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绒鸭生长在北方海域中的岛屿或海岸边的陆地上。绒鸭身上的绒毛柔和细软、手感极好,是羽绒中难得的珍品。
每逢垒窝筑巢期到来的时候,绒鸭总会情不自禁用嘴将胸部和腹部的优质绒毛拔下来,用来精心铺垫它们的爱巢。在绒鸭的蛋生出来之前,人们是绝不会从巢中取走绒毛的。人们对它们采取一种友好、保护的积极态度,每年总不会忘记在绒鸭筑巢之前为它们准备场地,并将猎杀绒鸭和偷吃鸭卵的狐狸和猛禽消灭干净,甚至连狗也被禁止进入绒鸭栖息的岛屿。这样,等到雏鸭即将孵化出来之前,也就是绒毛尚未被刚出壳的鸭污染之前,人们就开始收获鸭绒了。每个巢大约能得到20~50克极其珍贵的羽绒。对于巢中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绒毛,雌绒鸭绝不会气急败坏,它们会找来一些干燥的水藻将鸟巢重新铺垫舒适,或者再从自己的身上拔下些绒毛来。当然,动员雄绒鸭“捐献”些绒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即使鸭绒被人取走了,绒鸭妈妈仍然会想方设法为她们那刚出世的小宝宝创造一个舒适暖和的安乐窝。
雌性绒鸭不仅对其儿女充满爱心,同时也与人类保持着和睦相处、礼尚往来的友好关系。对于关照它们生儿育女并积极创造和平生态环境的人们,绒鸭用不着再存有戒备心理了。它们与人类越来越亲切的关系,意味着有朝一日绒鸭将成为家禽中的新成员。
海豚的语言
海豚是通过声音信号与同类进行沟通、联络的动物。它们的声音信号反应,可能是世界上最接近于人类语言的动物语言。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次有趣的试验。科学家首先让两只养在同一水池里的海豚学会了一种技巧,即当它们看某一图案时就会条件反射地去推压左侧的装置,而见到另一图案时又会推压右侧的装置。在这之后,科学家们用隔板将水池一分为二。这就使圈在水池右半部的海豚能看到图案,却无法触及到相应的装置;待在池子左半部的海豚能触及装置却又看不见那幅刺激它推压装置的图案。然而水池隔开不久之后就出现了奇迹。左半部那只海豚居然能在没见到图案的情况之下,准确无误地推压装置。这一事实表明:右半部水池里的海豚已经通过声音信号将图案展示的品种及时间这样复杂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同伴了。
蝙蝠的回声探测器
蝙蝠发射超声波主要是为了探测食物的方位。它们使用的声波频率通常高达40000~300000赫兹,波氏为1~3毫米。以几乎静止不动的、小型的对象为食物的蝙蝠(即吃停在树上的昆虫或水果、浆果之类的蝙蝠种类),觅食所用的声波相对较低、频率恒定,约为150000赫兹。而在飞行中捕食猎物的蝙蝠不光要确定猎物的方位,还要测定猎物的移动速度,于是它们都善用频率不断变换的声音信息。食虫蝙蝠常将自己的身体倒挂在树或岩壁上,而它们的嘴却不停地向四面八方旋转,每秒钟发出10~20个信号,每一信号包含50个声波振荡,起始频率与结束频率分别为90000赫兹和45000赫兹,使两种不同的频率在一条信息中出现。
蝙蝠通过测量与定位信号波长相关的回声声波变化来给飞行中的猎物定位定向。猎物迎面飞来,蝙蝠就会收到如同被猎物压缩过了由长变短的反射声波,猎物飞行速度的快慢与反射声波波长压缩的程度成正比。倘若猎物与蝙蝠逆向飞行,则收到的回声的波长会变大,速度越快,听到的回声频率也就越低。
蝙蝠的回声探测器具有很高的精确性。不同质地的物体对声波的反射也不尽相同,平整光滑的物体反射声波效果最佳,柔软粗糙者则使声波衰减,蝙蝠竟能将面积相同的绒布、胶合板以及砂纸区别开来。
爱吃鱼的蝙蝠的回声探测器不仅能在空气中工作,甚至对水也有极强的穿透力。它们紧贴水面飞行,并向水中发送信号。按理说声音信号只可能部分地从水面反射回来,且大部分回声会在空气中消散,此外,含有80%水分的鱼体与水的传声特性非常接近,蝙蝠的声音几乎不可能从鱼体上反射回来。可是鱼体内的鱼鳔(俗称鱼泡)充满空气,这可帮了蝙蝠的大忙。与其说是蝙蝠通过鱼鳔探测到了鱼的准确方位,倒不如说是鱼鳔这一暗藏在鱼体内的“内奸”出卖了鱼。
鼹鼠怎么又叫“反巴掌”
鼹鼠是哺乳类鼹鼠科动物。由于长期穴居土壤,身体的形态结构有不少变化,最有趣的是它的前掌向外翻出,掌心向外,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反巴掌”。可别小看了这个“反巴掌”,这个宽扁、掌爪发达的“巴掌”像一把钮齿,随着它的向鼹鼠
外翻转,掘土飞快,为鼹鼠挖穴造居立下了汗马功劳。鼹鼠的地下生活不仅使它翻转了巴掌,它的吻也变得十分尖锐,如同掘土机机头上的钻具,毛柔滑没有顺逆之分,这样减少了它在地道里钻进钻出时的皮毛摩擦,长期在黑暗中生活,鼹鼠的眼已没有什么用场了,它的眼也变得十分细小,但它的触觉却变得更加敏锐。
鼹鼠爱好地下生活,地下生活也改造了鼹鼠,鉴于鼹鼠常年在黑暗中劳作,人们还送给它一个雅号——“不见天”。
负鼠“骗子”
负鼠是一种身长40~45厘米、外形似老鼠的小动物,生长在美洲地区的负鼠与澳大利亚的袋鼠有相同的生活习性,即母负鼠以其别致的育儿袋带着小负鼠四处活动。偶尔,母负鼠也把小负鼠背在背上,小负鼠的尾巴则与负鼠妈妈的尾巴缠绕在一起,在小负鼠长大之前,它是不会离开母负鼠的。负鼠在遇到不测、突如其来的袭击以至于无法逃生脱险时,就会装死以求保全生命。为此,负鼠得了一个“骗子”的坏名声。其实,在紧急关头耍点儿小花招也无可非议,因为不装死就得白白送死,那多不合算呀!
负鼠“装死”的伎俩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任何凶残的猛兽——狮子、老虎、狼都不敢贸然接近刚死的猎物,何况负鼠的“装死”来得突然,意想不到之间就把猛兽吓住了。这就是负鼠的拿手好戏——“心理”自卫对策的成功所在。恐惧感使猎食者的食欲受到抑制,使它们对已到手的猎物暂时失去了兴趣,这就给负鼠提供了伺机逃生脱险的机会。而负鼠从“装死”的状态突发性地撒腿逃命,这一反常的再度表现,又把猎食者给唬住了,也就不会再去追杀这到手的猎物了。
过去,有人曾认为负鼠的“装死”并非骗术,而是它们在大难临头时真的被凶神恶煞的猛兽吓昏过去了。科学家们运用电生理学的原理对负鼠进行活体脑测试,揭开了这一谜底。针对负鼠身体在不同状况下记录在案的生物电流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负鼠处于“装死”状态时,它们的大脑一刻也没有停止活动,不但与动物麻醉或酣睡时的生物电流情况大相径庭,甚至在“装死”时,负鼠大脑的工作效率更高。看来,负鼠名下的“骗子”称号并没有张冠李戴。
沙漠之子的觅水妙法
在“淡水贵于油”的沙漠里,动物的生存竞争是围绕着水展开的。也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动物王国的沙漠之子们也练就了一身觅水求生的本领。生活在澳洲荒漠上的小(蹼)鼠就能够从土壤中吸取水分。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是靠食用各种植物的种子维持生计的,可小(蹼)鼠在觅食过程中得到干燥的种子之后,并不急于马上吃掉,而是将种子装进它那特殊的颊袋中运回洞穴里。这些干燥的植物种子的渗透压竟有400~500个大气压之高,足以将洞穴中的哪怕一丁点儿水分,也都统统吸收到种子里。在种子未吸进足够的水分之前,小(蹼)鼠是不会去吃它们的,通过这些植物种子,小(蹼)鼠从土壤中得到了水分。
在澳大利亚的沙漠里还有一种浑身长刺的四脚蛇(蜥蜴)。在一般人看来,它身上那些小倒刺和突起物是专门对付食肉动物的防身武器,可谁曾想到它还有特殊的蓄水功能!其实,四脚蛇皮肤的角质层上有无数的小孔,小孔的开口在小刺之间的凹陷处,水滴正是通过小孔进入皮肤的。但深层组织却没有小孔,水分并不能长驱直入向体内纵深渗透,但也未就此打住或散失。水分在皮肤里朝其头部流动,一直流到毛细管网络汇合成的两个多孔小囊里。这两个小囊长在四脚蛇的嘴角两侧,是一对绝妙的水分收集器,四脚蛇只要动一下颌部,水滴就会自动冒出来。所以,沙漠中常可以见到四脚蛇浸泡在不可多得的水中,用其皮肤吸附大量的水分,汇集于囊中以备不时之需。再有,四脚蛇身上小刺的温度低于皮肤,一旦进入夜晚,小刺就能从空气中聚集水分而形成水滴,并迅速被“干旱”的皮肤吸收。
荒漠上生存的所有动物都有一种自身造水的本领,即通过动物体内的脂肪“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水被肌体保留和吸收,二氧化碳则排出体外为自然界的植物所享用。蛇、蜥蜴、羚羊、斑马、狮子、长颈鹿和鸵鸟等都在体内储藏了大量的脂肪,只不过脂肪通常都不分布在皮下,而在其特殊部位——驼峰、尾巴或尾部(如羊、巨蜥、飞鼠、小跳鼠等)储存着。骆驼可储存110~120千克;肥尾羊也有10~11千克之多。实际上,这些动物油(脂肪)库是“沙漠之子”们的天然贮水器。
靠鼻子过日子的动物
各类动物中数狗的鼻子最灵,所以,有人说狗是一种靠鼻子过日子的动物。
狗鼻子能分辨大约200万种不同的气味,而且,它还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能够从许多混杂在一起的气味中,嗅出它所要寻找的那种气味。狗鼻子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各种动物鼻子构造大致相同,鼻腔上部有许多褶皱,褶皱上有一层黏液膜,黏膜里藏着许多嗅觉细胞,当黏膜上分泌出来的黏液经常润湿着这些嗅觉细胞时,就会使具有气味的物质分子溶解在黏液里,并刺激嗅觉细胞,嗅觉细胞马上向大脑嗅觉中枢发出信号,于是就有“味”的感觉了。狗鼻子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嗅觉细胞特别多,连鼻子那个光秃无毛的部分,上边也有许多突起,并有黏膜组织,能经常分泌黏液滋润着嗅觉细胞,使其保持高度灵敏。狗的嗅觉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比其他动物胜过一筹,所以对各种气味辨别的本领也就比其他动物高强多了。
近年来,科学家从狗鼻子受到启发,仿造出“电子警犬”,其分辨力和分析力丝毫不亚于狗鼻子。随着人类对狗鼻子更深入的了解,狗鼻子将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会变“魔术”的鱼
变色的鱼有比目鱼、香鱼、刺鱼、石斑鱼、鲥鱼等。
比目鱼包括鲆、鲽、鳎等鱼。当它躺在海底淤泥上时,背部就出现稠密的黑点;当它躺在细沙上时,背部就出现稀疏的细沙一样的斑点。有人把鲆放在白、黑、灰、蓝、绿、黄等不同色调的背景下,发现它能分别变出与背景相同的颜色来。真不愧是“海底魔术师”。
鲥鱼在红色的水藻丛中游动时身体呈红色;若游到绿色的水藻丛中,它就会变成草绿色;而它在黄色水藻丛中,则体色呈橄榄黄。
石斑鱼变色的能力更强。一种叫纳苏的石斑鱼,人们在水槽中可以看到它8种不同的色泽和斑纹。它忽而全部呈黑色,忽而变成了乳白色,忽而又变成灰色。在受惊逃跑时,它身上淡淡的底色中,一刹那间出现了黑色的斑和带,一会儿又变成了均匀的底色。由于受惊程度不同,花纹的式样就变得不同了,真是爱赶时髦。
巨蟒保姆
25年前菲律宾的一位农民用一枚蛇卵,孵出了一条小蟒蛇,从此,这条蟒蛇与这家农民生活在一起。蟒蛇小的时候只会吃些蚯蚓和青蛙,长大后便吞食老鼠、小鸟和小兔子,后来这条蟒蛇长成了一条长达7米、重70千克的巨蟒,一次能吞下一头整猪。
这条巨蟒像温顺的家犬一样,帮主人干许多活。如看护院子、照看主人家的孩子。孩子要到外面玩耍,巨蟒在前面担负起保护的任务,孩子热了,巨蟒便和孩子一起洗澡,困了,巨蟒卷成一团把孩子围在中间。头挨头睡觉。主人整天忙于农活,顾不上看护孩子,这条巨蟒与主人的孩子整天形影不离,成了他们家的“保姆”。
曾有人向这位农民建议,把这条巨蟒放回森林,看它是否愿意返归大自然。得到主人同意后,他们便用车带着巨蟒,把它送到森林中。巨蟒起初四处爬了一阵,到小溪边喝了点水,但3小时后又回到了主人的家里。
巨蟒这种野生爬行动物,为什么能在人类的家庭里生存下来,并为主人干活呢?这是颇为费解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动物也有感情,只是表达的方式与人类不同,它不能用语言,只能用行动来表达它的好恶。只要人类与这类驯化的动物和睦相待,人和动物可以长期和平共处。
大猎犬的故事
1983年5月18日下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州立公园里野营的一班学生中,有3个10岁的女孩失踪了,她们在应该向右转弯的时候却往左拐了。女孩们的父母在公园里的州警察所度过了一个刮风、潮湿的夜晚,听着搜索人员用步话机报告他们在那些林深草密、布满岩石的地带搜寻的进展情况,心神不定地猜测着搜索的结果。这无疑是他们生活中最难熬的一个夜晚。清晨,救护车正在就近待命,100多个新到的志愿者准备再次搜寻。其中有一条名叫克莱的大猎犬,它眼睛发红,肌肤松弛。狗的主人,州警察安德鲁·雷门把狗牵到最后见到那3个女孩的地方。等狗闻了闻一个女孩的父母从家里带来的她的一件衣服之后,雷门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