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脚印
沮河宛如一条系在人们脖子上的围裙,盘绕着桥山脚而过。为着桥山的美丽而甘为人梯,在那里呕心沥血,把终生献给了桥山。深绿色的桥山与蔚蓝色沮河相辉映,使天下第一美称的轩辕黄帝陵,显得更加庄严与神圣。
轩辕黄帝陵古称为桥陵,皆因桥山而得名。据《山海》云:“蒲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代毕沅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1942年冬天,匠人把蒋介石题写的“黄帝陵”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前。自此,黄帝陵的称谓一直沿至今日。在黄帝陵的威名下,所在县也因此而近水楼台先得月,更名为为黄陵县,并迅速地从一个贫困县升格为小康社会。
当我们草草办完入园手续,提着厚重的脚步迈进轩辕黄帝陵园时,仿佛把我们拉回到了5000年前的历史从前。5000年前的古柏,5000年前皇帝留下的脚印,5000年前的牌匾,5000年前的建筑,5000年前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置身于那个刀耕火种的远古年代。
在陵园的中央,在一个两米见方的正方形护栏里,黑色油漆粉刷得光滑而发亮,老远就觉得闪闪发光。围观在那里的人们在团团打转。用胶泥造成的轩辕皇帝脚印,置在一米见方的青石板上,以一个呈15°的斜体,向着游人招示。脚板重重的扎入土中,留下的脚印纹路十分清淅,五个脚指印特别显示力的重度。皇帝非凡的脚力可见一斑。脚印的后面,在一块石板上刻下的“皇帝脚印”四个字,终于使人领略了眼前所见的一切。砸在那里的钱币零零落落,洒满地面。币值不算多,都是一元、十元的,但却砸向了5000年前皇帝身上的一片真诚的心。是他们在危难中,拯救了中国,播下了国人生息与希望的种籽。在这里人们形成了一个共同意念:“踏着皇帝的脚印前行!”
这里记载着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相传在黄帝的所在时期,人们用树叶遮体,用兽皮缠腰。于是黄帝的腰间也同样缠着兽皮,光着脚板,长年累月地奔走在祖国各地,为民造福。每到冬天,天寒地冻,黄帝外出巡察时,光着双脚行走在大地上。
后来,有人发明了帽子和木屣,于是给黄帝做了一双。皇帝穿起来后,虽然觉得比光着脚板行走舒服,但不方便。有一年冬天,黄帝外出归来,脚被冻烂了。黄帝身边有一位女子名叫素雀,她用麻布给黄帝缝了个布筒。黄帝经过试脚,由于太短太小而无法穿上。有一次素雀去河边挑水,发现黄帝独自一人过河,留下了许多脚印。素雀仔细一看,心里亮了。原来黄帝的脚特别大,如果现在按照皇帝的脚印去做,岂不是合适了吗?于是素雀取来了石刀,在黄帝脚印四周的胶泥上划了个四方格,晒干后,取回家,放在石板上。然后按照脚印的实际尺寸做成了一双软木作底、麻布作帮的高筒靴子。黄帝试穿后,觉得满意。于是人类第一双高筒靴子就这样做成了。黄帝对靴子爱惜有加,只有蓬年过节、庆功大会才把它穿上。在轩辕黄帝乘龙升天时,臣民们把放在石板上的皇帝脚印,珍藏到陵园的东宫。到了近代,人们才把它移到轩辕庙院内,向游人公开展示。如果按现代人的比例计算,长52厘米,宽2厘米的脚印,轩辕皇帝的身高应在三米左右。着实不可能。那时人们赤脚走天涯,脚成为了唯一交通工具。因此人们的脚板十分强键与发达,如果按现代人的标准进行量计,就无法准确地估算出皇帝的实际身高。但皇帝的高大威猛早有记载。
在皇帝陵园内,踩满了皇帝与行人的脚步。地下铺就的花岗岩板材,本就坚如磐石,但源源不断的行人,终于踩出了不少洼坑;皇帝亲手栽下的巨柏,其形如虬龙在空中盘绕,留下了皇帝亲手栽树的脚印;那一座高24米的夯筑“汉武仙”,留下了汉武帝刘动兵18万筑台祭仙的脚印;那棵斑痕密布,柏液外流的挂甲柏,记录了当年武帝率18万大军列队桥山,俯首默祭时,卸甲挂马留下的印记;那座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檐勾头滴水,四边无墙的“诚心亭”,记录着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官员、名流,到此谒拜黄帝时,在这里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留下的脚印;历代皇帝与名流,苍劲有力的提词与碑文,记录着对帝业强盛的渴望与寄托的印记;在那个能够容纳万人的祭坛里,战旗挥舞,宝鼎烟雾缭绕,每年几十万人到此拜祭的活动,使国人共同祖宗的香火得到了续延,前人的脚步得以传承。而这一切,正是国人对祖国强盛,表现出强烈的祈求与渴望。
轩辕皇帝陵园,分成陵冢与陵园两大部分。向西登山而上,则是轩辕皇帝陵冢,这里曾是皇帝扎根安家地方,踏满了皇帝的足迹。现在虽然年岁已去,但作为圣山胜水影响着后人,因此谒拜的脚步从不停息。
据传黄帝诞辰于农历的三月初三。俗话说“二月,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轩辕为中华民的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的首。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所以尊称为黄。据《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长而敦,成而聪”。轩辕即位20岁时,就显得神,从而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部落从姬水向发展时,继承了神农以来的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了繁荣。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轩辕黄帝战蚩尤,定居于桥山。黄帝发现这一带群民,栖身于树枝,居于兽穴,极不安全。于是一声令下砍树造房。没几年,桥山的树林被砍得精光。但暴雨袭来,山洪如猛兽般俯冲而下,房屋卷走,家生不存。过后,经黄帝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了的山峁,不仅挡不住水,连草皮也被冲得一干二净。于是皇帝不但制止了砍树,而且带头上山栽树造林。不几年,桥山的山峁林木茂密,一片葱绿。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世代沿续。
那天,我们选择在桥山的山腰停车场,把车停靠后,沿着山路上山。在这里,停车场,登山路全保留着原始。现在虽然经济发展了,人们也不准备去更换它。因为这里踏遍了皇帝的足迹,留下了大多的记忆,他们要沿着皇帝走过的道路前行。
山体上,清一色的古柏参天,林木争翠。那躯体婆娑,历经风霜而不倒的千年古柏,现已是老朽,但仍拖着累累的伤痕,夹着残腐的朽体,在苦苦地撑着山体的不倒;那历经苍桑,生命已经离去的千年古柏,仍以一个枯体屹立于山体中。面对一棵巨树就是一笔财富,但谁也不想去动其一根毛发,让她在这里实行安乐死;人们见缝插针,栽在林木间的幼小松柏,为了生存,以其纤细的身躯,挤着狭缝拼命地向上伸腾,以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娄阳光,最终成为森林的一簇,守护着这座不倒的桥山;阵风吹来,枝体已被折断的树木,仍不甘就此而倒下,拖着那呈“V”字状的躯体在这里死撑,以管束皇帝留下的这片土地。在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为皇帝赋予。皇帝诏曰,便是一道圣旨,人们如执行圣旨一样,守护着桥山的不老与苍桑。
登山大道约5米有余,但历经山水的冲刷,道路两旁,道路间,被冲出了许些小沟,实是坑坑洼洼。在距离陵冢约200米的一个分岔路口处,立着一块长方形的石碑。上面写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字样。石牌下分出两条岔道,沿着左边道路上山的,专为武官专设,右侧则是文官行走的通道。据称,这主要出自于管理的需要。
陵冢位于桥山山顶的正中,坐北面南,高3。5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呈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起了呈方形的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方台与圆冢相结合,形成了上圆下方的造型,体现出“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黄帝陵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四字,意为这是黄帝驭龙升天的地方。
据传,皇帝升天时,人们舍不得他的离去,在与巨龙的争夺中,从皇帝的身上拽下了衣帽、靴子与宝剑,然后把它埋葬在这里,过后修成正冢,以示对皇帝的厚爱与永恒的怀念。轩辕皇帝陵与桥山山脉一脉相承,形成了一个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之势,仿佛在驾驭着这匹800里长的绿色巨龙,滚滚向前,仿如中华民族的强盛,势不可挡。土冢前,是一座呈塔状的祭堂。祭堂檐牙高挑、勾心斗角,彰显出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祭堂铺就着草席与海棉垫子,供民众参拜。祭堂一日24小时香火不断,香烟袅袅,纸钱飞溅。随着袅袅的香烟,带去了人们的美好祝福与热切祈盼,望祖先一路走好。
“黄帝崩,葬桥山。”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祭祀活动从未间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祭定于每年的清明时节。名人、伟人、政府官员纷纷题写诗文,赞颂黄帝的功德,从而形成了国祭。北宋以来,民祭则多在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进行。据传这是黄帝乘龙升天的日子。于是每逢祭日,方圆百里的民众,提着贡物、抬着祭品,翻山越岭,聚集于桥山脚下。海外的炎黄子孙,从万里之外举家回归,参与了国拜。祭祀活动规模的宏大与肃穆,在中国以至世界实属首例。
广场的北端有一道桥梁,称为轩辕,桥宽8。6米、长66米、高6。15米,共9跨,桥面不设护栏,据传为轩辕皇所建。栏板上雕有古典图案与花纹。桥身采用花岗岩石砌成。轩辕桥下及其左右的水面,为占地300亩的印池,蓄水量可达46万立方米。桥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轩辕桥北端为龙尾道,其95级台阶,象征着黄帝“九五至尊”的寓意。由龙尾道而上即可登临庙院山门。
人们把5000年前皇帝扎在大地上的脚印,如获至宝,从室外移至室内,从地下移至桌面,经过千载的倒转与传承,一直保留至今。现在人们又把它置于公众面前,从而深深地扎进人们的心坎里。也许中国千秋不变的传统就是这样得到了传承,祖国强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在祖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但愿这种传宗接代的传统一直延续下去,愿祖国在一代更比一代强盛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