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员工人数的迅速增多,刘老板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整个公司的“执行力”在下降。为什么现在的人就是没有以前的人那么努力呢?也没有以前的人那么有责任心呢?
十几个人的时候,大家个个都干劲十足,服务客户的意识也很强。只要客户有事,二话不说就去解决,有时候半夜还在客户那里修改程序。现在招的人工资待遇提高了,却反而没有了以前的那股精神,刘老板想不通。
其实,任何企业的创业阶段,都会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由全情投入的老板点燃身边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使每个人都有一种同老板一样的创业心态。但激情不可能持久,更多后来的员工是本着“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打工心态,谁跟你讲责任讲奉献。
怎样让没有责任心的员工变得有责任心呢?当然不是靠做思想工作。我说,刘老板,你不是经常带女儿吃麦当劳吗?你注意没有,同样是形形色色的人,怎么一成了麦当劳的员工,就个个热情主动,跟变得一个人似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行为规范。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都有规定的。
他们并不是更有“责任心”,他们只是照着做而己。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同事“照着做”呢?看看那些做得好的同事是怎么做的,我们将这些好的可操作的做法制定成行为规范,再要求所有的同事必须做到,不就人人都有责任心了吗?
典型创业期的管理模式——老板一声令下,员工努力去做的模式,现在便成为了我们舍弃的目标,公司已经发展到应该用制度管理的阶段了。
每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遇到所谓的瓶颈,这就预示着,有些东西阻碍了我们的发展,该舍弃了。
阻碍发展的也许是人,也许是管理方式,也许是运作模式,也许是产品本身。企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瓶颈。总之,除了赢利的目标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企业里没有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
对于企业老板来说,也许最高明的舍弃是舍弃自己。为什么总有老板累得吐血甚至英年早逝,为什么王石们就可以一年到头在外面爬山?如果有更高明的人可以把我们的企业经营得更好,为什么不请他来做?如果有合格的人来帮你管理你的企业,为什么不去当个舒舒服服的“太上皇”?当然,除非你将工作本身当成一生的爱好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