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六盘山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片广袤厚重的黄土地上,养育着一个痴情写作的群体。他们面对相对封闭而艰苦的自然环境,以一种充满自信和进取的精神状态,用自己智慧的心灵、勤耕不辍的笔,书写着美好的人生。从散文、诗歌、小说到报告文学、评论等,笔锋所至,壮阔博大,在时代变迁中寻找爱与记忆,在平凡普通中抒发诗情文意。
崔继鹏,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他深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以细密质朴的文字,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浓浓乡情的倾诉。
我知道崔继鹏这个名字,是在报刊上常见到他写的散文和新闻稿件。2011年,在悦海宾馆召开的全区宣传工作会议上,他代表隆德县委宣传部上台领奖,这是我与小崔见的第一面,对这个身体较瘦、戴副眼镜的年轻人有了初步的认识。暇余翻看了他厚厚的书稿后,发现这个貌似平平的青年人,内心有一种健康向上、坚韧顽强的意志。小崔大学政法专业毕业后,在大山深处,他曾组织山村群众修过路、整过梯田、安过自来水,还带队远赴新疆摘过棉花。爱好文学,加上他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催生了其内心深处的创作冲动。十年一剑,坚持写作,乐此不疲。天空繁星闪烁,山乡夜深人静。每晚,小崔带着一天的疲劳,安身小屋,挑灯伏案,寂寞创作。他在创作中,找到了无限的乐趣。现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副主任。基层经历和广博的知识,给了他一种如泉涌动的思绪,以勤奋为笔墨,蘸满青春的热血,书写着西部激情燃烧的岁月,耕耘着乡村文学的绿色田园。
生活总是垂青于文学青年。
长期的学习和写作,让他的双眼更近视了,镜片加厚,背显微驼,但也让他收获了耕耘的喜悦。几年来,小崔在区市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400余篇,他创作的40余篇散文、小小说等,也陆续刊登在文学期刊上,成为隆德远近闻名的一名文学青年。
生活是创作的本源。
一片大海,需有数条汇集的源泉;一只小鸟,需有一片展翅翱翔的蓝天;一匹奔腾的战马,需有一方驰骋的草原。毫无疑问,置身千年隆德这片热土,又得益于从事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就是崔继鹏文学创作的源泉、蓝天、草原。
崔继鹏从他故乡的一眼井泉、一个水磨、一株古柳、一条小河、一层梯田写起,平凡质朴中不乏情感的挥洒,追忆往事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如《远去的麦垛》《鹊儿泉》《走进六盘人家》等,就是最好的佐证,当代山村的变化和村民的新生活,跃然纸上。
纵然,小崔的散文题材还略显得单一,文学创作的功底还不甚深厚。恰恰如此,压力催发动力,在他的面前,展现着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崔继鹏的文学之路刚刚起步。期望他在宣传思想战线这方沃土上,汲取丰富的养分,百尺竿头,喷薄而发,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也希望宁夏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涌现出更多的像崔继鹏这样的文学才俊,创造出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是为序。
2011年2月于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