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1500000013

第13章 名与利(2)

权力把人置于生死之地,处于权力体系中的人时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走错了一步,就会失去生命;有时即使没有走错也难免死亡。权力是一种性命攸关的东西。如果说在其他方面(如经济、名誉等)的争夺不必定危及生命的话,那么权力的争夺则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生,要么死。每每可以看到,权力使人忘却亲情,使人毫不犹豫地向亲人挥出刀剑。权力似乎具有某种终极性,因为它事关生死,有了权就可以决定他人的生死,无权则一切皆无。因此,在政治上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只要朋友的头颅可以赢得天下,掌权者会毫不犹豫地砍掉。

在古代,假如居有一国的相位,如果你做得不好,国王会不满意;不管你做得好还是不好,都会遭到窥视着你的位子的人们的攻击,而且一定是置人于死地的攻击。这样,他就总处于前狼后虎的境地,命悬一线。尤其是在战乱年代,杀个人就如同杀一只鸡一样简单。钟嵘的《诗品》中有多位诗人被杀,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因为他们参与了政治活动,如果他们远离政治,或许不至于有这种下场。

正是由于庄子看到了权力的这种性质,他才宁愿清贫,而不愿意去担任高官,才把别人视为宝贝的相位看做腐烂的老鼠。他当然知道权力可以带来荣耀和财富,但他更知道权力所潜藏着的致命危险。如果没有了生命,荣耀和财富又有什么用呢?就如同那只神龟,虽然被国王爱护有加,但只是一堆死骨头罢了,这种荣耀对它毫无意义。

当一个人被权力置于这种死地的时候,他便处于了想苟活而不得的境地。假如能够活下来,要他们当牛做马恐怕也是愿意的,但为时已晚。假如他们当初没有走上权力的道路,便不可能有这一天,起码可以保全自己的生命,尽管有不能体会权力荣耀的缺憾,但不会有这不能终其天年的更大缺憾。

因此,应当给权、钱、名一个限度,否则,当命运给你一个限度的时候,就已无可挽回。

庄子当然不会主张仅仅停留在一个限度上,而是要从终极的角度考虑问题。他说:“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愿,名誉并焉。”(《天运》)这种最高的境界就是至贵、至富和至愿(至愿,意为“至显”)的境界。但是,庄子所说的贵、富和显耀与人们通常的理解正相反:最为尊贵的人,连国君的位子也不屑一顾;最为富足的人,对一国之财也不动心;最显耀的人,就是不要任何名誉。

这是庄子在谈到仁的时候提出的观点。有人问庄子,什么是仁?庄子回答说,虎狼也有仁。那人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庄子说,在虎狼当中也可以看到父子相亲,怎么能够说不是仁呢!然后那人问什么是至仁?庄子说:“至仁无亲。”仁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远近、高低之分。有仁爱,就必有亲疏贵贱之分,有了这样的分别,人的天然本性就会丧失,人们之间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这种至仁的境界还包括忘我、忘天下,同时还要达到亲人忘你、天下忘你的程度。当达到这种互忘境界时,人的本性才能够得以保持。

为什么要摒弃这些世俗之人所视同生命的东西呢?是因为它们扰乱人性,人一旦去“亲”近这些东西,天然质朴的本性就会丢失。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就是那个揭竿而起的陈胜。想当年,他躬耕于垅亩之间的时候,曾经与那些穷苦的同伴们相约:“苟富贵,无相忘。”但是,当他的起义刚有些成功,当了王的时候,就早已把这句话忘到了脑后。当年的一个穷哥们儿知道他发迹了,就来投奔。这个哥们儿穿着寒酸,土里土气,而且不懂规矩,仍然像当年那样直呼他的名字,还对大王的部下讲他起事之前的旧事。这实在有损大王的形象。陈胜十分恼火,一怒斩之。这就是权位对人性的伤害,当他“高贵”起来的时候,连过去不高贵的出身也不愿意承认了。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发现这种现象,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性质却相同。原来好端端的同学、同事,因为地位高升了,其言谈举止就变得让人不舒服起来,摆起了官架子,打起了官腔,不会说人话了。不知不觉中,那个官位给他罩上了一副假面具,人性被这假面具遮蔽了。

有的人年纪轻轻,自己也是农民出身,但就因为当了几年不大的官,就忘却了农民的痛苦,压榨起农民来,甚至说农民中那些上访者都是无赖,设立上访制度是自毁长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也是自毁长城。这些人还算得上是知识分子,尚且有这样的认识,可见权力改变人性的力量。

那些贪官也并非从小就坏,实际上正相反,他们犯罪之前大多都有良好的表现。但随着地位的升高,却变得日益贪婪。虽然不能说权力一定会腐蚀人的本性,但人的确很容易受到它的腐蚀。设若陈胜没有当大王,仍然当他的老百姓,那么他就决不会变得这样凶残,也没有力量这样凶残。这也就是说,这种凶残来自于权力,在他称王以后,陈胜就已经不是陈胜了,而是大王了。而陈胜的那个“老同事”的悲剧就在这里,他没有意识到他面对的早已不是陈胜,而是“大王”。

财富对人本性的扰乱也是常见的。俗话说,为富不仁。虽然不能说凡是致富的人都如此,但富了便盛气凌人,或是为非作歹的人并不少见;或者越富就越吝啬,成为守财奴。这样的人就成了金钱的奴隶。有些人发财致富以后表现出了慈善之心,热心于公益事业,进行许多捐助活动。但是,多数人不过是装出一副慈善的面孔罢了,如果一开始他们就这么慈善,恐怕就发不了财了。

因出了名而本性大变的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歌星、影星耍大牌脾气,或者驾车横冲直撞,或者有伤风化。说到底,无非是因为名气大了,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把这价值兑换成金钱,而且要尽可能多兑换一些,故而耍脾气,或者献身于权贵富翁;因为自己有了名,就应该成为中心,他就应该有特权;或者太大的名气使他过腻味了,便生出许多荒唐的想法,因而有了荒唐的行为。当他是一个普通人,谁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的时候,他是断然做不出这等事来的。

一个人如果献身于权、钱和名,他就失去了身心的自由,做事做人就不免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如同人的本性中没有仁义一样,也没有权、钱和名,生命并不是为了权力、财富和名声而存在的。

在庄子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高贵、富有和显耀的标准,不是看他外在的东西,如权力、财富、名声,而是看他内在的精神。高贵的不是人的地位,而是人性;富有的,不是财富,而是人的内心;显耀的,不是名声,而是人的品质。有的人虽然权高位重,但其人性早已丧失,怎么算得上高贵?有的人虽然日进斗金,可其内心世界却十分贫乏,如何能说是富有?有的人很出名,其心地却非常污浊,哪里算得上显耀?这些人大多很有钱,似乎都是富人,但在权力、财富和名声面前他们都是乞丐,因为他们是权力、财富和名声的乞讨者!

然而,世俗的判断却完全颠倒了这个顺序,他们惯于以人的身份、财富和名望来作出对人的判断。对那些身在高位的人、富有的人、名望大的人恭而敬之,百般逢迎,如同哈巴狗看见了它的主人;而对那些比他们地位低而穷的、不如他们的人就蔑而视之,百般刁难,如同恶狗遇见了乞丐。

最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保持自己质朴本性的人,是一个洋溢着生命的美丽和生机的人。只有对富有天下的君主位子都不动心的人,才是最高贵的,因为他连全天下的人都羡慕的位子也不动心;只有连一个国家的财富都无动于衷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因为他的心灵是圆满的、自足的,所以他才无所求,天底下难道还有比这更富有的心灵吗?只有对名声不屑一顾的人才是最显耀的人,对于能够使人扬名于天下的名声都不在乎,怎么不是最显耀的人呢?

因此庄子才说:“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在宥》)意思是说,只有那些把自身看得比天下还要贵重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只有爱自身甚于爱天下的人,才能够把天下托付给他。因为,这样的人就是至贵之人,他们并不把据有天下看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不以占有天下而害身,所以他们也就不把天下看做自己的私有物品,不以自己的私心害天下,天下因而可以安宁。

我们也许难以达到这种境界,但给权力、财富和名誉的追求设定一个限度还是有可能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限度,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不以权、钱和名来伤身害性,应该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这也就是说,要以蔑视权、钱和名的态度来追求权、钱和名,才有可能做到养生守性。

庄子辛辣地讽刺了把名利看得比人重要的人:“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舔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列御寇》)

正如鲁迅所说,世界上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有坐稳了奴隶的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因为还没有成为奴隶,所以对于自己的同类还比较谦虚;但是那些坐稳了奴隶位子的人就不同了,他由于得到了主子的奖赏,由于成了标准的奴隶,而感到光荣有加,于是就瞧不起他原来的同类了。《庄子》中的这位曹商虽然并没有成为标准的奴隶,还没有坐稳奴隶的位子,而只是从主人的餐桌下捡到了一些残渣,但已经得意的不行,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以至于有些飘飘然,因而嘲笑起原来与他“同类”的庄子来了:处于穷困之中,靠编草鞋而生活,以至于瘦得皮包骨头,这样的事我曹商没有能力去做;但是,靠几句话来说服君主,使君主改变了注意,得到了君主的赏识,结果获得了一百辆车子,这却是我曹商所擅长做的。你看,这位奴隶是多么得意忘形!

然而,在庄子看来,曹商所得不仅不值一提,反而是对他人格的侮辱。他为了得到车子(财富),是不惜为国王舔痔疮的。当然,对于这种甘愿做奴隶的人来说,他不仅不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相反,是他的荣耀,是他求之不得的。

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君不见,那些曾经受人欺压的人,一旦坐稳了奴隶的位子,就反过来对他原来的同胞趾高气扬起来。有了一官半职的,就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因而必须表现得高于普通人。于是,原来的同事不管曾经多么熟悉,在公开场合中他便装作根本不认识,板着面孔,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他故意地躲避着熟人,生怕人家来求他办什么事情。别人在那个位子上的时候,他曾经愤愤不平;如今他在这个位子上的时候,却比别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部下必须规规矩矩,不能表现出任何非奴隶的性质,否则就会遭遇严厉的“改造”。他要时刻表现出自己作为一个“领导”的尊严。但是,当他的上司到来的时候,他的所谓尊严便荡然无存了。为了讨好上司,他什么事都可以做。他的职责仿佛就是细心揣摩上司的心理,上司还没有说什么,他已经心领神会,已经把事情做完了。

有些人为巨大的利益所诱惑而出卖了自己的肉体。她诚然得到了当时认为重要的东西,可是,她却失去了一生最根本的东西,这就是人格。一个没有人格的人是不会被别人瞧得起的,她自己也难以瞧得起自己,无法再有以往的自信——如果她还有脸面的话。因此让我们记住,人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在富有的时候还是穷困的时候,都不能把财富与权力放在比人重要的位置上,否则我们会后悔的。

有博大的胸怀方有博大的人生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①之大,两涘②渚③崖④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⑤,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⑥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⑦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⑧;曲士⑨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⑩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11}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12};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13},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14}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15}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16},人处一焉。人卒九州{17},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18}。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秋水》)

【注释】

①泾流:即水流。②涘(sì):河岸。③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④崖:较高的河岸。⑤旋其面目:改变了沾沾自喜的表情。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瞧不起孔子的学问,轻视伯夷的气节。⑦虚:即墟,地方,处所,指青蛙所居住的地方。⑧笃于时:受时间限制。⑨曲士:见识短浅的人。⑩束于教:束缚于所受的教育。{11}大理:即大道。{12}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河流都流进大海,不知何时才能停止,但它永远不会被灌满;有许多出口在排泄着海水,不知道何时才会停止,但大海永远不会被排空。{13}方存乎见少:正觉得自己渺小得很呢。{14}礨(lěi)空:石头上的小孔。{15}稊(tí)米:很小的米粒。{16}号物之数谓之万:表示数量很多时称之为“万物”。{17}人卒九州:人众天下。{18}本句的意思是:伯夷辞掉君位以获取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来显示自己的渊博。

【译文】

秋水按时而至,千万条河流的水涌进黄河里。河面宽阔,以至于两岸之间看不清牛马。河神于是沾沾自喜,以为这已经是天下水流的极致了。然后,他顺流东下,到了北海,往东看去,望不到水的边界。河伯这才改变了沾沾自喜的态度,望着无边的海洋向北海之神若慨叹道:“俗语说:‘听了无数的道理,以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瞧不起孔子的学问、轻视伯夷气节的人,开始我不相信。而今我看到你这样无边无际,如果不是来到你面前,我可就陷于偏见而不自知,必将为人所耻笑。”

同类推荐
  •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不是史料片段,而是透射人类思想的智慧之光。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覆盖面大,涉猎面广,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神话、语言、文学、书籍、美术、音乐舞蹈、教育、体育、服饰、风俗礼仪、节日、历史、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地理、影视等诸多方面,既是一部知识大百科,又是一部生活休闲书。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
  •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外地人说四川人“不成器”,因为老子说“君子不器”。这是四川到道家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迥异之处。他们也爱自由,诚如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四川人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试看当今文化界、娱乐界乃至企业界,哪里没有四川人的身影。
热门推荐
  • 谋爱成婚

    谋爱成婚

    她对他情深如海,却等来一纸代孕协议,还用她好友的命逼她签字,唐悠一怒之下,弃他而去。再次出现,她是他对手医学院从国外聘请回来的骨科专家。顾少霆闻讯赶来,她如看陌生人般笑的嫣然:“顾院长是在等我?”男人目光却燃烧着火:“不仅等你,还一直在找你!”她如听到天大笑话:“找我?代孕?”他为一个女人的腿和她纠缠不清。“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出现在这里,那你也该明白自己怎么做!”她一口回绝:“这怕要让顾院长失望了。”话落,她整个人都压在车上,她看他的眼神依旧陌生:“怎么?打算用强的?”
  • 强吻99次:老公轻轻爱

    强吻99次:老公轻轻爱

    第一次正大光明的见面,”小姐,你打算在我怀里呆多久?“叶小姐囧了。他是黑白通吃的南宫当家,她是普普通通的良民!却不想因为自家儿子的一场安排相遇,叶小姐彻底陷入了恶魔之手,”老公,你能轻点嘛?“叶小姐被某人拽到床上调教。”这和叶小姐你的叫声成反比。“叶小姐默了……
  • 从零开始学魔法

    从零开始学魔法

    叶泉被流星碎片砸死了,又在一个奇怪的魔法世界复活了,他没有得到穿越者应有的光环待遇,反而还要学习魔法养家糊口。“什么?魔法师不用法杖?”“啊?魔法难道不是要念咒语来发动的吗?”“我去!没有法杖的魔法师算什么魔法师啊?”颠覆三观的魔法世界在此展开,一切从零开始。
  • 魔鬼复仇

    魔鬼复仇

    父母的死亡,哥哥的背叛,同学的嘲笑声。。。一切不幸都围绕在她身边。她恨透了一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平民王妃:皇叔请留步

    平民王妃:皇叔请留步

    握了一手烂牌的秦萧翻身了,出身不高被夺嫡女之位,挡了财路便杀了她爹娘?什么家族前途与我何干?欠了我的命全族陪葬吧!“萧萧好厉害!”秦萧:“殿下说笑了,你该叫我婶婶才是。”“婶婶,来吃掉我吧……”“唔,思考一下,这么活色生香的太子究竟是蒸了吃,烤了吃,还是直接吃呢?”这是一个女人从贫民窟重回家族夺权,扳倒狠毒伯母,助皇子夺天下,被太子猛追的……故事。可惜啊……虽然你用天下为聘,依旧只能叫我一声婶婶!
  • 凰生灭

    凰生灭

    金木水火土,承载上古灵体,生死别离苦,映射乾坤一角,看一个真江湖,贪嗔痴妄患得患失,听一场独白戏,爱恨情仇似假似真。看懵懵少年,是听天由命,还是迎难而上。看强者之路,到底是难,还是易。在这里,猪脚带你尽情游历,“看万山红遍”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美女老总的私人助理

    美女老总的私人助理

    当私人助理难,给美女老总当私人助理更难,同时给好几个性格各异又都爱上你的美女老总当私人助理更是难上加难!会赚钱、会装逼、更会甜言蜜语;要能打、要能吹、还要体贴万分。如此风流倜傥、全才全能的私人助理,舍我其谁!
  • 使魔者的争端

    使魔者的争端

    长久围绕着我的梦,梦中的她究竟是谁?轮回的开端又以为这什么?一场灾难过后,少年更是何去何从?命运的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少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