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2600000012

第12章 书体与材料(3)

欧阳询的代表作品为《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皇甫诞》、《化度寺》等碑。

虞世南的代表作品为《孔子庙堂碑》。

褚遂良的代表作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等碑。

李邕的代表作品有《麓山寺》、《李思训》等碑。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有《多宝塔》、《东方画赞》、《颜勤礼》、《颜家庙》;大字《麻姑仙坛记》、《中兴颂》等碑。

柳公权的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神策军》、《金刚经》等碑。

此外,元代赵孟的楷书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为我国四大家(颜、柳、欧、赵)之一。其传世的作品有《妙严寺碑》、《胆巴碑》、《三门记》等,与李北海的传世碑刻同属行楷。

楷书属于静的字体,由点、横、竖、撇、捺、提、钩、折等基本笔画及其在组合形态变化中的复合笔划(如横折竖钩、竖弯钩、横折撇……)组成独体字,或与偏旁部首结合而成合体字结构,更重视平衡、对称、谐调、统一等形式审美因素。但又要求静中有动、整齐中见参差,端稳中见笔势、字势的斜正、俯仰、顾盼、呼应。忌点画中无筋骨及僵板、刻削。多数人主张初学书法者应从楷书入手,有利于实用及基本功的练习,也便于以后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可以上追篆隶,下探行草。

楷书的格式布局

(1)章法格式

楷书的行列格式及行距、字距的特点总体上比较规矩,纵有行、横有列,字与宇、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几乎处处相等。主要有以下三种格式:

①字距与行距均等。这种章法多见于碑铭、题记、经帖中,其特点是方正稳重,端庄平整。

②行距宽于字距。在小楷作品中几乎都采用这一章法,字距与行距疏密有致,清秀俊雅。

③行距窄于字距。这种格式多为字趋扁势风格的作者的喜欢。用这种章法书写的作品虽是竖写,但看上去却像横写似的。

(2)布局要求

①量纸定字

楷书作品的书写,一般应先按纸幅的尺寸大小、开式、形状,写多少字,行距和字距的要求以及怎样题款,怎样钤印等都要作总体设计,然后将纸幅按比例要求折成相应的小方格,或用铅笔轻轻地打上方格。

②黑白相间

黑白相间,是指一幅作品中不可满纸被墨迹占满。墨迹占满,会给人密不透风的沉闷感,而必须注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要留有空白,上下两边也要留出适当的空白,如此才能使整幅作品气息相通,给人以透气、明快之感。

③粗细一致

楷书作品书写时,要粗细一致。粗细在于笔,提则细,按则粗。粗细的变化要根据字的形体结构而变化。一般要求,笔划少者宜粗,笔划多者宜细,这样才能突出楷书端庄稳重、平整一致的特点。

我国书法中所使用的笔是中国特有的圆锥形毛笔,为了把字写得符合要求,如何充分发挥毛笔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根据中国毛笔制作的原料、性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多种。

(1)按性质分类依性质的不同,毛笔可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种。

①硬毫笔。硬毫笔往往用狼毫、猪鬃、兔毫等兽毛制成,狼毫、兔毫(紫毫)最为常见。硬毫笔富有弹性,尖利挺劲,出线挺拔刚健,适合写小字。

②软毫笔。软毫笔主要用羊毫、兔毫、鸡毫等制成,以羊毫最常见。软毫笔柔软、肥硕,含水量大,落笔饱满,适合写大字。

③兼毫笔。这种笔中间用狼毫、紫毫之类的硬毫,周围用羊毫,弹性介乎硬毫与软毫之间,所以它软硬兼备。如有五紫五羊、七紫三羊、三紫七羊等,适合各种书体的表现。

(2)按大小分类毛笔除了有大楷、中楷、小楷的分别外,依书写的对象,还有写对联用的大对笔、写条幅用的屏笔、写匾额用的大斗笔等不同。

在选购毛笔时,应以笔毛顺而有光泽,笔尖内外整齐,笔身浑圆饱满者为佳。如将笔浸入水中,然后取出在手指上画圈,若笔身旋转自如,笔锋挺直如初者为好笔。在笔杆方面,直而较重者,书写时易中正、沉稳。写大字宜用大笔,表现出“大行不护细谨”之气概;写小字宜用小笔,表现出“一笔不苟”之精神,因此大、中、小楷至少各备一支。

墨是用烟料加胶制成,呈长条状,使用时再在砚台里加水研成液状。依制作的原料一般可将墨分为三种。

(1)松烟墨用松炱和胶制成,色暗重而无光,缺少胶质,容易溶于水,价格便宜,适合粗用。

(2)油烟墨以桐油、猪油炼烟和胶制成,乌黑发亮,胶质较重,质地细致,浓淡变化细腻丰富,适合书法、绘画创作。

(3)漆烟以漆烧制而成,墨黑如漆,为墨中最黑者。适合书法、绘画创作。

好的墨,质地细致,色泽光洁,胶质不重,墨身着水后,四边平正而不变形,研磨时不会嗝吱作声。凡色灰而有气孔,浸水后四边膨胀者,即非好墨。不过,现代人多以墨汁取代磨墨写字,各地生产的书画墨汁,如北京的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上海的曹书功墨汁等,质量较好,效果与好墨不相上下,可用于书法创作,且用时方便省时。但平时练习时可用普通墨汁即可。

在纸发明之前,汉字被契刻于甲骨上,铭铸于青铜器上,书写于竹简、木牍、帛书上。过去,长期流传着东汉蔡伦造纸的说法(见《后汉书·蔡伦传》)。一九三三年,新疆罗布淖尔发现了一张4×10厘米的变质白纸,其年代在西汉宣帝黄龙元年。但因是孤证,未曾引起对蔡伦造纸说的修正。一九五七年五月,西安灞桥又出土了米黄色的西汉纸碎片,其年代当不晚于汉武帝。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四年,甘肃肩水金关出土了两张西汉麻纸,其中一张为白色,另一张暗黄色,现代的考古发现确证了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一定水准的造纸术。

西汉虽然已经有了麻纸,但产量还不大,质量还有待提高,所以作为实用书写材料,尚不能代替简牍帛书。迄今也尚未看到西汉的字纸。根据文献记载,东汉蔡伦在元兴元年(105)造出一批佳纸献给朝廷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这应是较大范围用纸书写的开始。本世纪以来,在内蒙、新疆、甘肃等地,曾经先后发现了东汉字纸残片。

到了隋唐五代,中国的造纸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传播到日本、阿拉伯、印度。这一时期的造纸原料,除麻类外,扩大到楮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以及竹类。产地和品种也日益增多。据《唐六典》卷二十李林甫注,全国各地进贡的纸有益州黄白麻纸,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细黄状纸,均州大模纸,宣州、衢州案纸、次纸,蒲州细薄白纸。又《国史补》卷下载“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韶之竹笺,蒲之白蒲重抄,临川之滑薄”。大规模的生产使纸成本降低,用途增广。据《唐会要》卷三十五载,大中三年(849),集贤书院在一年之内“计用小麻纸一万一千七百七张”。同时由于加工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要,还出现了一些特殊品种纸。如唐代出现了用砑光、拖浆、填粉、加蜡、拖胶矾等方法制成的“熟纸”。还有黄纸、加蜡黄纸(硬黄)、白蜡纸、粉腊笺纸、洒金银纸、冷金纸等名贵品种,以及著名的桃红小幅诗笺——薛涛笺被文人骚客传诵一时。五代南唐后主李煜,令造“澄心堂纸”供宫中御用。宋诗人梅尧臣曾咏澄心堂纸“滑如春冰密如茧”,“一幅百金曾不疑。”可知其制作之妙,价值之高。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驰名中外的宣纸,在唐代开始崭露头角。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载:“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古时好榻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宣纸以产地安徽宣城得名,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宋末元初,造纸工人曹大三迁到安徽泾县西乡小岭,利用当地盛产青檀,泉水洁净的自然条件,安居造纸,世代为业。虽然在晋唐时的主要书画用纸还是麻纸。如今见西晋陆机《平复帖》和唐杜牧《张好好诗》。但宣纸以优良品质和长久的寿命,终于奠定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在明清时,宣纸已作为宫廷及官府公文用纸和高级书画用纸,至今盛誉不衰。

总之,唐宋以来的各种纸张美不胜收,成为中国特有的别具一格的工艺品。详细的介绍请参见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

对于今天的书法学习者来说,除选用一般的宣纸和皮纸外,练习时用竹纤维纸即可。竹纸大致是在宋代开始大量生产的,今天竹纸的品种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毛边纸、毛太纸。竹纸的特点是纸质疏松韧性差,色泽黄。还有稻草纤维纸如元书纸,质地和竹纸相仿。这些对于初学书法者练字来说,是比较经济实用的。

砚由土、陶、玉和石等不同材料制成,有的因造型精美、价格昂贵而被视为艺术珍藏品。书法用砚,以石砚为最好,如广东肇庆县羚羊峡出产的端砚、江西婺源县龙尾山(古届安徽歙州)的歙砚,均名闻遐迩。

好的砚台石质坚硬、细腻、磨墨时发墨细、润、快而不下泥,用完后要洗净,免得积下墨渣,影响以后使用,砚台不论形状如何,均以具备匣和盖者为好,前端设有凹槽,以便储藏墨汁。初学者准备一块普通的石砚即可,如使用书画墨汁,可用一小碟盛墨,但用完后同样要洗净。

同类推荐
  •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为八章,包括了“从戏曲歌舞看画像石、画像砖”,“从神话故事看画像石、画像砖”,“从坟墓艺术看画像石、画像砖”等。
  •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揭秘西方魔术》分为几个部分,起篇介绍魔术史上的一些趣闻轶事,并在其中穿插进一些古老的魔术表演,后面是全书重点,披露了很多节目的表演过程、道具制作及一些常用手法。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黄花梨把玩艺术

    黄花梨把玩艺术

    《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是一部关于黄花梨的专著。在《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中,读者将会跟着我们对黄花梨进行一番回溯式的探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惑人魅力和高昂价值的内在原因。不仅如此,阅读《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读者还将对当前黄花梨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您的把玩、保养、收藏乃至投资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热门推荐
  • 竹马哥哥很独爱,彤彤好爱你

    竹马哥哥很独爱,彤彤好爱你

    她从小就有一个很帅很高冷的竹马哥哥,一转眼过了10年,他直逼墙角,“还记得我吗?”
  • 愿你别太像我

    愿你别太像我

    一段一段的故事,一位一位美丽的姑娘。她说:青春,不留遗憾。我成了不留,你成了遗憾。她说:许诺的白头偕老,我已白头,你却没有陪我偕老。她说:情窦顿开,老娘顿开了好多年,情窦都熬成巧克力豆。她说:对你情深的人太多,千万人海,真开心能成为你独钟的。女孩,给我调杯酒吧。一种能解时间千万情的。错过大雨,错过夏天,错过你。
  • 佛说证契大乘经

    佛说证契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金的秘密

    千金的秘密

    重生,她华丽蜕变。欺我,我将百倍奉还!伤我,我要你生不如死!这一世,笑到最后的人,一定是我!“伊小姐,这样不折手段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你就不怕遇到更狠毒的人,吃了你吗?”裴少挑眉问道。“裴少,这狠毒的人,指的是你吗?”伊若水反问道。“伊小姐,你若敢吃,我必让你吃的连骨头都不剩。”裴天翊说完,下一秒便拥她入怀。嘴角扬起的那一抹微笑,摄人心魄。
  • 天地鼎炉

    天地鼎炉

    天下万物,皆生于一。无何能生一,遂成千古之谜。李道中身为两大古神转世,性本厌倦修仙一道,却无奈被卷入无穷恩怨。真相永远半遮半掩,经年游荡,不为回溯本原存在,只为证实自身真实。
  • 最强龙尊

    最强龙尊

    新书《绝武战尊》……莫三通机缘之下,唤醒了化作心脏,石珠内的父亲残魂,一个来自地球,被世人称作变革者的父亲,让他成为了一个世代的开启者!父亲说,女人最喜欢听好听的话了,既然你嘴笨,那我教你一首歌,唱给她听好了!父亲说,冲动是魔鬼,但你面对对手,连冲动都不敢,还是男人么,不要想太多,就一个字‘干’!……掌我狂刀,披我青发,成我最强龙尊!
  • 余生共度

    余生共度

    自从眼角膜失去以来,我从没想过还可以好好的笑。
  • 千杯不醉,相爱无畏

    千杯不醉,相爱无畏

    大学毕业,青春花一朵的普通女孩----齐萱,突然之间好运滚滚来:闺蜜的牵线,她和初恋走到了一起;闺蜜的父母帮助,她入职了一家超级集团;凭借着千杯不醉的能耐得到了大Boss的特别偏爱,小Boss的异样关爱;看起来,一切,如鱼得水;但是,这样的美好,真实吗?职场,真的有那么好混吗?齐萱,该怎样杀出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 随身带着地狱系统

    随身带着地狱系统

    普通公司小职员秦风,偶然获得一个地狱系统。凭借地狱系统,他能够随意的捕捉鬼魂,读取他们的记忆,获取他们的能力。“听说了吗?那个大坏蛋要来我们这了。”某小萝莉在空中乱窜着。“麻痹,不就是吓唬吓唬那个熊孩子吗?至于跑这么远抓我吗?”某吊死鬼气急败坏的收拾行李。“我靠,竟然欺负我小弟,不要让我遇见他,不然……”某厉鬼直愣愣的瞪着突然出现的秦风。
  • 墨夏之初

    墨夏之初

    腹黑的青梅竹马,都是校园名人却很少在一起聊天过,很多人都想和墨墨他们做朋友可很少成功的。自从有几位朋友来了之后,墨墨和他改变了,但是在一次意外中,墨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连墨墨最好的朋友都已经无能为力了.....