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6900000002

第2章 东汉之殇(1)

引言

158年,东汉帝国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皇宫之中,桓帝刘志过得实在不算开心。从147年登上皇位开始,这个名义上属于他的帝国就从没有听过他的指挥。

如果说十五岁登基时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少年,那么如今二十六岁的他开始意识到在帝国的背后那深深的危机。有时想一想自己的老祖宗刘邦、刘彻、刘秀,已经二十六岁的桓帝就会难堪得要死。从自己十五岁接掌江山以来,说话和放屁基本就没有多大的不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梁冀的话下达各项指令。

刘志明白,皇帝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个虚假的职位,此时梁氏外戚的力量已经成为了帝国最大的祸患。而他就是梁冀的一个傀儡,从梁冀把自己扶上皇位那一天开始,事情就已经有了定论,江山是刘家的江山,但管家却姓梁。

因此,除掉梁冀成了他日思夜想的目标,但是拿什么来做武器呢?

靠兵弩刀枪?梁冀比他多得多;靠邪术毒药?这简直是个笑话。

桓帝明白,他必须学会借力打力,用另一股力量来除掉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至于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说实话,他来不及多想。朝中贤良已无反抗的能力,要想根除眼前的祸患,他必须使用非常的手段,而这一刻,他想到了宦官。

事实上,在东汉帝国后半期,宦官的力量可谓空前高涨,即便是梁家崛起时,梁冀的父亲梁商也必须依靠宫内宦官的力量,此时梁家虽然羽翼丰满,但是对宦官他们依旧忌惮三分。

就当时的情形而论,梁家显赫,但在明处;宦官虽然消沉许多,但于深宫内闱中却隐藏着不可估量的爆发力。这种力量就如同双刃剑,随时可能斩向任何一边。

作为皇帝的刘志,并非不知道借助宦官消灭梁冀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时局紧迫,他也顾不了许多了。此时站在他面前的是五个与他歃血为盟的宦官,而在这些宦官的身后则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1.外戚之忧可覆天下

126年,整个东汉帝国都被一种恐怖的气氛笼罩着。有关皇位的继承问题,各路势力展开了一场殊死之争。

宦官孙程联合宫中几大掌权宦官,秘密迎立被阎太后废了的太子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顺帝。此后又囚禁了反对派阎皇后,最终获得了胜利。

顺帝的登基,在情理上虽然说得过去,但是在过程上却有着大大的不妥。拥立刘保的人基本上就是一群宦官,这些人自恃功高,皇帝在他们的眼里不过是掌控政权的工具。刘保虽然登上了帝位,但手中的权力却少得可怜,为了让政权回归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他必须找到一种能与宦官集团相抗衡的力量。

阳嘉元年(132年),汉顺帝立东汉开国功臣梁统之后梁妠为皇后。其父梁商先后被任命为执金吾、大将军等职。由于其势力不但不足以独揽朝政,而且也不足以与宦官集团对抗,故梁商一面结交宦官曹节、曹腾、孟贲等人,一面笼络人心,“每有饥馑,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于委馁,不宣己惠”。

梁商的这些做法果然取得了成效:“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帝委重焉”,其地位日趋巩固。永和四年(139年),宦官、中常侍张逵等告梁商与曹腾等密谋政变,废立皇帝。然而,此举不但没有扳倒梁商,张逵反被处死,这清楚地表明,此时梁氏外戚的势力已经超过了宦官集团。

恶魔梁冀的崛起

如果说讲述宦官的故事需要从一个正常人开始,那么我们可以肯定,这个人必然在那段历史中不可或缺,他可能是宦官的任命者,比如一个浑球儿皇帝;也可能是宦官的天敌,比如我们下面要说的梁冀。

当然,梁冀不是敌杀死,也不是蒙汗药,他之所以成为宦官的天敌是因为他的过分庞大的权力,这和正邪无关,和忠奸也无关。

作为梁商之子,一个不折不扣的高干后代,梁冀可谓抱着金饭碗降临人间。不过可惜的是,与他的豪门身份并不相称,梁冀的外表长得非常难看,《后汉书·梁冀传》里描述他:耸肩驼背,斜眼歪鼻,可以说是集天地龌龊之大成。除此之外,他还是个磕巴,说起话来总是颠三倒四,时断时续。有时他的老爹看见他,心里就特别难过,总会无限感慨地叹道:“这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我这儿子怎么越看越像小动物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怪兽一样的梁冀慢慢长大了,但依旧让他父亲失望的是,这个孩子并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虽然衣着华丽,但是不学无术。呆头呆脑的样子,丝毫看不出来他日后能成为祸乱江山的一颗灾星。

梁冀长大成人之后,依然没什么进步,学业上依旧狗屁不通,除了游山玩水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喝酒,而且酒量还很大。这和他的外表倒也般配,搞得一些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他是樊哙般的人物。

作为世袭的贵戚,梁冀对于吃喝嫖赌一套可谓精通,由于耳濡目染父亲的官场恶斗,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狠角儿。

随着父亲梁商的势力在朝中逐渐稳固,加上姐姐又嫁给了皇帝。梁冀也顺理成章地走上了仕途,他先是从黄门侍郎做起,接着转升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步兵校尉、执金吾。可谓一路腾达,坐上了当官的直升机。

永和元年(136年),身为皇帝小舅子的梁冀拜为河南尹。在任期间,梁冀并没有给自己的姐姐、皇帝长脸,也没有保持梁家的好传统,不光没有改邪归正,反而变本加厉、纵情作乐,为所欲为,居官多有暴虐不法的行为。其父梁商有一亲信的门客、洛阳县令吕放,将上述情况报告给了梁商,梁商因此责备了一番梁冀。梁冀怀恨在心,竟派人在道路上刺死了吕放。而后他又恐怕被父亲发觉,于是把罪行推到吕放的仇人身上,并请求任命吕放的弟弟吕禹为洛阳县令,让他来逮捕刺杀吕放的凶手。

没料到,吕禹也是一个浑蛋,面对自己的杀兄仇人,他不光没有红了眼,反而助纣为虐,将哥哥吕放的亲族、亲戚和宾客等一百余人全部诛杀了。

梁冀的种种作为不光引起了河南官场的集体恐惧,同时让他的老父亲梁商也颇感下不来台,因此几次斥责于他。为了向父亲表示自己改邪归正的决心,梁冀一面在父亲面前做出谨遵教诲的模样,一面暗地里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永和六年(141年),梁冀的官场生涯遇到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考验,他的父亲梁商在这一年去世了。平心而论,梁商这位皇帝的老丈人对结党一套可谓精通,特别是在处理与宦官集团的关系上,他更是老辣异常。然而他虽然狡猾,但对于国家并没有太坏的心肠,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他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他心中也许一片坦然,他或许依旧憧憬子子孙孙荣华万代。

不过可惜的是,事实和愿景往往有些距离,梁商数十年的经营虽然为梁家拼下了铁打的营盘,形成了庞大的政治势力集团,但同时也为大汉帝国留下了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这颗炸弹就是梁冀!

梁商死后,在其女儿的运作下,皇帝并没有追究梁冀的所作所为,反而慑于梁家的集团势力,拜其为大将军,又让其弟梁不疑接了哥哥的班,拜为河南尹。

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驾崩。年仅两岁的刘炳继位,是为冲帝。梁冀的姐姐梁皇后临朝,以梁冀辅政,至此汉帝国的行政统治权几乎完全落入了梁氏姐弟手中。

在诸多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梁冀的评价基本上没有正面的,总结起来,他的品行基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侈暴滋甚”。在他主政的漫长岁月里,对排除异己可谓乐此不疲,即便是小小的不同意见他也很难接受。安定朝那(宁夏固原东南)人皇甫规只因建议梁冀兄弟应当“增修谦节,辅以儒术,省去游娱不邹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便被梁冀“几陷死者再三”,搞得半死不活。

永嘉元年(145年),东汉帝国又遭变故,屁股在龙椅上还没焐热的冲帝突然驾崩,此时距他登基还不足一年的光景。冲帝去世以后,为了更长时间地把持朝政,梁太后又与梁冀定策,迎立章帝玄孙、八岁的刘瓒为帝,是为质帝。

和之前的两位皇帝有所不同,质帝“少而聪慧”,虽然也是个小孩子,但却不是纯粹的糊涂蛋,对于梁冀的种种做法有着本能的厌恶。然而聪明不能代表老成,无论如何,一个八岁的孩子都不可能满脑子斗争经验,相反,孩子的天性反而让他更容易过早暴露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好恶。在一次朝会上,年少而口无遮拦的质帝指着梁冀的鼻子,对其他大臣说:“此跋扈将军也!”

质帝的这种说法让嚣张跋扈的梁冀异常恼怒,此事过后不久,睚眦必报的梁冀与太后串谋,将质帝活活毒死了。

质帝死后,重立新帝的事情又摆在了朝中各路势力面前。太尉李固、赵戒、胡广、杜乔等皆主张立清河王刘蒜为帝,但却遭到了宦官曹腾等人反对。

为了确立自己心目中的皇帝,梁冀召集朝中重臣与会,商议立帝事宜。在会上,梁冀声色俱厉,对各位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王公大臣威逼恐吓,之后又下令“罢会”。企图剥夺其他朝臣的议事资格。

这次不成功的朝会之后,太尉李固等人拼死抵抗,坚持立刘蒜为帝。

大臣们的殊死力搏让梁冀恼羞成怒,他很快便再一次与梁太后密谋,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毫无征兆地罢免了李固的官职,然后又迅速地封唯梁冀之命是听的胡广为太尉。

除掉李固集团之后,在立帝的问题上再也没有人敢与梁冀相左了,即便是当时野心极大的宦官集团也只好愤愤而退。

然而胜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对于梁冀来说,这次斗争几乎是一场完胜,他并没有意识到经父亲一手打造的、与宦官缔结的政治平衡已经被他粗野地打破了。就眼前而言,这或许算不了什么,但作为一个祸根却为他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146年,在一片叹息之中,十五岁的刘志被梁冀推上了皇位,是为桓帝。在梁氏姐弟的眼里,这个半大小子依然是一个彻底的傀儡。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狡诈残忍的梁冀并没有预料到,在若干年之后,正是这个他们眼中的毛头小子,在走投无路之下,用一种非常规的手段终结了自己的江山之梦!

天下第一嚣张之人

桓帝登基之后,梁冀的气焰跟着嚣张到了极点,前仇旧恨一起涌上了心头,特别是在立帝问题上曾经与自己冲突巨大的李固,更是被他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解决掉自己的仇敌,梁冀继续采用了自己屡试不爽的流氓手段,他先是指使人诬蔑李固假公济私,勾结同伙,钻营官职,接着便越过皇帝直接上奏太后,要求诛杀所谓的“乱党”。此时的李固,已经因为新立帝天下大赦而官复原职。

由于此时新帝刚立,朝中上下政局混乱,梁太后考虑后,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对弟弟的要求立刻满足,只是再一次罢免了李固的官职。

那时,在建和元年(147年)十一月出了一起大案,清河人刘文暗中谋划,企图扭转朝中的局面,拥立清河王刘蒜为帝。然而,这只是一个天真的想法,造反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此事还未准备充分便被梁冀知晓,结果刘文战死,刘蒜被贬为尉氏侯。

由于在立帝之初,李固曾坚持立刘蒜为帝,因此刘蒜谋反失败之后,梁冀也找到了摧毁对手的借口,他先是指使自己的爪牙诬蔑李固与刘文同谋,继而投李固于牢狱。

李固入狱,在朝中引起了一片哗然。其学生王调、赵承等数十人上告鸣冤。大约是出于平衡政治势力的目的,加之李固谋反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因此梁太后左思右想之后,最后还是决定将李固赦免出狱。

梁冀知道李固即将被放出来的消息后,心里觉得很别扭,一方面对自己的姐姐有所不满,觉得她胳膊肘往外拐;另一方面,他抓紧一切时间,在命令传达下来之前对李固下了死手,最终将李固处死。

这一事件给梁冀敲了一记“警钟”,梁冀突然觉得自己在朝中不能翻云覆雨了。由于与姐姐在一些政治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梁冀觉得必须进一步拉近自己与皇帝的关系,进而控制政权。在他的一手操持下,桓帝立其妹为皇后。这样一来,皇太后、皇后均为他的姊妹,而他既是皇帝的舅舅,又是皇帝的大舅子,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超级浑蛋。

皇帝立后之事虽然有些荒唐,但在当时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此事过后不久,桓帝益封梁冀一万三千户,并增大将军府属官,倍于三公。又封其弟梁不疑为颖阳侯,梁蒙为西平侯,其子梁胤为襄邑侯,各万户。

和梁冀多少有点不同,他的弟弟梁不疑并不是坏到冒水的那种浑球儿,有时甚至会对哥哥梁冀的所作所为颇有微词,同时他对于宫内宦官参与政治也颇不以为然。梁家势大之后,宫中一些宦官也希望能与梁冀、梁不疑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这些,梁冀自然是来者不拒,顺便又在皇帝身边安插了一些眼线。但梁不疑却选择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因此他与宫中的宦官之间关系恶劣,特别是与中常侍单超、小黄门史左悺更是结下了难以化解的梁子!

事实上,我们从斗争角度来讲,杀死李固,虽然恶化了朝野间的关系,但对梁冀来说,却是一次不大不小的胜利。在这之后,他在朝中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诸多趋炎附势之辈开始聚集到他的身边。

云南永昌太守刘君世给梁冀私献金蛇。这金蛇是一种珍品,应该由国家珍藏。益州刺史种皓闻知后,就驰传上言,把献蛇人逮捕,将金蛇交给主管农业的大司农杜乔保管。

和李固一样,杜乔也是一个不畏权贵的直性子,颇有一点钻牛角尖、不要命的劲头。曾在朝会上数次据理力争、顶撞梁冀,搞得二人剑拔弩张。梁冀得知金蛇落到了杜乔手中后,便差人向他索取,但是杜乔不假颜色,一口回绝,这让二人的关系跌至了冰点。

除了“金蛇事件”没让梁冀舒服之外,在其他很多事情上,杜乔也不买他的账。一次梁冀令公卿为其小女儿会丧,朝中公卿接到消息之后,皆前往梁府奔丧,唯杜乔不给面子,抗命不去。梁冀的妹妹被纳为皇后,梁冀又向朝廷索求黄金二万斤等厚礼,此时已迁为光禄勋的杜乔,据执旧典而不听。梁冀欲拜氾宫为尚书,杜乔以氾宫“臧罪明著”,不肯任用。

“金蛇案”过后不到半年,杜乔又上书皇帝,弹劾梁冀一家,他在奏折中说:“自古以来,圣明的君王,都以任用贤能和赏功罚罪作为头等大事。但是话说回来,亡国的君王,他的朝廷,难道没有忠贞干练的栋梁之臣和赏功罚罪的典章制度吗?

“因此亡国的问题在于虽有贤能,而不能任用;虽有典章制度,而不能施行;听到忠直的建议,却不相信;而听到谗言时,又不能洞察奸邪。”

“陛下从诸侯王登上至尊宝座,天下归心,不先去礼敬忠贞贤能,而是先封自己身边的人。梁家一门和宦官卑微之辈,都佩带上无功而得的官印和绶带,分得了只有功臣才应得到的封土,乖谬而无节制,不能用言语形容!”

同类推荐
  • 大齐雄风

    大齐雄风

    重回战国,协助齐国共创霸业,收服燕赵。智取天下
  • 我的驸马是太监

    我的驸马是太监

    一个二十一世纪特种兵穿越到热门目的地明末,却阴差阳错的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太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荣誉,他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重担,发出了千百年来太监界的最强音——天下兴亡,太监有责!他是一个太监,他曾临危受命,拯万民于水火。他是一个太监他曾力挽狂澜,扶社稷于危亡。让刀与剑见证一个太监的铁血雄心,用爱与殇感悟两位公主的似水柔情。更多精彩,尽在鲁陵王新作——我的驸马是太监
  • 三国之大汉雄风

    三国之大汉雄风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各地烽烟四起;一个小小的玉玺,一次灵魂的交换,大汉从此峰回路转;“我命由我不由天,去他的董卓,去他的曹操,文王拉车八百步,大周历经八百年,再让大汉传承四百年又如何?”试看大汉如何重展雄风!!!
  • 北京往事

    北京往事

    本书作者用北京人特有的方位感,以时间为横轴,从远古的青铜时代到近现代的革命运动;以空间为纵轴,从中心的紫禁城到郊区的明十三陵,层层铺开,娓娓道来。
  • 捣蛋的将军

    捣蛋的将军

    本书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讲的是突厥族小屁孩儿,一步步成长为大唐帝国的将军,最后被皇帝封为东平郡王,成了汉人的王爷,问鼎皇权,最后一切化为烟尘。
热门推荐
  • 最强萌宝,扯着娘亲去寻爹

    最强萌宝,扯着娘亲去寻爹

    推翻传统穿越带球,带你走进,不一样的修炼世界。运气爆表的女主被飞来的戒指砸死了,然后就穿到一个下半身还在娘胎里的婴儿身上。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柒筱落一点一点强大。有一天突发奇想要去找爹,于是刚满两岁的她就扯着她美丽的娘亲柒荨踏上不归之路。。。/小片段:/柒筱落支撑着小小的身子跑到柒荨身边,问到:“小娘亲亲,我的便宜爹爹在哪?”柒荨嘴角一抽,无奈摇头:“我也不知道。”“那便宜爹爹帅不帅?”虽说是问柒荨,可是还没等柒荨回答,柒筱落接着说:“我怎么变笨了,我的便宜爹爹肯定很帅,不然怎么会生出这么帅气又漂亮的我呢?”“。。。”孩子,你这么自恋是遗传谁的?肯定不是遗传我的。
  • 魏不二

    魏不二

    宏然大陆,角魔肆虐,人族危在旦夕。平凡的魏不二,被迫走上修道之路,却离奇地拯救了人族。(作者qq群号:542872206,已有140名书友入群,大家可以催更、交流)(ps:这本书作者倾注了很多心血,最大的希望就是有更多的读者和我一起分享魏不二的故事。我一定会坚持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陈秋岩诗集

    陈秋岩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乌托邦:乱世祭司

    乌托邦:乱世祭司

    唯一神说过:这样的世界,不如叫尼伯龙根好了。”于是这个无名的世界就傻傻地默认了这个称呼,并为自已不负众望而自以为豪着。十年前唯一神不知原因地死亡,导致和它一起被制约在扭曲虚空之中的泯灭元素逃出。末日元素——泯灭闯入尼伯龙根,用掀起的元素末日为自己的重生欢呼。自那以后,“被诅咒的世代”、“被掠夺的世代”、“空洞的世代”、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东西出现了。曾被唯一神选择出来用来对抗泯灭元素的种族组成了“共生体”,将自己锁在了名为“守护之躯”的城墙之后,瑟瑟发抖地活着死着。生命目录启示之下,众生只能死亡。不要抱怨,不用仇恨,不需哭泣,不必怀疑。世界从不肮脏,毕竟它早已死亡。
  • 甜美邂逅:小甜心,别跑

    甜美邂逅:小甜心,别跑

    一朝归来,超人气女团成员遇上霸气傲娇男?被订婚?还是和大恶魔订婚?不可能!从此开启男追女模式,溪宝宝,我给你买包包,你给我生宝宝吧!不可以,我还小。在某女18岁生日当晚,就被大恶魔吃了个遍,20岁的时候,大魔王牵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步入殿堂。“溪宝宝,我会守护你一生一世。”
  • 温柔王子爱上腹黑小迷糊

    温柔王子爱上腹黑小迷糊

    当外表呆萌,实则小腹黑,小霸道的安小陌遇上外表高冷,实则温柔专一,没心敏感且受过家庭伤害的沐熙宸,两人互相爱护,却不经意间互相伤害,磕碰不断,虽然每次闹矛盾,总有好友上官煜轩和沐熙妍一旁调停,但是分分合合的感情总有裂痕,这是另校转学的叶少安对安小陌一见钟情,大腹黑的他对“迷糊”小腹黑的她,又怎样爆照可爱呢?安小陌的感情终归何处?
  • 爱觉不将就

    爱觉不将就

    四岁时妈妈撇下她独自离开。她是不幸的,也在不久后爸爸因醉酒除了车祸,从此,她和奶奶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辛,可也是很快乐的,她很乖巧,从不会惹奶奶生气,可就在十岁那年,奶奶也因病去世了,在那种情况下,自几只能去到福利院,在哪里,有很多和她一样失去父母的小孩,在哪里,她度过了漫长的五年,十二岁那年,她被好心的叔叔阿姨收养,,,他们无儿无女,对自己就想亲生女儿般的好,,,
  • 恶魔约定,丫头快到碗里来

    恶魔约定,丫头快到碗里来

    在她还没来到圣斯学院之前,他们三人就打了一个赌:谁先得到她的心谁谁是赢家,而赢家的奖品是全球仅有一辆,配置最高,性能最好的车。他把她壁咚在墙:“小丫头,你偷走了我的心,就这么容易走吗?”他说:“丫头,即使没有那辆车,我也不会放手了。”他说:“对不起,我错了。”他说:“相信我,对你,我是真心的”在这一场荒谬的游戏中,究竟是谁真的动了心,谁是最大的赢家?谁又输得最惨。(保证不弃文)
  • The Birds

    The Bir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王凶猛

    女王凶猛

    帝国最年轻的女博士,在虚拟的世界建造自己的王国。我会证明,我们的共存不是毁灭,而是守护。你全心全意守护着王国,我会在身后守护着你。在这辽阔的星球上,我只为你而来,哪怕地陷山崩,哪怕洪水猛兽。我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