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9000000041

第41章 利用权力真空(17)

作为一个谋士,郦食其尽心尽力为刘邦四处奔走,希望用结盟的方式壮大刘邦的力量,他自己也用身家性命担保自己许诺的真实性。这种重信用的气节,是他身上的闪光点。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即使在外交上再重信义,也抵不过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他为刘邦赢得了齐国的支持,但是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命运不过是刘邦大军之下的小草一般,完全由刘邦和他的大将们掌握,又怎么能有以个人名义守信的权利呢?所以,韩信单方面撕毁信约,牺牲了他的生命,他自己也为了守信而至死不悟。

其实,在临死之前,他完全有可能转变自己的命运,并且守住信义,只要他坚持与齐王一起去面见刘邦陈说利害,事情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可他偏偏在这个时候以为自己守得住,不相信韩信会做出背信之事,这正是他的悲哀。

儒家的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其中,著书立说排在第三位,可见对学说和文章的重视。在一个人要做一生中最大的抉择时,是入仕建功还是退而讲学,往往成为令许多人困惑的问题。王阳明在为官失意之时转而钻研哲学,终于开创了阳明心学一派,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韩非在治学之余,想要治国平天下,结果被李斯陷害而死在狱中,他学说的精要之旨也因此而不传。

在治学还是做官两难选择的收官时期,甘于清贫与寂寞,去专心治学,将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流传后世,是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者的志向。

孔子退而讲学终有大成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大教育家孑L子,就是在政治上不得意之后转而研治学问、教授弟子的。孔子是鲁国人,但是在鲁国被奸臣排挤而不得重用。他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希望他们实行周代的仁政,可是春秋时期的各国忙于争霸,对孑L子的说法根本不予理会,孔子一时困顿,还曾经在游历的路上几乎丧命。

政治上的失败,生活的贫困,一度让孔子不能自拔。他已经步人了人生的收官之时,是重整旗鼓再次从政,还是退而专攻学术,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经过反思,孔子觉得自己之所以在政治上失败,完全是社会上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当政所致,所以他决心广收门徒,弘扬自己的学说,以期日后能够有人用它来安邦治国。

孔子的时代,周王衰微,礼崩乐坏,《诗》《书》也缺失不全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孔子考察了殷代继承夏代对礼仪制度所作的增减之后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在参照了夏代和殷代的基础上制定的,多么丰富多彩,我主张用周代的礼仪。”由此编订了《书传》《礼记》。

孔子曾对鲁国的乐官太师说:“音乐是可以通晓的。刚开始演奏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一致,继续下去是节奏和谐,声音清晰,连续不断,这样直到整首乐曲演奏完成。”孔子又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就开始订正诗乐,使《雅》《颂》都恢复了原来的曲调。”.

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孑L子时,他把重复的删掉了,选取中合于义的用于礼义教化,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其次是叙述殷、周两代的兴盛,直到周幽王、周厉王的政治缺失,而开头的则是叙述男女夫妇关系和感情的诗篇,所以说,《关睢》这一乐章作为《国风》的第一篇;《鹿鸣》作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作为《大雅》的第一篇;《清庙》作为《颂》的第一篇。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能将之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礼乐制度从此才恢复旧观,孔子也完成了被称为“六艺”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修。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详细解释了《彖辞》、《系辞》、《卦》《文言》等。孔子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也弄断了多次。他常常慨叹地说,如果能够多活几年,对《周易》的文辞和义理就会充分掌握和理解。

孔子用《诗》《书》《礼》《乐》做教材教育弟子,就学的弟子大约在三千人,其中能精通礼、乐、射、御、数、术这六种技艺的有七十二人。至于像颜浊邹那样的人,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诲却没有正式人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教育弟子有四个方面:学问、言行、忠恕、信义。为弟子订了四条禁律: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认为应当特别谨慎处理的是:斋戒、战争、疾病。孔子很少谈到利,如果谈到,就与命运、仁德联系起来。他教育弟子的时候,不到人家真正遇到困难、烦闷发急的时候,不去启发开导他。他讲出一个道理后,若是弟子不能触类旁通地推演出类似的道理,他就不再重复讲述了。

像孔子在处于人生的紧要关头时,及时作出选择,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在治学上,开创了儒家学派。后来,他的门人终于以儒家学说打动了皇帝,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长达两千年的统治思想,孔子的成就不可谓不大,他在人生收官时刻的转型也可称得上是十分成功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说的正是人和人之间因某种关系而结成集团的原则。一个人无论声名再显赫、家族再庞大,如果不存在于一个政治集团之中,要有所作为也是很难的。而一旦置身于某个集团,在为自己打算的同时,也要为集团日后的生存和发展考虑。集团的生存和发展,往往依赖于对某个政治机会的把握,具体而言,就是在处理某个重大政治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这正是集团命运的收官。

牛李党争得失两不全

唐代牛李党争导致的政局混乱和最后两党的两败俱伤,就是在收官时出现重大失误的结果。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李吉甫为相,主张以武力制裁藩镇。次年,在科举考试时,进士牛僧孺、李宗闵等指出李吉甫此举误国。李吉甫知情后向皇帝哭诉,其子李德裕对牛僧孺等人也颇为不满,牛、李开始结怨。

后来,牛僧孺和李宗闵结成一党,而李德裕和李绅、元稹等结党,在朝中都形成了很大的势力。牛党主要领导人有牛僧孺、李宗闵、李逢吉等。李党主要领导人有李德裕、裴度、郑覃、李绅等。李党人以出身大家族的官僚为主,牛党人则多为进士出身。当时两党所争的只是宰相之位和在朝中的发言权,没有过激的行为。

穆宗时期,有一次科举考试时,主考为牛党中人,考试后有考生对结果不满,穆宗决定复试,结果李党中人充任考官,将考试结果完全改变,皇帝因此处置了牛党的一些官员,引发了两党矛盾的公开化。

平心而论,牛党利禄心较重,不得志时尽力钻营,得志时又要排除异己引进同类,在政治上难有建树。李党具有事业心,对内对外都有政绩表现,但为求得建功立业的机会,又不得不以击败牛党为先决条件,所以两党都难免意气之争。牛党假公济私,李党也以牙还牙。

李党主张强化中央的权力,对内部的藩镇和国外的外患都主张用武,以求实现重振帝国权威的理想。牛党为实现他们把持政权过太平生活的追求,对内对外一概主张息兵和平。这种旨趣上的背离,加上他们之间的私怨,使两党处于水火不容的敌对状态。按说,他们作为国家大臣,不应该以国家大事为儿戏,在重要问题出现时应该以大局为重。其实不然,两党往往是抓住重大问题攻击对方的政治主张祸国殃民,将国家和人民丢开而在萧墙之内大动干戈。

穆宗时,因为宦官之间的内部斗争,使牛党得势。李逢吉就请穆宗引牛僧孺为相,合谋倾轧,将李德裕贬为浙西观察使。一时牛党把持朝廷,李党多被排斥在外。翰林学士李绅被贬为江西观察使。裴度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穆宗死后,太子湛继位,是为敬宗。敬宗即位后,觉得李党成员比较有政治才干,便着意扶持李党,下诏封裴度为宰相,牛僧孺因为做宰相而无政绩,被贬为武昌节度使,李逢吉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敬宗在位仅二年,就为宦官所杀。文宗即位。文宗恭勤宽俭,却优柔寡断,遇事不能决断。李德裕在浙西政绩过人,文宗将他升为兵部侍郎。李宗闵得宦官之助做了宰相,又把李德裕贬出,推荐牛僧孺为相,二人合作,将李党人员全部逐出朝廷。

李德裕到成都后治理有方,南诏、吐蕃都向他表示臣服。文宗让百官集议,大家多认为李德裕有功。在这样的关头,牛僧孺反倒表示唐与吐蕃正在和好,李德裕的做法可能会激起吐蕃的不满。文宗竟然听信了牛僧孺的话,后来又后悔了。把牛僧孺贬为淮南节度使,任李德裕为宰相。李宗闵也被罢相,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党复转优势。

在关乎国家利益的问题上,牛党居然还要借机攻击李党的作为,这种政治行为过于龌龊,虽然表面上是可以维护党派的利益,但是只要统治者有所察觉,就会给党派带来灭顶之灾。这样的时候,正是党派的收官时节,只要稍微在党派私利上退让一些,不但可以赢得皇帝的青睐,而且还有机会化解两党以前的冤仇。可是牛僧孺不但不这样做,反而变本加厉,才会导致牛党的集体被贬。文宗后来就是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才迁怒于牛党中人,把他们贬向外地,这只不过是轻微的惩罚而已。

但牛党对李党的攻击并未停止,杨嗣复、李旺相继为相,牛党又转盛。文宗时常感叹说:“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

文宗死后,武宗即位。武宗因为他继承皇位时曾经被牛党阻挠,再次任李德裕为相。不久,又以李党的李绅为相,牛党的李宗闵、牛僧孺或贬或废,李党全胜。李德裕便追论牛党与昭义交通养蓠成疸之罪,终于贬牛僧孺为循州长史,李宗闵长流封州,李党全胜。宣宗时,牛党白敏中抓住机会,排挤李德裕,将他一贬再贬。而此时牛党领袖牛僧孺也已经死去,牛李两党都失去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牛党、李党终致两败俱伤。

从两党开始结怨起,前后历经四十年。两党的人士,因精力多用于排挤异党,对国家政治大事不能专力。在一个又一个国家危急的关头,他们不但不化解宿怨齐心合力、共同尽忠朝廷,反而互相攻击、忙于内耗,使唐朝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自己也在无休止的争斗中同归于尽,为后人所耻笑。

同类推荐
  • 大唐奇才

    大唐奇才

    一场猝死让他再回大唐。大唐的他没有主角的光环,却有一个名叫李淳风的爸爸。这是一场尔虞我诈的盛宴,没有胜者,没有最终的王。一介微尘,却要争辉日月。这是我的大时代。
  • 大乱世志

    大乱世志

    时年乱世,英雄背起,天理昭昭,道义使然,纷乱之道,尽数狂澜之辈。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小宝乱清

    小宝乱清

    现代青年小宝,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在经历了许多如反清复明、三番之役、收复台湾、清俄战争等大事件,数番风云诡谲之后,小宝终于发现,那些历史的真相,竟也已经与他本人渐渐融为一体,无法分开。千古一帝?当真有那么神奇么?*请各位不要乱贴“投鞑”的标签,配角的政治观点和言论不代表主角。
  • 史上最能折腾的9种牛人

    史上最能折腾的9种牛人

    本书内容包括:“韬光养晦者:暗敛锋芒,终非池中之物”“外圆内方者:用脊梁撑起一片圆融天地”“从容进退者:能屈能伸亦英雄”“灵活变通者:变则通,通则久”等。
热门推荐
  • 离歌非黎

    离歌非黎

    一次失误,让他失去了她。“找!就算把地球翻过来,也要找到她!”这是他的决心。然而,一别就是六年。“对不起先生,我不认识你。”这是她见到他的第一句话,是的,她失忆了。巨大的打击让他无法忍受。“蜀黍,虽然我知道我长得很帅,但你也不用一直盯着我吧。”某宝眨巴眨巴眼睛。这是她给他的一个巨大惊喜。“你是谁?我妈咪呢?”某宝2号惊恐万分。这是他得到的另一个惊天的礼物。
  • 深情如你,时光不欺

    深情如你,时光不欺

    当飞鸟与鱼的故事在现实中上演,又该是怎样的一幅画卷呢?他与她相识时的惊艳,没能抵过岁月里的尘事变迁,别离把过往消弭于无声,原来,他与她的故事,不过一场浮光掠影,转眼即散。此去经年,他掠过千山万水,从不曾放弃过寻找,忘记了痛,忘记了怨,望穿秋水时,徒留下无限恨意感怀;而她呢,一朝转身,天高云阔,就真的能把一切忘得干净?时过境迁后再次重逢,只不知这一切究竟是谁的执念所化,还是岁月对当初困惑的解答?在爱情里迷失了的人儿啊,终于明白,原来飞鸟与鱼的故事,从来都不只是一场藏匿与追逐的较量。这些年,不历经沧海,不翻越云山,又如何与你比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婚有喜:总裁醉爱出逃妻

    无婚有喜:总裁醉爱出逃妻

    偶然的邂逅,她就成了他的毒药。高富帅一改昔日纨绔形象,只为猎获她的芳心。爱也深深,恨也深深,她带着孩子出逃,涅槃重生。此情只有世间有,莫笑此情太痴狂……
  • 校花的贴身兵皇

    校花的贴身兵皇

    身为狗仔,我仅有一颗爱美之心。为了追美,我愿付出一切。我就我,不一样的烟火。
  • 冰封万古

    冰封万古

    剑荡九天,平乾坤。冰封万古,战苍穹。一人一剑足矣!
  • 重生之高冷女皇强势来袭

    重生之高冷女皇强势来袭

    当初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固执的爱上这个人,执意的和眼前这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结婚。到头来才发现这是自己做得最蠢的一件事。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和一个冰冷的家,多么可笑,结婚后才傻傻的知道了这个事实,被心爱之人推入无底大海。一个上天的机会,让自己重回到16岁初三。重生一次,再一次寻觅属于自己的幸福,再一次寻觅属于自己的失败与伟大再一次寻觅那对与错的根源本文纯属作者无聊写,不定时更新
  • 她是小姐

    她是小姐

    高三那年,陈林爱上了一个小姐但她是一个小姐,是出卖着自己的肉体过生活世间最肮脏的永远不是肉体,最干净的才是爱情!她的爱情,就很干净。
  • 神农乾坤经

    神农乾坤经

    他是一个身世离奇的孤儿.....却因为父辈的恩怨身中九尾银针之奇毒.....而他是玄女门叱咤风云的卜三爷.....偶然之间.............当他遇见了他从此走上了寻找解药的道路...........面对各种离奇古怪,荒诞怪异的事情他教会;了他坚强,勇敢。在这一路上.......他收获了,友情。亲情爱情。
  • 剑魔乱

    剑魔乱

    顾维早年结印脉受损,无法吸收灵气也无法修炼灵力,沦为废材。同时因为顽劣又被人恶,被冠以外号小妖。经过十年苦修,终于炼成无上功法,恢复结印脉,开启修炼之途。机缘巧合下又获神奇木剑,身拥抵抗灵魔之能。一代混世小妖,就此降临。“你看我是孙子,其实我是你老子,当我踩在你脸上时,我是你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