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1100000029

第29章 蓝天碧海间的战略争夺(2)

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它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女王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计划谋刺伊丽莎白女王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女王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腓力二世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而当时的英国,海上力量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于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变换策略,转而依靠海盗头子德雷克、霍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抢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进行海盗活动。而英吉利海峡恰恰是这些海盗们的出没之地。

无敌舰队的葬身地

英国丧失了对加来的控制权后,英吉利海峡成为英国唯一的屏障,英国凭借这道海峡不断发展壮大。1587年,伊丽莎白女王下令德雷克突袭西班牙港口。此后,在补充了必要的补给后,德雷克又向里斯本进发。里斯本是西班牙舰队的指定集中地。5月10日,德雷克在卡斯卡斯湾中投锚,共击沉西班牙各式船只24艘。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闻讯后勃然大怒,他立刻交给从来没有海战经验的贵族梅迪纳公爵一支强大的舰队,命令他击败英国。这支舰队一共有20艘四桅大帆船,44艘武装商船,23艘圆形船,13艘轻快帆船,4艘中型帆船和4艘长船,其中实际可用的战船在六七十艘之间。这些船只的总吨位为57868吨,火炮总计为2431门,海员为8050人,所载陆军为18973人。加上划船的奴隶和其他人员,共计60493人。1588年5月末,西班牙公爵梅迪纳统率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梅迪纳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不幸的是,“无敌舰队”出发不久,就在大西洋上遭遇风暴。狂风恶浪使船只失去控制,水手们被晃得晕头转向,这样,舰队只好返港避风。待到7月,舰队又踏着大西洋的滔滔海浪,一路浩浩荡荡地驶进英吉利海峡。

此时的英国只能孤注一掷,拼死恶战。英国海军原仅有34艘战舰,为这次海战又集中了一批海港城市的武装商船,形成了有197艘船的实力可观的一支舰队。英国舰队由海军大臣霍华德任总司令,德雷克为副司令。但是,英国在一开始就有了优势。英国人拥有的长程火炮要比西班牙人多三倍,反之在重炮弹中程火炮方面,西班牙人也比英国人多三倍。这种在射程和弹重上的差异,也说明了双方在战术思想上的不同。英国人是在长程战斗方面集中全力,而西班牙人则注重中程和短程战斗。西班牙人的战术目标是先使敌船丧失战斗能力,然后再攀登它;英国人的目标却是在远距离击沉敌船,或迫使它易帜投降。虽然英国人的火炮具有较大的射程,但是在长射程中,其威力却并不足以发生决定性作用,原因是这种火力并不准确,在远距离时能击中目标的炮弹并不太多。火力的不准确使海战也和陆战一样,变成了缠斗不休的状态,直到有膛线的枪炮发明之后,这种情形才有所改变。所以在理论上,西班牙人宁愿依赖接近射程的打击力量,这样较易命中。

腓力二世对于英国人将要采用的战术早已有所认识,所以当梅迪纳公爵出航前,他曾经给予公爵下述的警告:“你应特别注意,敌人的目的是想进行远距离的战斗,因为他们的火炮射程较大;反之,我们的目的却是要接近敌船,钩住它们并登船进行肉搏战。”可是很明显,腓力二世并未充分认清英国人的真正优势并不在于他们较长程的火力,而在于他们的海员技术较为优秀,事实上,他们的船只也比西班牙的船只更为轻便,易于操纵。西班牙人是惯于在良好天气中航行的海员,而英国人却惯于与恶劣天气搏斗。西班牙的船只在外形上与其说像一艘船,还不如说像一座堡垒,上面挤满了陆军的士兵,而真正的海员却感觉不够,其地位也只比划桨的奴隶略胜一筹而已。在英国人的战船上,水手不仅驾船而且也打仗,虽然也是强迫服役的,但每天还有四个便士的报酬。最大的区别,也是英国人最大的优势,是西班牙人仍继续使用快船时代的旧战船,船只分成集团,以横队迎敌;而德雷克却推出了一种新战术,大致以纵队的形式迎战,这也是海战革命的先声。西班牙海军在英国人熟悉的英吉利海峡上作战,更处于极端劣势。

7月22日清晨,战争爆发。英军纵队列阵,迎着强劲的西南风,抢到横队列阵的“无敌舰队”上风位置,放过“无敌舰队”的前卫后,充分发挥自己两舷的火力,重炮猛轰其后卫舰船。“无敌舰队”阵脚大乱,节节败退。23日拂晓,海上风向逆转,“无敌舰队”处在东北风上风头,于是他们以多围少,重创英国最大军舰“凯旋”号。这样,在第一回合双方打了个平手。25日,双方再度交手,激战几小时后,双方尽管损失不大,但弹药基本上消耗光了。梅迪纳决定改变计划,向加来前进。霍华德也率领舰队转向多佛尔。此刻,双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弹药补给问题,霍华德还可以从附近的港口获取一些补给;而“无敌舰队”则要困难得多,在未到达加来之前,一点补给都没有。

26日黄昏,“无敌舰队”穿过英吉利海峡,到达加来附近海域。在加来与格里斯尼兹角之间驻锚,英国舰队也随后赶来。鉴于“无敌舰队”弹药空虚,英国舰队放心大胆地在敌人长炮射程之内停泊,甚至一些英国舰只驶到“无敌舰队”轻武器射程的边缘线上,穿来穿去,随心所欲,梅迪纳对此唯有望洋兴叹。28日凌晨,霍华德在旗舰“皇家方舟”号的主舱召开作战会议。因为攻击的时间紧迫,决定在舰队中挑选8艘200吨以下的小船,改装成大船,作为突击队使用。

清晨,“无敌舰队”的哨兵发现几艘轻装船只向他们靠拢,突然,小船上发出熊熊火光,接着,“无敌舰队”的大小船只一片混乱,一些船已经被大火点燃。梅迪纳慌忙命令各舰砍断锚索,想等火船过去后,重新占领这个投锚地。但在混乱中,许多船只只顾夺路逃走,结果互相碰撞,甚至自己打了起来,全舰队已经开始溃散。火船过后,梅迪纳命令所属各分舰队向加来集中,但只有少数船只执行了命令,大多数船只由于刚才砍去两只锚,只靠剩下的一只锚已经固定不住,遂沿岸向东北方向漂流而去。此时发生的情况,霍华德看得清清楚楚,“无敌舰队”正以杂乱无章的队形驶向敦刻尔克方向,这样它就不可能再回到加来了。霍华德立即命令舰队全速追击,在高速航行中,英国舰队与“无敌舰队”的距离逐渐缩短。考虑到自己的弹药也不是十分充足,霍华德命令舰队尽量靠近敌人,在保证弹无虚发、全部命中的短距离才开始实施炮击。此时,“无敌舰队”已没有弹药储备了,英国舰队抓住这个弱点,把握风向,进退灵活,无所顾忌,时而左舷,时而右舷,连续不断地向敌舰发射大小炮弹。“无敌舰队”只有后退之力而无招架之功。上午9时,双方舰队在格南费里尼斯角接火。英国舰队步步紧逼,“无敌舰队”各舰距离越拉越大,秩序更加混乱。英国舰队各舰配合默契,各式火炮此起彼伏,打得有章有法。海战一直持续到下午6时,突然风向转变,霍华德及时命令舰队停止战斗,“无敌舰队”趁此机会,退出英吉利海峡。整整一个星期的交战中,“无敌舰队”耗费了10万多发大型炮弹,而英国舰队无一遭到重创,只是阵亡了1名舰长和20余名水手。与此相比,仅仅格南费里尼斯角一战,“无敌舰队”即死伤1400余人。7月29日黄昏,梅迪纳召开作战会议,权衡利弊后,决定如果风向有利,便再度设法控制英吉利海峡,否则,别无出路,只能绕道北海,返回西班牙。结果,天公不作美,风向始终未变,“无敌舰队”只得采取第二方案,返回西班牙。

1588年7月31日拂晓,英、西两国舰队再次在英吉利海峡展开决战。

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舰队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西班牙舰队全线退却,在退却途中,英国舰队紧追不舍。

8月7日,“无敌舰队”在加来港锚泊。西班牙舰队经过7天的战斗,已经弹尽,而霍华德却仍能不断地从英国得到弹药补充。于是霍华德派出8艘火攻船进入加来港锚地。其中最小的一艘只有90吨,其他都是150吨级较大型的战船。火攻船的指挥官们迅速搜集引火物和可燃物,船员们将船内的贵重物品、水桶、食物转卸到别的船上。为了从上风迅速接近“无敌舰队”,风帆、帆索之类原封不动地被留了下来。大炮中分别装入两发炮弹,被火烤热的大炮将自行发射炮弹。7日夜,刮起了强劲的西风,8艘火攻船突然出动,使停泊于加来锚地的“无敌舰队”猝不及防,慌忙逃窜,西班牙旗舰“圣·马丁”号迅速割断锚索才得以逃脱。

8月8日,英国舰队又紧逼“无敌舰队”的50多艘军舰,以优势兵力发起攻击。这时,“无敌舰队”其余70余艘军舰正在6海里外,未能及时介入战斗。英国军舰轻便灵活,机动性好,其火炮射程也远远大于敌人,因此,英舰始终保持着有利于自己的距离作战。而西班牙舰队火炮射程近,只能力图靠近英国舰队,以便进行接舷战。英舰凭借强大的火力压制对方,不让其靠近一步。战斗持续到下午6时才以西班牙舰队受到重创而结束。这一战,“无敌舰队”被击沉16艘军舰,而英国军舰虽有一些损伤,但无一舰被击沉。

“无敌舰队”集中起残余船只,从北面绕过大不列颠群岛向西班牙驶去。英国舰队虽取得胜利,但一些舰只受创,加之弹药消耗过大,霍华德命令停止追击。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受损的舰队抵达苏格兰西北岸的拉斯角时,遇到猛烈的大西洋风暴掀起的巨浪。战舰漏水、损坏,船员饥饿、生病,他们孤立无援地在海上随风漂泊。许多战舰撞上了岩石;另一些战舰进水下沉,消失在浪涛之中。风暴狂吹了一个月。还有一些战舰在爱尔兰海岸外失踪,数千人淹死。许多好不容易登上爱尔兰海岸的幸存者也被杀死或饿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几乎全军覆灭。

这场争夺海上霸权的大海战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号称“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舰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

“无敌舰队”覆灭以后,西班牙逐渐衰落下去,英国则取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使一个本来仅有数百万人口的孤岛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16世纪末,英国几次派舰队去侵略西印度群岛。接着,英国开始组织向北美的殖民活动。当时英国国势空前强盛,生产力不断增长,经济走向繁荣,伦敦成为国际贸易和信贷中心。1500年,伦敦大约有五万人口,过了一个世纪,它的人口增加到原来的五倍左右。

兵家看点

英吉利海峡东有多佛尔海峡接北海,西连大西洋,是英国的南部屏障,也是国际航运要道,而整个英国的安全也系于海峡一身。掌握英吉利海峡,可以有效遏制欧洲大陆对英国的威胁。而英国要想发挥战略作用,也必须通过英吉利海峡。可以说,一旦控制了英吉利海峡,进可威慑西欧,退可求全自保。英吉利海峡的两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错综复杂的形势与大国交织在一起,使英吉利海峡有了多面性格。

3.南太平洋的中转站——瓜达尔卡纳尔岛

在人类的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二战期间的日美双方那样,进行过如此激烈的岛屿争夺战。在蓝色的天空和蓝色的海洋之间,一座岛屿在枪炮声中激荡、回旋……这座被血雨腥风锤炼过的岛屿,就是澳洲北大门——瓜达尔卡纳尔岛。

瓜达尔卡纳尔岛,通常简称为瓜岛,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南端,是西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最大和最主要的岛屿,是太平洋西部一系列火山岛屿之一。瓜岛在二战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日军和美军的必争之地。

澳洲北大门

瓜达尔卡纳尔岛陆地面积约6500平方千米。中部有许多山脊尖削的山脉,最高峰波波马纳休,海拔2440米。北部沿海有较大平原,南岸悬崖陡壁直逼海边。岛上地势崎岖,森林密布。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为英国属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占领。瓜岛相当于澳大利亚的门户,并且临近日本,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瓜达尔卡纳尔岛是英属所罗门保护国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瓜岛曾被日本军队占领。1942年8月美军进攻该岛,攻占由日军控制的机场,日、美两军曾激战于此,周围的海域也进行过多场海战,瓜岛之战也因此成为继中途岛海战之后,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二个转折点。瓜岛之战以后,日本的海上力量被美国消灭殆尽,太平洋的控制权被美国掌握,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嚣张的日子走到了尽头。

瓜岛争夺战

日军在中途岛惨败后,将进攻目标转向南太平洋,计划夺取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并要把瓜岛建成南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以扩大日本海军在南太平洋的作战区域。同时,美国人也看中了瓜岛,打算派一支部队在岛上登陆,使之成为既是遏制日军南侵的桥头堡,也是美军进行两栖作战,发起最终以日本本土为目标的反攻战的起点。

1942年夏,美日双方在南太平洋的兵力部署情况是:

同类推荐
  • 逆战之正义力量

    逆战之正义力量

    我也信奉宗教,教义第一条也是仅有的一条:为人民服务!我是天龙特警铁战,面对丧心病狂的邪教L博士的浴血军团,虽万人吾往矣!只因为,我相信,正义力量从不惧怕敌众我寡,正义的力量从不畏惧万千数量的恶徒!这个城市有我们天龙特警队,保卫一座城市,守护一方安宁!
  • 武装安保员

    武装安保员

    古语有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真正的佣兵,真实的战斗!刚刚走出校门的陈平,为了给重病的母亲筹钱治病,不得已之下,远赴异国他乡,成为了一名武装安保员。从此以后,陈平踏入硝烟,远离安逸,历经九死一生,演绎了一段属于他自己的佣兵传奇!
  • 抗日之红色警戒3

    抗日之红色警戒3

    玩着游戏的林牧意外的穿越到了抗日年代,除了他穿越了外还带着游戏里的装备等等一起穿越了,这是发生在一个战争纷纷的年代林牧勇猛杀鬼子的故事,且看林牧如何在这乱世中谱写属于自己的英雄战歌,本书跟历史有所不同,看书高兴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 南国木棉红

    南国木棉红

    日月如梭,能积淀留有的,是真实生命在求索途中的不屈镌刻。细细追思往日的足迹,发现曾经的感动仍然激励着前行的斗志,昔日阳光依旧照亮着心中的黑暗。遂将从前所作之文精选成集,以寄托对“那人那事那心灵”的揣摩和对“我的部队我的塔山”的追忆。
  • 我是特种兵之网军黑客

    我是特种兵之网军黑客

    军旅小说《我是特种兵之网军黑客》是一部反映中国第四军——网军生活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李围,18岁,一名在校的中专毕业生,在各种条件均非常优越的背景下,毅然携笔从戎,成为了一名被大家视为骄傲、为之羡慕的网军黑客。由作者李围授权腾讯文学网发表,请大家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热门推荐
  • 东京喰种之永慕

    东京喰种之永慕

    初见,以命为搏,暗夜厮杀,刀剑声喑哑。【呐,你叫什么名字?这么矫健的身手倒是少见。】明亮的月光之下,她美如罂粟,红唇娇艳欲滴,一笑却是倾尽天下。【不说话?那好,今天,就打到让你开口!】二见,她依旧薄裙黑纱,而他依旧一言不发,眸若晚霞。【啧啧,还是不说话嘛?黑猫先生...】她似月华,亦是镜中月水中花,时而笑靥如花,时而泪如雨下。【我只是还未懂她。】当初一句玩笑话,如今又是几个冬夏?【名为“夏”的季节正在临近,请你细细倾听,黑夜的尽头便是黎明。】朝为红颜,暮成枯骨,不求白首,只求永慕。***【五章定去留√本文除楔子均为第三人称,放心入坑√女主女王√】
  • 位面空间:农女王妃

    位面空间:农女王妃

    倒霉的人喝口水都能塞牙缝,林念念觉得自己比那喝水的人还倒霉,这不,刚觉得自己能毕业成为正是特工,就被雷劈穿到了古代。你说穿就穿了吧,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三流小特工,最不济还能打家劫舍的活下去不是?可咋还没作案就直接到牢里了呢?哎~既来之则安之,也许是前世霉运用光,今生老天送了林念念一个大金手指,且看一代三流小特工如何带着空间玩转古代,保护家人,建立势力,摆脱极品,修理官员~最后,咳~顺便再勾搭个“三无”王爷调调情。
  • 沐风尘

    沐风尘

    少年的世界,有蓝天、有风沙、有雷雨。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有哭笑、有苦甜。有危安。他能否摸到世界的边。
  • 多情小娘子之夫君有点多

    多情小娘子之夫君有点多

    穿越第一天发现自己成亲了!听说胥家大少爷持家有道;听说二少爷武功绝世;听说三少爷貌胜谪仙。嫁给其中任何一个都是捡到宝,不过,她嫁的到底是哪位少爷?洞房夜,某女看着同样身穿喜袍的三个绝色男子面露难色,“你们,哪位是我相公?”
  • 兔子潜了窝边草

    兔子潜了窝边草

    我是一根杂乱无章随风而长的杂草,有一天,我这根杂草在沙堆旁玩耍时被一只兔子发现。然后让殷勤的照顾着我,说要等我长肥后,然后吃掉。杂草就是杂草,长的再肥,也未必能够填报兔子的胃。因缘巧合,我被一只黄鼠狼看中,怪哉怪哉,这只黄鼠狼也吃草,不吃鸡。终于有一天,杂草长肥了,可是我迟疑,我应该给谁吃呢?【蓬莱岛作品】
  • 爱情是个孩子

    爱情是个孩子

    入夏以来,我总睡在南书房。自从我家老爹撒手人寰,我便继承了这里。开始写作以来,我使它迅速进入一个惨绝人寰的淘宝时代。
  • 复仇记:抢亲冷王爷

    复仇记:抢亲冷王爷

    她本是一介民女,有着许配的好将军夫君,只能时候到了就成亲。岂料成婚当日,却被他强行抢亲,他是当朝王爷,后面有皇帝罩着,就这样她莫名奇妙成了她的王妃。本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岂料她的苦难生活才刚刚掀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 神的娱乐

    神的娱乐

    追求天道,不过是为了摆脱命运的束缚,可是众生万物,又有谁可曾真正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大道三千,谁掌握着命运的规则,一代主神,也不得不在命运轮回中挣扎。那轮回掌握着万物的命运,你可知道谁在掌握着轮回。平行宇宙,分为二十四个平行界面,平行界面间,由轮回为中心相互连接着,轮回如永动机一般运转着二十四个平行界面,每个界面交替变换,首尾如一,灭亡代表着新生,新生正走向灭亡。此时的十二时界面中,存在着一个叫做地球的地方,那里是这个界面中,唯一一个存在生命的地方。
  • 肆狂天骄

    肆狂天骄

    他,本是了有身手的盗贼,一次异世之旅,竟成了世家子弟。他狂,他傲,肆意狂称傲天骄,一代纨绔子弟竟成就了不朽传奇,成为不灭王者。葬天,覆天,若何。
  • 断剑之穹

    断剑之穹

    世代守护荒伏之地的小山村家族,却在诸侯离世的第二天早晨被人灭族。少年带着家族珍宝,朝着那无人敢进的荒地,由此而展开一段复仇与揭秘的旅程。世间太多娇痴嗔念,是人必有色贪霸恶,转转折折的旅途,跌跌沉沉的将起,本不求繁华虚浮,却道我匡扶穹宇。何人不识断剑琢,一念贪生一念情,逢雨必有凤凰怨,断剑易合情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