过巴比伦城,他曾经在目睹重建的通天塔后,作了以下的描述:
通天塔一共有8层,纵横皆为185米,外围是回廊式的建筑,到处都设有休息的场所,攀登此塔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休息的地方。塔的最上层是一座美伦美奂的神殿,里面有一个十分华丽的黄金床,据说是天神降临时,作为休息之用。
《圣经》中是这样描述通天塔的:它是一个多层金字塔形建筑,塔身高达100多米。塔基底边与塔高相同,每边长度都是100多米。由塔底到顶层共有7层,象征着七曜星。每层墙体表面都镶有不同颜色的琉璃砖,最高一层是天蓝色琉璃砖。这是一座小神庙,神庙四角镶着黄金,庙内供奉着巴比伦主神马都克的神像。
在《圣经》中,犹太人把巴比伦通天塔视为人类虚荣心的象征。因为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毁灭了犹太王国,毁灭了耶路撒冷和第一圣殿,强行把犹太人、手工业着和平民上万人迁往巴比伦居住,这些人就是“巴比伦之囚”。他强行“巴比伦之囚”修筑了各种建筑,直到48年后,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王国,才把这些人送回巴勒斯坦,重建耶路撒冷。
关于通天塔的消失,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些被囚禁的犹太人记着这段历史,他们把象征着巴比伦强盛无比的通天塔视为压迫者狂妄的象征,内心诅咒着通天塔,渴望上帝毁灭它,使自己获得解放。后来通天塔真的崩溃了,不过,这并不是犹太人诅咒的结果或者上帝的功劳,而是波斯的统治造成的。在波斯帝国时期,巴比伦屡次展开反对波斯的起义。这些次起义被镇压后,波斯统治者便把这座神庙中供奉的马都克金像销毁成金块。马都克神像失去了以往的光辉和荣耀,门庭渐渐冷落,寺塔也就听任风吹雨打,逐渐成为废墟。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国时,巴比伦通天塔已成为一片瓦砾堆。亚历山大大帝曾经想重修通天塔,由于忙于远征,被迫放弃。这座古代建筑的奇迹也就逐渐被风沙掩埋在荒漠之中,直到近代才被人们发现。
四、崇尚文化的民族
两院制议会的产生和发展
在西方国家,过去人们总以为世界上最早的国会和议会是源自中世纪的英国。但是,西方人的这种错误观点,被两河流域考古发现的重大成果所改变了。人们从巴比伦文献中惊奇的发现,原来世界最早的两院制议会,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在苏美的城市国家之中。它比英国最早的雏形议会,至少要早4000多年。它的完善程度比英国的雏形国会要好得多。
根据古代文化记载,世界历史上第一界两院制议会,是在4800多年前乌鲁克城邦召开的。这件事发生在苏美著名的神王——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时代。
《吉尔伽美什史诗》为我们详细记载了这次大会召开的情况。这次两院制议会召开的原因是因为基什国王阿伽谴使至乌鲁克城,征兆乌鲁克城人前往基什服役,替他们挖井,修水池。这实际上就是让乌鲁克不战而降,乖乖忍受基什的奴役。吉尔伽美什不同意阿伽的要求,首先招待长老议会,寻求他们的支持。长老议会多为贵族出身,他们顽固保守,铁石心肠,他们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作出了与吉尔伽美什相反的决定,同意阿伽的无理要求。吉尔伽美什不同意长老议会的决定,随后召开了乌鲁克城民众大会。这个大会由全体武装的男性公民组成,吉尔伽美什开会的意图向民众报告之后,民众大会决定同意吉尔伽美什的意见,决不投降,决定用武力解决问题,于是双方进行了战斗。
《吉尔伽美什史诗》可以看到,在古代苏美的民主政治中,也存在着类似今天“三权分立”的概念。但是存在的权利结构,主要有三个:国王、长老议会和民众大会。政府日常工作,有国王及其大臣负责,如果有什么重大事件,国王可先召开长老议会,但长老议会作出的决定并不是最终的决定,最终的决定由民众大会作出。
可以看出,当时乌鲁克城召开的议会和现在英国上议院和下议院的会议模式已经基本相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