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们家乡的乡村小路也便是这样,大大小小,崎崎岖岖,通向四方,多得无名可叫。故乡的小路多半是山路,是清一色的黄土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真实,享受着乡间无尽的乐趣和轻松。
春天刚刚到来,大地复苏,山坡上泛绿的小草,沐浴着阳光雨露疯长劲长,踩上松软的黄土,遥看山坡上的草色,生机盎然。在蒙蒙细雨的山野,你时不时地会遇到三三两两、或许更多的人,他们有的前来踏春,有的提着篮子拾地软、掐苜蓿、挖野菜,更有那些垂钓爱好者,他们迫不及待地背上渔具,急匆匆地走在通向山沟的塘坝、水库,有诗为证:“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是啊,这种享受他们当然不会回去的,牛毛细雨滋润着大地,他们吮吸着新鲜的空气,尽情享受着春雨带来的无穷乐趣。
站在山路上守望,山地里是播撒希望的世界,我往往被农民的辛勤劳作所吸引。山坡上层层梯田在春风中苏醒了,露出均匀的黄色。不久,勤劳朴实的山里人就扛着犁头,赶着牛儿,沿着这小路走来,吆喝声、牲畜的叫声混杂在一起,奏出和谐的乐章。那些层层叠叠大大小小的土地,就被他们粗糙的双手梳理得平平整整。无论种植什么,春天的土地总给他们带来许许多多热切的期望,而在另一块土地上耕耘着的我也被这种期望溢满心头。
夏天的山路是花的海洋。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朵朵、一片片,香气扑鼻,山路两旁的原野显得婆娑多姿。夏天到了,不妨顺着羊肠小道的山路走下去,你不会感到寂寞,绿水无弦,却会一路唱着歌伴你同行。时不时在山坡或山谷或河畔有一片片的树林,碧绿的草儿在树下给你铺上了厚厚的绿毯,鲜艳的花儿给绿地毯镶嵌上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宝石。你不妨躺下,不要理睬从晃动的树叶缝隙中透过的阳光在脸上和你捉迷藏,你只管闭着眼睛倾听,你会听到树根的吮吸,花与草的交谈,以及山野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那叫声一张一弛荡漾在静谧的树林。
山上树林中的树木大多长得笔直,望着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我常常在想:也许我不能成为一座高山,但我绝不当一堆粪土,也许我永远都不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也要如同这棵棵白杨般饱受风雪、始终耸立,那么,就让我的生命如这碧绿的草地一样坦荡地铺展开来,铺成一片温馨,铺成一片真诚,铺成山里孩子一片片美好的憧憬。
秋天的山路是一个多情的地方,山坡上的草儿渐渐变枯黄,各种颜色的树叶纷纷飘落,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多情善感的文人骚客踏着落叶,捕捉秋天的情怀,书写乡路的柔情,还有些摄影爱好者带着闪光灯赶来拍摄。秋天的原野是丰收的,沿着崎岖的山路你会见到,树上的果实成熟了,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还有那一片片举起火把的高粱,秸秆猩红猩红的荞麦,乡亲们正忙碌着收割荞麦,采摘累累硕果,形成一幅幅丰收的图画。
比起秋天,我更喜欢冬天的山路。尤其是下雪的日子。
随着北风呼啸,深夜悄悄地落下一场雪,地面白了、房子白了,雪把世界全部染成白色。从小生活在山里的我,儿时经常感受到这种意境,知道这里的冬季是那样的美,美得纯洁而单调,整个世界一片洁白,小路也似乎永无尽头,而这时我的思绪也是一尘不染、晶莹剔透。有位朋友告诉我,她特别喜欢冬天,可以在寒冷的冬夜陶醉在书中,她的许多佳作是在冬夜完成的。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冬天,养成了在冬天的夜晚,乘着静谧读书写作,尽管寒冷,学习的心情特别好。
岁月荏苒,一晃就是三十多年。我热爱乡间小路,每次踏上它,我总会毫不保留地全身心投入,而山路也无不向我展示它的美丽。因为它,我觉得生活是那样的美丽。
哦,山路悠悠,而我的心依然如同厚重的山路一样朴实自然,多少年过去了,如今走在城市宽敞明亮的马路上,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我却无时不在思念着那条条山路,时刻警醒自己:在漫漫人生旅途上,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