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丽江行
走进云南丽江,如同走进一个人间仙境。其形态各异的建筑风格,优雅别致的环境布局,热情奔放的民族风情,美不胜数的旅游境点,各具特色的经营档铺,琳琅满目的手工制品等,以其古今文化的汇聚,把丽江雕刻成古声古色,古风古味,典雅别致的古城,使人终生难忘。千年古文化,栩栩生辉着千年。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内,又称为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即公元13世纪的后期,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古城的建设,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而典雅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古城的纳西,又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廪(读音:lǐn),即指储藏米的米仓,可见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多米,全城面积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大多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因此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丽江新城区拐一个弯,便是古城的入口。两座高低排列着的水车,随着玉龙雪山下流的缓缓流水而缓慢地转动,立即给游人奉献出一份新奇而古朴的见面礼。这个古代人发明创造的作为戽水的工具,历经千载,为着世代人的生息而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水车,在走尽辉煌历史的今天,以其几乎老朽的身躯,唱着古老的歌谣,在有气无力地向游人作态,一时间把我们拉回到了历史的从前,使我们无法忘记她在历史中的存在。水车的上方,********题写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字样清晰可见。从而点缀了丽江古城那古朴的文化韵味,顿时把游客的热情调动到了极至。看到这一切,蜂拥而至的人们,相机的快门飞响个不停。有的人生怕得有所失,总是在这里辗转了一遍又一遍,拍了一次又一次。水车旁是一块超大的屏幕,每天反复播放着人们最受欢迎的歌曲《纳西净地》,百听不厌,表现出人们对故土的渴望与追求。
丽江的街市路面上铺就的青石板,不算优雅,但光滑而洁净,全是红色角砾岩石砌成。雨季不泥,旱季不纷飞。石上的花纹图案自然而雅致,是古代人依靠手工开凿而成,在历经千载后,现在刀斧纹路仍然清晰可见,道道斑驳的纹路,记录着古代开拓者们的智慧和那辛酸的汗水,行走起来,有点高低不平的感觉。清一色的土木结构店铺,四面由红砖垒成后,中间全用木板进行装饰,比起砖瓦结构的建筑,更具装饰性和艺术性,体现了古朴中的华丽。房屋亭台楼阁处,全是清一色的貔貅造型,对于云南的建筑特色起到画龙点睛的拱托。
为了把古城装点起来,突出丽江的夜色,市政主管经过一番周密的规划后,在店铺的屋檐下,钉挂着一快约10公分宽的木板,各式装饰的彩灯在木板的遮盖下,从外表看找不到它的踪影,体现出整洁而明净的布局。瓦砾上安装着返向的射灯,每当入夜,万家灯火的丽江夜色,把店铺装扮成金碧辉煌的殿堂,加上街道上,树木里有意识地挂着的彩灯、汽球等装饰物,所以每当入夜,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夜景,把古城点缀得栩栩如生,使游人夜不思蜀,流连忘返。
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街的正上方,木质结构的房屋,依着山坡的斜体,由低至高地排列着。从下往上看,建筑风格汇聚的屋面,层次分明,鳞次栉比,而构成了一个整体。每当入夜,这里是人的海洋,在这若明若暗的夜色下,东一堆西一群的围拢在一起人们,进行着他们一庄庄的幕后交易。
四方街的侧面,随着潺潺流动的溪水而立着两排街道。店铺白天基本停业,但一经到了晚上,这里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成为年轻人追梦的天堂。店铺虽然简陋而普通,这也许是一种有意的艺术造型。每当入夜,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青年男女,把张张桌椅坐个暴满。其竹木搭建而成的矮小木板房,四面没有围墙,呈敞开状态,里面提供的桌椅板凳粗糙而原始。房屋的正中央的一块约50m2歌舞台,在眼花缭乱彩灯的闪动下,青年男女在那里疯狂地舞动,以其出色的舞姿和姿色在招引着异性的眼光,再加上云南本土打造出的水蛇腰女性,把现场引向了一个又一个的疯狂。坐在四面桌椅上的人们,顺着乐音的节拍,在用力地拍打着桌椅,表现出强力的共鸣。一对对相对而立的青年男女,有意把头伸向了台的中心,在那里压低声调地谈论着他们之间将要发生的事情,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趁兴在这里零零落落地占据着一个个席位,寻找年轻人的到来。在年长者寻找年轻者为伴已成为时尚的今天,他们的到来已不足为奇了。在一个木门的侧面,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幅标语“人不泡我,我不泡人,人若泡我,我必泡人”,昭然若揭的表现出这里已经达到了无所顾忌的疯狂。在这约一公里多长的大街两旁,林立的店铺,全是男女青年疯狂追梦的场所,几公里以外就可以听到这震天动地的乐曲声和喧闹声,闹得天晕地转,通宵达旦,不到凌晨,誓不罢休。
我们依着街市拐进了一个民居小区。各式鲜花造型令我们在陶醉其中。这时忽然一队年轻女子,前面举着一个大牌,后面紧跟着三三两两的年轻女子,牌子上写着:“求抱抱”的字样,大摇大摆地走向街市中心。旁边一个敢于吃螃蟹的年轻男子,毫不忧疑地向她们发问:抱一抱要钱吗?其中的一个年轻女子夺口而出地说:“不要”。说毕,送给了微微一笑便走了过去。紧接着另一队三人为伍的青年男子,以同样的形式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不过招牌的内容换了一下,写着:“求求抱养!”知情人告诉我们,举着牌的女子,一抱让你上勾,接着进行下一番的幕后交易。男的则不同,他们的对象是富婆,凭着年轻而强壮的身体,而成为包养的情人。这也许是这里宽松的土壤,把他们从地下被捧到了地面的原因。
古城的建筑风格更多地体现在小巧别致的桥梁上。古城区内的小溪上,修建着数千座桥梁,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近百座。桥梁的造形写满着时代的特色,其各具风格的艺术造型是古文化的见证。最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等,均修建于明清时期。
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处的大石桥成为最惹人眼球的地方。它横跨东西两端,从侧面看去,与溪流形成了一个半月状。桥边种植的菊花,以其惯性向下垂挂着,黄、红、紫、白交替的菊花,在那里争艳斗丽。桥底下,从玉龙山流淌而来的潺潺流水,以其缓慢的速度向桥下涓涓而过。放养在小溪上的锦鲤,以其多姿的形态,多彩的身躯,随着潺潺流水在悠悠地摆动着尾巴,与水流的节拍极为协调。见了来人不惊慌,不失态,悠然自得地在这里畅游着,好一派司空见惯的神态。在水中生存的水草,身段细小如丝,结成一束束带状,随着水流的节奏,在微微地飘动着那如丝的身段。由小桥、鲜花、鱼、水流汇集而成的一幅幅俊美构图,使街面畅游着的人们每到这里,都情不自禁地停止自己的脚步,在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姿态,把自己的最佳形象留在这美景中。几个老外男女结成的一个团队,以其巨大的吨位在这里抢占着有利的地形,一直在这里拍照个不停。
据相关人员介绍,古城内共有店铺二万多间,其中30%为纳西人经营。为拱托出古城的韵味,政府规定,在对旧屋翻新时,一律按照古城的风格进行构建,并需要提交相关翻新的图样,经城管批准后才可开工,在限定的时间内完工,否则不准动工。所以虽然历经千载,但古城面貌依旧。其典雅与古朴不褪色,就在这里找到了依据。
走进古城,无不被这里的经营所表现出的文化所深深打动。在古城经营的,除纳西族人家之外,还汇集了省内外特多精明的企业家到这里打拼,尤以云南的少数民族为主体。其多民族的文化氛围,通过经营模式的运用,使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姿的色彩,并以其潜在的文化表现力,把市场搞活。在店铺里,有的在播放着唱喋,随着音乐的节拍,在有力地敲打着自己的乐鼓,便鼓声融入到音乐的节拍中,表明通过自己乐鼓的演奏,音乐的旋律更具感染力,更加突出音乐的效果;有的端坐在店铺的前沿,利用铁锤往铁饼上用力地敲打着银条,以此表明店铺经营的银制品、银饰物,全是手工打造的货真价实的产品;有的端坐在店铺的正中央,手工操作着古代的织布机,在众目睽睽下,闲熟地穿梭织布,编织着形态各异的围巾、围裙,以展示店铺经营的全是自己手工制品等等。在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古朴典雅的现代人身上,他们这出出的经营招数,终于抓住了人们的向心力,为经营展现出强力的一手。
从四方街往南,行走百米,便是丽江美食天下一条街。在这条约200米长的美食街中,各种美食文化各显其神,能工巧匠狡尽脑汁,各显神通。由于利益的剌激,诱使许多人们在挖空心思地对传统美食进行拼命地挖掘,然后通过注入现代文化元素,配之以文学的点缀,从而成为美食天下,为丽江古城添上了浓浓一笔。因此,游客每到这里,均无法解除对口的禁锢。其焖、煎、炒、蒸等技术的淋漓尽致,在数百米外就可以闻到古色古香的味道。在这里,尤以纳西族风情的火腿粑粑最为抡手。这种以10多种原料经制作考究而成的食品,其外酥内脆,油而不腻,搁置半月也不会变味,从而成为人人必试的食物。在云南的市面上有一本叫做云南18怪的书,书中把云南特有的现象归结为18怪,而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从而使人们对云南产生奇的烙印。而到了丽江美食街,却出现了一种名叫:云南18怪,豆腐包着牛奶卖的食物。其外表用豆腐裹成一个四方形,里面注入牛奶,通过油锅的煎炒,牛奶而不外流,食用起来有着一番不同凡响的味道。他这一制法,终于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从而成为一道奇特的佳肴,令人叫绝。此外诸如纳西火锅、鸡豆凉粉、鸡炖豆腐、吹猪肝、酥油茶等,人们总是百吃不厌,偿其究竟,自然其食的王国,美食天堂的美名不翼而飞。
美食街的对面,是一个约100m2的空地,是当局特意留作云南文化展示的场所。每当入夜,文化管理机关特意派出的人员便到这里进行表演展示。但大白天,这里仅成为人们进行尝试美餐的场所。因为每个美食店铺不足3个平方,因此人们从美食街购来的美食,东一堆西一堆地在这里进行着游击战的享受。我的婶子对美食有自己的嗜好,这就自然成为我们的特意代表。当他手提美食过来时,我们折腾了好一翻也找不到一个能立足的地方,只好在那里苦苦地傻候,最终在一棵下,谋到了一个可立足的位置。当我们立身之时,举目望去,用水坭砌成的花池里,四周滑溜溜得闪闪发光,中间的那棵往上生长的大树,一米以下呈现出片片黑色的油渍。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信手取来了废纸作为铺垫,席地而餐。一切斯文与文明被抛到了脑后。
到了古城的东面,右侧的一个门楼上标着的“木府”字样,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据说这是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据传,统治这里的木老爷,他的手下聚集了一批能人与才子。其中有一个在本地较有影响力的算命先生。一天,他替木老爷算命。经过一番喃无阿弥陀佛的占卜后,脱口而出地说,木老爷生时大贵大富,但死后却无棺材可用。这时木老爷突然惊恐了起来。于是他指派手下的佣人,在凡要经过的地方,每隔十里就放置一口棺材,以示和命运抗争。一天,天气极好,木老爷心情极佳,他骑着老虎坐骑,沿着金沙江畔一路高歌前行,看到江水汹涌澎湃,江岸风景如画,于是雅兴大发。到了江口的一个狭窄处,老虎背着木老爷纵身一跃,往江中间那一块大石头跳去。老虎算着落了,人却掉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木老爷和他的老虎早已不知了去向,但却为历史留下了虎跳峡那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美景。从此,虎跳石这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名字永留千古,成为吸引人们眼珠的风景游览名胜。从此以后木府的统治,成为了木氏后人的事情了。现在留给我们观看的木府,已成为世族保留下来的一份宝贵财产留给了世人。
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162间,悬挂着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它们见证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木府依附着高山,从下至上拾级而上,从下往上看,城府金碧辉煌,尽管80元的门票将许多人档在了门外,但进入参观者仍然络绎不绝。
丽江境内,由两条约5米宽的小溪由北向南贯直而下,水源为玉龙山的水系汇集而成。玉龙山地处丽江的北面,其丰富的水力资源,成为云南省境内一些地区的主要供水渠道。流进丽江古城内的两条支流,历经连绵的群山和村寨,从古城中央穿梭而过,其矿石岩水质,经过管理部门的管理,保持着其纯正、清润的本质。丽江古城的设计,以水为核心,依江傍水,屹立于江水之间,依着贯直而下的小溪,四条街道从北向南依江而下,形成了街、溪、水、铺的四位一体风格。人们漫步在街面上,身边的小桥流水涓涓而过,加上色彩斑斓的灯笼和亭台楼阁的点缀,仿佛进入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为了给游人提供一个安全、洁净的环境,古城内配有专职清洁工300多名,数百名保安日夜巡逻行走在街面上,从而使古城成为整洁、安全的旅游文化圣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偶然踏进了街旁的一间厕所。腿一经伸进这里的门槛,自以为是误入私房了,因此,猛然把腿收了回来,经再三地观看挂在门口上方的招牌字样,确定无疑后,才放胆地进入这间有如豪华堂馆的公厕。公厕分为上下两层,每个厕位均安装着电视,设有专门办公室和卧室,专供管理人员使用。管理人员吃住在厕所里,每间厕所配三人管理,分成三个班次轮流坐桩。面对川流不息的人群,闻不到臭味,看不到任何落地的纸屑,洁净如居。因此,我们特意选择在公厕前进行合映留念。
丽江古城包容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了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一部古今文化汇聚的经典。
云南丽江,千年古文化,栩栩生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