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清晨,慵懒的太阳刚刚从东山探出头,我已经随着晨练的人们来到新建的隆湖公园。
出了县城沿着宽阔的柏油马路西行约1公里,眼前会出现宏伟的博物馆,它好像是隆湖的招牌和客栈,笑纳千千万万的游客,向人们讲述隆湖的历史沧桑和变迁。经过博物馆,便进入了隆湖公园。这里原本是一座大型的水库,作为主要的防洪抗旱灌溉的水利工程,昔日孤零零地横卧在南凤山脚下,年复一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没有山泉的眷顾,也没有鸟语的问候,是一个无人去的荒凉之地。如今经过政府挖掘疏通、改造建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枯水参半的水库,而是仿古建筑矗立、湖水碧波荡漾、青山倒影、百花齐放、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的亮丽风景线,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隆湖上游有两条支流,兴建了两座防洪淤地坝,仿佛是隆湖的一双眼睛,目明多情,时刻关注着隆湖的发展。原来层层如叠的梯田还湖,返璞归真、回复自然,一座座大型的亭台、水上闽宁会馆、博物馆、广场等造型别致、各据一方的建筑,给平寂的隆湖增添活力,弯弯曲曲的环湖路是隆湖的飘逸裙带,休闲娱乐的植物园是隆湖的后花园。山因为有水而神秀,水因为有了人而显灵气。每天在这儿休闲、娱乐、锻炼的人成群结队,参观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隆湖的春季总是清波荡漾,水上公园的周围有各种各样叫不全名字的花草、树木,高高低低、严严实实地铺满大地,第一感觉是“绿”,深绿、浅绿、墨绿、翠绿——凝聚一园浓艳的绿色,仿佛一伸手就可触得。深入园中,各种鲜花争奇斗艳,红的、黄的、紫的、白的、蓝的,一簇簇、一片片、一行行,简直就是一幅五颜六色的大地毯。湖坡上丛生着一团团、一簇簇绿色灌木和芦荻。沿湖岸上栽种着各种树木,竞相生长,默默地守望着隆湖。东岸和北岸是亭亭玉立的油松、柳树和云杉等树木,南岸是婀娜多姿的杨柳梨杏,还有浓郁葱茏的松柏。它们生生不息,坚持履行着绿色的使命。整个隆湖都被绿色覆盖着、包裹着,从山上到湖里到岸上,一直绿到人的眸子里,绿到人的肺腑里。
一群群的野鸭子嘎嘎鸣叫,嬉戏在晨曦微露、波光盈盈的湖面,晨风穿过重叠的山峦向这边吹来,轻轻摇曳着岸上的树木,摇曳着公园嫩绿的芳草,摇曳着清新的晨光……5月的风,把整个隆湖摇曳成一湖泛着金光的碧波,摇曳成一湖碧水荡漾的晨曲,摇曳出一湖童心、一湖诗意。
顺着沿湖路,呼吸着清新的带点腥味的空气。来到隆湖南岸的松柏林里,这是一片片人工造的绿化林子,各种树木已经长大,漫步在一条宽阔的石径上,抚摸树舒展开的嫩叶,轻柔的、粘粘的,顿感爽快极了。每年夏季当我疲惫不堪时,我总要逃到隆湖来,坐在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湖边石板上,把脚伸进干净的湖水里,尽情享受着隆湖赐予的清凉、静谧和纯洁,与隆湖边的芳草做一次会心的交谈,这些芳草默默地听从大自然的安排,毫不挑剔生存环境的优劣,自由而执著,在隆湖宽厚的胸怀里呈现出群芳竞秀的壮观场景。它们克服种种恶劣条件,适应环境,顽强拼搏,不断向上伸展、生长,有的抢先越过同类,毫无顾忌地向外展开自己的枝叶,显出优胜者的狂喜与自豪;有的生长在夹缝里,但毫不示弱,舞动着娇小纤弱的身躯,以坚强不屈的信念守望着自己的使命与尊严,奋力地尽展本色,用妙曼的身姿装点着隆湖……
融入其中,各种私心杂念、忧愁烦恼都会烟消云散,进而是宁静、淡泊,自己仿佛就是一株芳草,守望在这个大千世界,一路拼命地挣扎,一路坚强舒心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