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用“孝”筑起的村落
随着年事的增长,脑子里的存量也越来越了。恍如企业的仓储,每到年未,存量越是减少。但人脑,自然不同于仓储。人脑的存量少,是神经系统弱化的过程,记忆只是衰退,有时只是恍惚,隐隐约约地。一旦被荡起,记忆将会复然,这就是人脑。
也许是个偶合。在一次远行中,这个真切的故事居然撞到了胸门上,从而荡起了我对往事的记忆。记得在小学课本上,曾经有一个儿子用嘴为病父吸吮毒疮的故事。现在居然撞到了他的存在,找到了真实。是奇,是巧,是偶?一时也说不清。
那一次,我们参团,进行了一次杭州远行。我们从杭州始发,承坐2小时的班车,到达了杭州荻浦村。这是杭州市桐庐县的江南镇所在。我们度过潺潺流水的溪流,透过黛瓦白墙的徽式村舍。突然一个“孝子牌坊”出现在我们眼前。随着导游滔滔不绝的演说,一个由远至近,由虚至实,由迷蒙到真实的故事,就这样开始在脑子里嫁接了。
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在乾隆年间,荻浦村有一位孝子,名叫申屠开基。父亲背上结了个毒疮,经四处求医无效,眼看危在旦夕。根据医生给出的药方,只能用嘴吸吮疮里的脓毒才可得救。听罢,儿子申屠开基,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嘴,吸吮着毒疮里的毒液,为父排毒。他天天如此。坚持数日后,父病得治,爸爸终于转危为安。此事传到乾隆皇帝的耳后,他深为孝子的事迹所动。于是便赐“孝子”牌匾一块,立牌坊一座,令天下人效仿。从此,“孝义”在荻浦村代代相传。孝子文化终于成为支撑荻浦村城墙不倒的村文化。同时,乾隆皇帝为平民孝子的赋牌立坊,从而把荻浦村的“孝义”文化,上升为中国的传统文化。
孝子牌坊立于荻浦村的入口处,每天从这里进出的人群过千,总得默默仰望。从而把孝义摄入心间。水泥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孝子牌坊,呈四层结构。底层的正中为正大门,左右两侧各一小门,全用柱子支撑而成。由下至上,层层叠加成亭台楼阁状,从而凸显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随着层面的逐步收缩,从远处看呈出一个宝塔状。牌坊的内侧,由一棵百年巨树所映衬,从而彰显出她的古老与端庄。我们默默地站在牌坊前,向牌坊投去了深深一躬,以表无比敬仰的心情。当我们把脚腿往牌坊经过时,恍如乾隆皇帝在那里向我们招手,一种从未有过的庄严压向心间。古人类善于从哲学的深度思考问题,善于从思想与道德的高度建构社会,终于把四大文明古国锻造成型,我们一直引以为傲。
我们越过孝子牌坊,在不远处,一座“兰桂堂”大楼,出现在我们眼前。在那高高的门头上方,悬挂着的一块牌匾,显得鲜艳夺目。匾牌的正上方,以横向标着“聖旨”两个字。下方直向并排着的“孝子”,显得遒劲有力。左侧的下方,标记着“乾隆三十五年”,从而凸显了昔日皇朝行文的结构。匾牌的两边,以双龙戏珠花纹进行点缀,显得金碧辉煌,端庄与肃穆。在这里,我们终于亲眼目睹了乾隆赋匾立坊的见证。从而使蓄存在脑子里的残存记忆,找到了她的完整物证。
“桂兰堂”是当年孝子申屠开基的居宿所在,经过世代的祖传,显得产权不够明晰。为了给父母提供一个安逸的生活条件,孝子申屠开基的30代传人唐逸,即现在房屋的主人,出资将全部产权买下,后用了7年多的时间,在祖宅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装修而成。建筑面积一百五十多平方米。从而使祖上的孝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留与传承。
大门的下方,铺设的一条青石门槛,显得门第的高雅与端庄。大门内侧是下堂。在东西两个正间的一边墙面上,刻写着“江南孝子传奇”的字样,下面完整地记录着孝子申屠开基为父吸吮毒疮排毒的动人故事。在另一边的墙壁上,刻写着“新24孝”。这是根据中国传统的24孝改写而成,从而体现出他的可操作性。如支持父母业余爱好,常跟父母做交心沟通等。上下堂之间设有天井。井台的四面屋檐,聚水明堂,地面以花缸盆花围绕。上堂左右梢间,用木门隔成二个正间。明间屋柱附有雕刻精良的牛腿。图案简明而显得古老,房屋的布局简洁而实用,朴素中透露出高贵的气质,从而一个孝子文化的“场”,就这样被拱托了出来。
主人唐逸先生身兼数职。现为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遗产保护部的外联部主任、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南苑创作基地、浙江创研中心主任。他的一生,记录着古文化的修复与挖掘的艰辛历程。可见他是从忠孝家族的土壤里打造出来的一位学子。走进到这里,仿佛千年前那个孝子申屠开基,就出现我们的眼前,我们终于被这浓重的孝子文化所深深感染。
村中央有一个广场,面积显然不大,但古风古味占领着这个空间。广场上,在一口古井的井壁上,“饮水思源”几个字,显得庄严与瞩目。她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历史过去的感悟与记忆。相传古井建于满清年间。是先祖们为解决村人的饮用水,而历尽艰辛挖掘出来的。为了感恩,荻浦人请来了高手,特意在井壁上刻下了金光闪闪的这几个大字,以唤起人们对先祖的感恩之情。使荻浦人世代在这里接棒,守护着古井的不老。
我们越过竹木环绕的树林,一块“孝义荻浦农家乐”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这里,古屋、旧凳、土灶台,还原了农家乐的本色。从黑得发亮的横梁上,在精雕细琢的屋檐中,终于看到了它艰辛的岁月,辉煌的过去。这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的老屋,老板申屠成功,经过装修后而成为农家乐。在大厅入门的墙壁上,一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古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作为营业性的经营场所,把孔子德教的精髓渗透其间。可见孝子文化,在荻浦村已无处不在。
老板是一位闯荡江湖的经营老手。生意场上的如意得手,始终忘不了报孝家乡的情怀。于是他携着资金回头上岸了。在他的带动下,终于在全村开发了一条全新的经济带,即旅业经济带。十多家农家乐在不同的方位上耸立在村的门户上。几百人从事农家乐的经营产业,年产值八千多万元。为统领村人奔小康,投去了熊熊的一把火。
立于村中心的申屠氏宗祠,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他始建于清代。是申屠族人拜祭祖先的场所。入门处,一道“安侯门第源流远,大孝家风史册光””的门联,点缀了祠堂门户的深邃文化,凸显了荻浦村的悠久历史。
宗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20平方米。一进间为客人的坐室。二进间的两旁,陈列着申屠氏族使用过的家杂与农具,呈现氏族发展的轨迹。三进间为家正堂,正面张贴着申屠氏族祖先的画像。民间的节日一到,全村老少便聚集到这里,举行规模盛大的拜祭。申屠氏族的孝子文化,通过这里的次次祭拜,而深深地扎在家乡的土壤里,印在人们的脑海中,从而成为全民的共同道德与文化。从而使孝子文化,历经千载而不倒。
桐庐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北宋名臣范仲淹知睦州时,对这片奇山异水极为感慨。因此赋于“潇洒桐庐”的美称。并写下了传世名篇《潇洒桐庐郡?十咏》。现在在县区管辖的范围内,保留完好的古村、古迹遍布其间。荻浦村的建设设计,坚持着传统的风格而不倒。如澳连澳、塘连塘的神秘水系;古树成林、亭台穿梭,体现着林中有亭的田野风光;卵石铺路、石板成道的乡村风貌。以及宋代的范井,明代的水系,清代的石坊、庙庵、祠堂、民居,明代的建筑群。因此而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造纸文化、古树文化,如四棵钢铁打造的巨柱,在支撑着荻浦村的古老。使不朽的文明代代传承。
我们徜徉在村落里,放眼四周。荻浦村与其他村寨相比,这里的人们似乎特别喜欢复古。牛栏咖啡厅,以土见洋;九品香莲茶,漂香大地;猪栏茶馆,其软软糯糯的麻糍,芝麻喷香;幸运猪厢房,独创菜式,款款新鲜,令人称奇。在这里,似乎现代化不起来,一切归于原始。尽管改革之风劲吹,风水轮流转得劲速,但荻浦人我行我素,忙而不乱,始终保持着原有队型。他们把改革开放置入自己的航空母舰上,循着前人走过的道路与惯性,护着这座古老的城墙。
我们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