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并不强壮,但她从来没想到,一场感冒,竟然可以引发心脏发炎。她恨自己没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对医生所说的“心肌炎”一知半解。但是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不是一般的病——凡是带着“心”字的病症,都不是好事,例如心脏梗塞、心漏病、心脏病发、心脏搭桥。
女儿的面,由白到青,她只能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无能为力。她恨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女儿从小就在病痛中长大,好不容易上了小学,却突然有这样的病。为什么不是她,或者是她的丈夫得这个病?上一年度,她的检查报告显示,她的健康非常良好,只是血压偏低。“让我承受,让我替孩子生病。”她心里流着泪念着。
医生说:“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她睁大眼睛看着医生,心想:“放屁!”
“坏消息,是病人的感冒病毒侵入了心脏,导致突发性心脏发炎。所以病人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一辈子都断不了跟。”医生放下笔继续说,“好消息是,情况还不算最坏,而且现在有进口药,更有效治理心肌炎。”
这位母亲虽然不放心,可也只能将孩子交给医院。一阵无能感让她几乎撑不住。
很快,她就办理好入院手续,从家里收拾了衣服、书本、脸盆等等的生活用品。女儿坐在病床边,小脸还是苍白着,双脚轻轻荡着。
“快躺下休息一下,等会儿还要吊针呢。”母亲说。
“可是我饿。”她看到桌子上有医院配给的瘦肉粥,可是女儿吃了两口就不愿意吃了。
“有股消毒水味道。”女儿说。
她拿起来尝了一口。女儿说得没错,要是长期吃医院的饭菜,肯定会吃得吐。于是她决定,无论有多么劳累,一定要亲手做饭菜给孩子吃。生病的孩子,每天要躺着打几大瓶滴吊、吃着很大副作用的西药,已经够难受的了,她不忍心一日三餐都要孩子受苦。
“你别把自己累坏了。这么宠孩子!医院的饭菜又不是不能吃!”有人这个跟她说。可是她心里想:“要是躺着的是你,你一定不会这么说。”旁观者总是说得轻松,只有她这个做母亲的,感受到孩子每一次扎针的痛。
这天,她带来瘦肉桂花粉,默默地看着女儿一口一口往嘴里塞。女儿最爱吃桂花粉和蝴蝶粉,因为形状可爱,味道清爽,女儿总是吃不厌。她享受每天来陪孩子吃饭,因为其余时间她都要上班。她听着女儿说着医院里的故事,这个小孩得了什么病,那个小孩说了什么话,今天的护士扎针又快又不痛,昨天的护士扎不准,吊针的时候手肿了。
女儿吊针从来不哭,她知道这种勇敢是装出来的,孩子不想让她妈妈难过。“看,我吊针从来不哭,别的小孩子都哭了。护士姐姐说我比大人还要勇敢。”这位母亲不禁想,孩子究竟意不意识到,这不是一场小病?
有时候,孩子吃完饭犯困了,就躺下睡觉。母亲洗好饭碗、筷子,就会跟其他孩子的父母聊天。“你的孩子得了什么病?”他们互相问。有一次,一个同样有心脏问题的孩子的父亲说:“别人都说我们有勇气,能跟病魔搏斗。但这根本不是勇气,说这些话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生存,是唯一的选择,即使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筋疲力尽。”
她不禁想,万一孩子好不起来,那该怎么办?孩子生,她就生,孩子死,她就死。无论孩子走到哪里,她都会不离不弃。“孩子乖,有妈妈在。”有好多次,她对睡梦中的女儿轻声说道。
或者是母亲的话,对女儿产生了潜意识的作用,女儿一天天好了起来。终于有一天,主任医生说,孩子可以出院了。
那是一个大日子。她早早起床梳了头,还对镜子中的自己笑了一下。去到医院,她一声不响地收拾,发现东西如此的多,差不多将医院当成了家。近一年了,足足住了一年的医院,可现在,她们要回家了。
女儿半信半疑地看着母亲收拾,心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好了,她不想让母亲再一次失望和担忧。母亲拿起脸盆,想着该不该带回家,可转而又想,这是晦气的东西,不要带回家。于是她把脸盆重新放到床底。
她们走出病房,头也不回。母亲心想,她和她的孩子再也不要回来,她不要再看到病房里的病人、医生和护士。
十二年后,女儿从国外打电话回来。母亲依旧担心地问:“身体怎样,有没有按时吃饭和锻炼?”“有啊,我强壮如牛,妈你不用担心。”
她长舒一口气,心想,哦,那就好,那就好。
她开始相信算命的话——“命中火星处处作怪,幼年体弱多病;但因紫微星的保护,一切逢凶化吉。”
但愿孩子一辈子逢凶化吉,这是母亲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