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6400000036

第36章 谁修建了东林寺(3)

·极负盛名的大雁塔为何而建

游慈恩寺必游大雁塔。大雁塔是唐代的慈恩寺留下的唯一建筑物,历经地震、火灾而能够千年不倒,实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大雁塔在唐代就极负盛名,以至于有很多人只知道有大雁塔而不知有大慈恩寺。大雁塔是怎么来的呢?

慈恩寺的第一任住持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后他又将梵文经典翻译过来,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建筑了大雁塔。他上书唐高宗,希望建塔,高宗批了玄奘关于在大慈恩寺内造佛塔的奏章,让他用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已亡宫女的衣物助法筑塔,但高宗助的七宫亡人衣物根本不够筑塔之用,玄奘便变卖了自己的全部所有,以充建筑之资,并亲自设计绘图,亲自担运砖石,以筑雁塔。众僧及百姓见法师尚且如此,便更加卖力筑塔了。不久就在大慈恩寺的西院,筑起了一座格式新颖、高达一百八十尺的五层宝塔——大雁塔。

现在的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48.5米2、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美观大方,比例协调适度,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当年,大雁塔坐落在长安城南边偏东的進昌坊,北边是商业发达、店铺林立的东市,极目北望是龙首原的大明宫。雁塔之东是皇家的芙蓉苑,东南是长安丽人游春的曲江池。这一带是长安文人墨客常来游玩的胜地,大雁塔更成为长安人登高抒怀的最佳去处。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在唐中宗神龙年间,“雁塔题名”就已形成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刘沧更豪迈地题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豪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其当时春风得意的喜悦心情可见一斑。后来,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

·雁塔尚存多少谜

大雁塔出名,不仅仅因为它为名僧所建,留有名言佳句,还因为它本身尚存许多未解之谜。

大雁塔自建成以后,就有“雁塔”之称,关于它的得名说法实在太多:

一种说法是,古印度迦蓝佛曾“穿石山作塔五层,最下面一层作雁形,谓之雁塔”,玄奘最初设计建造的塔就采用了这种形制。

另一种说法则出自玄奘自编的《大唐西域记》中讲述的一个佛教故事: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大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古印度摩揭陀国有一座王舍城,城外帝释山上有一寺院,寺院和尚信奉小乘教,所以开“三净”之食,即所食肉类以未杀、未见、未闻之肉类食物为“三净”之食,每日进一餐,过午不得食,历来如此。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无着落,甚为埋怨。这时,有一和尚忽见空中群雁飞过,遂口出戏言:“今天众僧无饭可吃,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难呀。”话音刚落,即见头雁退飞,投身自殪于和尚面前。众僧大为震惊,既愧疚又很伤感,都说这是菩萨设法随机诱导我们。我们不可执迷不悟,而应该按照菩萨的旨意,信奉大乘教才是。对大雁的明导,要铭刻在心,要使厚德传记千古,于是在寺院前埋雁建塔,从此将菩萨称为雁王,把这座塔称为“雁塔”。玄奘在印度王舍城时,专程参礼了这座有名的雁塔。回国后将此故事向门徒宣讲。为弘扬大乘佛教,慈恩寺内建的塔被尊称为雁塔。

再一种说法是,当年玄奘取经途中曾困于沙漠,后来得到大雁领引,才找到水源,得以生还。建造这座佛塔是为报答菩萨化身指点迷津的大雁之恩。

还有一种说法和佛祖释迦牟尼曾化身为鸽救生的佛教故事有关。唐代人习尚雁,通常以雁泛指鸟类,因此得名雁塔。

大雁塔究竟有几层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玄奘大师最初建造时为五层,这是史料有记载的。但现存为一座七级方塔。大雁塔几经战火破坏,又屡次修葺,前后层次有过变化,于是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时重修,增高为十层,后经兵火破坏,只存七层,高六十四米。那么,何时成为七层的?有人认为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大雁塔就是七层,理由是岑参、高适诸人在天宝十一年曾同登大雁塔赋诗,其中岑参诗中这样描述大雁塔:“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长安年间,曾用青砖改修成方形楼阁式的七层,登塔攀梯也改成盘道。唐代宗大历年间,才改建成十层,后经战火破坏,剩下七层。此说的主要根据,是唐代诗人章八元《题慈恩寺塔》诗:“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章八元是睦州桐庐人,代宗大历六年进士及第,德宗贞元时曾为句容主簿。章八元生活的时代为中唐,在岑参、高适的盛唐之后。

再有一种观点认为,大雁塔经武则天时期改建后,一直是一座七层塔,所谓大雁塔曾被改建为十层的说法,乃后人附会臆测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原因是唐人岑参和章八元的诗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和“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前者数字较散,但比较写实,后者都是整数,读来上口,颇具律感,就如同杜牧《江南春》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一样,其所用数词应是约数而非实数,不必过于拘泥。从建筑学角度看,如果大雁塔由十层减为七层,那么从现存塔的上下收率来看,若上面再加三层,最高的一层塔身将很小,整座塔的轮廓会形成一尖锥状体,这与我国古代一般楼阁式砖塔的形象明显不符,与我国古代建筑层盖应建得相对舒展、深远的追求相去很远。

所谓“古塔十有九斜”,细心观察,会发现大雁塔竟然也是斜的。经过有关部门的实际测量,发现现在塔身向西的偏离程度竟达到1006.4毫米。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在建造时故意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呢?难道大雁塔成为中国的“比萨斜塔”了吗?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发现大雁塔有倾斜的现象了,1985年倾斜度已达到998毫米,现在更达到1米多一点。经过文物部门和地质部门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大雁塔倾斜之谜的基本情况已经搞清楚:一是古塔自身因素,如材料不够坚固耐用、塔身结构整体性差以及排水、防水方面存在问题等因素;二是古塔周围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古塔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安地区,该处共有四个漏斗型的下沉结构,而大雁塔所处的位置刚好在其中一个下沉结构的边缘,加上周围群众打井、挖土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安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使承压水位大幅下降,从而造成了大雁塔地基的不均匀下沉,加速了古塔的倾斜下沉。这种情形与破土动工于1173年的比萨斜塔是不同的,比萨斜塔虽然倾斜已达5.5度,但研究认为,它在建造过程中的长期停工使得松软的土有时间变得坚固。而大雁塔的地质结构以及自身建筑材料与比萨斜塔并不相同,包括倾斜度和倾斜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将两者简单对比是不合适的。现在经过采取全力抢修等相关措施,大雁塔倾斜的趋势已经得到缓解。

同类推荐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
  • 后宫政治(下)

    后宫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热门推荐
  •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灵武轩辕

    灵武轩辕

    我名轩辕,流轩辕血,擎轩辕剑。不管在哪个世界中,我都要站在最顶峰。诸君且看我如何踏巅峰,霸异世,破苍穹,舞风云。掀起血雨腥风,看脚下白骨众生。
  • 血改苍穹

    血改苍穹

    以血改苍穹,以命定洪荒。仙魔的传说只是他荣耀的一角,逆天的传奇只是他无奈的征伐,不服命运被编排,那么他以绝世的姿态去编排命运……一场红尘恋,一份千年缘,几缕隔岸相思,隐逸了多少楼台旧梦!且看他叱咤情长,情绪如梦烟。携手伴侣,登无极之境!
  • 七星龙王

    七星龙王

    深山老林之中,万兽奔腾,熊雄虎霸,这片古罗大陆之上的第二大的异兽丛林被人类称为‘禁地’。但是,在这个禁地之中有一块不为人知的圣地。那里坐落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村子。传说小村子里的人拥有世人无法想像的力量。《七星龙王》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娇妻快站住,要往哪里逃

    娇妻快站住,要往哪里逃

    6岁时,他们一面之缘,他是她的凌哥哥,20岁再相遇,她竟吐了他一身,这小姑娘,几年不见,不仅忘了他,还在他面前喊着别的男人名字
  • 破古

    破古

    一代强者进入至尊境寻找成仙契机,误入杀阵,为大哥为妹妹,选择自爆破坏杀阵,机缘巧合灵魂被保存下来,转身成一落魄青年,没有以往的记忆,一切重头再来,等再修到前世王境,才明白,追逐了一生的成仙契机,这只是一个开始,仙不是终点......
  • 中国式剩女

    中国式剩女

    五个分别生于60、70、80年代的都市丽人,在各自的生活与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与诱惑,她们努力经营爱情与家庭,一直坚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爱而坚韧!女人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要有欲望!女人的欲望是自己和这个社会的祸根。男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可以没欲望。男人的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男人的心是草,春风吹又生。女人的心是炭,遇火成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代嫁巫妃

    代嫁巫妃

    一次远古战争使得各大远古古族衰亡,使得巫氏一族放弃邪恶的巫术,改修造福人类的术式,他们隐居伶山,并用自己的法术造福附近的百姓,数千年来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而她,是上古巫族的后代,是巫氏一族的最具潜力的接班人,也是游莽族心中的为草原带来和平的圣女。而他,是曜日国的残废王爷,曾经是曜日国的骄傲。然而却在16岁那年,却因宫中内乱,一把大火,葬送了她母亲也葬送了他的妖孽容颜,同时还有被烧烫的柱子砸伤的双腿。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一场报恩代嫁牵扯到了一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