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钧窑天蓝釉鼓钉洗
口径20cm成交价112万元当你来到古物市场打算购买古瓷时,在你的心中一定要树立起一个“假冒”的概念,即市场上真正的古瓷早已是“凤毛鳞角”,而绝大多数“古瓷”则是假冒之品,否则你非上当不可。
古瓷假冒,由来已久。《清稗类钞》里说:“乾隆时,直隶之磁州有人造瓷。其釉之晶莹腴润,极似宋物。收藏家得之,不能辨也。”又说:“京师有伪元瓷,其釉及棕眼、砂底、铁足,一一逼真,虽有识者,亦莫辨其为赝鼎也。盖九江关某监督之仆习其技,既归,以北方土烧之,不能工,而殊类元瓷。乃仿造之,遂大获利。收藏家所得,半是物也。”
古瓷的假冒以晚清及民国时最为甚,而且作伪手法诡诈多端,登峰造极,致使无以数计的仿制品流传于世。其中既有窳劣者,也有酷似者。收藏者若不能鉴别真伪,没有不上当的。
清光绪五年(1879年),河南省禹县西南的神垕镇有芦天恩、芦天福、芦天增三兄弟,因受古董商高价收买宋代钧瓷的利诱,从小型发掘中得到启发,经过日以继夜的反复试验,终于烧出了仿钧窑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雨过天晴器”。芦氏兄弟对自己艰苦实践得来的经验秘不外传,配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大口尊高10cm成交价4万元釉、烧窑从不让外人观看。烧坏的产品统统打碎,偶尔烧好一件,就用红绸子包好,送到北京、上海或郑州、开封,或以此招徕古董商上门求货。芦氏曾烧了两个桃子,青绿挂红,形象逼真,便拿一个到开封群古斋古玩铺去卖,古玩商误认为宋钧真品,以400银元的重价买去。之后,他们又将第二个送去,古玩商方知买了假货,不过还是以400银元买下。从此,铺门前大都挂着“谨防芦瓷”的牌子。尽管如此,还是不断有人上当。可见芦氏仿制的宋钧确实达到了真假难分的程度。
据笔者观察,今人制假售假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古物市场公开销售带有官窑款识的新仿瓷器。这种假冒古瓷虽质量低劣,火气十足,但售价并不很高,极易欺骗那些初入此道的收藏者。
二是用小窑进行古瓷高仿。这种高仿在技术的每个环节上都尽可能做到分毫不差,故特别能迷惑人。笔者有位朋友以数十万元的代价买到一件高仿的元代青花缸,被行家断为假冒后,后悔不已。这种高仿古瓷,有不少是不法古董商在景德镇订做监制的。
三是两三个人躲在古物市场附近,待机而动。见有古瓷求购者,便说自己手里有古瓷珍品,说服对方随他去看。如对方有意,便带领其到一僻静处或旅店内,硬是以高价将假冒古瓷强迫卖给对方。笔者为摸清实情,曾壮着胆跟随两个南方人来到琉璃厂附近的一家小旅店,亲历了这样的事。所幸没买赝品而未遭暗算。
四是在旧瓷上挂新彩或是将破损的旧瓷器粘合加工,以新做旧,以次顶好。实际上,古瓷经多年炒作,真精之品已极难得见,即使有旧货也是属残次品或民国时的粗劣之物。在此,特别提醒那些古瓷爱好者,在你购买古瓷时千万不要存在太多的幻想,把事情想得太乐观了。真品精品不是一件没有,但一定要审慎购求。
推销假古瓷的伎俩
民国以来,不仅假冒古瓷充斥于市,而且一些不法古玩商还为兜售假冒古瓷设置种种圈套,令不明真相、涉世不深的收藏者屡屡上当。
济南有一位极喜鉴别瓷器的李某人。一日,李某在街上遇见一个人,此人乡间打扮,看起来很质朴。他向李某打听哪里收购古物。李某便问何事,乡人说有古瓷一件,欲清乾隆仿官窑贯耳穿带瓶价值6万元与商洽。李某对那乡下人说:“如果东西好,我也能收,不用找古玩铺了。”乡人说:“您能出高价吗?那东西可贵重啊!”李说:“可以。”经过再三询问,乡人才说出事情原委:“有座古寺贮有乾隆官窑五彩巨鼎,用以焚香,只要以重金给寺内僧人即可得到,但要秘密进行,如果事情泄漏,必遭地方反对。我是听说近年来瓷器价高,才来兜捝,也图得点钱花。”李某听得此言,心中暗喜,当天便带着钱随乡人直奔寺院。来到寺院,天已傍晚,又遇风雪,便以此为由在寺院借宿。李某悄悄观察,只见确有一鼎陈列于佛案之前,残一耳,香薰尘封,灯下微窥,不敢移弄,恐怕僧人犯疑,灯下暗淡,亦莫能详审。惟此寺为敕建,其有官窑瓷鼎,在事理之中,色彩形制也一一符合;又清乾隆青花攀枝莲罐验合以残污之情形,寺中陈列之状况,更没有什么疑问。
晚饭后,李某故意与僧人聊起寺院的事,僧人力诉寒苦。那乡人即从中指鼎言曰:“近来瓷器昂贵,何不以此出售?”僧人说:“这是乾隆皇帝御赐之物,我怎敢卖掉?”李某说:“没关系,可以用新鼎替换,我很喜欢这鼎,想买回去供在家里,我再将一件样式相同的鼎摆在这儿,同时还想接济寺里一些钱。”僧人有些动心,想了一会儿说:“这鼎很有名,远近都知道,新旧易辨,若被查出,必遭驱逐,如您能出重资,藉口为修理庙宇之用,或可通融,否则我是不敢的。”李某知僧意已动,进而论价。僧人提出要3000元,乡人从中说和,最后以800元成交,只是要求他当夜即交款取鼎,带之远离,不然早晨村里人知道了,消息一露,必生阻挠。李某觉得也是,当即如数交款,又谢乡人百元。而后以破衣裹鼎,外包麻袋,捆置肩上,冒雪秘行。途中也未解开看看,心中暗自庆幸,自认为准可以高出3倍的价钱出手。李某连夜赶到济南,打开破衣详细察看,方知此鼎乃新近的仿制。于是,剧怒掷地,竟一病不起。
以上是旧时奸人兜售假冒古瓷的卑劣伎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古瓷的青睐,一些不法之徒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推销假古瓷更是新旧方法并用,买家购藏瓷器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圈套。
“老窑瓷器”精为贵南宋修内司官窑葵口洗价值80万元-120万元釉色纯正肥润,金丝铁线开片十分典型,制胎规整,足内六个支钉痕,胎为香灰色。此件已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审慎鉴定,确定为南宋修内司之器,为海内外珍品。据说明代有位陶秀才,好读书,性喜藏。他有一只宋代的古瓷瓶,造型极美,古朴、隽雅,是他藏品中的佼佼者。有人曾出重金购买,他坚决不让。又有人愿用田庄相易,他仍然不同意。突然有一个夜晚,一个蒙面大汉闯进他的房内,胁迫他交出古瓶。这位陶秀才竟用双手抱住古瓶,立在墙根,厉声说道:“你若再逼进一步,我先把古瓶砸碎,再撞墙而死。古瓶就是我的性命,瓶在人在,瓶不在人亦不在!”那个强人被他震慑住了,虽然利刃在手,却不敢硬夺。两人相持良久,那个蒙面大汉只得悻悻而去。
陶秀才的这只宋代古瓶就是行里人所称的“老窑瓷器”。现今,“老窑瓷器”中的粗劣之品,比如宋代定窑的粗瓷碗、龙泉窑的粗瓷碟等,在行里确实卖不上价。但大凡路份高的唐、宋、元古瓷,特别是那些观赏瓷之精品,其价却往往高得出奇,甚至价值连城。
唐、宋、元瓷器精品并不是现在价钱才高起来的。如前所述,早在明代,这类器物已被藏家视为稀世珍品。清代民宋定窑官字款盘“官”字刻款价值8万元-10万元国以来,宋、元古瓷精品,特别是宋代五大名窑的代表作,其价亦是高得出奇。比如钧窑瓷器,《清稗类钞》中说:“钧窑金磁州窑虎枕价值4万元-6万元小爆釉,虎形造型生动、画工豪放,为典型北方磁州窑风格。以虎形为枕,则不多见。价甚昂,即一洗一钵,价必巨万。”黄溶《花随人圣庵摭忆》里称:“近日欧人最尚之(指宋钧瓷),前两年见欧人精印《中国瓷器》一书,五彩灿烂,注释繁冗,知外人致力于华瓷至深。”此时,国外有人大量搜取,古玩商高价收购,宋代钧瓷精品之价更是一路飙升。
近年来,唐、宋、元古瓷精品的价钱也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明、清瓷器。1999年11月,天津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拍卖一件南宋修内司官窑葵口洗,标价12万元-120万元人民币。此洗釉色纯正肥润,金絲铁线开片十分典型,制胎规整,足内六个支钉痕,胎为香灰色,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审慎鉴定,确定为南宋修内司之器。在这次拍卖会上,宋定窑白釉盘口瓶标价6万元-8万元,宋定窑官字款盘标价8万元-10万元,元钧窑天蓝釉碗标价1万元-1.8万元。除五大名窑外,唐、宋瓷器中邢窑、越窑、龙泉窑、磁州窑、耀州窑、建窑瓷器也颇具增值潜力。一件邢窑白釉执壶,前两年的价格在几千元左右,1998年太平洋秋季拍卖中拍出了2.6万元的价格。建窑的油滴盏、兔毫盏,吉州窑的木叶纹釉碗等价格在前两年卖几千元,如今能卖到1万元以上。宋代龙泉窑中造型别致的荷叶罐、琮式瓶、棱口盘在国外市场的价格也在逐年上升。可见“老窑瓷器”只要是“有一眼的”均价值不菲,并且具有很大的投资升值潜力。
眼下,有些“老窑瓷器”尚不被人注意,你尽可从中寻找一两件路份高一些的,说不定这正是件了不起的东西,其中所蕴藏的升值潜力亦是难以估算。有眼光的收藏者和投资者大可在“老窑瓷器”上做些文章。
名瓷多仿制
明朝曾发生一件真假定窑鼎的事,其情节颇为曲折。成化、弘治年间,今河北省曲阳县河庄一富家孙某收藏了一只定窑鼎。嘉靖年间,孙某家道中落,此鼎转落于江苏京口。毗陵人唐凝庵久慕此鼎,便用重金买得。唐家藏有不少古瓷器,但比起定窑鼎未免逊色。从此,就鉴赏瓷器的,都首推定窑鼎,唐凝庵心里十分高兴。当时,苏州有位叫周丹泉的人,极擅仿制古瓷器。他特意来到唐家,金钧窑月白釉紫斑盘(口崩)2cm×15cm价值10万元-15万元希望能叫他看一看这鼎。唐凝庵便将鼎拿给他看,他用手量量鼎的尺寸,摹画了鼎纹,便告辞了。可是,过了半年,周丹泉再次来访,竟拿出一只与定窑鼎一模一样的瓷鼎。原来是他那次鉴赏真鼎后,根据原物仿制的。唐凝庵对周的制瓷工艺非常佩服,当下便拿出40两银子将它买下,作为副品收藏起来。
到了万历末年,唐凝庵已去世,由其孙唐君俞当家。准安有个富商杜九如,久闻唐府定窑鼎之名,梦中也想得到此物,便带上千两银子,前来唐府,恳求一见定窑鼎。唐君俞也不好回绝,就拿出那只仿制品来搪塞。杜以为真品,不待唐同意,硬以千金买下。杜走后,唐托人告诉杜九如:“您拿的是仿制品,您花千两银,我于心有愧。”杜九如不信,唐又将杜请来,将真鼎拿出,比较一番,杜才信以为真,不过杜还是把那赝品收藏起来。
杜九如死后,杜的儿子挥霍成性,家产已空。徽州有个叫王廷珺的人,借800两银给他,在他无力还钱时将其家中所藏定窑鼎抵了债。王得到此鼎,声言价值万金,以求出手,但10余年没有卖出。王又找了几件仿定窑的方鼎和圆鼎,进行诈骗。泰兴有个致仕官员季某,久闻唐府定窑鼎,十分羡慕,王便乘此以一只方鼎诡称唐府定窑鼎,以500两银子卖给季某。一日,季某的朋友毗陵人赵某路过泰兴,前来拜访。季某提出新近买到了唐府的定窑鼎,并问赵某是否见过唐府的定窑方鼎。谁知赵某哈哈大笑,他与唐同乡,熟知唐家定窑鼎的模样,揭穿了这一骗局。季某知上当,欲将王廷珺送交官府。王急忙托人和解,又送上其赝品,才算了事。
王廷珺有个同乡黄正宾,也爱好收藏,常与王交往。黄有一幅倪云林的山水画,托王代卖。事先黄怕王作手脚,便在画上作了暗记。王果然请人临摹一幅,将真品藏起,又告诉黄说画没卖成,请取回。黄派家人取画,并将暗记金钧窑大碗18.5cm×8cm价值1万元-2万元告知。家人见画上没了暗记,提出主人还命他看一看定窑鼎,议议价。王便取出一只赝鼎,递给黄的家人,此时黄正宾也赶到了。黄表示画不归还,鼎也不还。王急得转身去抢,只听砰的一声,鼎落在地上摔碎。王气极了,一头撞到黄的身上,把黄撞伤。黄一气之下,第二天就死了。
王廷珺得知黄正宾身死,便逃往杭州。此时潞王正在那里,他也久闻定窑鼎是珍贵之物,便派人寻访王廷珺。王故伎重演,拿出假鼎,炫耀一番,潞王便以2000两银子买下这只假鼎,交厨司收藏。厨司取鼎时,不小心,将鼎折了一足,只怕潞王处以重罪,跳水而死。后来,清兵进入杭州,潞王北去,他的侍从便将这只鼎沉入钱塘江中。
定窑鼎的故事除了告诉我们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精品的珍贵价值,还让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即越是珍品、精品、名品越是为富豪和藏家所觊觎,而越是为世人所看重的东西越是被人所仿制。所以,当碰到一件名瓷精品时,更要审慎地辨别真伪,既不要让精品从眼皮底下溜掉,又不要让仿品蒙住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