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定会觉得意怠鸟的这种态度太消极了。现在流行的观念是,要积极进取,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像意怠鸟那样的人被认为是笨拙和愚蠢。意怠鸟真的蠢笨和消极吗?当然不是,它才是真正富有智慧的,因为它抓住了最根本的东西,这就是生命。许多人积极倒是积极了,但最终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丢失了生命,或者成为阶下囚,过着一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积极”,不是很清楚了吗?意怠鸟对于自己的处境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因而采取了明智的措施来对待这一处境,这难道不是真正的积极吗?历史上有无数的例证说明了“出头”的害处。陈胜如果没有成为王,而是仍然耕种于垅亩之间,谁会去害他呢?他就是因为出了头,而没有能够终其天年。嵇康如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断不会遭如此的横祸。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谁也不会感受到他的威胁,甚至意识不到他的存在,所以他才能够存在下去。
庄子的主张与老子一样,就是“不争”。为什么不争?除了方才所说的原因以外,还因为“争”会削弱自己的力量。为了去“争”,就要竭力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但是,这种强大恰好是对自己力量的消耗,从而使自己变得衰弱下去。正如老子所说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事物表现得很强大的时候就意味着它已经开始衰败。因此,当你觉得自己很辉煌或者强大的时候,就需要特别地警惕了,也许这只是最后的晚餐了。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难以达到意怠鸟那种境界,总难免有竞争之心,要与人一争高低,要出人头地。但是给我们的竞争一个限度,还是能够做到的,这就是意怠鸟所给予我们的警告吧。如果不去自己限制自己,那么早晚有一天会有人来限制你,当受到别人限制的时候,就真正地处于被动的处境之中,自由也就消失了。当人们感受到这种被动处境来临的时候再去逃避它就来不及了,只有当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积极逃避它,才能够使我们处于一种自由的境界。
十一 梦与醒
沉浸于梦中,梦就是真实的,沉迷于生活中,生活就是梦幻的。从这一点上说,梦和生活没有什么区别。所有的事物返回本真都是一样的,就像人和猴子虽然表面上看极为不同,却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依此类推,梦和生活从个人感受的角度来说则是难以区分的。
梦与醒
【原文】
长梧子曰:“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①乎!牧②乎!固③哉!丘④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⑤梦,亦梦也。”
(《齐物论》)
【注释】
①君:表示高贵。②牧:表示卑贱。③固:意为浅陋。
④丘:通常认为是指孔子。⑤女:汝,你。指问话的瞿鹊子。
【译文】
长梧子说:“做梦喝酒的人,早晨醒了会哭泣;梦见哭泣的人,早晨会去打猎。当其在梦中的时候,他不知道是在做梦。在梦中还有占卜梦的呢,醒来后方知道是在做梦。而且只有大觉醒的人,才知道人生不过是一大梦,而愚蠢的人自以为觉醒了,以为知道了梦与醒的界限。什么高贵呀,卑贱呀!孔丘实在是浅陋得很。我与你也都是在做梦,就连我说你做梦也是在做梦。”
梦中快乐的,醒后不一定快乐;而梦中痛苦的,觉后也不一定痛苦。由此似乎可以引申出:如果说人生是一大梦,那么当我们死亡时情况也是如此。生前快乐的,死时不一定快乐,活着痛苦的,死时或许就不再痛苦。生与死各得其所,各乐其乐,各哭其哭,无须忧虑。
人在梦中的时候并不知道那是在做梦,所以他沉浸于梦中而自得其乐,欣然忘身于梦境之中,甚至在梦中还占卜梦的吉凶。有所谓黄粱一梦,在短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和喜怒哀乐。谁能说这梦中的体验不是真实的呢?在梦醒之后才知道那是在做梦。
可是,梦醒之后真的是觉醒了吗?怎么能够知道我们不是进入了另一个梦呢?只有那些圣人才有大觉醒,从而知道人生不过是一个大梦;而那些愚蠢的人自以为已经觉醒,仿佛什么都一清二楚,整天呼喊着什么这个尊贵,那个卑贱。真是浅陋之极!
庄子最后说,孔丘的理想与你的评论都是在做梦,连我说你是做梦这件事,也是在做梦。最终实在说不清哪是梦,哪不是梦啊。这些话看似荒唐之言,却揭示了人生虚幻性的一面。人们常有的人生如梦的感叹并非毫无道理。当然,这个“梦”的含义并不是人生短暂,而是指人生的梦想以及梦想实现或破灭时的“梦样人生”。
人就生活在梦中,如果没有梦,人生就毫无趣味了。每个人对未来都有种种理想,正是这些理想规定了我们生活的意义。常常可以看到某些光棍子们的生活毫无生机。他们自己往往醉生梦死,游戏人生,原因就在于他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的未来没有希望,而只是虚无,从而他的精神没有寄托。可以说,他们是无梦的人。那些有家庭和儿女的人们的生活就截然相反,生机勃勃,因为家庭的责任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些理想和希望总是处于未实现的状态,所以说,现实生活是为梦想而存在的。
这些希望和理想大多数是不能够实现的,都是虚幻的,也就是梦。这梦虽然虚幻,却使我们的生活获得了意义。
从根本上说,即使那些能够实现的理想,也都是一种梦,因为任何现实都是要消逝的,无论多么伟大的功绩和事业,都会在时间的河流中销声匿迹。回望漫长的历史,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同一个个幻影,而他们辉煌的业绩则灰飞烟灭。当一个人临死的时候,即使他像彭祖那样长寿,回首往事时,依然会觉得整个的一生不过是一个短促的梦。
所以正像庄子所说的,世俗的人们斤斤计较于什么高贵和卑贱,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了,其实他们只是沉浸在一个梦中罢了。谁能够保证他永远高贵呢?谁又能够说那卑贱的永远卑贱呢?卑贱也罢,高贵也罢,最后都要到死神那里去报到,那时还有什么卑贱与高贵之分呢?从最终的结果看,亦然是一场梦。
宇宙中的万物同样也没有一个是永久长存的,凡是存在的都要消失,从这个方面看,宇宙不是一个更大的梦吗?或许,我们只是这个大梦中一些小小的插曲呢。
当然,当我们沉浸于梦中的时候,那梦就是真实的,因为我们体验到的快乐与痛苦是真实的。所以,尽管人生如梦,但这梦值得一做,也就是说,人生终究是值得一过的。如果因为人生和世界的梦幻性质而厌倦人生,那么这样的生活就更没有意义了。因此,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与其悲观,不如乐观;与其消极,不如积极;与其绝望,不如希望;与其无为,不如有为。哪怕这个梦是短暂的,也让它焕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样,我们或许就可以让人生这个梦变得更加美丽,显出应有的价值。
像蝴蝶一样翩然起舞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①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②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③。
(《齐物论》)
【注释】
①喻:晓得。一说通“愉”。适志,得意的样子。②蘧蘧(qú)然:惊疑之状。③物化:事物的变化或转化。
【译文】
从前庄周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变成了一只蝴蝶,他自我感觉就是一只蝴蝶,十分惬意,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过了一会儿梦醒了,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做事物的转化。
这是《庄子》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凡是读到的人,无不为这美丽的境界而心动。然而,要说清楚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却困难得很。或许事情本来就是说不清的,如同庄子所说的,“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怎么知道为什么这样?怎么知道为什么不这样?既然这里必须要说,我们就只能尝试着说一说了。
庄子在这里所讲的是“物化”的问题,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按照庄子的观点,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大道之“委形”,是道在此时此地的显现形态。即使是人的生命也是“天地之委形”,是天地在此处的显形。天地万物于是就融合为一体了。
由此观之,万物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一物可以化为另一物,此物的消失便是另一物的诞生,而它们都是道的显形。大道既可以化为庄周,也可以化为蝴蝶;既可以使庄周化为蝴蝶,也可以使蝴蝶化为庄周。当二者互化的时候,就不妨说蝴蝶是庄周之梦,而庄周是蝴蝶之梦。
人们可能会觉得这种化生只是诗人的想象,不能当真。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化生着;谁能想到那一个小小的受精卵会发育为我们这样一个富有智慧的生命呢?而一个个活泼天真的婴儿竟然会变成破牙漏风的老人!如果光看那个丑陋可怕的毛毛虫的话,我们难以预知它会化为一只美丽的蝴蝶。我们的血肉是蔬菜和动物的肉变来的,而动物的肉最终是由草变来的;蔬菜和草又是由没有生命的土壤、阳光和水分等化生而来。这意味着,我们的血肉最终来自大地,是土壤等非生命物质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如果我们再往上追去,回顾漫长的生命演化历程,就可以发现更令人惊奇的现象: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只是石头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当初的地球是燃烧的火球,火球冷却以后就成了一块冰冷的“石头”,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化,从这“石头”中诞生出了灿烂的生命。因此难道不可以说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吗?生命仿佛只是石头的一个梦。这种万物的相化相生是世间最神奇、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种化生过程中,丑陋与美丽、衰老与年轻、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也就模糊了,因而难以确定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除此之外,梦境不仅真实生动,而且也是美丽的。虽然醒来的时候我们知道梦境是假的,但当我们在梦中时却并不知道那是假的,梦为蝴蝶就是蝴蝶,梦为豺狼就是豺狼。梦中的感觉是真实的,甚至当我们觉醒以后还会延续梦中的感觉,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以下的体验:梦中哭泣,醒后依然悲伤;梦中欣喜,醒后仍觉快乐。因此,全身心地做一个美丽的梦,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蝴蝶,忘却自我(“不知周也”),忘却是非,不也是很美妙的事吗?
庄周梦蝶的故事似乎还意味着一种自由的境界。人在现实中是不自由的,当你要行动的时候就会遇到来自他人的限制。人在社会上也难以真实地活着,遇到上司即使心情不好也要强装笑脸,不欣赏那个人也得表面恭维。但在梦中却是自由的,可以梦为蝴蝶,也可以梦为蝼蚁。梁山泊和祝英台死后化蝶的故事似乎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复归自然或在梦中才能够自由自在,才能够如其所愿。
人其实是很矛盾的,他在社会中并不怎么舒服,生而为人总是要受到数不清的束缚,这也不行,那也不可以;另一方面他又离不开社会,若是离开了社会他就好像失去了意义,会感到孤独。对于社会,真是又爱有恨,可又无可奈何。这时,我们就不妨做一个美丽的蝴蝶梦吧。
本人也曾经做过一个蝴蝶梦,醒后写了一首诗记下了这个梦境,就抄录在这里,与读者共勉:
梦
你变成了一只蝴蝶
我在花丛中将你捕捉
当我正要捉到你时
却不慎把这个美丽的梦撕破!
既然万物互化相生,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不能局限于这数尺的大小了。可以这么说,我们的身体是由整个宇宙构成的。在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宇宙的血液;同样地,这个世界也流淌着我们的血液。因此,爱这个世界就意味着爱我们自己。既然这个世界与更广大的世界互化相生,并因此而生息轮回,那么我们的生命不也是因此而生息不止吗?生时爱着这个世界,死后也可以化做蝴蝶,给这个世界增添美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