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
横跨欧亚的土耳其帝国在19世纪中叶逐渐走向崩溃,它所统治的臣民也开始纷纷造反,争取独立。而英国担心在土耳其帝国的分崩瓦解中,俄国会趁机将其势力伸入近东,并操纵或吞并那些从土耳其帝国独立出来的小国。在英、俄两国相互猜疑中,英国便支持土耳其继续维持昔日的统一,借以遏制俄国的野心。
俄国人信仰东正教,法国则以天主教为国教。而在1774年的库恰克卡纳迪条约中,俄国有保护所有土耳其境内的基督教徒的权利。因此土耳其一垮台,俄国便有了控制黑海地区的机会。1853年7月2日,沙皇下令进军摩达维亚和瓦拉契亚,要求土耳其允诺俄国提出的条件。
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史特拉福也来到君士坦丁堡,他极力劝说土耳其政府,绝对不要接受俄国成为巴尔干半岛东正教臣民保护者的地位,英国会在各方面给土耳其大力支持。
于是,英、法、土耳其与沙俄之间,为了争夺巴尔干和近东的势力范围,终于引发了一场大战。1853年10月23日,土耳其在史特拉福的鼓动下向俄国宣战,由此拉开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序幕。
在1853年11月30日的西诺普海战中,以3艘战列舰为核心的8艘俄国军舰挂着英国旗,偷袭了停泊在西诺普湾的土耳其军舰,将土军16艘木质轻军舰全部击毁。这当然使英国十分恼火,克里米亚激战英国政府中的主战分子便极力催促英法直接参战。1854年1月4日,英法舰队驶入黑海,随后正式向俄国宣战,惨烈的克里米亚战争开始了。
1854年9月14日,英法联军共5万人在克里米亚岛登陆,突破俄军防线后直驱塞巴斯图堡。这里是克里米亚半岛上最重要的港,西北两边是宽广的港湾,插入悬崖峭壁的海岸之间,山峡间隔,又形成好几个内海湾。9月20日,俄军在孟什可夫亲王的率领下试图反攻,但在阿尔马一战中被击败。10月15日联军开始攻击,因港湾入口处的水深不够,军舰不能靠岸,只好用炮兵进行炮击。俄军以工事作依托,奋力还击。中午时分,联军舰队驶向内港,猛烈轰击沿岸俄军的堡垒,俄军的炮台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伤亡惨重,防线总指挥科尔尼洛夫中将也中弹身亡,后由纳希莫夫接任。
纳希莫夫率领俄军拼命抵抗,终于使联军企图“海陆两路合击,当天攻陷塞巴斯图堡”的计划化为泡影。联军不得不被迫改为长期围攻,由此,速战速决的争夺战变成了持久的消耗战。
11月初,克里米亚冬季来临了。狂风夹裹着大雪呼啸而至,气温迅速降到零度以下。而联军还身着夏装,露宿在旷野中。军中又有人染上了瘟疫,并很快开始流行,医院里病死的人越来越多。更糟糕的是,满载粮食、弹药和冬装的20多艘联军运输船,途中遭到风暴的袭击,大半沉没。联军的处境变得度日如年。
假如俄军趁机出击,联军也许就会崩溃。但遗憾的是,他们对联军的处境一无所知,只是死守阵地。而且俄军的情况也同样糟糕,窑洞里没有火炉,没有足够的冬装、药品和粮食,伤病员三三两两地躺在运货的马车上,在雨水的浇淋下呻吟,行人和牲口在没膝的泥淖中挣扎。
直到第二年6月5日夜间,联军又开始了炮击。猛烈的炮火轰击了整整一夜,全城飞腾着火焰,大部分窗子玻璃都被打碎。俄军伤亡越来越大,第二任指挥官纳希莫夫也中弹身亡。8月5日俄军司令部和各指挥机关向城北撤退。随后,几万守军也通过浮桥渡海撤走。历时349天的塞巴斯图堡攻城战,以俄军的失败告终。
1855年3月,沙皇尼古拉一世去世,其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于1856年3月签订了巴黎和约,克里米亚战争终于宣告结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双方死亡人数共达25万人。俄国退出了巴尔干半岛,土耳其仍然走向崩溃,英法联军也无法把攻下的塞巴斯图堡同本土连接起来或占有它。交战的各方谁也没有收获。
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丧失了保持了数十年之久的欧洲霸权,俄国南侵的势头被迫停止。奥斯曼帝国得以延续数十年。克里米亚战争还打破了欧洲国际力量的旧平衡,建立起了法国拥有欧洲大陆优势的新格局。
东正教在仪式上要求教徒做到“七件圣事”。包括洗礼(教徒的入教仪式)、坚振礼(接受主教所行按手礼,以坚定信仰,振奋心灵)、告解(第二次洗礼)、圣餐(教徒经过一定仪式领食,表示纪念耶稣为众人牺牲之意)、神品(授于神职人员神职并使之神圣化的一种“按主”仪式)、婚配(教徒在教堂内,由神父主礼,按照教会仪式结为夫妻)和终缚(为教徒临终时敷擦“圣油”)。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祝福形式,如对圣水、面饼、教堂建筑、基地、偶像和十字架进行祝祷,大致和这“七件圣事”相仿。
“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预言迟早会变成事实。
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之战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年5月,在印度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由下层人民和部分爱国封建主进行的抗英独立战争。起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席卷了整个印度的1/6领土,有1/10的人口参加了起义。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为加快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印度进行更加疯狂的殖民掠夺和奴役,给印度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等社会下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损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使印度各阶层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锐,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在全国酝酿起来。英印军队中的印度土著雇佣兵是当时印度惟一有组织的力量。这些给英国殖民者当兵的印度士兵,在大起义前已达25万人,他们大部分来自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英殖民者为加强对士兵的控制,干涉他们的信仰,触犯他们的种姓,削减他们的薪饷,这就激起了广大士兵的强烈不满,他们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成为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核心力量。
爆发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涂油子弹问题。1857年初,殖民当局用牛油和猪油做润滑油涂在子弹上,这带有明显的种族、宗教歧视,严重伤害了广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士兵的感情。3月29日,第三十四团一名士兵怀着对殖民者的满腔怒火,开枪打死了3名英国军官,结果被处绞刑。这一事件加速了民族起义的爆发。
5月10日,驻德里附近米鲁特的印度士兵首先起事,点燃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烈火。他们放弃宗教偏见,用曾经拒绝使用的涂油子弹打击英殖民者。起义士兵焚烧军营,袭击教堂,封锁铁路,释放囚犯。当晚,米鲁特起义军乘胜向德里进发。德里城内军民纷纷响应,严惩英国军官,烧毁殖民者住宅,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起义者很快就占领了古都德里,成立了起义政权。英殖民者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德里,4万起义军英勇战斗,不断出击,接连挫败英军。德里起义的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反英斗争,起义烽火很快遍及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北方奥德省的勒克瑙、坎普尔起义在全境取得胜利,对从东南方向进攻德里的英军造成很大威胁;中部的詹西起义军由女王率领,攻占了市区,恢复了女王王位;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和孟买起义也取得了胜利。
在起义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德里、勒克瑙、詹西等大城市为中心的起义据点。德里成为英军进攻的首要目标。德里起义军在挫败英军进攻后,没有乘胜出击,在战略上采取守势。随着斗争的日趋严峻,混进起义队伍的封建王公贵族阴谋叛变,地主富商哄抬物价,他们还私通英军,内外勾结,严重地削弱了起义队伍的力量。9月14日,英军向德里发起总攻,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攻进城里。起义军同敌人展开巷战,顽强战斗6天6夜,打死敌军5000余人,最后被迫退出了德里。9月19日,德里陷落后,奥德省的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已达20万人,但大部分人的武器是马刀。3月初,英军集中9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和180多门大炮进攻勒克瑙。起义军不畏
强敌,英勇作战,坚持了两个多星期后,于3月21日撤离勒克瑙。此后,詹西又成为起义的中心。3月25日,英军进抵詹西城西南。25日,双方展开激烈的炮战,詹西女王亲临前线指挥,带领士兵冲锋陷阵。4月4日,由于内奸出卖,敌人从南门攻进城里,女王带领1000名战士冲向敌人,与敌展开白刃战。后北门也陷落,女王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当晚突围。
德里、勒克瑙、詹西等起义中心相继陷落后,各地分散的起义军约15~20万人转入游击战。中印度起义军自詹西陷落后,即向卡尔皮集中,并决定据守这一战略要地。但当即受到北印度和南印度敌军的夹击,不得不于5月22日撤离,向西边的瓜廖尔进军。6月1日,起义军解放瓜廖尔,建立了临时政权。英国对此十分恐慌,从各方向调兵遣将进攻瓜廖尔。17日,战斗在城东南郊激烈展开,詹西女王始终和起义士兵一起奋战。起义军作战非常勇敢,由于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起义军伤亡越来越大,但詹西女王仍不断地向前线聚集部队,英勇抗击敌人的进攻,坚守最后的防线,最后壮烈牺牲,表现了她非凡的勇气和英雄气概。20日,起义军退出瓜廖尔,转战各地,与英军周旋,使英军疲于奔命,一筹莫展。但由于起义军内部发生矛盾,无法协同作战,英军实行收买政策,许多封建主叛变投敌。到1859年底,各地零星的抵抗最后都停止了。
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殖民者的印度人民与英国军队对抗残酷镇压下虽然失败了,没有达到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目的,但它却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使英国消耗战费4000多万英镑,大批英国军官和士兵毙命,增强了人民斗争的信心。
这次民族大起义是印度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战后,英国为了加强殖民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销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印度;下诏书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调整了与封建主阶级的关系;彻底改组军队,增加英籍士兵人数;加强铁路、通信建设等。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彻底瓦解创造了物质基础。这次民族大起义又是印度民族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在亚洲近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印度社会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僧侣贵族;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吠舍是一般的公社成员;首陀罗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图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实际上就是奴隶。这4个等级也被称为“种姓”。
这场战争在墨西哥的历史上是耻辱的一页,在美国的历史上却是大书特书的一页。
欺凌弱小的不义之战
——美墨战争
1846—1848年美国对墨西哥的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臭名昭著的掠夺战争。通过这次战争,美国夺取了墨西哥一半以上的领土。
1810—1824年独立战争以后,墨西哥政局长期动荡不安。军队和教会成了政治的主宰。军事叛乱和政变不断发生,军队主要用于搞政变。每次政变后,通常都会晋升一大批新的将军和军官。因此,军官多得惊人,有的部队军官人数甚至超过了士兵。而士兵大都是被抓来的印第安农民,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使用的武器大都是从英国购买的旧货,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很差。
而美国自独立战争后,向西部移民的人口数量激增,1835年达到3万人,并远及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等墨西哥领土。移民与墨西哥政府不断发生纠纷。战争的直接起因是美国吞并得克萨斯。得克萨斯原是墨西哥的一个省,面积超过美国东北部9个自由州的总和。这里土地肥沃,矿藏丰富。19世纪20年代末,美国总统亚当斯·杰克逊提出“购买”得克萨斯地区,遭拒绝。美国加紧向这里移民,移民人数大大超过墨西哥人。美国移民成立了“孤星共和国”。墨西哥当局不予承认。1846年5月13日,美国向墨西哥宣战,美墨战争爆发了。
美国在力量上对墨西哥占有绝对优势。美国经济发达,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拥有先进的前装式来复枪和大炮,海军控制着制海权。而墨西哥是落后的农业国,人口700万,大部分是印第安人,全国只有3.2万军队,几乎没有海军,装备差,缺乏训练和纪律。
战争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846至1847年2月,战场主要在3个方向展开。泰勒将军指挥美军主力在墨西哥北部同墨军主力交战。1846年5月8日的帕洛阿尔托战役,美军同墨军交战,美军以优势炮火击溃了对方的骑兵。5月9日,美军在拉帕尔马击溃了墨军。9月24日,美军增兵攻占蒙特里。1847年2月,双方在布埃纳维斯塔激战,墨军统帅圣安纳以2万之众企图围歼5000美军。墨军几次击退美军进攻。但美军凭借炮兵的优势,击退了墨军。此役,美军伤亡‘746人,墨军损失1500至2000人。在加利福尼亚,6—7月间,美国移民击溃墨军,建立了“加利福尼亚共和国”,树起“熊星国旗”。美国海军远征加利福尼亚,支援移民。9月,墨西哥人起义,驱逐了美国移民。美国又增派陆军,与太平洋分舰队配合,击败了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的墨军,将这两个地区并人美国。
第一阶段战争结束时,美已攻占了墨西哥北部大片土地。美军人数虽少,但倚仗优越的战术素养和精良的装备,击溃了以印第安人为主体的数量占优势的墨西哥军队。墨西哥人民在美占区展开游击战,迫使美军停止了进军。
1847年2月至1848年,战争进入第二阶段,美军为彻底击败墨军抵抗,改变主攻方向,开始寻找一条最短路线攻占首都墨西哥城。美军司令温菲尔得·斯科特策划并实施了对维拉克鲁斯的两栖登陆。
维拉克鲁斯是墨西哥东海岸的最大港口,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斯科特集中军队在海军墨西哥湾分舰队的支援下,进攻该港。3月9日开始,美军开始围攻维拉克鲁斯。从3月22日开始,美军舰和陆军的大炮对维拉克鲁斯进行了连续几天的野蛮炮击。斯科特下令:墨西哥人不投降,便不许任何活人离开这座城市。在美军猛烈的炮火下,城市受到严重破坏,一时“城内街道上血流成渠,到处落下被敌人炮弹炸飞的人的断肢残体”。平民伤亡100多人。墨西哥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码头工人和渔民也积极参战。3月29日,墨军在指挥官命令下停止抵抗,美军才攻占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