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考古学家分析认为:这座神殿极可能是当年的东罗马帝国的贮水场。然而,这一推断很快遭到了反对者的质疑:如果是贮水场,何必需要退水装置?又何须去花费巨资把它修建成堂皇的宫殿模样?爱烈巴坦神殿,它所蕴藏的秘密可谓是“世界之谜”,这些谜,何时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我们拭目以待。
绝壁悬棺之谜
在四川南缘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块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00米~500米的平坝,名叫麻塘坝,它位于宜宾市珙县境内,螃蟹溪从坝中穿流而过,溪水东西两岸共有21座悬空欲坠、连绵起伏的山崖。在山崖20米~100米的高处分布着223具悬棺,被世人称为僰(音“博”)人悬棺。这神秘的悬棺是如何被镶嵌在悬崖峭壁上的呢?它们暗藏着什么古老的秘密吗?
珙县麻塘坝的僰人悬棺是中国悬棺葬区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由此带来的僰人文化包含着无数难解的千古之谜。这些悬崖高达数百米,猿猴无法攀援,飞鸟为之发愁,而这个奇特的民族,却将沉重的棺木放在绝壁之上,并且无一例外地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没有人知道,他们如何将重达半吨以上的悬棺放置于20米~100米高处的绝壁之上、这个民族又是怎样消失的……
2002年9月24日,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僰人悬棺清理维修工程正式开始。
此次维修工程由宜宾市文物专家组成维修组,对珙县麻塘坝的三仙洞、猫儿坑、邓家岩等七处的42具悬棺进行“整容”,并首次对距今数百上千年的悬棺进行开棺清理。在近一周的现场发掘中,出现了一个个石破天惊的奇迹:首次发现一件镶金边的色彩艳丽、多达7层的丝麻织品;首次发现元代青花瓷器和一件牛骨装饰品以及一把长约20厘米的梭镖;在悬棺棺顶和棺体,还发现有火烤过的黑色痕迹。此外,簪子、骨质装饰品、铁挖耳等文物的发现,无疑为僰人文化的研究带来了令人难以预料的价值。
有的悬棺曾遭盗贼洗劫
在珙县以西洛表镇麻塘坝,距悬棺景区大门约2公里的三仙洞,怪石嶙峋,远远看去,断崖上高悬着一个个灰色完整的木棺。断壁上千疮百孔,木桩横竖,维修起来十分困难,工人们用钢管沿峭壁陡岩向上搭起高高的脚手架,崔陈、何泽宇、贺学毅等宜宾的文物专家顺着脚手架艰难地攀上距地面约30多米高的悬崖。
从近处看去,这些均用楠木制成的棺木因裸露上千年大多已经破朽不堪。在文物专家的指挥下,4个工人费力地将重约500公斤的木棺从崖上抬至搭好的平台上。打开第一具棺木,只见棺内装了半棺的沙石、树叶、玉米皮等杂物,除发现了铁器、陶片外,还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头骨。第二具棺材因压在第一具棺材下,另一端又被木桩卡住,工人们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棺盖挪开一条10厘米的缝。人们从缝中可见棺中头骨已被挪至棺木中部,骨头摆放零乱,棺材左前方被凿开了一个大洞。“这两具棺木可能遭到过盗贼洗劫。”现场的两位文物专家这样估计道。
棺内发现诸多珍贵文物
在当时已开启的4具棺材内,有一个元代青花瓷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僰人悬棺葬品中年代最早的青花瓷器。另有一个明代青花瓷器倒扣于死者头上,文物专家分析,这可能是死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另有一些棺材有明显火烤的痕迹,“可能是为了对棺木进行防腐处理而在悬挂前用火烤过。”文物专家们分析说。
据宜宾市文物管理所所长崔陈介绍,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曾分别于1974年、1984年、1991年、1994年对僰人悬棺进行过维修清理,已发现丝麻织品、青花瓷器、竹器、铁器等多种珍贵文物。这次维修工程分三期进行,首期工程由国家文物局下拨63万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宜宾文物管理部门对悬棺木桩进行了加固。
这次清理维修虽有诸多收获,但要真正解开悬棺之谜,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悬棺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习俗之一
仰视那些高悬于万仞高崖上令人头晕目眩的悬棺时,人们不禁要问:僰人为什么把死者悬葬在千仞绝壁之上,他们是如何将棺木放上去的?悬棺这一个奇景是怎样形成的?
悬棺葬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风俗,民间俗称“挂岩子”。悬棺实属风葬,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存之一。它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广泛分布。这种葬俗表现为人死之后并不入土埋葬,而是将殓尸棺木置于临江面海、高峻陡峭的崖壁上。有的棺木距离水面(地面)高达100米~200米,昂首仰望,动人心魄。有的地方一处悬棺重重叠叠搁置在悬崖峭壁的木桩之上,竟多达三四十具,其险要令人叹为观止!
悬棺葬的葬法有“崖葬”、“崖棺葬”、“幽崖葬”、“岩洞葬”、“崖穴葬”等名称。现在四川宜宾的珙县、兴文、高县、筠连、长宁等县均留下不少悬棺或悬棺的遗迹以及壁画。而珙县麻塘坝僰人悬棺葬区,是中国悬棺葬区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这些悬棺大多置于下临溪河、上擎云天、峭如斧劈的悬崖上。
悬棺安置方式有6种
据专家研究,悬棺葬棺木的安置方式可以分为6种形式:第一种是木桩架壑式,即棺木一头放入人工或天然的孔穴中,一头用木桩支撑;第二种是天然洞穴式,即对天然洞穴稍加修整,将棺木放置其中;第三种是人工开凿横穴式,即人工凿穴,大小宽窄以放入棺材大小为限;第四种为悬崖木桩式,即凿孔打入木桩,然后置棺其上;第五种为崖礅式,在岩石突出部位之上放置棺木;第六种为崖沿式,由岩石形成的天然平台,将棺木置于其上。
麻塘坝僰人悬棺的放置方式中,这6种形式兼具,以悬崖木桩式为主。即便是在一堵崖上几种放置方式也可能是并存的。僰人放置棺材有什么章法吗?这些棺材的组合放置有什么意义吗?这都是谜。
只有一定地位的人才有悬棺的资格
据记载,僰人被消灭的时候有好几万人死亡,而僰人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假如僰人死后都采用悬棺葬,那么珙县、兴文、长宁、高县的山山水水都应该布满悬棺。但据有关专家统计,川南的僰人悬棺,总共不足1万具棺材。显然,悬棺的总数和僰人人口死亡数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悬棺数少于僰人人口死亡的总数,这又是一个谜。
《珙县志》的《古迹》条目下讲了一个故事,其中提到僰人悬棺。“走马田,县南九十里。先是僰人悬酋长之棺于崖上。每闻金鼓之声。明万历初,总兵刘显过此,闻而异之,驰马田中,连发三矢,中棺上,金鼓遂绝,人因呼为走马田。”这说明,并不是所有僰人都有被悬棺埋葬的资格,僰人只是“悬酋长之棺于崖上”,即是说只有僰人中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悬棺的资格。因此,悬棺的数量较僰人人口死亡总数要少得多。
如何将棺木放置于悬崖之上依然是谜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如何将棺木放置到悬岩上去呢?现在有多种猜测,有一种说法是,僰人先将悬棺搬上崖顶,或者就在崖顶凿木为棺。然后,将一位熟练的打桩工拴住放到放置悬棺的位置,打好孔,画好岩画,安上桩木。然后将凿好的棺木拴好从崖顶放下,安放在打上桩木的位置。第三步才是吊下尸体,将其装入棺内。第四步是吊下盖板,合上棺材,一具悬棺即放置完毕。
另有一种说法是宜宾市文史专家丁天锡潜心研究后提出的,他认为棺木是古人通过在悬崖上修栈道放置的。经反复考察发现,在悬棺附近的崖壁上,往往有一些桩孔遗迹。此外,在悬棺周围的崖壁上,特别是没有凸出岩石支撑的地方,还发现了许多排列有序的桩孔遗迹。
宜宾市文物管理所所长崔陈赞同这种猜测,认为悬棺是先被人从山顶上吊至山腰,打孔、安木桩,再用原始的滑轮将绑上绳子的棺木往下放,并用长长的竹枝将棺木往外顶,以免被乱石所碰,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
悬棺主人是僰人还是僚人
悬棺究竟是什么民族的葬俗至今仍有争论。经多年的考古研究,一部分专家认为是僰人,一部分专家认为是僚人。
僰人被彻底毁灭,没有留下自己的历史,因而对其民族来源,颇有争议。以石钟健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叙南地区的僰、僚、都掌族“同出一源,相承一脉”,因此,叙南的悬棺是古代僰人、中古僚人和元代时都掌人的。二是史志记载,董其祥先生在《四川地区悬棺葬分布及其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引用《云南志略》的:“土僚蛮在叙州之南,乌蒙之北皆是。男子及十四五左右击两齿,然后婚娶……人死则以棺盛之,置千仞岭崖之上,以先堕为吉。”董先生认为,此处所说的“叙州之南,乌蒙之北”,正是土僚人居住的地方,也是僰人悬棺集中的地方,故可以说,僰人悬棺就是僚人悬棺,但追本溯源,应照文献记载仍称“僰人悬棺”为宜。
另有一说,认为悬棺的主人是僚人。据宜宾市文化局现已离休的文史专家丁天锡介绍,“僰人悬棺”的称谓是1956年国家进行文物普查时命名的,称其为“僰人”,是根据旧《珙县志》和《兴文县志》的记载。遗憾的是,由于修志时条件的限制,两部县志都没有注明确为僰人的根据。可是,近年文史专家考证中能说明是僚人所为的资料却很丰富。
1978年文物部门曾开悬棺10具,其殉葬器皆为明代。1984年文物部门又开悬棺30具,殉葬品也多为明代,少数为宋代。
开棺考证的结果表明,棺内成年男子犬齿皆被打掉,妇女儿童牙齿完好,与僚人习俗吻合。由此可以推断,悬棺是僚人所为。1978年开棺时在棺内发现的一双筷子,上面刻有“阿旦沐”3个字。“阿”本为僚人的姓氏,这也是悬棺主人是僚人的佐证。
僰人为明军所灭
《隋书·地理志》谓岭南诸僚“俗好相杀,多构仇怨”,可见僰僚民族是一个秉性刚直、暴烈强悍的民族。
明朝万历元年,在一场惨烈的战争后,僰人在史料中消失了。那一年,在四川巡抚曾省吾的奏请下,以刘显为总兵,14万明军于1572年3月在叙州集结,用诱降的办法抓捕了僰人首领阿苟。9月9日,是僰人每年一度的赛神节,这一天僰人大醉,刘显利用这一机会,以奋勇之士,缒城而上。僰人由于酒后放松警惕,明军奋勇攻克了僰人的军事重地——凌霄城,进逼僰人统治中心都都寨,僰王阿大防守的鸡冠岭失守。
明军选择僰人军队斗志最弱的时候,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给僰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僰人的历史从此中断。
僰人的后裔去向何方
那么,僰人的后裔到哪里去了呢?由于缺乏考证,目前还是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逃到了云南、贵州,与苗族相融合了,但逃走的可能并不大。另一种推断是僰人被迫汉化了。在珙县、兴文留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游倮倮,范苗子,右山何家挂岩子。”说的是珙县、兴文的几个大姓,姓游的是藏族的后裔,姓范的是苗族的后裔,姓何的就是将棺材挂在悬岩上的僰人的后裔。为什么僰人改姓何呢?传说僰王原叫阿大、阿二,他们在战争中失败后,僰人隐藏下来,被迫改为汉姓,于是将“阿”的“阝”改为“亻”,便成了“何”。同时,在发掘的悬棺文物中,有一个瓷碗背后,印有“何家造”3个字。
1982年,“右山何家”耆老何家成在接受调查时回答说:“我们的祖先是长房,是当官的,没有反对朝廷;造朝廷反的是三房上的‘阿大王’他们。二房在云南,民国十三年,他们那一支曾来朝过祖。我们是在麻塘坝珍珠伞(地名)向着岩上的悬棺朝拜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僰人——这个富有悲剧色彩的民族,已融入了历史的海洋中,留下了一段段充满悬念的传说。
非洲岩画之谜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公元前430年,希腊著名史学家希罗多德最早提到撒哈拉沙漠,他描述,那是干旱无水、不宜人类居住的一片大漠。时至今日,历史又前进了两千多年,撒哈拉沙漠还是世界上最大最荒凉的沙漠,没有任何改变。
但是随着近代地质学家、考古学家连年不断地对这片大漠进行探险、考察与研究,人们发现撒哈拉并非自古就是不毛之地。在8000多年以前,这里曾是遍地牛羊、青葱肥沃的草原。远在史前时代,撒哈拉早已有人类居住,其最有力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该地区洞穴中或岩石上数以千计的古代壁画,尤其以恩阿哲尔高原最多。可以说,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岩石壁画最多的地方之一,这些岩画一再证明了撒哈拉沙漠曾出现过高度繁荣的远古文明。
撒哈拉的岩石壁画绘制得美妙绝伦。在恩阿哲尔洞中的壁画上,人们可以看到奔跑的长颈鹿、羚羊、水牛、鸵鸟和两只大象聚集在一起的精美画面,整幅壁画具有明显的写实风格,再现了距今4000至8000年前那些动物和人在草原生活的场面。塔基迪多马坦的石壁上是一幅5000多年前的岩石壁画,画面中可见牧人们忙碌的情景,一只水牛拴在小屋前,一只长角牛正从牧地回来,这栩栩如生的壁画令现代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尤其是约8000年前刻于石壁上的羚羊最为传神,它们是撒哈拉最古老的艺术珍宝之一。
然而令人茫然不解的是,在这些5000多年前的岩石壁画中,却夹杂着一些非常现代的神秘人像。在撒哈拉的塔希里山脉,有一些被称为“伟大玛斯神”的壁画,画中的人像戴着圆形的密封头盔,穿着连体的紧身衣,很像现代宇航员的样子。有的学者认为“这只能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其他行星生物早已到过撒哈拉沙漠”。当这些笨头笨脑、装束奇怪的人像不是一幅、而是许多幅一再出现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感到震惊。考虑到撒哈拉岩石壁画在具体风格上的写实性,人们很难想象这样的画面是史前人类的即兴之作。应该说,它是有某种生活原型为依据的。
非洲的另一处岩画——纳米比亚的布兰德山崖上的壁画,也同样闻名于世。最能引起世人轰动的,当属1918年德国人发现的一幅壁画,这幅壁画被命名为布兰德山的白贵妇,据考证,这幅壁画绘于公元前7000年左右。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壁画上除了几个几乎裸体的土著黑人之外,竟然还有一位现代打扮的白人女郎。她肤色白皙,鼻梁高而且直,身穿短袖套衫和紧身裤,臀部包得很紧,脚登高筒袜和靴子,手持莲花,发型与现代女郎十分相似,在她的头发、胳膊、腿和腰等部位还都装饰着珍珠。当著名考古学家艾贝·希留尔经鉴定宣布它是7000多年前的真品时,人们的思维不得不再一次陷入时间和空间的极大混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