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年—1872年),晚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重臣,是大清一位风云际会的杰出人物。作为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的一生完成了中国古人对自己的至高要求:立功、立德、立言三者兼具的传奇。他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可谓是“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先驱者;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了上下一致的拥戴;他一手创办的湘军挽救了大清半壁江山,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60年。但同时,他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赞之者誉为圣相,毁之者诋为元凶。然而无论其是非功过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崛起改变了近代中国的权力格局,他的精神意志与思想见地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曾任翰林院庶吉、翰林院侍讲、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加太子少保,直隶总督等职。他一生历尽坎坷磨难、几度出生入死,但他靠自己坚韧的意志与顽强的斗志,力排千劫万难,安然度过了暴风骤雨,最后在险恶的官场之中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内心境界。难怪梁启超惊叹:“如无曾文正毅力,必为失败之人!”
曾国藩一生读书勤奋,笔耕不辍。他用笔记录自己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所有文集后由李鸿章之兄、湖广总督李瀚章编辑而成《曾文正公全集》。但流传至今并影响深远的则只有《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为中国历代名士家书中光辉的典范。内容涉及极广,从立志修身、求取胜道、识人用人、人际关系、居官治家、治学求知到养心养生,几乎无所不包。著名学者唐浩明曾这样评价:“《曾国藩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曾国藩一生尽性而知天命,真正彻底地做到了内圣外王,学习圣贤之道,并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他讲求以退为进,大智若愚,布道三戒四忌,天道忌盈,功成身退,谦谨乃载福之器;他修炼“硬”字诀、“悔”字诀,欲求刚柔相济、抱残守缺,善始善终;他是被各种阴阳关系磨砺出来的末世思想者;他提倡“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的冲淡人生。故毛泽东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孙中山、陈独秀也把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对其心法卓识无不钦佩折服。
《曾国藩家书》正是这样一部难得一遇的不故作清高、力戒空谈而脚踏实地、真诚恳切娓娓道来的人生大书,可以作为人之终生修业、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的指引和身处曲折、迷航时的领路灯与转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