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一天走过历史千年
早上5:30分,案头上的那个电话开始响个不停。这对于城里喜欢懒睡觉的人,无疑是一件令人生厌的事情。这是旅行社打来催着起床的电话。自从我们参加旅游团以来,觉没睡好,饭没吃好,玩没玩好,如赶鸭子下塘一般,赶着我们上路,迫得我们天天以战斗的姿态对待行程的每时每刻。
在导游引领下,我们从丽江出发,汽车沿着那“S”型的山路,在山腰中盘旋前行。满山遍野的清一色古松树,把山体密密地遮盖了起来,显示出祖国壮丽河山的原有面貌。在国家关于开发山地政策的推动下,在许多地方已处于灭迹的古松树,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完整的树型,不禁兴趣脖发地欣赏着。
汽车行走了约9公里,便进入了茶马古道所在地—拉市海旅游区。是当地旅游局开发的首期茶马古道旅游景点。
随着行车缓慢地从乡间公路中行走,道路两旁骑着马匹的人群,川流不熄地从车旁掠过。公路边那间间矮小的木结构房屋,圈养着的形态各异的马匹,看上去其矮小的身材,却没有传统关东马那高大威猛的身影。看见车辆如流地从身边掠过,头也不抬地顾着自己的食物。一些马驹正在围着母马在不断地打转,以祁求得到种种恩惠。到了村中心,一个诺大的马场呈现在我们面前,上百头马匹在主人的控制下,高声地招呼着客人。手持门票的游人,特意抬高自己的手势,对号入座地寻找自己的马匹。主持按照旅游团购票的先后安排出行。我们团40多人就要40匹马,不过这里的马队共300多匹,面对人头攒涌的人流,通过周而复始的轮转,还是能满足需求的。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南起云南的思茅和普洱,中间经过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然后从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这是古代中国直通南亚地区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普洱茶是茶马古道上独具特点的优势物资,由古道连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因此,具有悠久的历史。
茶马古道原本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道。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之旅,出行一次,一个来回就是一整年,其艰险超乎寻常。但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们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在另一方面,藏族盛传的佛教,通过茶马古道得到了广泛传播,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沿途上,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还有神灵的动物、海螺、日月星辰等各显其神。那些粗糙、精美的艺术造型,为漫长的古道增添了一道道精神上的神圣和庄严,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从久远的唐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一千多年里,茶马古道就像一条生命的走廊。而沿途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意识形态,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现在,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已经远去,远古飘来的茶草香也因此而消散了。然而,留印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远古千丝万缕所留下的记忆,却化成华夏子孙的一种崇高民族创业精神。这种生生不息的拼搏奋斗,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雕铸成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千秋万代地闪烁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光辉。
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9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的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这里原是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褶皱隆起而成为陆地,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落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盆地,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被称为拉市海。湖面海拔2400多米,水面积265平方公里,湖水原从西北侧的溶洞泄出。过去,湖面随着季节的变化,雨季最大蓄水量1。8亿立方米,水面9平方公里,水深9米。旱季时水位下降,甚至干涸。80年代以来,在落水洞前筑起了一个高大的堤坝,海水再也无法随意流去,而是流入丽江城区。因此,拉市海由季节湖变成高原湖泊,如镜一样倒映着玉龙雪山。越冬水鸟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构成高原湿地特有的特色。目前在拉市海湿地共有鸟类57种,每年到此越冬的鸟类共3万多只,其中特有珍稀濒危的鸟类9种。省政府于1998年6月正式批准建立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500多公顷,其主体部分,即拉市海片区,面积5000多公顷,成为候鸟的栖息乐园。
我们到达拉市海时已近11点。在四面湛蓝的高山怀抱下,拉市海呈现出一个宽阔的盘地状。南面是拉市海湖泊旅游区,北面的一座山脚下居住着几十户纳西族居民,座北向南的村落显得零零落落。房屋的结构离不开矮小的木板结构。每一住户的门前用岩石堆砌成个个小庭院,分别种植水密桃、苹果类的水果,在我们路过时,成熟待摘的果实累累。山体从下至上,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就在这里开始了行程。导游草草地给我们办理了手续后,一个40多人的马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依着村边的小道,顺着那“之”字型的狭小山路,从山脚向着山顶盘旋着前行。
我骑的是一匹黑色的雄性马。这里的马匹全是自己配育的纯种云南马,矮小而温顺,善于爬山和远行,因此而成为茶马古道的主人。第一次骑着马行走,开始时觉得摇摇晃晃,着实紧张,生怕马失前蹄,弄得人仰马翻地滚到深沟里。依据马夫的训导,我放松地前行。行程中多次出现过滑行和跳跃的现象,但马匹仍均速地进行自我调整,很快地恢复了原样。可见经过训导的马匹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现在的茶马古道再不是原来意义上那狭小和高低不平的古道,为便于众多游客的旅游观光需要,当局特意顺着原来古道,进行了适当的拓展。一些平坦的路段并铺上了水泥,高山环绕的山路,也进行必要的修缮,显得便于行走。只见沿途的古道上马粪遍地,足见每天骑马重游古道的人不在少数。
马队涉过村边,一股从高山往下俯冲的瀑布,以其巨大的冲击力,把水池撞击得哗哗作响,从老远就可以听到水的撞击声,这是当地人称为“美泉”的地方。水池不大,约100m2。据说水是从玉龙雪山上流下来的,被称为纳西族的血脉之源。只要把手伸进去,一种清凉剔透的感受油然而起,成为古道上的一道优美风景线。
道路边上,一棵表明着千年的古树,树体槐大而婆娑,因此被誉为西南第一树。顺着那“之”字型的山路,在山间前行的马队,只听到叮当作响的马帮声,却不见前行的马匹,更不见骑人。行走了约20分钟,马队终于登上了望海坡。这是纳西人俗称的“圣泉源”。纳西族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日月水火土皆由神灵主宰的信念,“圣泉源”被誉为圣人授予的泉水,自然成为祭祀神灵的圣地。
“圣泉源”处于高山顶上。相传,一个贫家小伙上山牧羊,远远地看到七只白色的天鹅从南方飞来,到湖面后摇身一变,化作七个绝世仙女,在阳光下尽情地沐浴,嬉笑声深深地吸引了牧羊郎。失魂落魄的牧羊郎迫不用待地奔向湖面,从而吓坏了仙女。仙女立摇身一变,变回了天鹅,飞回了天庭,留下了苦苦追寻的牧羊郎。这一美好的传说,成就了“圣泉源”千古传颂的绝唱,为“圣泉源”增加了几份绝美的色彩。
“圣泉源”在两面山丘的挤压下,显得狭长。上游是一条约2米宽的河道,流水缓缓而下,形成了一道直径约30米宽的“圣泉源”结构的湖面,与上游的河流构成了一个半月形。湖水清沏见底,从水面可以见到一米以下晃动着的鱼儿。生长在水池里的水草,修长如丝,依着流水,在微微地飘动着,如挥舞着彩带的仙女在微微起舞。“圣泉源”的出水处,用水泥砌成了一道水坝,看来似乎有点残旧。溢过坝面的流水如一道瀑布在向下倾泻。下游,通过人工修成了一道约一米宽的水道,使水朝着一个统一方向长流。到了美泉,自然就形成了一股从天而降的天然瀑布,以其强力在向下俯冲,极为壮观。马队依着半月形的“圣泉源”,缓慢地前行,倒映在水面上的马队与岸边前行的马队形成了一个“八”字形,以同一步调地前行,竟相辉映,栩栩生辉。行程进行约10公里后,马队绕着一个山丘回转,形成了一个“U”字型状。这时一曲纳西风格的民族山歌突然唱响了起来。其悠杨动听的旋律,终于打破了行程的寂寞,马队从另一个方向折回了营地。
走完了茶马古道的旅游行程,接着是与拉市海相衡接的旅游点,与茶马古道成为一体化的管理。因此旅游的手续一次性地办理,价格分为三个档次,我们办理的是第二档的行程。档次一律与马道的行程为依据。
拉市海的源头属玉龙雪山水系。七仙湖、圣泉源、美泉为三大源头,相间约长1。5千米,形成了“三塘映月”“九天飞瀑”的壮观。河水沿“九十九曲”流域流至拉市海。拉市海也被誉为“七仙湖”。历来就有“上有瑶池,下有仙湖”的美称,是纳西民族的香格里拉。
在四面高山怀抱下的拉市海湿地公园里,水的深浅不一,最深处9米,最浅处约0。5米。水绿得如无瑕的翡翠,一年四季湛蓝湛蓝的,7至8月份最为壮丽。海内盛产鲫鱼,每年冬季有大量的候鸟到这里过冬。陪同我们出海的是一位本地的纳西小伙,他为人正直而憨厚。这里的所有游船,均是铁皮焊接而成,一次可以乘坐6人,操作起来不如木船灵活,难以控制方向。小伙子用一根竹杆撑地操作行程,还不时的哼着纳西民歌,增添了一道浓郁的纳西风情。
随着行船缓慢的前行,生长在水底下的水草不时地漂出水面。靠在水中生长起来的树木,在长期湖水的浸泡下,丝毫没有衰落的状态。每当经过,游客们不时地将手伸向水面,去拨弄着这飘来的水生物,亲自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感。一群群野生飞鸟不时地在上空飞行盘旋,企图寻找心仪的落点和吃物。停留在湖中的野鸭,在湖中自由地遨游,见到游船来了,以一个闪僻的动作,便朝另一个方向游去,对于来往不绝的客人,连眼也不贬地游动着,极力地在水中搜寻着自己的目标。面对游人如织的游船,善于捕足机会的纳西人,在水面上划着小船,极力地向着游船靠近,露出水上烧烤的能手,把捕捉到的小鱼,采用特有的烧烤技术,送到游客的眼前。随着空气中飘来的阵阵烤鱼清香,使远道而来的游人,无法摆脱这原汁原味的诱惑,10元钱一托的烤鱼,使游客毫不吝啬他的银元付出,有的干了一托又一托,享受着城里根本无法找到的真正意义的人间绿色食品。
按规定,游船在水上的行程只有数百米。因此,只能在浅水中打转几个回合,在兴味勃发的当儿,船只扭动着方向,往原地折回。看见在四面壁蓝高山的怀抱下,湛蓝的水面依然游船如织,巴不得把游船划向对岸,去享受一番深水畅游的感受。但票价的档次,取决了如此的行程,只能认命了。
在中国云南的纳西族,有一个别出一格的祭祀性节日,叫“三朵节”,又称壮岳,是纳西地区玉龙山的象征,被誉为是最崇高的民族保护神。关于“三朵”的传说古籍多有记载,但有一个优美的民间传说使人们久久挥之不去。原来“三朵”,是一个牧羊老人,在玉龙雪山牧羊时无病仙逝,被同伴阿蚌戛定背着下山。但背到三朵阁时再也走不动了,便立地成佛,变为“三朵”神。而这一天也是纳西人的情人节。纳西有一个民俗,男女在结婚前,都有社交的自由。姑娘们相约着到外面玩,小伙子结队出门,手持着柳枝在路旁等候,而姑娘则带着米花糖和糕饼之类的东西,以便分给讨吃的小伙子。男青年在姑娘门前路过时,对看中的姑娘讨吃,借此达到交往的目的。每到农历二月初八,男女青年相约到情人湖边,与情人湖相隔着交谈或唱歌,并通过弹口弦,唱调子,表示情意。情投意合的男女常常私订婚约而成为这里的一个特有的节日。
从游船走了出来,公路两旁,到处是摆卖水果杂物的摊档。档主全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摆卖的全是自产自销的产品,主要的产品为水密桃和萍果。大的每只重一斤多,但水份少,肉质粗糙,可能与本地的土质有关。一般价格不贵,与市面销售的价格相差不远。由于无法摆脱老人的热情,许多人违心地买了一批又一批。
看见这清山绿水,山水相连的茶马古道,久久不想离去。我们几个经过商量,准备租上几道民居,好好地在这里与纳西人活上几个来回,以便真情地体验着这里的纳西风情,也许机会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