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很重,无论在哪个地方,见了熟识的同乡都会觉得分外亲切。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一旦得知对方的老乡身份,就会平添几分亲切感和信任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非常形象地反映了这种乡土情结。对于20几岁的年轻人来说,老乡是一笔无形的人脉财富,它很可能成为你的一块“敲门砖”,让你顺顺利利地办事成事。
确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同样的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中成长起来的人,总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处世方式、思想观念、方言习俗。因此,同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说,这种关系的亲密程度仅次于血缘关系。
清末民初时期,军阀混战,割据地盘。各个集团为了维护并壮大自己的势力,都纷纷提拔并重用自己的老乡。人称“山西王”的风云人物阎锡山是五台人,当时山西就流传着一句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挂。”阎锡山历来都很重用同乡,因此,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被五台人占据。
人们常说,“大家都是本乡本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里乡亲,多少都要给点面子,顾些情分”。不管在哪朝哪代,老乡都是一种不可低估的“人力资源”。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同样应该重视老乡的作用。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人口流动加剧,越来越多的人离乡背井,跋山涉水,去外地求职谋生。在人地两生的环境中,长期处于四处漂泊、无依无靠的状态,年轻人想要迅速地拓展人脉资源也有一定的难度。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在种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老乡却像万试万灵的金钥匙,不知不觉间就会为生活打开一片新天地。因此,你可以尝试着寻找当地的同乡,巧妙利用同乡为你办事,一定会对你大有帮助。
孙勇早年就离开家乡,独自在外闯荡。现在,他已经在北京成家立业,生活幸福美满。然而,他常常觉得有点美中不足:随着年龄增大,他的思想之情越来越浓。有时候,他会想,如果能找到一些兴趣相投的老乡,抽空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说说家乡话,这该有多好!
正好有几位福建老乡,打算成立一个老乡会,定期聚会,联络感情,以后谁有什么困难大家都可以互相照应。孙勇接到邀请后,就兴致勃勃地积极参与,忙着积极筹划、四处联系,把这个同乡会当成了“家”,成为发起人之一。
三年后,他们当初组织成立的同乡会已经发展到了将近800人的规模,每个人也就多认识了将近800人。这些老乡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各有所长,也各有门路。孙勇非常高兴:“现在,我办任何事情都很方便。只要拨通电话,打声招呼,大家都会替我分忧解难、出谋划策,当然我也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老乡的忙,可以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众所周知,与众多老乡取得联系、加深感情的最佳方式是参加或建立“同乡会”。在同乡会中站稳脚跟,跟大家相处融洽,你也就加入了一个关系网。
在这个故事中,由于一股浓烈的思乡之情,孙勇想要认识更多志趣相投、意气相合的老乡。当老乡会成立后,他还收获了一份“副产品”: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可见,搞好老乡关系确实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多认识几位情投意合的好朋友,而且还能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或门路,让你在有求于人时知道如何下手、打开局面。
当然,仅仅懂得老乡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你还应该学会运用这种特殊感情和同乡关系,然后用心经营,把握机会,才不会浪费这份宝贵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办事时能得到关照。
从小到大,李莹的个性十分独立、非常要强,喜欢凭实力赢得成功。刚开始找工作时,她坚决回避自己的老乡和同学,一来是怕麻烦,二来总觉得多少有点走后门的嫌疑。可是,一次应聘的经历却彻底改变了她的看法。
这是她来广州的第15天,她在好几个人才市场奔波了足足两个星期,却没有任何公司愿意聘用她。当她总算有机会参加一家外资公司的面试时,她几乎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是神情麻木地等待着例行的程序。
突然,从主考官的问话中,她发现对方说普通话时带有明显的家乡口音。她猛地灵光一闪,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接下来,她调整了说话的语速和措辞,故意说了几句极具地方色彩的家乡话。主考官一听,流露出惊喜的神情,用家乡话做了一番交流。不出所料,他们确实是老乡,而且两家的位置还距离比较近。当时,主考官就决定录用这个小老乡。
进公司后,李莹表现得非常出色。两年后,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被破格提升为部门经理。现在,她的收入已经远远高于那位主考官,但她一直感激老乡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而且,从那时起,她不再对老乡关系有抵触情绪。有时,她还会主动对同乡的同事或下属给与特别的关照和支持。
根据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在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求职者中,有四成以上的人是通过同乡关系相互介绍而获得工作机会。很多大型企业更是有按地域招聘的惯例。因此,对于初来乍到的异乡人而言,老乡关系常常是帮助他们获得第一份工作的关键。
中国的老乡关系十分特殊,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常言道:“肉熟了烂在锅里,肥水不流外人田”。当牵涉经济利益的时候,只要“咱们自己人”能获得实惠,输输赢赢就没多大区别。当然,每个人都必须遵循“资源共享、利益均沾”的原则,享受一定的“照顾”。
为了办事成功,年轻人就必须拥有稳定、良好的老乡关系。悉心经营好同乡这条人脉,让老乡的帮助唾手可得,就能让老乡帮你敲开办事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