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的交融 钢与铁的碰撞
鲜血与战火,焦树与残垣。血腥的战场向世人展示着战争的残酷,城市的废墟向人们倾诉着战争的冷漠;坦克与火炮、弓箭与盾牌,钢铁战车向人们炫耀着武力的霸道,冰冷的箭头闪烁着死亡的寒光。战争,死神的盛宴;战争,人类的灾难。这一切,在世界历史上的攻坚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攻坚战,一种典型的战争类型。在这样的战争中,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这样的战争中,血与火得到了充分的交融,钢与铁得到了最激烈的碰撞。兵临城下,鱼死网破,决战在这里上演,成败在此一战。
攻坚战的交战双方,将战争的胜负会聚在一点之上,所有的力量都在这一点释放,拼尽全力只为这一战,所以这样的战例必然是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
所谓攻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从进攻一方来看,面前的这座堡垒横亘在通往胜利的路上,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从守的一方来看,这座城池已经是本方的最后底线,此地一丢,满盘皆输,特殊的战争局势势必让他们要在此地坚守到底。一方非拿下不可,一方必须坚守底线,针尖对麦芒的作战心态必然会让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异常惨烈,这也是攻坚战最大的魅力所在。战争的威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钢与铁铸就的战争利器必将在这里发出最响亮的碰撞。
这就是攻坚战,战争中最为残酷的战争,历史上这样惨烈的战争上演过很多次:明朝中期的北京保卫战,瓦剌铁骑兵临北京城下,若京师沦陷,朱明江山必然陷入万劫不复;而攻下北京,瓦剌铁骑定将一路南下,重振蒙古帝国的雄风,这样的局势,使攻坚战在战争中的战略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中最艰苦的攻坚战,苏联士兵进入这座城市后的生命长度不会超过24个小时;凡尔登战役,被称为是“凡尔登绞肉机”,数以万计的炮弹不停地落在这一狭小的地域,无数的生命被战争吞噬,这里成为人类的噩梦。
攻坚战在展现它残酷性的同时,也向我们诠释了战争的艺术性,面对攻与守这一矛盾的话题,攻守双方都竭尽战争智慧,运用不同的战略战术,斗勇的同时更要斗智: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面对苻坚的百万大军,东晋的北府精兵没有与其死打硬拼,一个东晋降将朱序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正确的战术胜过了苻坚的百万雄兵。同样的例子还有曹操与孙刘联盟之间的赤壁之战,一把大火,使曹操在余生里再没有动过南下的念头。
攻坚战,以其宏大的战争规模、火爆的战争场面、惨痛的战争损失让世人铭记,直面攻坚战,可以听到钢与铁激烈碰撞产生的回响;回味攻坚战,可以感受到战争中蕴藏着的奇妙的战争艺术;反思攻坚战,可以看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
走进中外历史上的经典攻坚战战例,感受攻坚战中血与火的交融、钢与铁的碰撞——身临其境,感受战争带给我们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