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69800000001

第1章 借住的城市(1)

武汉

一个城市大得过分,往往让人不能轻易靠近它,这和常人无法跟巨大块头的人正常交往是一回事。上海、北京、广州就是这样的城市。我理解一些女人宁愿秀发掉光,都要尖着脑袋钻进大而不容的上海,做上海女人,那可是她们生命中最荣耀的一件事。我也理解北漂们对北京的某种情结,他们即使光着身子,做了乞丐,似乎都比在老家锦帽貂裘要体面得多。当然,我更理解当年即使冒着被践踏,被鄙视,被侮辱的人,都要飞蛾扑火一样,裹着一身汗臭,披着破烂而自珍的希望,“杀”向“遍地黄金”的广州或深圳。因为是大城市,因为能迅速找到即使小家子气的男人,取得让人垂涎的身份,挣得大把钞票,因为很多这样那样的幻想,在那些过于阔大的空间,不仅不会被嘲笑或指正,甚至可以发扬光大。但他们终于还是实际起来,那些城市和他们,骨子里都是极端实际的,因而不管有没有浪漫的梦想,去了大城市,就是一件可以让祖宗的小坟墓也敞亮而宏大起来的事。

我站在初夜的武汉,来不及想你,就先想到了这个问题。来武汉之前,我一直将这个被长江和汉水分割为三个区域的大城市,当成了褒有麻辣烫香的巴蜀文化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武汉的特点应该与成都重庆近似。可在莅临武汉之际,我还是担心它就像上海广州那样,除了给予人们繁华、时尚、小气与冷漠之外,人们什么也得不到。但你仍然不在我的意会范围内,那些在并不十分绚烂的夜色下的建筑,就像一个曾经风华正茂而今业已发福,却见皮肤起了疙瘩、皱纹,干涩而没有弹性的年代的你。我们熟视无睹,我们两心相隔,就像我在上海,在广州,在深圳,在北京和昆明时,对你的,对这些城市的感觉。

我必须先在武昌过夜,地点是距黄鹤楼不远处的一家宾馆,因为第二天我就要登黄鹤楼。在湖北军政府遗址广场上穿过的时候,稀稀拉拉的人群,嘴中吧唧着像四川话,又带着一点河南口音的武汉话,躺在休闲椅上睡觉的裸着上身的汉子,使我初步以为,武汉不同于那些过于讲究市容、有礼仪却不见得有礼貌、整齐但显得死板、繁华但见处处虚假和冷漠的都市,它显得更自然,贴切和从容一些,尽管我在问路的时候,也发现它有着与长沙一样坚硬或直接的性情。也见到几个赤膊少年勾肩搭背地说着笑,屁股一坠,就在喷水池旁边坐下了,将拖鞋胡乱扔在一边,继续他们旁若无人的说说笑笑。这个情景在后来的几天里也经常看见,而这又使我想起重庆,那些自诩比成都人豪爽大气的重庆男子,大抵就有这样的气质和习性。但我在广场溜达时所见到的其他情景,以及在宾馆登记的时候与服务员的对话,在一家高档的美食店里与几个美女服务员不经意的互相取笑中发现,他们身上既有四川人的精明能干,有河南人的朴实直率,有南方人的细腻委婉,也有长江水的绵长悠远,就像他们的饮食文化,包容性强,种类繁多,几乎中国大部分地方的美食,都能在这儿找到,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可又不能像川菜广东菜山东菜那样自成一系,且名扬天下。

夜里,风大。这使我大喜过望,尽管我并不怕热,甚至喜欢热,但谁愿意待在蒸笼里成纯粹的肉包子呢?在这股股从长江上刮来的风中,我溜达得非常舒坦。后来,我十分香甜地睡去,一场没有梦的睡眠,质量自然高。初来乍到就有如此美妙的睡眠,我对这个城市有了好感。

但第二天我就傻眼了,大武汉恢复了它传说中的闷热,空气里是长江水的气味,而每座房屋见惯不怪地在白花花的阳光下面既不焦躁也不麻木地矗立着,行人更是裸露着脑袋,或身子,最多是爱美的女人打着一把小伞,在街道上不紧不慢地来往。深圳广州上海的节奏,在这儿你找不到,这点跟成都有极为相似,但人却比成都人精神得多。

我登上了黄鹤楼,感觉不是登上了一段可以向外国人炫耀的文化史,而是仅仅登上了一座现代气息很浓的高楼;不是站在文化艺术高度,而是悬挂在建筑学的某个区域,不粘天,不落地;不是将传说当作一棵树,上面是绿叶,果实,甚至是很多中国人在冬天自家种植的“圣诞树”。同江南三大名楼的其他两座一样,眼前的黄鹤楼也是重建的,而且肯定比古时候的黄鹤楼要宏伟和美妙得多,旅游价值也要大得多,而且文化价值也毫不逊色于当年,尽管现在如滚滚长江水的钞票和文化节上吹嘘的文化价码依旧是当年那座黄鹤楼的延续。但稍微让人觉得不爽的就是那个“味”,就像南方人说普通话,可以说得很流利、准确,但就是少了北方味,怎么听都不顺耳,也像我老家的川菜,虽然在全国各地都有川菜馆子,味道也相当不错,但少的就是那个味,一方水土的原因啊。我尽力在楼上找到建造此楼时的感觉,找到当年文人骚客在楼上吟诗作赋的韵致来,而且楼高风大,极为惬意,更惬意的是,可以看到长江大桥,看到龟山蛇山,看到汉阳,便想汉阳造的枪支,看到汉水那边的汉口,而看得最多的还是长江,便想起了金沙江和当年在金沙江看船的情形,也想到可以逆江而上,不仅可以到达金沙江畔的故地,也能上游到我的当年,我的青春记忆,但最终还是要回到楼上来,看楼,赏楼。很多想做黄鹤的人做出飞翔的姿势留影,那飞翔的姿势其实跟一只想飞也飞不起来的家禽无二,而我最反感的伸出两指猛喊一声“也”的姿态,也随处可见。但我们都是俗人,俗人就俗气吧,反感归反感,文化还是文化,游人还是游人,尽管很多人仅仅是满足一下自己那点休闲的兴趣而并非为了文化传承,拍照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在跑马观花似的游玩之后,回家去可以将那些照片翻出来,看凝固的风景,欣赏从自我的角度所拍摄的黄鹤楼,也算是当代人旅游的一种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傻瓜相机或数码摄像机里的旅行。

我忽然在最高那层楼道上绕起圈来,就像在滕王阁上一样。忽然间,我成了这座接近唯美的文化高楼的一部分,地球在旋转,长江在旋转,整个武汉在旋转,一切历史文化元素都在武汉灼热的空气里旋转,像一段飞速旋转的舞蹈,而此刻,我在旋转的感受里看到了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是的,时下的这种感觉最贴近苗族人在尽兴的生命中演绎的那种韵味。别人渴望飞翔,成黄鹤,成为连接古代和现代文化,至少是文学的一根羽毛,或者是一根肠子,而我则渴望成为舞者,渴望一双黄鹤那在文化时间和历史空间里的修长的,有着芭蕾舞者那样美丽修长的腿,连接着通感状态下的水、楼、时间、空间、文字、线条、碳元素、建筑和一场以大地为根的翩跹感觉里。这感觉真的很好!

没有人认识我,当然就不可能关注我。我带着舞者的亢奋与黄鹤楼亲密接触的时候,这楼就认识了我。我的自信就在于,我向来与文学共眠,却远离文化节或文学节这样的噱头,就像此刻,黄鹤楼携我共舞,旁人则已不存在,连那个写下了让狂人李白都得搁笔的大诗的崔颢。李白搁笔的地方,那口闪烁着现代物质文明光泽的大钟,都不存在了。我相信,黄鹤楼是作为伟大的舞者,与武汉共在的,正如那些诗句,那些诗人,那些孤独的造访者,那些内心舞动外表宁静的拾荒者,那些真正的达人,至人,他们都是这样的存在体,以个体的心灵搏动与这里的人这里的建筑融为一体的。至于黄鹤是飞走了,还是又飞回来了,时间被江水带走,还是被季风给吹回来了,是另外一种感觉。我不喜欢“放飞”这个动词,觉得它很造作,只有飞可以看成是舞蹈的一个境界,而不仅仅是一个造型,一连串的动作。但是,当心灵不想飞的时候,尤其是梦不想飞走的时候,我们就跟着星光,跟着梦,跟着像黄鹤楼这样的文化载体旋转吧,舞蹈吧,大地上,有很多东西就是这样的,既然你不是鸟儿,那就做舞者吧,而还有很多人的心在飞,但落在地上的,除了生命,就是装着你生命的楼,以及一只躺着的小楼——棺材。

一罐红牛饮料让我迅速恢复了体力,这东西可也是神奇的。带着神奇的感觉,我得了却来武汉的第二个心愿,那就是去看看心仪已久的古琴台。只是费了很多周折,才在一个风景区管理人员的指点下,走进了古琴台公园。

瞬间,时间的长度突然变成了三尺六寸五分。尽管当初我们的先人是根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意义来设计古琴的,但我一直将古琴的长度看成是人类所有时间的长度,而它所涵盖的全部人间友情的宽度、广度和深度,都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无限,是永恒。伯牙摔碎的不是琴,而是他所有的时间,所有关于人生存在的意义,所有关于音乐的理解和追求,所有人性至高的获得,因为一个知音的存而又去,他只有通过摔这个动作,才可将死去的知音以永恒的静寂、永生的寂寞的方式,长存在自己的意识、意志和记忆里。我经常对人讲,人生的大失望,就在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是自己的知音。我们呼吸的气流,不知要撞上多少人的脸,但那些脸陌生异常;我们的眼光不知要碰上多少人的眼光,但它们要么不是彼此避让,冷漠相视,要么就是“针尖对麦芒”。其实,谁又愿意将一段单纯的情感上升到社会人生的层面上去呢?谁又愿意要将音乐和友情深刻到死亡和尘世的无情这个深度上去呢?没几个人愿意,即使那些经常自诩为喜欢研究理论、善于解剖人生的人,内心也希冀一份纯真的情感,而不想碰到复杂、深邃和博大的人生命题的。因而在单位人事上,多的仍然是上不了天,下不了地的所谓的研究者们,追名逐利,或浅尝辄止,而已,而已。不然,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单纯如婴儿和拥有深刻思想的大师们组成的世界,多美妙啊。

几个年轻的游客在古琴台前留影后,就感叹着我们这个时代最喜欢说的一个现象:缘分。他们说一切都是缘分。而无数碑刻,也在传达着这样的心理信息:知音难觅,人生易老。几个当地的书画名家在展览和销售他们的艺术品,也传达出这样的意义:人生,因为音乐,绘画等艺术样式,而成为审美链条上最持久的一环。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后来我写了一首登古琴台的诗:

“琴碎了,这个台子建造完毕

那首曲子也被自卑者的自负篡改

缝补好你一流的忧伤

流徙到了这个不入流的时代

血管里的节律,止步于心脏

指尖上的音符,滚落入尘土

你欲望的寂寞炮制了一场游戏

代价就是知音

是这座越老越跑调的台子

可谁又真正懂得了谁呢

高山递给流水的

仅仅是一个金属的消息——

墨汁泡亮的眼睛,是封锁的灵魂

你只获得了一次虚荣的满足

原本你独立,你就永世孤独

你趟过弦索,也无处上岸

我们共同的悲剧

不是子期,也不是知己不再

而是靠别人的词句

来救活自己的旋律”

突然,我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所有的人也是多余的,相对于钟子期和俞伯牙来说,就是这样。窥探别人的内心隐秘是人类的嗜好,但就是没几个人愿意做别人精神和心灵的知音,也不能做,当然,也无法做。防范,是这个时代人类最主要的生存技能。当窥视别人秘密和防范同类演绎得更加充分的时候,人与人之间,除了交易,什么都不是。我诗中的靠别人的词句来拯救自己旋律和生命的人际关系,看来还没那么严重。

千百年后,古琴依旧是穿越时空的三尺六寸五分,高山依旧不可攀登,流水依旧无法追逐,知音依旧是永恒的稀有者。生命中无数的追忆、畅想和抒情,不仅很浅,而且很短。

你做不了我的知音,我们只是一起走。当你做了我知音的时候,你走不了了,只我一个人走。你是时间的一部分,空间的一个颗粒。你畅游于万物的时候,我走不出梦境,只能在这样的文字里固守着自己了。

余下的几天,我都住在汉口。我终归是一个浪迹山水的人,做不了城市的主人,却终于发现了汉口极对我的胃口,即使在那几天里,我一方面在据说大得走三天也走不出的汉口里转悠,同时又把汉口作为一个出发点,马不停蹄地去武昌,游览了比杭州西湖大五倍的东湖,看一大群光溜溜的武汉男人在东湖里游泳,去了著名的武汉大学,尽管这所名校后来发生了很多令人不爽快的事,但瘦死的骆驼确实比马大,谁叫它是武汉大学呢?但,每到夜晚,或休闲得身子发痒的时间里,我都在汉口。

你暂时从我的意识里消失,我一时间觉得我是汉口前世的居民,甚至,我只是在某个时刻出外玩耍去了,时下又回到了汉口。这个说法你能明白,但别人不一定明白,尤其是那些知道我不买或买不起房子的人,在他们的哲学里,享受一座城市的繁华、富裕和安逸,首先是必须要有房子的,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既然和他们所有的所有都无从谈起,那就不和他们谈了,也暂时不和你谈了,现在我想问的是,那几天,你想我了么?如果你真的想我了,那你想我的什么呢?其实,你想我是一件很没出息的事,我那几日则舒服地住在长江边上,你应该知道当年那些长着毛茸茸身子的外国人,为什么喜欢在汉口建造领事馆的原因了吧。当然,关于那段历史,关于老外在汉口长期驻扎的原因太多,我只能揣摩那种心境,我相信,他们除了想霸占咱们的土地之外,在这里,也会带着一个旅行者的心思,在长长短短的日子中,做了汉口的看客,享受者,甚至是鉴赏者,审美者。

同类推荐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是一部故事作品集,作者杨永汉倾多年之力勤奋笔耕、勇于探索,以自然朴实婉转慎密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或世态、或哲理、或谐谑、或传奇的画面,相信读者看过后将会从中得到某种启迪和顿悟。这本《血战沙漠核鼠》是“巅峰阅读文库”系列中的一册。
  •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人书系》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其主要是对亲情的谈论。书中分别选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等120多位作家的多篇散文作品,如:《风筝》、《做了父亲》、《一个人在途上》、《屠敬山先生》、《望断天涯儿不归》、《白舅舅》、《心上的暗影》、《怎么爱人也不够》、《三姐夫沈二哥》、《长情默默》、《陌生的儿子》、《家累》等150篇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最华美的语言文字,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在亲情方面的创作风貌。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为纪实文学。通过对不同职业、文化、出身的汽车驾驶员的群体采访实录,记述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有车族”在人生路上的独特经历,其中有新一代驾驶员,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有驾驶“红旗车”的首长司机,有当代老板、白领,还有普通老百姓正在实现的“轿车梦”……表现了纷纭多彩的都市生活。
热门推荐
  • 适者深存

    适者深存

    一个英专大学生,诡异的穿越,走进诅咒的兽族部落,造就通天般的帝国!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竞争,适者深存!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杀向神庭

    杀向神庭

    一本《升仙笔录》引发的血案。修仙到底是修的什么?
  • 火车穿过荒原

    火车穿过荒原

    在写这个故事之前,犹豫了很多年,这期间身边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个故事是以时光流转、人物情感为主线,展现生活在中国大地上部分群体,随着时代变迁在思想、情感上发生的一系列转弯。想起年少的时候,我也曾哭泣的那些往事。我站在鄂西北曾经荒凉贫穷的庄稼地边假想,是否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坚强。
  • 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一个在读大学生,意外穿越到了清末年间,该怎样去面对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北洋舰队的命运会怎样?《马关条约》还会不会签订?割地赔款是否还在继续?主角怎样凭着一腔热血和一份上苍的眷顾,去洗雪百年屈辱。甲午之耻,永不能忘!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
  • 九转仙尘

    九转仙尘

    一转生死二转坤乾,三逆若道,四逆坠安,五行五卦,六小破天,七七舍魂,八八雷难,九转仙劫,若尘若凡!尽请期待素颜的九转仙尘......
  • 花开花落的年纪

    花开花落的年纪

    花开花落的年纪,一颗又一颗懵懂的初心。花的年纪谁又没有过刻骨铭心的回忆。美妙的年华,谁又没有遇到过一些坎坷。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回忆,往后我们又该如何继续。
  • 仙逢奇缘

    仙逢奇缘

    彼岸花花神转世,寻找残破的奈何古帛复活姬友,却发现身后好像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我早已不是从前的我了,但对你的思念,始终不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尊天法

    九尊天法

    这里没有花俏的魔法,这里没有五花八门的秘技,这里唯有通往修炼一途的大道。苍穹大陆无处不修元,其中元士分为了:人元境,地元镜,天云镜,灵元镜,道元镜,宗元镜,王元镜,帝元镜。
  • 爱与徘徊

    爱与徘徊

    他与她的青梅竹马,在青春的美好时光中相遇,他遭遇一系列的变故。与她的相遇让他忘掉了一切的不愉快。他们一起上学在阳光的午后一杯热奶茶,一本教科书,优哉游哉的学习聊天。他不想结束至一切,可母亲的作为让他不得不做。他为了不影响她的中考只好隐瞒了一切。他走了.....,
  • 穿越之缠丝为蛊

    穿越之缠丝为蛊

    夫妻同穿古代,各得桃花数朵。你有正妃有宠侍;我有竹马,还有一个阴魂不散的腹黑毒舌国舅爷。又要忙保命、忙宫斗、忙复仇,又要对付各自情敌,这日子没法过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