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2200000023

第23章 泌尿系统疾病(3)

(5)杞菊地黄丸:每次6岁以下1~4丸,7岁以上5~8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6)知柏地黄丸:每次6岁以下1~4丸,7岁以上5~8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阴虚火旺者。

4气阴两虚证:面色无华,腰膝酸软,或有水肿,耳鸣目眩,咽干口燥,舌暗淡红,苔少,脉细弱。治宜益气养阴。当阴虚向阳虚转化可呈阴阳两虚,治宜阴阳双补,滋阴补肾。

基本处方参芪地黄汤加味。人参10g(另炖),黄芪15g,熟地10g,山茱萸10g,山药10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麦味地黄丸:每次6岁以下1~4丸,7岁以上5~8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气阴两虚证。

(2)槐杞黄颗粒:每次1~3岁1/2袋,3~12岁1袋,每日2次。口服。用于阴损及阳,肺脾两虚者。

(3)生脉饮:每次6岁以下1/2支,7岁以上1支,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阴两虚证。

(4)强肾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阴阳两虚,湿浊未清者。

警示

1对于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者,单纯使用中药疗效不佳,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诱导缓解。对激素依赖或耐药者可加免疫抑制剂,少数持续不缓解病例还可采用冲击疗法。

2严重水肿、少尿时选用利尿剂,必要时使用扩容利尿剂。持续高血压者,加用降压药,严重高凝或并发肾静脉血栓时,可选用肝素或溶栓酶。并发严重感染,应选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3显著水肿和严重高血压时应短期限制水、钠摄入,病情缓解后不必继续限盐。活动期病例供盐1~2g/d。蛋白质摄入1.5~2g/(kg·d),以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为宜。在应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每日应给予维生素D400U及适量钙剂。

§§§第四节良性家族性血尿

良性家族性血尿又称薄基底膜肾病,临床以持续性肾小球性血尿为特征,部分表现为上感后或剧烈活动后出现发作性的肉眼血尿,或在血尿的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蛋白尿,极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肾功能正常但遗传学无基因突变的一类疾病。本病约占儿童原发性无症状性血尿的15%,本病常有家族病史,其肾活检在光学显微镜及免疫荧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电子显微镜检查为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变薄。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之比约为1暶1,儿童比较多见,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在5岁左右,个别报道80岁以上才被发现。绝大部分患者长期随访结果良好,极少数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本病属中医学“血证之“尿血范畴。

诊断要点

1多数患者无症状,或偶尔发现镜下血尿,无或有轻度蛋白尿,血压正常及肾功能正常。肉眼血尿、蛋白尿于上呼吸道感染期间或感染后或剧烈运动后出现,罕见有类似于IgA肾病的反复腰痛为初发症状。

2血浆蛋白电泳、血清补体、抗核抗体、血小板计数、尿素氮、肌酐均正常。患者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为大小不一、多种形态的肾小球源性红细胞,约1/3患者有红细胞管型。

3肾脏活检光镜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肾小球系膜呈轻度至中度增生。免疫荧光阴性,电镜下只有弥漫性基底膜变薄,而无电子致密物沉积,这也是本病唯一的或最重要的病理特性。正常基底膜宽度为300~400nm,而在本病基底膜宽度仅为150~225nm,最薄的肾小球基底膜为110nm,为正常人的1/3~2/3。

辨治原则

辨证以八纲辨证为原则,临证有寒、热、虚、实之分。属实热者,多为湿热蕴结膀胱或心移热于小肠或肝经湿热下注;属虚热者多为脏气之虚,主要是脾肾亏虚、气不摄血、阴虚火旺。治疗实证以清热化湿、凉血化瘀止血;虚证以补气健脾、滋肾清利、养血止血为大法。若尿血鲜红者多是热伤血络所致;暗红或浓茶者多是瘀热为患。离经之血,即是“瘀血,瘀阻脉道,损伤血络,将加重出血或使出血缠绵不愈,临证时常需加用活血化瘀药。

处方

1下焦湿热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基本处方小蓟饮子加减。生地10g,小蓟15g,滑石12g(包煎),蒲黄15g(包煎),藕节15g,淡竹叶6g,当归9g,山栀子6g,生甘草3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导赤散加减:生地10g,辰灯芯3g,竹叶6g,白茅根15g,黄柏6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下焦湿热证兼有心火旺盛者。

(2)四妙散加减:苍术10g,牛膝10g,苡仁15g,黄柏6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煎)。加水煎服。用于下焦湿热证。

(3)八正散加减:车前子10g(包煎),瞿麦15g,扁蓄15g,滑石12g(包煎),栀子6g,黄柏6g,灯芯草3g,大黄5g(后下),生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下焦湿热证。

(4)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g,黄芩10g,栀子6g,泽泻10g,当归10g,生地10g,柴胡10g,茯苓10g,生甘草5g。加水煎服。用于下焦湿热证。

(5)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5g,黄柏6g,生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下焦湿热证热毒浸淫者。

(6)五淋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用于下焦湿热证。

2肾虚火旺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基本处方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g,黄柏6g,生地10g,丹皮10g,泽泻10g,山药10g,茯苓10g,山萸肉10g,茜草1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二至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2)左归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3)六味地黄丸:每次6~8粒,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4)大补阴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5)知柏地黄丸:每次6~8粒,每日2次。口服。用于肾虚火旺证。

(6)二汁生地膏:鲜藕汁、葡萄汁各250g,生地、天冬、麦冬各150g,蜂蜜适量,先将生地、二冬水煎3次,每次20分钟,三液合并,文火浓缩后,掺入二汁,续煎至黏稠时,兑入倍量蜂蜜,煮沸即成,每日2次,每次10ml。温开水冲服。用于肝肾阴虚证。

3脾不摄血证:尿中带血,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气短声低,舌质淡,脉细弱。治宜补脾摄血。

基本处方归脾汤加减。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黄芪15g,当归10g,酸枣仁10g,龙眼肉10g,远志6g,木香5g,炙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黄土汤加减:灶心土60g(包煎或另煎),炙甘草10g,炒白术10g,熟地10g,阿胶10g(烊化),黄芩10g,附子6g(先煎)。加水煎服。用于脾不摄血证。

(2)八珍汤:当归10g,川芎6g,白芍药10g,熟地黄15g,人参5g(另炖),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5g。加水煎服。用于脾不摄血证偏于气血两虚者。

(3)人参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脾不摄血证。

(4)补中益气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用于脾不摄血证兼有中气下陷者。

(5)乌金口服液:每次10~2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脾不摄血证偏于脾胃虚寒者。

4肾气不固证:尿中带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疲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治宜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基本处方参芪地黄汤加减。党参10g,黄芪15g,熟地10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茯苓10g,金樱子10g,茜草10g,炒蒲黄10g(包煎),仙鹤草1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菟丝子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用于肾气不固证。

(2)肾气丸:每次6岁以下3g,7~10岁6g,11~14岁9g,每日2~3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用于肾气不固证。

(3)右归丸:每次6岁以下1/2丸,7岁以上1丸,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肾气不固证偏于肾阳虚者。

(4)萃仙丸:每次15~30粒,每日3次。口服。用于肾气不固证。

(5)无比山药丸:每次6~9g,每日2次。口服。用于肾气不固证兼有脾肾两虚者。

(6)龟鹿补肾丸:每次6岁以下1/3丸,7~10岁1/2丸,11~14岁1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肾气不固证。

(7)甘草50g,白芍20g,白术20g,附子10g,水煎浓缩后,加白矾粉10g,硫黄粉50g,烘干研细末。每次用5g,以大蒜盐水调糊敷脐,2~5天换药一次。用于肾气不固证偏于肾阳虚者。

5风热犯肺证:常有风热感冒史,发热恶寒,咳嗽,咽红咽痛,乳蛾肿大,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基本处方银翘散加减。连翘10g,金银花15g,薄荷6g(后下),竹叶6g,荆芥穗10g,淡豆豉10g,板蓝根15g,牛蒡子10g,桔梗5g,生甘草3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桑菊饮加减:杏仁10g,连翘10g,薄荷6g(后下),桑叶10g,菊花10g,桔梗5g,甘草3g,芦苇根15g。加水煎服。用于风热犯肺证。

(2)越婢加术汤:麻黄5g,石膏20g(先煎),生姜9g,甘草6g,白术10g,大枣15枚。加水煎服。用于肺胃热盛证。

(3)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5g,黄柏6g,黄芩10g,栀子8g,生甘草5g。加水煎服。用于三焦热盛证。

(4)蓝芩口服液:每次1~2岁5ml,3~6岁10ml,7~9岁15ml,10~14岁20ml,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犯肺证。

警示

1应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肾毒性药物的应用;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时,注意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可予相应治疗。对于其中的进展性薄基底膜肾病要进行对症治疗;少数出现进行性肾衰竭的患者,以及反复肉眼血尿、蛋白尿和腰痛的患者,可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治疗。

2本病大多呈良性进展,肾功能无明显损害,预后较好。但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肾功能改变,故应注意长期随访。

§§§第五节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道感染,是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病变。小儿感染后,病变常不局限于泌尿系统某一部位,故临床上统称为尿路感染。年长儿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或有发热恶寒为主要临床表现,婴幼儿则局部症状多不明显,以突然高热、拒食、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临床又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本病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女多于男,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临床有急性、慢性两型。小儿尿路感染多为急性,慢性少见。急性尿路感染炎症未能控制者,常可迁延为慢性尿路感染,或常易复发。本病属于中医学“淋证范畴,且以热淋居多。

诊断要点

1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小儿,或有尿布、尿道口污染史。

2小儿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常不一致。新生儿以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表情淡漠、拒奶、烦躁或体重不增。婴幼儿有时局部症状不明显,多呈全身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不增等。儿童期除有发热、寒战外,常有局部症状,如尿频、尿急、下腹部痛、肾区叩击痛等。

3尿常规检查,白细胞高于5个/HP,或见大量白细胞及脓细胞,可见蛋白微量、白细胞管型,红细胞多少不等。凡具有真性菌尿者,即清洁尿中段尿定量培养菌落数曒105/ml或球菌曒103/ml,或耻骨上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即可诊断。

辨治原则

首先辨别证候之虚实。疾病初期,正盛邪实,宜清热解表,利湿解毒;若疾病迁延,时发时愈,表现为正虚邪恋者,宜健脾补肾化湿;肾阴不足者,养阴为主,兼以清利。

处方

1湿热下注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小便短赤,小腹胀痛甚则牵连脐周痛,或婴幼儿哭闹不安,或见恶寒发热,或见尿血,色鲜红,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治宜清利下焦湿热。

基本处方八正散加减。车前子10g(包煎),瞿麦15g,萹蓄15g,甘草梢6g,大黄6g,滑石12g(包煎),栀子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蒲公英15g,地锦草10g,车前草15g,海金沙10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下注证。

(2)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g,炒黄芩6g,栀子6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煎),当归6g,生地10g,柴胡6g,生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肝胆湿热下注膀胱,伴有口苦纳呆,胁痛烦躁等症者。

(3)小蓟饮子加减:生地10g,小蓟15g,滑石12g(包煎),蒲黄15g(包煎),藕节15g,淡竹叶6g,山栀子6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之邪,蕴结下焦,灼伤血脉,而见尿血者。

(4)十味导赤汤:生地10g,山栀6g,淡竹叶6g,黄芩6g,茵陈15g,瞿麦15g,滑石12g(包煎),猪苓10g。加水煎服。用于湿热下注证。

同类推荐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近年来国内外出台越来越多的相关疾病诊治指南,使我们在诊治中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是,诊治过程中还是有许多复杂的案例,需要结合实际病情,灵活掌握,适时运用。基于提高医术水平和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的需要,我们收集了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若干争议病例,在浙江省内多次组织消化专科医生讨论会,对这些争议病例对照诊治规范或共识进行分析,发现或多或少都有教训可供汲取。本书对这些病例逐个进行点评,并附有国内外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指南,解读其中所存在的疑问。
  • 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实践

    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实践

    医学人类学是研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中,人们如何解释“疾患—健康”的原因,他们所信赖的治疗类型,也研究这些信念与实践,如何与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变化想联系。
  •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该书最早出自于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当时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时光如水温柔待你

    时光如水温柔待你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知时光是否温柔待你,我是否也差句我爱你。
  • 社长大人的忧郁

    社长大人的忧郁

    我对普通的人类没有兴趣,如果你们中有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来的人,超能力者就尽管来找我吧!(灵感来自凉宫春日的忧郁)
  • 仙子戏王爷:蔷薇小婢女

    仙子戏王爷:蔷薇小婢女

    天下第一楼主怎么了?飞雪山庄庄主又有什么了不起?!姑娘她可是天上下凡来的仙女来着!居然敢一个压着她做那委委屈屈的小婢女,还想利用她来解他的毒……另一个还想利用她的感情,拿她做踏板找藏宝图……你们不仁别怪我不义,且看本仙子如何翻身做女王,让你们一个个悔不当初……
  • 王俊凯宠妻狂

    王俊凯宠妻狂

    王俊凯小说,我第二本书,不过这本不会经常更新,第一本会更的多。这本书和第一本小说,没有任何联系的!!!
  • 霞外杂俎

    霞外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战之魂

    逆战之魂

    在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感到有些孤独,只有通过游戏找回自己...
  • 后宫纷争

    后宫纷争

    她,名列大清盛朝第一大美人之称,被迫放弃了与自己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的恋人,无奈嫁入深宫,在大婚的那天晚上一见到他,清盛朝皇帝,她总算见识到什么叫跋扈嚣张的气焰,他不但恶声警告她不准靠近他,还让她的姐姐从此与她为敌。在他还是阿哥的时候,他就把心给了自己所爱的人,在册封皇后的当天,当她快要回到自己的身边时,却被这清纯绝美的女人耍了手段得到皇后地位,跋扈嚣张的他生气的把责任全归咎于她,不但不宠幸于她,视她为眼中沙肉中刺,大婚当天同时把她姐姐册封为淑妃,让她成了全天下的笑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的手机爱上我

    我的手机爱上我

    我的手机中了引力病毒,打开了一个引力波磁暴奇点通道——其实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总之召唤来一个帅到掉渣的外星果男,这外星果男眼睛能放电,不不不,是真的能放电,还能能借助磁场瞬移,力气大到壁咚我的时候把一座楼都震塌了。问题是这个外星男什么都不懂,连穿衣服都不会好不好!澡也不会洗,马桶也不会用!可他偏偏又必须借助引力波磁暴奇点寄生,所以他干脆变成的我的手机!我现在接打电话都要贴着他的胸好不好?看微信的时候只能看着他的眼睛好不好?好吧这都不算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我以后还怎么玩消消乐啊?“等等,你要干什么?”“你玩了我那么久,该换我玩你了吧?”“不要吧?救命啊!”
  • 情牵一链

    情牵一链

    他和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却因为一对能够改天换地的手链,演绎出一段旷古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